搜索结果: 63 查到相关昔者的内容。
带有昔者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臣 [相关解释]
1.《孝经.谏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郑玄注"七人谓三公及左辅﹑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注"争谓谏也。"后以"七臣"泛指谏臣。 2.七种人臣。即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奸臣﹑乱臣。 3.七位人臣。
三告投杼 [相关解释]
1.《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三夫之言 [相关解释]
1.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云梦闲情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后以"云梦闲情"指男女欢会之事。
云火 [相关解释]
1.《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杜预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后因以"云火"指受命之瑞兆。 2.烽火。古时边境报警的烟火。 3.灯火。
余桃 [相关解释]
1.指吃过的桃子的残剩部分。语本《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后用作以男色事人之典实。
先君子 [相关解释]
1.旧时称自己或他人的已去世的祖父。《礼记.檀弓上》"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孔颖达疏"子之先君子,谓孔子也。"《荀子.非十二子》"案饰其辞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亦以自称已去世的父亲。
六月飞霜 [相关解释]
1.喻冤狱﹑冤情。《文选.江淹》"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李善注引《淮南子》"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按﹐今本《淮南子》无此文。《初学记》卷二引作"夏五月,天为之下霜"『王充《论衡.感虚》"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通作"六月飞霜"。唐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亦省作"六月霜"。
养老马 [相关解释]
1.比喻不抛弃曾出过力﹑有过贡献的人。语本《韩诗外传》卷八"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御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之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分桃 [相关解释]
1.语本《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爱驰,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瑕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后多以指借男宠之事。
南交 [相关解释]
1.指交趾。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因地处南方,故称。《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沈传"南交﹐南方交趾之地。"孙星衍疏引《墨子.节用篇》"昔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一说谓太阳由北向南转移之处。见《书.尧典》"宅南交"孔传。
叹蜡 [相关解释]
1.语出《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后因以"叹蜡"指感慨时间流逝,理想不能实现。
堂斧 [相关解释]
1.指坟墓。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宽上狭长形者。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郑玄注"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杀﹐刃上而长……孔子以为刃上难登,狭又易为功。"
夔一足 [相关解释]
1.《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于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后因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参见"一夔已足"。
天醉 [相关解释]
1.《文选.张衡》"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李善注引虞喜《志林》曰"喭曰'天帝醉秦暴﹐金误陨石坠。'"后因以"天醉"比喻世事混乱。 2.谓不饮酒却兀然无知。
孝治 [相关解释]
1.《孝经·孝治》"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后用"孝治"谓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孤寡不谷 [相关解释]
1.孤﹑寡﹑不谷,均为古代君主自谦之称。《老子》"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战国策.齐策四》"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后用以代称王侯。
宓琴 [相关解释]
1.古琴。相传为宓羲氏所创制,故称。唐赵惟暕《琴书》"昔者至人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削桐为琴。"
射石饮羽 [相关解释]
1.射箭入石中﹐陷没箭上的羽毛。谓勇猛善射。传其事者有四(1)指春秋楚养由基。《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先,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先也。"按﹐"先"为"兕"的误字。《论衡·儒增》﹑《文选·七启》李善注﹑《路史·发挥三》皆作"兕"。(2)指春秋熊渠子。《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3)指汉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裴髎集解引徐广曰"一作'没羽'。"(4)指北周李远。《周书·李远传》"〔远〕尝猎于莎栅
巫山 [相关解释]
1.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2.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巷党 [相关解释]
1.犹乡里。《礼记·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一说,巷党为鲁地名。参阅康有为《论语注》。
幽赞 [相关解释]
1.亦作"幽赞"。 2.谓暗中受神明佐助。语出《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高亨注"言圣人作《易》,暗中受神明之赞助,故生蓍草,以为占筮之用。" 3.谓使隐微难见者明着。
庄周梦 [相关解释]
1.《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认为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梦与觉等等,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圣人任其自然,随之变化◇亦比喻虚幻的事物。
弯弓饮羽 [相关解释]
1.《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李广)出猎,见草上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后因以"弯弓饮羽"形容勇猛善射。
手足重茧 [相关解释]
1.手足生厚茧。极言劳瘁。语本《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
握雨携云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握雨携云"指男女欢合。
摄祚 [相关解释]
1.犹摄政。谓代行王事。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
斧屋 [相关解释]
1.指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
昔者 [相关解释]
1.往日;从前。 2.昨天。昨夜。
暮雨朝云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暮雨朝云"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
曝献 [相关解释]
1.《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黵,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雝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以"曝献"为所献微薄而意诚的谦词。
栩栩园 [相关解释]
1.《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后因以"栩栩园"指梦乡。
桑荫不徙 [相关解释]
1.亦作"桑荫未移"。 2.语本《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梦云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后因以"梦云"指美女。亦指幽会之事。
梧丘之魂 [相关解释]
1.《晏子春秋.杂下三》"景公畋于梧丘。夜犹早,公姑坐睡。而瞢有五丈夫北面韦庐,称无罪焉。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瞢。公曰'我其尝杀不辜,诛无罪邪?'晏子对曰'昔者先君灵公畋,有五丈夫罟而骇兽,故杀之,断其头而葬之。命曰五丈夫之丘,此其地邪?'"后遂以"梧丘之魂"指冤魂。
汤祷桑林 [相关解释]
1.谓汤逢大旱,自以身为牺牲,祷于桑山之林以祈雨。表示商汤仁德爱民。语本《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熏弦 [相关解释]
1.《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以"熏弦"指《南风歌》。
献曝 [相关解释]
1.《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黵,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雝室,绵纩狐猚。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因以"献曝"为所献菲薄﹑浅陋但出于至诚的谦词。
生头死垄 [相关解释]
1."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之省。《战国策.齐策四》"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垄也。'"后因以指贵贱。
神女 [相关解释]
1.谓巫山神女。《文选.宋玉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赤帝女曰姚姬(一作'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又《神女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按,所云神女之梦,事本假托,为寓言讽主之作。 2.谓妓女。因宋玉《高唐赋》中有"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之语,后因以借指妓女。
秦醉 [相关解释]
1.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言天帝在醉意蒙眬中赐缪公以秦境之地◇因以"秦醉"谓侥幸取得政权。
累茵 [相关解释]
1.《孔子家语.致思》"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累茵,多层垫褥◇因以"累茵之悲"为悲念已故父母的典故。
缩屋称贞 [相关解释]
1.《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传"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乎旦而蒸尽,缩屋而继之。"后因以"缩屋称贞"颂扬对危难中的妇女不加侵侮的美德。
老尽 [相关解释]
1.谓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语出《韩诗外传》卷八"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御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之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虞弦 [相关解释]
1.语本《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后因以"虞弦"指琴。
蝶梦 [相关解释]
1.《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因以"蝶梦"喻迷离惝恍的梦境。 2.指超然物外的玄想心境。
行雨 [相关解释]
1.降雨。 2.《文选.宋玉》"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李善注"朝云行雨,神女之美也。"因以"行雨"比喻美女。 3.神雨名。 4.阵雨。
解愠 [相关解释]
1.消除怨怒。语出《孔子家语.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试弦歌 [相关解释]
1.谓任县令。寓用礼乐治民﹑有政绩之意。语本《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豫章 [相关解释]
1.亦作"豫樟"。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左传.哀公十六年》"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战国策.宋卫策》"荆有长松﹑文梓﹑榝﹑楠﹑豫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榝楠豫章。"张守节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唐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诗"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清钱芳标《长椿寺病马行》"乃知不材造物怜,豫章见斫樗散全
越甲鸣君 [相关解释]
1.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后以"越甲鸣君"为忠君爱国之典。
迷蝴蝶 [相关解释]
1.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后因以"迷蝴蝶"指迷幻的梦境。
速朽 [相关解释]
1.《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本谓迅速腐朽,后用以指薄葬。 2.迅速腐朽;很快磨灭。
郑校人 [相关解释]
1.《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赵岐注"校人,主池沼小吏也。"后以"郑校人"喻指对贤者进行欺骗的人。
野人奏曝 [相关解释]
1.《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黵,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雝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因以"野人奏曝"喻指微薄的贡献。
阳云 [相关解释]
1.典出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后遂以"阳云"指男女幽会之所。
阳台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遂以"阳台"指男女欢会之所。 2.即王屋山。 3.楼上房间外面的小平台。
雨沾云惹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雨沾云惹"为男女情爱之典。
飞霜 [相关解释]
1.降霜。晋张协《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文选.江淹》"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李善注"《淮南子》曰邹行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狱。 2.犹飞白。 3.犹清新。
驷马仰秣 [相关解释]
1.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魂蝶 [相关解释]
1.《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萝为周与?"后因以"魂蝶"为咏梦之典。
鸣毂 [相关解释]
1.车毂发出刺耳的声音。语本汉刘向《说苑.立节》"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后因用为效死报君的典实。
麟游 [相关解释]
1.语本《淮南子.览冥训》"昔者黄帝治天下……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后因以"麟游"为祥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