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3 查到相关明朝的内容。
带有明朝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娘子 [相关解释]
1.布名。明朝松江府东门外双庙桥丁氏所织的布,向以质地精软着称,号"丁娘子"。
三杨 [相关解释]
1.指晋朝杨骏﹑杨珧﹑杨济。 2.指唐代杨凭﹑杨凝﹑杨凌。 3.指明朝的杨士奇﹑杨荣﹑杨溥。
人虾 [相关解释]
1.相传明朝灭亡后,有一遗老宣称要为亡明殉节,但又不肯自杀。于是自称效法信陵君,嗜酒狎妓。谁知长久不死,人却变得驼背弯腰。被人取笑为"人虾"。见清袁枚《新齐谐》卷六◇用以嘲讽没有骨气而又自欺欺人者。
倒好 [相关解释]
1.指明朝中叶京师推行的一种新钱。 2.犹言只能。
内厂 [相关解释]
1.明朝设立的特务机关,由太监负责。
内局 [相关解释]
1.制造和供应皇宫中应用物品的机构,大多在皇城内。明朝有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剃发令 [相关解释]
1.清统治者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的命令。也称"剃发令"。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重申此令,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内,尽弃明朝衣冠,皆依满族习俗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者处死。参阅《清史稿.世祖纪一》。
午朝 [相关解释]
1.指皇帝中午登朝议事。多行于明朝。
南榜 [相关解释]
1.指明朝留都南京会试所张贴的榜。
南陈北李 [相关解释]
1.指明朝李时勉﹑陈敬宗。李为北京国子监祭酒,陈为南京国子祭酒,皆以直节重望,为士林所依归。
启祯 [相关解释]
1.明朝天启和崇祯年号的并称。
吴派 [相关解释]
1.明朝中晩期代表画派。明中期画坛以"吴门派"为首,晩期则推崇"松江派"。松江本属吴地,后人因合称两派为"吴派"。 2.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江藩等都属这一派。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而旁及史学和文学,以保守汉人学说为主。
喝盏 [相关解释]
1.金代以后至明朝宴的一种仪式。 2.泛称陪饮。
圆领 [相关解释]
1.明朝官吏的一种常用礼服。领呈圆形,故称。
宣德炉 [相关解释]
1.明朝宣德年间铸造的铜质香炉。省称"宣炉"。由于铜经过精炼,又加进一些金银等贵重金属,色泽极为美观,成为明代一种著名的美术工艺品。炉,也写作"炉"。
戚继光(1528-1587) [相关解释]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九战九捷,全歼倭寇◇又入福建、广东与抗倭名将俞大猷配合,消灭盘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调至蓟州,在镇十六年,修筑长城,加强战备。著有《纪效新书》等。
旗军 [相关解释]
1.明朝四卫营的官军。 2.专司漕运的军队。
旧院 [相关解释]
1.在今之南京﹐明朝为妓女丛聚之所。
明太祖(1328-1398) [相关解释]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
明成祖(1360-1424) [相关解释]
即朱棣”。明朝皇帝。朱元璋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1402年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年号永乐。为加强北部边防,防范蒙古势力南下,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在位时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宦官干政之始。曾派滞出使南洋等地,并命人编纂《永乐大典》。
明朝 [相关解释]
1.清晨。 2.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3.以后,将来。
明社 [相关解释]
1.指明朝。社,社稷,旧时用作国家的代称。
替僧 [相关解释]
1.明朝谓代替皇帝出家的僧人。
有明 [相关解释]
1.指明朝。有﹐词头。
朱明 [相关解释]
1.夏季。 2.指立夏节。 3.太阳。 4.指传说中的火神祝融。 5.汉郊祀歌名。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广东罗浮山。 7.指明朝。明朝皇帝姓朱,故称。
李舜臣(1545-1598) [相关解释]
朝鲜李朝爱国将领。在壬辰卫国战争中,创制新式战船--龟船,指挥水军多次打败日本侵略军。1598年与中国明朝水军配合,在露梁海战中,击败日军,使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但他自己也在此战中殉国。
板升 [相关解释]
1.蒙语"房舍"之意。源于汉语。明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明末,后金与明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
波澜壮阔 [相关解释]
比喻声势雄壮,规年大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明朝末年又一次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
淹九 [相关解释]
1.明朝风俗,京城正月举行灯市,于十八日收灯。次日,男女倾城出西郊白云观,嬉游宴饮,名曰耍"烟九"。或称"淹九"。殆以灯事阑珊,未忍遽舍,取淹留之义。参阅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
耍青 [相关解释]
1.踏青。明朝时北京人对端午郊游的俗称。
萨尔浒之战 [相关解释]
明朝与后金之间的战役。1619年努尔哈赤率后金兵攻明,明朝任杨镐为经略领兵反击,双方在萨尔浒(今辽宁新宾西浑河南岸)交战,后金击败明军。明朝对辽东的统治开始动摇。
醉东风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即《清平乐》。元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故名。参阅《词谱》五。
飞诡 [相关解释]
1.明朝粮户将田地寄在享有优免徭役的官吏﹑绅衿名下,以逃避赋役的一种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