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2 查到相关时变的内容。
带有时变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两生 [相关解释]
1.汉初,叔孙通为刘邦定朝仪,使征鲁地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谓叔孙通所为不合于古。叔孙通笑其为真鄙儒,不知时变◇以"两生"喻指熟谙礼乐典籍而不知权变的人。
天律 [相关解释]
1.天时变化的节律。 2.天然的音律。 3.天界的律令。
太极 [相关解释]
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
时变 [相关解释]
1.四时季节的变化。 2.时世的变化。亦指时世变化的规律。
权义 [相关解释]
1.谓守原则又能变通。行事合乎常道曰义,应时变通曰权。
榆火 [相关解释]
1.《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汉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本谓春天钻榆﹑柳之木以取火种,后因以"榆火"为典,表示春景。
毋必 [相关解释]
1.不持绝对的态度。谓能因时变通。 2.不必。
清明火 [相关解释]
1.《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司农注引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古代寒食禁火,唐宋在清明时取榆柳火赏赐近臣﹑戚里等,故称为清明火。
赐火 [相关解释]
1.《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榓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唐宋唯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
转点 [相关解释]
1.指唱曲时变换板眼。 2.转折点。
通变 [相关解释]
1.通晓变化之理。 2.犹变通。不拘常规,适时变动。
鲁二生 [相关解释]
1.《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