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 查到相关日者的内容。
带有日者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百五日 [相关解释]
1.寒食日。三国魏曹操《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宋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后至清明,历节气六,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亦有谓一百六日者。详"一百六"。
京台 [相关解释]
1.战国时楚国的高台。《战国策.楚策四》"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鲍彪注"京﹐高也。"一说为台名﹐吴师道补正"或台名。"
先远 [相关解释]
1.《礼记.曲礼上》"丧事先远日。"孔颖达疏"卜先从远日而起,示不宜急僥,伸孝心也。"《左传.宣公八年》"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杨伯峻注"卜葬者,卜葬日也。先远日者,此月下旬先卜来月下旬,不吉则卜中旬,又不吉则卜上旬,由远日而及近日。盖古人以为父母既葬,其哀渐夺,非孝子之所欲,由于不得已而为,故卜葬期先远日,表示不急于求葬,微伸孝心耳。"后以"先远"指葬日。
日者 [相关解释]
1.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 2.往日;从前。 3.近日。 4.谓某日。
曲城 [相关解释]
1.指汉将虫达。达随刘邦灭秦,封曲城圉侯,以剑术立名天下。见《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 2.借指善于击剑之人。
租庸调 [相关解释]
1.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絡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郼成分宅 [相关解释]
1.《孔丛子.陈士义》"昔郼成子自鲁聘晋,过乎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作,送以寶璧。反,过而不辞。其仆曰'日者右宰之觞吾子甚欢也,今过而不辞,何也?'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作,告我哀也;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此观之,卫其有乱乎。'过卫三十里,闻宁喜作难,右宰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反命于君。乃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居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后世遂以"郼成分宅"为称美他人资助亡友亲属之典。
雌甲 [相关解释]
1.年逾花甲之同庚者二人﹐其幼者之甲子为雌甲子。宋刘克庄《挽蔡遵府阁学》诗之二﹕"雌甲何其厄﹐同庚只休。"元方回《寄寿牟提刑献之巘诗序》﹕"前浙东宪使大卿陵阳牟公献之先生宝庆三年丁亥年正月十一日生﹐其贤子孙以丙申正旦奉觞为亲庭庆七十。紫阳方回亦以丁亥年前五月十一日生﹐为雌甲子。"又诗﹕"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惭磵愧负山灵。"一说甲子逢双日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