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2 查到相关日夜的内容。
带有日夜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五夜
[相关解释]
1.农历十五日夜晚。
1.农历十五日夜晚。
三火
[相关解释]
1.三堆火。 2.燃烧三日夜的炉火。 3.三度被焚烧。 4.即三毒。
1.三堆火。 2.燃烧三日夜的炉火。 3.三度被焚烧。 4.即三毒。
上元夫人
[相关解释]
1.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名阿环。传说她是西王母的小女﹑三天真皇之母,任上元之官,统领十方玉女名录『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王母感于武帝屡祷山岳,祭祀灵神,特降汉宫,命侍女郭密香往邀上元夫人前来宴会。宴毕,应武帝之求,王母授帝《灵光生经》﹑《五岳真形图》,上元夫人遵奉王母旨意,授帝《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见《汉武帝内传》。
1.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名阿环。传说她是西王母的小女﹑三天真皇之母,任上元之官,统领十方玉女名录『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王母感于武帝屡祷山岳,祭祀灵神,特降汉宫,命侍女郭密香往邀上元夫人前来宴会。宴毕,应武帝之求,王母授帝《灵光生经》﹑《五岳真形图》,上元夫人遵奉王母旨意,授帝《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见《汉武帝内传》。
乌哺
[相关解释]
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因以喻人子奉养父母马驰未觉西南远,乌哺何辞日夜飞。
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因以喻人子奉养父母马驰未觉西南远,乌哺何辞日夜飞。
乞巧
[相关解释]
1.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1.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以夜继日
[相关解释]
1.用夜晩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1.用夜晩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以日继夜
[相关解释]
1.白天接着夜晩,日夜不停。
1.白天接着夜晩,日夜不停。
偷春体
[相关解释]
1.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1.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全托
[相关解释]
1.可以日夜寄放孩子的托儿所。 2.指把孩子日夜都寄放在托儿所里。
1.可以日夜寄放孩子的托儿所。 2.指把孩子日夜都寄放在托儿所里。
冥昩
[相关解释]
1.犹言日夜。昩,日初出貌。
1.犹言日夜。昩,日初出貌。
冲锋队
[相关解释]
德国纳粹党的武装组织。1921年建立。希特勒上台后,人数剧增。因其头目罗姆与希特勒主张不一,1934年6月30日夜,被党卫军等清洗,后被党卫军取代。
德国纳粹党的武装组织。1921年建立。希特勒上台后,人数剧增。因其头目罗姆与希特勒主张不一,1934年6月30日夜,被党卫军等清洗,后被党卫军取代。
及锋而试
[相关解释]
1.《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 2.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1.《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 2.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哭秦庭
[相关解释]
1.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1.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奔劳
[相关解释]
奔波劳碌日夜~。
奔波劳碌日夜~。
宵夙
[相关解释]
1.犹日夜。
1.犹日夜。
宵旰
[相关解释]
1.见"宵衣旰食"。 2.借指帝王。 3.犹日夜。
1.见"宵衣旰食"。 2.借指帝王。 3.犹日夜。
寝兴
[相关解释]
1.睡下和起床。泛指日夜或起居。
1.睡下和起床。泛指日夜或起居。
寤寐
[相关解释]
醒和睡。指日夜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醒和睡。指日夜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怀
[相关解释]
1.睡不着而怀念。犹言日夜想念。
1.睡不着而怀念。犹言日夜想念。
寤想
[相关解释]
1.日夜思念。
1.日夜思念。
平阳
[相关解释]
1.犹平坦。 2.指平阳侯『曹参封号。秦以酷政失天下,曹参为齐王相国,师盖公治要事清净,称贤相◇继萧何为汉相,一切按何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酒,人或来规劝,至则醉以酒,使无言。闻邻近吏舍饮酒喧哗,不予制止,反唱酒相应和◇用以为典。 3.指平阳侯『曹寿封号。寿娶武帝姊阳信长公主。时汉武夜间改装出行,常冒称平阳侯;宠幸侯家歌女卫子夫,后立为皇后。 4.指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女,柴绍妻。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绍从李渊在太原举兵反隋,她回家散财招兵得七万人,亲率师与李世民会于渭北,时称娘子军
1.犹平坦。 2.指平阳侯『曹参封号。秦以酷政失天下,曹参为齐王相国,师盖公治要事清净,称贤相◇继萧何为汉相,一切按何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酒,人或来规劝,至则醉以酒,使无言。闻邻近吏舍饮酒喧哗,不予制止,反唱酒相应和◇用以为典。 3.指平阳侯『曹寿封号。寿娶武帝姊阳信长公主。时汉武夜间改装出行,常冒称平阳侯;宠幸侯家歌女卫子夫,后立为皇后。 4.指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女,柴绍妻。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绍从李渊在太原举兵反隋,她回家散财招兵得七万人,亲率师与李世民会于渭北,时称娘子军
心谤腹非
[相关解释]
1.口里不说,心里谴责。谓暗地里反对。语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1.口里不说,心里谴责。谓暗地里反对。语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悬石程书
[相关解释]
1.《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刑法志》"至于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县,称也。石,百二十斤。始皇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言秦始皇每日处理一石重的公文◇以"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1.《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刑法志》"至于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县,称也。石,百二十斤。始皇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言秦始皇每日处理一石重的公文◇以"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悬虱
[相关解释]
1.传说古代纪昌学射于飞卫,飞卫叫他学目不转瞬。纪昌归而卧于其妻织机之下,凝视织机转动而目不动。两年以后,飞卫又叫他练目力,要做到视小如大,视隐如显。纪昌乃以牛毛系一虱于南窗,日夜注视,三年之后,目视虱大如车轮,视他物如丘山,于是引弓射虱,矢贯虱心而悬毛不绝。见《列子.汤问》◇以"悬虱"为学艺专精之典。
1.传说古代纪昌学射于飞卫,飞卫叫他学目不转瞬。纪昌归而卧于其妻织机之下,凝视织机转动而目不动。两年以后,飞卫又叫他练目力,要做到视小如大,视隐如显。纪昌乃以牛毛系一虱于南窗,日夜注视,三年之后,目视虱大如车轮,视他物如丘山,于是引弓射虱,矢贯虱心而悬毛不绝。见《列子.汤问》◇以"悬虱"为学艺专精之典。
戴盆望天
[相关解释]
1.《文选.司马迁》"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絶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李善注"言人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因以"戴盆望天"喻事难两全。 2.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1.《文选.司马迁》"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絶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李善注"言人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因以"戴盆望天"喻事难两全。 2.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无昼无夜
[相关解释]
1.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1.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日以继夜
[相关解释]
1.日夜不停。
1.日夜不停。
日夕
[相关解释]
1.傍晚。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2.朝夕;日夜。
1.傍晚。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2.朝夕;日夜。
日夜
[相关解释]
1.白天黑夜;日日夜夜。
1.白天黑夜;日日夜夜。
日夜兼程
[相关解释]
1.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1.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日日夜夜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苏联西蒙诺夫作于1943-1944年。卫国战争中,红军营长萨布洛夫大尉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率全营坚守阵地。他们依托三座楼房,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楼房成了废墟,伤亡也越来越严重,但他们顽强战斗,坚持到大反攻的开始。
长篇小说。苏联西蒙诺夫作于1943-1944年。卫国战争中,红军营长萨布洛夫大尉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率全营坚守阵地。他们依托三座楼房,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楼房成了废墟,伤亡也越来越严重,但他们顽强战斗,坚持到大反攻的开始。
日月潭
[相关解释]
①台湾中部高山湖泊。因有小岛将全湖分为北、南两半,其轮廓分别略似日、月得名。面积77平方千米。旅游、避暑胜地。②台湾高山族神话故事。两条恶龙吞食了太阳、月亮,世界一片黑暗。青年渔民大尖哥和妻子水社姐寻得金斧、金剪,斩除恶龙,放出太阳和月亮。两人分立潭边,日夜守卫,变成两座人形大山,永远保护光明。人们把此潭称为日月潭。
①台湾中部高山湖泊。因有小岛将全湖分为北、南两半,其轮廓分别略似日、月得名。面积77平方千米。旅游、避暑胜地。②台湾高山族神话故事。两条恶龙吞食了太阳、月亮,世界一片黑暗。青年渔民大尖哥和妻子水社姐寻得金斧、金剪,斩除恶龙,放出太阳和月亮。两人分立潭边,日夜守卫,变成两座人形大山,永远保护光明。人们把此潭称为日月潭。
早夜
[相关解释]
1.天亮前。 2.日夜。犹终日。
1.天亮前。 2.日夜。犹终日。
昼夕
[相关解释]
1.日夜。
1.日夜。
昼干夕惕
[相关解释]
1.日夜勤勉戒慎。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1.日夜勤勉戒慎。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昼度夜思
[相关解释]
1.日夜思量。
1.日夜思量。
昼想夜梦
[相关解释]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
昼日昼夜
[相关解释]
1.犹言日日夜夜;没日没夜。
1.犹言日日夜夜;没日没夜。
昼暮
[相关解释]
1.日夜。
1.日夜。
昼警夕惕
[相关解释]
1.日夜警惕戒慎。
1.日夜警惕戒慎。
晓夕
[相关解释]
1.犹日夜。
1.犹日夜。
晓夜
[相关解释]
1.日夜。
1.日夜。
曛晓
[相关解释]
1.犹早晩,日夜。
1.犹早晩,日夜。
森束
[相关解释]
1.谓繁密无间,犹如捆束。语出晋张协《杂诗》之四"密叶日夜踈,丛林森如束。"
1.谓繁密无间,犹如捆束。语出晋张协《杂诗》之四"密叶日夜踈,丛林森如束。"
玄针
[相关解释]
1.蝌蚪的别名。 2.旧俗妇女于夏历七月七日夜对月穿针乞巧所用之针。
1.蝌蚪的别名。 2.旧俗妇女于夏历七月七日夜对月穿针乞巧所用之针。
玉凫
[相关解释]
1.凫鸭形的玉雕。 2.喻水中的裸女『灵帝沉湎淫乐,建裸游馆,日夜乘船游漾。选玉色宫人掌篙楫,故使舟覆,乃奏《招商》之歌,曰"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事见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亦指美人。
1.凫鸭形的玉雕。 2.喻水中的裸女『灵帝沉湎淫乐,建裸游馆,日夜乘船游漾。选玉色宫人掌篙楫,故使舟覆,乃奏《招商》之歌,曰"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事见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亦指美人。
申旦达夕
[相关解释]
1.自夜至晨,自晨到夜。形容日夜不止。
1.自夜至晨,自晨到夜。形容日夜不止。
疫痢
[相关解释]
1.中医学病症名。指传染性强而症情严重的痢疾。主要症状为发热﹑呕吐﹑下痢脓血﹐日夜无度﹐腹痛﹐里急后重。
1.中医学病症名。指传染性强而症情严重的痢疾。主要症状为发热﹑呕吐﹑下痢脓血﹐日夜无度﹐腹痛﹐里急后重。
秦庭之哭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臣申包胥奉命到秦国求援﹐在秦庭倚墙而哭﹐历七日夜哭声不绝﹐秦王遂出兵援楚。见《左传.定公四年》◇用为乞求别人援救之典。
1.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臣申包胥奉命到秦国求援﹐在秦庭倚墙而哭﹐历七日夜哭声不绝﹐秦王遂出兵援楚。见《左传.定公四年》◇用为乞求别人援救之典。
紫姑
[相关解释]
1.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为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激愤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一说,姓何名楣,字丽卿,为唐寿阳刺史李景之,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杀于厕中,上帝怜悯,命为厕神。旧俗每于元宵在厕中祀之,并迎以扶乩。事见《显异录》以及宋苏轼《子姑神记》。
1.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为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激愤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一说,姓何名楣,字丽卿,为唐寿阳刺史李景之,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杀于厕中,上帝怜悯,命为厕神。旧俗每于元宵在厕中祀之,并迎以扶乩。事见《显异录》以及宋苏轼《子姑神记》。
红线
[相关解释]
1.亦作"红线"。 2.红色丝线。 3.传说中的唐代女侠名。原系潞州节度使薛嵩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将并潞州。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线乃夜到魏郡,入田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嵩复遗书承嗣,以金盒还之。承嗣遣使谢罪,愿结姻亲§线也辞去,不知所终。见唐袁郊《甘泽谣.红线》。 4.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 5.借指聘礼。 6.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1.亦作"红线"。 2.红色丝线。 3.传说中的唐代女侠名。原系潞州节度使薛嵩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将并潞州。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线乃夜到魏郡,入田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嵩复遗书承嗣,以金盒还之。承嗣遣使谢罪,愿结姻亲§线也辞去,不知所终。见唐袁郊《甘泽谣.红线》。 4.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 5.借指聘礼。 6.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羲娥
[相关解释]
1.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借指日月。 2.泛指岁月。 3.指日夜。
1.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借指日月。 2.泛指岁月。 3.指日夜。
良心发现
[相关解释]
1.本谓善心的自然体现◇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重新显现出来。语出《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宋朱熹集注"言人之良心,虽已放失,然其日夜之间,亦必有所生长,故平旦未与物接,其气清明之际,良心犹必有所发见者。"
1.本谓善心的自然体现◇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重新显现出来。语出《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宋朱熹集注"言人之良心,虽已放失,然其日夜之间,亦必有所生长,故平旦未与物接,其气清明之际,良心犹必有所发见者。"
茧丝
[相关解释]
1.蚕丝。 2.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 3.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
1.蚕丝。 2.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 3.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
茧卜
[相关解释]
1.古代民俗,于正月十五日夜,抟米﹑麦粉若茧状,书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谓之"茧卜"。
1.古代民俗,于正月十五日夜,抟米﹑麦粉若茧状,书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谓之"茧卜"。
衡石量书
[相关解释]
1.《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亦作"衡石程书"。
1.《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亦作"衡石程书"。
裂裳裹足
[相关解释]
1.相传公输般为楚设置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吕氏春秋.爱类》◇用为奔走急切之典。
1.相传公输般为楚设置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吕氏春秋.爱类》◇用为奔走急切之典。
走百病
[相关解释]
1.明代北方民俗,妇女在元宵或正月十六日夜相率出游,以祛除百病。
1.明代北方民俗,妇女在元宵或正月十六日夜相率出游,以祛除百病。
赶工
[相关解释]
为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而加快进度日夜~挖水渠。
为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而加快进度日夜~挖水渠。
连日继夜
[相关解释]
1.谓日夜不停。
1.谓日夜不停。
醇酒妇人
[相关解释]
1.《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后以"醇酒妇人"指酒色。
1.《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后以"醇酒妇人"指酒色。
镇日镇夜
[相关解释]
1.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1.整日整夜﹐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