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9 查到相关无实的内容。
带有无实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丞相
[相关解释]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临河羡鱼
[相关解释]
1.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1.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假节
[相关解释]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内阁
[相关解释]
①贵妇人的居室;内堂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②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一般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的人员组成。首脑叫总理或首相,阁员叫部长、总长、大臣或相。③官署名。明初废丞相,以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成祖即位后,命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预机要,称内阁◇入阁者多为实权人物,内阁地位居六部之上。清沿设,至雍正设军机处,内阁无实权,但名义上仍是最高级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宪制,设责任内阁,为最高国务机构。人们还习惯把北洋军阀时的国务院称为内阁。
①贵妇人的居室;内堂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②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一般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的人员组成。首脑叫总理或首相,阁员叫部长、总长、大臣或相。③官署名。明初废丞相,以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成祖即位后,命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预机要,称内阁◇入阁者多为实权人物,内阁地位居六部之上。清沿设,至雍正设军机处,内阁无实权,但名义上仍是最高级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宪制,设责任内阁,为最高国务机构。人们还习惯把北洋军阀时的国务院称为内阁。
冗号
[相关解释]
1.无实际职事的空官号。
1.无实际职事的空官号。
势素
[相关解释]
1.指身居要职的权臣和无实权的闲官。
1.指身居要职的权臣和无实权的闲官。
南箕北斗
[相关解释]
1.箕宿和斗宿。箕宿四星,形似簸箕;斗宿六星,形似古代盛酒的斗。当箕斗并在南方时,箕在南而斗在北,因称南箕北斗。《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后即用以比喻有名无实。
1.箕宿和斗宿。箕宿四星,形似簸箕;斗宿六星,形似古代盛酒的斗。当箕斗并在南方时,箕在南而斗在北,因称南箕北斗。《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后即用以比喻有名无实。
土牛木马
[相关解释]
1.土制的牛,木造的马。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实用。
1.土制的牛,木造的马。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实用。
备饰
[相关解释]
1.各种饰物。 2.战备修整精良。一说谓战备修饰美好而无实用。
1.各种饰物。 2.战备修整精良。一说谓战备修饰美好而无实用。
太保
[相关解释]
①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周代始置,为辅弼国君的重臣◇代沿置,多为大臣加衔,表示恩宠,并无实职。又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②宋元时称庙祝、巫师为太保”。③对绿林好汉的尊称所有财物,但凭太保取去。
①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周代始置,为辅弼国君的重臣◇代沿置,多为大臣加衔,表示恩宠,并无实职。又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②宋元时称庙祝、巫师为太保”。③对绿林好汉的尊称所有财物,但凭太保取去。
太傅
[相关解释]
1.官名。(1)三公之一。周代始置﹐辅弼天子治理天下。《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秦废『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以他官兼领。明清则为赠官﹑加衔之用,并无实职。参阅《历代职官表》卷六七。(2)辅导太子的官﹐西汉时称为太子太傅。
1.官名。(1)三公之一。周代始置﹐辅弼天子治理天下。《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秦废『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以他官兼领。明清则为赠官﹑加衔之用,并无实职。参阅《历代职官表》卷六七。(2)辅导太子的官﹐西汉时称为太子太傅。
太尉
[相关解释]
官名。秦代始设,为全国军政首脑『武帝时改称大司马。历代多沿置,但渐成加官,无实权◇成为对武官的尊称。元代以后废止。
官名。秦代始设,为全国军政首脑『武帝时改称大司马。历代多沿置,但渐成加官,无实权◇成为对武官的尊称。元代以后废止。
太师
[相关解释]
1.古三公之最尊者。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复置◇代相沿﹐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亦指太子太师﹐为辅导太子之官。参见"太傅"﹑"太保"。 2.古代乐官之长。 3.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 4.复姓。周有太师疵。见《史记.周世家》。
1.古三公之最尊者。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复置◇代相沿﹐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亦指太子太师﹐为辅导太子之官。参见"太傅"﹑"太保"。 2.古代乐官之长。 3.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 4.复姓。周有太师疵。见《史记.周世家》。
宁止
[相关解释]
1.安乐。止,无实义。 2.安处。 3.谓所当止。
1.安乐。止,无实义。 2.安处。 3.谓所当止。
守活寡
[相关解释]
1.谓妇女空有妻子的名份,却无实际的夫妻生活。
1.谓妇女空有妻子的名份,却无实际的夫妻生活。
少保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 2.指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官。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 2.指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官。
少傅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与少师﹑少毕称"三孤"◇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与少师﹑少毕称"三孤"◇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
少师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师。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毕称"三少"。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参见"少保"。 2.古代官名。乐官。 3.古称士之致仕者。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师。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毕称"三少"。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参见"少保"。 2.古代官名。乐官。 3.古称士之致仕者。
干研墨
[相关解释]
1.比喻说空话而无实际行动。
1.比喻说空话而无实际行动。
幻心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凡心。佛家谓心识缘境而生,无实如幻,故称。
1.佛教语。指凡心。佛家谓心识缘境而生,无实如幻,故称。
幻身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肉身;形骸。谓身躯由地﹑水﹑火﹑风假合而成,无实如幻,故曰幻身。
1.佛教语。肉身;形骸。谓身躯由地﹑水﹑火﹑风假合而成,无实如幻,故曰幻身。
散骑常侍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1.官名。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斗挹箕扬
[相关解释]
1.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其酒浆。"
1.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其酒浆。"
无实
[相关解释]
1.指植物不结子实。 2.不真实;不诚实。 3.没有实体。
1.指植物不结子实。 2.不真实;不诚实。 3.没有实体。
无性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
1.佛教语。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
有名亡实
[相关解释]
1.见"有名无实"。
1.见"有名无实"。
有名无实
[相关解释]
1.亦作"有名亡实"。 2.谓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语本《国语.晋语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1.亦作"有名亡实"。 2.谓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语本《国语.晋语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有声无实
[相关解释]
1.犹言有名无实。
1.犹言有名无实。
查无实据
[相关解释]
1.经过调查或审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常同"事出有因"连用。
1.经过调查或审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常同"事出有因"连用。
棱皮j
[相关解释]
1.也叫革龟。爬行纲,棱皮龟科。长达二米余,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背面无角质板,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上面有七条纵棱;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条纵棱。四肢呈鳍足状,无爪;前肢甚长,后肢短。尾短。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沿海及热带﹑亚热带沿海。肉粗,无实用价值,可制油;甲可制装饰品。
1.也叫革龟。爬行纲,棱皮龟科。长达二米余,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背面无角质板,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上面有七条纵棱;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条纵棱。四肢呈鳍足状,无爪;前肢甚长,后肢短。尾短。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沿海及热带﹑亚热带沿海。肉粗,无实用价值,可制油;甲可制装饰品。
横列
[相关解释]
1.横班。宋武臣阶官。指有官员等级而无实际职掌的武臣。 2.横行排列。
1.横班。宋武臣阶官。指有官员等级而无实际职掌的武臣。 2.横行排列。
正任
[相关解释]
1.五代时授官任职为正任,宋时仅食俸禄而无实职。
1.五代时授官任职为正任,宋时仅食俸禄而无实职。
沐食
[相关解释]
1.谓享受俸禄而无实职。
1.谓享受俸禄而无实职。
涂车
[相关解释]
1.泥车。古代送葬用的明器。 2.喻空有虚名而无实用价值的东西。
1.泥车。古代送葬用的明器。 2.喻空有虚名而无实用价值的东西。
添注
[相关解释]
1.添入注拟。注拟,一种登录姓名,拟定官职,以备委用的册籍。添入注拟,即等候委用之意。但至明代,有时虽无实缺补授,添入注拟者仍可就职治事。
1.添入注拟。注拟,一种登录姓名,拟定官职,以备委用的册籍。添入注拟,即等候委用之意。但至明代,有时虽无实缺补授,添入注拟者仍可就职治事。
烦恼空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烦恼生于虚妄﹑执着,本无实体。
1.佛教语。谓烦恼生于虚妄﹑执着,本无实体。
特进
[相关解释]
1.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明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清废。参阅《后汉书.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李贤注引汉应劭《汉官仪》﹑《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十六》﹑《明史.职官志一》。 2.特予晋升。
1.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明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清废。参阅《后汉书.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李贤注引汉应劭《汉官仪》﹑《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十六》﹑《明史.职官志一》。 2.特予晋升。
玄空
[相关解释]
1.谓无形之道。 2.虚幻无实。
1.谓无形之道。 2.虚幻无实。
秃角犀
[相关解释]
1.脱角的犀牛。犀牛以角为贵﹐脱角则仅存其名而无实用◇因以之嘲讽徒有其名而无真实才能的人。
1.脱角的犀牛。犀牛以角为贵﹐脱角则仅存其名而无实用◇因以之嘲讽徒有其名而无真实才能的人。
空心汤圆
[相关解释]
1.方言。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亦喻不落实的诺言。
1.方言。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亦喻不落实的诺言。
空文
[相关解释]
①说空话的文章;没有实用价值的文章。②有名无实的规章条文一纸~。
①说空话的文章;没有实用价值的文章。②有名无实的规章条文一纸~。
素官
[相关解释]
1.无实权的清闲官职。
1.无实权的清闲官职。
缀旒
[相关解释]
1.亦作"缀斿"。亦作"缀游"。 2.犹表率。 3.比喻君主为臣下挟持,大权旁落。 4.喻指一般居虚位而无实权者。 5.比喻国势垂危。 6.用以比喻情况危急。
1.亦作"缀斿"。亦作"缀游"。 2.犹表率。 3.比喻君主为臣下挟持,大权旁落。 4.喻指一般居虚位而无实权者。 5.比喻国势垂危。 6.用以比喻情况危急。
羌无故实
[相关解释]
1.指诗文不用典故或无出处。羌,语首助词,无实义。
1.指诗文不用典故或无出处。羌,语首助词,无实义。
虚位
[相关解释]
1.空的坐位。 2.空着的职位;有名无实的职位。 3.特意空出职位。表示期待贤能。 4.空名号。
1.空的坐位。 2.空着的职位;有名无实的职位。 3.特意空出职位。表示期待贤能。 4.空名号。
虚号
[相关解释]
1.有名无实的称号。
1.有名无实的称号。
虚坐
[相关解释]
1.空的坐位。 2.谓非进餐时的坐法。相对于"食坐"而言。 3.无实证而定罪。
1.空的坐位。 2.谓非进餐时的坐法。相对于"食坐"而言。 3.无实证而定罪。
虚爵
[相关解释]
1.空的饮酒器。 2.犹虚衔。名义上的爵位或职称而无实在的事权。
1.空的饮酒器。 2.犹虚衔。名义上的爵位或职称而无实在的事权。
蛇毛马角
[相关解释]
1.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1.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行化
[相关解释]
1."行平化宝银"的简称。1933年废两改元前天津市场通行的一种记帐货币。并无实银。需要现款时,例以重行平五十两的头白锭折合行化五十两零四钱使用。零星用银,则按当天银元行市(即银元一元可换行化数)折成银元使用。
1."行平化宝银"的简称。1933年废两改元前天津市场通行的一种记帐货币。并无实银。需要现款时,例以重行平五十两的头白锭折合行化五十两零四钱使用。零星用银,则按当天银元行市(即银元一元可换行化数)折成银元使用。
语义哲学
[相关解释]
1.现代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它否认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否认一般概念能反映实在事物。语义哲学分特殊语义学与普通语义学两派。前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只在于研究词﹑词组和语言结构的实在意义﹐而不在于分析实在的事物及其关系◇者说社会政治问题的发生﹐不是由于社会制度本身的矛盾﹐而是由于词和语言的结构不完善引起的﹔一般概念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是有名无实的。
1.现代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它否认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否认一般概念能反映实在事物。语义哲学分特殊语义学与普通语义学两派。前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只在于研究词﹑词组和语言结构的实在意义﹐而不在于分析实在的事物及其关系◇者说社会政治问题的发生﹐不是由于社会制度本身的矛盾﹐而是由于词和语言的结构不完善引起的﹔一般概念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是有名无实的。
说嘴郎中
[相关解释]
1.指夸夸其谈而无实际本领的医生。比喻说大话的人。
1.指夸夸其谈而无实际本领的医生。比喻说大话的人。
谈空
[相关解释]
1.清谈。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空谈玄理的一种风气。 2.谈论佛教义理。空﹐佛教以诸法无实性谓空﹐与"有"相对。此泛指佛理。
1.清谈。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空谈玄理的一种风气。 2.谈论佛教义理。空﹐佛教以诸法无实性谓空﹐与"有"相对。此泛指佛理。
银两
[相关解释]
1.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清末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其重量和成色各地不同。虚银两是一种记帐货币﹐有一定的含银量﹐并无实物。
1.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清末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其重量和成色各地不同。虚银两是一种记帐货币﹐有一定的含银量﹐并无实物。
隔壁听
[相关解释]
1.指大言无实﹐空有声调﹐难经目验。
1.指大言无实﹐空有声调﹐难经目验。
非战公约
[相关解释]
1928年8月,美、法、英、日、意、德等十五国代表在巴黎签订的条约。规定要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但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有效的制裁措施,因此该公约并无实际意义。
1928年8月,美、法、英、日、意、德等十五国代表在巴黎签订的条约。规定要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但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有效的制裁措施,因此该公约并无实际意义。
鸟迹
[相关解释]
1.亦作"鸟迹"。 2.鸟的爪印。 3.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 4.指鸟篆。
1.亦作"鸟迹"。 2.鸟的爪印。 3.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 4.指鸟篆。
鼠璞
[相关解释]
1.未腊制的鼠。语本《尹文子.大道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后用以指低劣的有名无实的人或物。
1.未腊制的鼠。语本《尹文子.大道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后用以指低劣的有名无实的人或物。
鼠腊
[相关解释]
1.腊制的老鼠。亦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事物。
1.腊制的老鼠。亦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