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旗帜的内容。
带有旗帜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丧幡
[相关解释]
1.亦作"丧旛"。 2.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1.亦作"丧旛"。 2.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义和团运动
[相关解释]
清末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直隶等地的民间秘密组织,以传授拳术、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反清和反教会斗争。成员多为贫苦农民和破产失业的城乡居民。1899年改称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势力日益壮大。次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义和团在保卫京津的廊坊和紫竹林战斗中,多次痛击侵略军。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终遭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义和团余部举起了扫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
清末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直隶等地的民间秘密组织,以传授拳术、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反清和反教会斗争。成员多为贫苦农民和破产失业的城乡居民。1899年改称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势力日益壮大。次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义和团在保卫京津的廊坊和紫竹林战斗中,多次痛击侵略军。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终遭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义和团余部举起了扫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
义旗
[相关解释]
1.为正义而战的或起义的军队的旗帜。 2.借指义师。
1.为正义而战的或起义的军队的旗帜。 2.借指义师。
云幡
[相关解释]
1.亦作"云旛"。 2.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 3.出殡时用的灵幡。
1.亦作"云旛"。 2.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 3.出殡时用的灵幡。
云幢
[相关解释]
1.旧时用为仪仗的一种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
1.旧时用为仪仗的一种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
云旌
[相关解释]
1.像旗帜一样迎风飘动的云。 2.多得像云一样的旗。
1.像旗帜一样迎风飘动的云。 2.多得像云一样的旗。
五方旗
[相关解释]
1.古代用青﹑赤﹑白﹑黑﹑黄五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旗帜。常用于军中,相传为黄帝所设。
1.古代用青﹑赤﹑白﹑黑﹑黄五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旗帜。常用于军中,相传为黄帝所设。
五旗
[相关解释]
1.五色旗帜。
1.五色旗帜。
传教旛
[相关解释]
1.传布命令的旗帜。
1.传布命令的旗帜。
信号旗
[相关解释]
1.军队﹑舰船﹑海港﹑工地等用来传达信号﹑进行联系的旗帜。
1.军队﹑舰船﹑海港﹑工地等用来传达信号﹑进行联系的旗帜。
信旗
[相关解释]
1.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
1.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
信旛
[相关解释]
1.亦作"信幡"。 2.古代题表官号﹑用为符信的旗帜。
1.亦作"信幡"。 2.古代题表官号﹑用为符信的旗帜。
党旗
[相关解释]
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底色为红色,左上角是黄色的锤子和镰刀标识§色象征革命,锤子和镰刀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底色为红色,左上角是黄色的锤子和镰刀标识§色象征革命,锤子和镰刀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军帜
[相关解释]
1.军队的旗帜。
1.军队的旗帜。
军旗
[相关解释]
军队的旗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地儿,左上角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
军队的旗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地儿,左上角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
前旌
[相关解释]
1.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2.借指前军﹐前线。
1.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2.借指前军﹐前线。
力士
[相关解释]
1.力气大的人。 2.古代官名。主管金鼓旗帜,随皇帝车驾出入及守卫四门。
1.力气大的人。 2.古代官名。主管金鼓旗帜,随皇帝车驾出入及守卫四门。
危旆
[相关解释]
1.高扬的旗帜。
1.高扬的旗帜。
县斾
[相关解释]
1.旗帜悬空随风飘荡。喻心神不定。
1.旗帜悬空随风飘荡。喻心神不定。
号军
[相关解释]
1.明代试士时﹐于考场中设置的监视人员。清仍之而失其实﹐但供役使而已。 2.即教军。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贵州﹐由白莲教组织和领导的苗汉两族农民起义军﹐以旗帜﹑服装的色别﹐分为红号﹑黄号﹑白号三支。1855年(咸丰五年)至1868年(同治七年)间﹐曾先后在平越﹑遵义﹑铜仁﹑思南等处﹐略地占城﹐声势浩大。清政府调席宝田﹑唐炯率湘川军入黔﹐疯狂屠杀﹐号军首领刘义顺被俘﹐牺牲于成都﹐起义失败。
1.明代试士时﹐于考场中设置的监视人员。清仍之而失其实﹐但供役使而已。 2.即教军。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贵州﹐由白莲教组织和领导的苗汉两族农民起义军﹐以旗帜﹑服装的色别﹐分为红号﹑黄号﹑白号三支。1855年(咸丰五年)至1868年(同治七年)间﹐曾先后在平越﹑遵义﹑铜仁﹑思南等处﹐略地占城﹐声势浩大。清政府调席宝田﹑唐炯率湘川军入黔﹐疯狂屠杀﹐号军首领刘义顺被俘﹐牺牲于成都﹐起义失败。
号旗
[相关解释]
1.作为船舶标志或用来通信的各种旗帜。
1.作为船舶标志或用来通信的各种旗帜。
告善旌
[相关解释]
1.为奖励人臣进谏而设的旗帜。
1.为奖励人臣进谏而设的旗帜。
四斗五方
[相关解释]
1.形容旗帜大,有四五斗方。斗方,一尺见方。
1.形容旗帜大,有四五斗方。斗方,一尺见方。
团旗
[相关解释]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旗帜。旗面为红色,左上角缀黄色圆圈环绕的五角星§色象征着革命胜利,圆圈环绕的五角星则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旗帜。旗面为红色,左上角缀黄色圆圈环绕的五角星§色象征着革命胜利,圆圈环绕的五角星则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天斾
[相关解释]
1.帝王仪仗中的旗帜。借指皇帝。
1.帝王仪仗中的旗帜。借指皇帝。
宗教改革运动
[相关解释]
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旗帜下发动的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表现为对西欧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发动猛烈冲击。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拥有地产;以《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准则,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威;强调教徒个人直接与上帝相通,不必由神父作中介。运动中有以路德为首的温和派和以加尔文为首的激进派。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欧和北欧各国的世俗君主摆脱了罗马教皇的控制,并产生了脱离天主教的
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旗帜下发动的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表现为对西欧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发动猛烈冲击。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拥有地产;以《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准则,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威;强调教徒个人直接与上帝相通,不必由神父作中介。运动中有以路德为首的温和派和以加尔文为首的激进派。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欧和北欧各国的世俗君主摆脱了罗马教皇的控制,并产生了脱离天主教的
市楼
[相关解释]
1.市中楼房。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 2.市中楼房。又称旗亭。指酒楼。其上亦立帜以为标识。 3.星名。共六星,属天市垣。
1.市中楼房。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 2.市中楼房。又称旗亭。指酒楼。其上亦立帜以为标识。 3.星名。共六星,属天市垣。
帜志
[相关解释]
1.犹典范,标准。 2.犹旗帜。
1.犹典范,标准。 2.犹旗帜。
幢节
[相关解释]
1.旗帜仪仗。 2.旌旗和符节。
1.旗帜仪仗。 2.旌旗和符节。
引章
[相关解释]
1.导行的旗帜。
1.导行的旗帜。
彤幢
[相关解释]
1.用于仪仗的赤色旗帜。
1.用于仪仗的赤色旗帜。
征旆
[相关解释]
1.亦作"征斾"。 2.古代官吏远行所持的旗帜。
1.亦作"征斾"。 2.古代官吏远行所持的旗帜。
微号
[相关解释]
1.即徽号。指旗帜上的标志。微,通"徽"。
1.即徽号。指旗帜上的标志。微,通"徽"。
微职
[相关解释]
1.微,通"徽";职,通"识"。即徽识,标志。指古代军士所佩带的符号。一说指旗帜。
1.微,通"徽";职,通"识"。即徽识,标志。指古代军士所佩带的符号。一说指旗帜。
战旗
[相关解释]
1.军中的旗帜。
1.军中的旗帜。
扬旗
[相关解释]
1.挥动旗帜。 2.铁路信号的一种。设在车站两旁,在立柱上装着活动的板,板横着时表示不准火车进站,板向下斜时表示准许进站。
1.挥动旗帜。 2.铁路信号的一种。设在车站两旁,在立柱上装着活动的板,板横着时表示不准火车进站,板向下斜时表示准许进站。
护旗
[相关解释]
1.太平天国兵种之一。亦指标志此兵种的旗帜。 2.护花幡。
1.太平天国兵种之一。亦指标志此兵种的旗帜。 2.护花幡。
搴旗
[相关解释]
1.拔取敌方旗帜。 2.高举旗帜。
1.拔取敌方旗帜。 2.高举旗帜。
摇帜
[相关解释]
1.晃动旗帜。形容闪电。
1.晃动旗帜。形容闪电。
整旆
[相关解释]
1.谓出师征伐。旆,旗帜。
1.谓出师征伐。旆,旗帜。
文旄
[相关解释]
1.染有文采的旄牛尾。多用以装饰旗帜。
1.染有文采的旄牛尾。多用以装饰旗帜。
斿旐
[相关解释]
1.泛指有饰物与图象的旗帜。
1.泛指有饰物与图象的旗帜。
旃旌
[相关解释]
1.泛指赤色旗帜。
1.泛指赤色旗帜。
旄旒
[相关解释]
1.古代旗帜下边悬垂的饰物。
1.古代旗帜下边悬垂的饰物。
旄麾
[相关解释]
1.即旌麾。帅旗。 2.泛指旗帜。
1.即旌麾。帅旗。 2.泛指旗帜。
旆旃
[相关解释]
1.亦作"斾?"。亦作"斾旃"。 2.泛指旗帜。
1.亦作"斾?"。亦作"斾旃"。 2.泛指旗帜。
旆旌
[相关解释]
1.亦作"斾旌"。 2.泛指旗帜。
1.亦作"斾旌"。 2.泛指旗帜。
旌帜
[相关解释]
1.旗帜。
1.旗帜。
旌斾
[相关解释]
1.亦作"旌旆"。 2.旗帜。 3.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 4.借指军旅。
1.亦作"旌旆"。 2.旗帜。 3.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 4.借指军旅。
旌旃
[相关解释]
1.泛指旗帜。
1.泛指旗帜。
旌旄
[相关解释]
1.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 2.泛指旗帜。 3.借指官兵。
1.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 2.泛指旗帜。 3.借指官兵。
旌旛
[相关解释]
1.亦作"旌幡"。 2.泛指旗帜。
1.亦作"旌幡"。 2.泛指旗帜。
旌旝
[相关解释]
1.泛指旗帜。
1.泛指旗帜。
旌旟
[相关解释]
1.泛指旗帜。
1.泛指旗帜。
旌纛
[相关解释]
1.大旗。亦泛指旗帜。 2.犹尊驾。
1.大旗。亦泛指旗帜。 2.犹尊驾。
旗下
[相关解释]
1.旗帜下面。 2.清代指八旗之下。 3.借指旗人。
1.旗帜下面。 2.清代指八旗之下。 3.借指旗人。
旗仗
[相关解释]
1.亦作"旗杖"。 2.仪仗队用的旗帜﹑伞﹑扇等。
1.亦作"旗杖"。 2.仪仗队用的旗帜﹑伞﹑扇等。
旗头
[相关解释]
1.旗帜的上部。 2.队前掌旗的人。 3.兵卒之长。 4.以旗为编制单位的军队首领。 5.旗人妇女之发髻。
1.旗帜的上部。 2.队前掌旗的人。 3.兵卒之长。 4.以旗为编制单位的军队首领。 5.旗人妇女之发髻。
旗尾
[相关解释]
1.旗帜的尾端。
1.旗帜的尾端。
旗帜
[相关解释]
①旗子的总称高焰旗帜翻。②比喻榜样雷锋是时代青年的一面旗帜。③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
①旗子的总称高焰旗帜翻。②比喻榜样雷锋是时代青年的一面旗帜。③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
旗帜鲜明
[相关解释]
1.比喻政治倾向非常明显或态度很明确。
1.比喻政治倾向非常明显或态度很明确。
旗常
[相关解释]
1.旗与常。旗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语本《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旗……王建大常﹐诸侯建旗。" 2.借指王侯。
1.旗与常。旗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语本《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旗……王建大常﹐诸侯建旗。" 2.借指王侯。
旗志
[相关解释]
1.同"旗帜"。
1.同"旗帜"。
旗焰
[相关解释]
1.旗帜飘扬闪耀。
1.旗帜飘扬闪耀。
旗物
[相关解释]
1.画有物象的旗帜。 2.泛指各种旗帜。
1.画有物象的旗帜。 2.泛指各种旗帜。
旗章
[相关解释]
1.亦作"旗章"。 2.具有区别名分的标志的旗帜。
1.亦作"旗章"。 2.具有区别名分的标志的旗帜。
旗竿
[相关解释]
1.亦作"旗竿"。 2.悬挂旗帜的杆子。
1.亦作"旗竿"。 2.悬挂旗帜的杆子。
旗织
[相关解释]
1.同"旗帜"。
1.同"旗帜"。
旗识
[相关解释]
1.同"旗帜"。
1.同"旗帜"。
旗门
[相关解释]
1.古代军队临时驻地树立旗帜表示的营门。
1.古代军队临时驻地树立旗帜表示的营门。
月羽
[相关解释]
1.白色的羽毛。 2.即月旗。羽﹐旗帜。 3.指旗仗。
1.白色的羽毛。 2.即月旗。羽﹐旗帜。 3.指旗仗。
朱鸟幡
[相关解释]
1.画有朱鸟的旗帜。古代用以表识官号。
1.画有朱鸟的旗帜。古代用以表识官号。
杂帛
[相关解释]
1.用色丝织就的丝织品。 2.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
1.用色丝织就的丝织品。 2.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
杏黄旗
[相关解释]
1.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 2.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
1.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 2.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
析羽
[相关解释]
1.古代用来装饰旌旗﹑旄节等的繐状羽毛◇亦泛指旗帜。
1.古代用来装饰旌旗﹑旄节等的繐状羽毛◇亦泛指旗帜。
标帜
[相关解释]
1.记号,标志。 2.独树旗帜。 3.榜样。
1.记号,标志。 2.独树旗帜。 3.榜样。
树帜
[相关解释]
1.树立旗帜。借指起义。
1.树立旗帜。借指起义。
桡旃
[相关解释]
1.轻柔飘荡的旗帜。
1.轻柔飘荡的旗帜。
海军旗
[相关解释]
标志舰艇所属国籍的旗帜。旗面颜色、规格和样式都是特定的。有些国家以国旗或军旗代海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旗用八一军旗代替。
标志舰艇所属国籍的旗帜。旗面颜色、规格和样式都是特定的。有些国家以国旗或军旗代海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旗用八一军旗代替。
淑旗
[相关解释]
1.指绘有交龙的旗帜。
1.指绘有交龙的旗帜。
清道旗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员等外出时仪仗队所持的旗帜。
1.古代官员等外出时仪仗队所持的旗帜。
熊虎
[相关解释]
1.熊与虎。 2.指熊与虎的图案,古代旗帜上的徽识。因以借指旗帜。 3.比喻凶猛,勇猛。 4.借喻勇猛的将士。
1.熊与虎。 2.指熊与虎的图案,古代旗帜上的徽识。因以借指旗帜。 3.比喻凶猛,勇猛。 4.借喻勇猛的将士。
独树一帜
[相关解释]
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玄戈
[相关解释]
1.亦称"玄弋"。星名。 2.指绘有此星的旗帜。 3.古代一种兵器。青铜制,横刃,有长柄。
1.亦称"玄弋"。星名。 2.指绘有此星的旗帜。 3.古代一种兵器。青铜制,横刃,有长柄。
玄旄
[相关解释]
1.黑色的旗帜。
1.黑色的旗帜。
玄武旗
[相关解释]
1.绘有龟形的旗帜,作北面或后面军阵的标志,亦用作仪仗。
1.绘有龟形的旗帜,作北面或后面军阵的标志,亦用作仪仗。
疑帜
[相关解释]
1.为迷惑敌人而虚设的旗帜。
1.为迷惑敌人而虚设的旗帜。
百脚旗
[相关解释]
1.一种竖立的旗帜。两边为锯齿形。古代王公出行﹐用作前导。
1.一种竖立的旗帜。两边为锯齿形。古代王公出行﹐用作前导。
皂游
[相关解释]
1.亦作"皁游"。 2.古代旗帜挂的黑色飘带。
1.亦作"皁游"。 2.古代旗帜挂的黑色飘带。
磨旗
[相关解释]
1.摇旗;挥动旗帜。 2.军旗。
1.摇旗;挥动旗帜。 2.军旗。
祀姑
[相关解释]
1.古代旗帜名。
1.古代旗帜名。
神旗
[相关解释]
1.指帅旗。 2.代表神灵的旗帜。清末义和团尊奉为神灵的象征。
1.指帅旗。 2.代表神灵的旗帜。清末义和团尊奉为神灵的象征。
章旗
[相关解释]
1.绣有徽号的旗帜。
1.绣有徽号的旗帜。
织文
[相关解释]
1.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 2.旗帜上的纹样。织,通"帜"。
1.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 2.旗帜上的纹样。织,通"帜"。
绛引旛
[相关解释]
1.亦作"绛引幡"。 2.旗帜名。古代帝王仪仗中之赤色引旛。旛为长幅下垂之旗。
1.亦作"绛引幡"。 2.旗帜名。古代帝王仪仗中之赤色引旛。旛为长幅下垂之旗。
缇幢
[相关解释]
1.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1.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缇麾
[相关解释]
1.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1.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羽斾
[相关解释]
1.以羽毛为饰的旗帜。
1.以羽毛为饰的旗帜。
职志
[相关解释]
1.掌旗帜的官。 2.责任和宗旨。
1.掌旗帜的官。 2.责任和宗旨。
胜幡
[相关解释]
1.佛家设道场所立降妖伏魔的旗帜。
1.佛家设道场所立降妖伏魔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