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2 查到相关方块的内容。
带有方块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井田制
[相关解释]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做井田制。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做井田制。
壮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扑克
[相关解释]
1.纸牌名。英语poker的音译。共五十二张﹐分黑桃﹑红桃﹑方块﹑梅花四组﹐每组十三张。另附丑角两张﹐玩法很多。
1.纸牌名。英语poker的音译。共五十二张﹐分黑桃﹑红桃﹑方块﹑梅花四组﹐每组十三张。另附丑角两张﹐玩法很多。
扑克牌
[相关解释]
纸牌。英文poker的音译。由西方传入中国。共五十二张牌,另附大王、小王各一张。分黑桃、红桃、方块、梅花四种花色,每种有a、k、q、j、10、9、8、7、6、5、4、3、2各一张。玩法甚多,如桥牌、打百分等。
纸牌。英文poker的音译。由西方传入中国。共五十二张牌,另附大王、小王各一张。分黑桃、红桃、方块、梅花四种花色,每种有a、k、q、j、10、9、8、7、6、5、4、3、2各一张。玩法甚多,如桥牌、打百分等。
方块
[相关解释]
1.四方形的物体。
1.四方形的物体。
方块字
[相关解释]
指汉字,因为每个汉字一般占一个方形面积。
指汉字,因为每个汉字一般占一个方形面积。
方框图
[相关解释]
表示电路、程序、工艺流程等内在联系的图形。方框内表示各独立部分的性能、作用等,方框之间用线连接起来,表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简称框图。也叫方块 图。
表示电路、程序、工艺流程等内在联系的图形。方框内表示各独立部分的性能、作用等,方框之间用线连接起来,表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简称框图。也叫方块 图。
爰金
[相关解释]
1.也称印子金﹑金钣或金饼。古金币名。流通于战国时的楚国。是一种扁平钤印的黄金小方块。钤印有"郢爰"﹑"陈爰"等字样。在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都有出土﹐以"郢爰"最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黄金货币。
1.也称印子金﹑金钣或金饼。古金币名。流通于战国时的楚国。是一种扁平钤印的黄金小方块。钤印有"郢爰"﹑"陈爰"等字样。在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都有出土﹐以"郢爰"最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黄金货币。
票儿银
[相关解释]
1.明代曾经通用的一种成色较低的方块银绽。
1.明代曾经通用的一种成色较低的方块银绽。
色子
[相关解释]
1.即骰子。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作赌具用。
1.即骰子。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作赌具用。
赤方
[相关解释]
1.指南方。 2.红方块。
1.指南方。 2.红方块。
骰子
[相关解释]
1.赌具。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戏。多以兽骨制成,为小正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涂以红色,馀涂黑色。掷之视所见点数或颜色为胜负,故又称投子﹑色子。相传为三国魏曹植创制。
1.赌具。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戏。多以兽骨制成,为小正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涂以红色,馀涂黑色。掷之视所见点数或颜色为胜负,故又称投子﹑色子。相传为三国魏曹植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