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2 查到相关新进的内容。
带有新进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入彀 [相关解释]
1.《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成玄英疏"其矢所及,谓之彀中。"又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文皇帝(指唐太宗)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因以"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亦指应进士考试。 2.比喻合乎一定的程式和标准。 3.谓非常投合。 4.比喻中圈套。
司理 [相关解释]
1.执法;主管狱讼刑罚。 2.官名。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废。明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 3.主持;掌管。 4.管事;董事。
喜盈门 [相关解释]
中国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辛显令编剧,赵焕章导演,马晓伟、温玉娟主演。陈家大媳妇强英为一条涤纶裤料与小姑、婆婆闹矛盾,最后逼着丈夫分了家。新进门的二媳妇水莲温顺、贤慧,事事谦让,终使姑嫂、婆媳尽释前嫌。
团司 [相关解释]
1.唐代新进士及第,负责筹办同年游宴及纠察诸事的机构。主其事者亦称为"团司"。
恩荣宴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殿试后,由皇帝亲临宣布登第名次,随即设宴招待新进土。唐宋两代称"闻喜宴"。宋太宗始设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元代赐宴翰林国史院,明清两代设宴于礼部,均称"恩荣宴"。
慈恩题记 [相关解释]
1.唐代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进士在曲江宴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
散馆 [相关解释]
1.明清时翰林院设庶常馆,新进士朝考得庶吉士资格者入馆学习,三年期满举行考试后,成绩优良者留馆,授以编修﹑检讨之职,其馀分发各部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
新先辈 [相关解释]
1.唐时考中进士者互称先辈。新先辈是对新进士的敬称。
新进 [相关解释]
1.谓初入仕途﹑新得科第或新被任用。 2.指新进之士。 3.新出现的﹑先进的。
新郎君 [相关解释]
1.指新进士或新及第者。
末学新进 [相关解释]
1.谓后学初进身‖贬义。
樱桃宴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庆贺新进士及第的宴席。始于唐僖宗时。 2.指文人雅会。
泥金帖子 [相关解释]
1.用泥金涂饰的笺帖。唐以来用于报新进士登科之喜。
游彀 [相关解释]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后以"游彀"谓中进士。
琼林宴 [相关解释]
1.宋太平兴国九年至政和二年,天子均于琼林苑赐宴新进士,故称◇世赐宴虽非其地,然仍袭用其名。
琼林苑 [相关解释]
1.宋皇家苑名。宋干德二年置,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西。宋政和二年前,曾于此赐宴新进士。 2.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
琼林锦绣仙 [相关解释]
1.指新进士。进士及第,衣锦绣,赐琼林宴,故称。
离筵 [相关解释]
1.饯别的宴席。 2.唐代新进士在曲江举行的宴会。
緑云衣 [相关解释]
1.指新进士所穿的绿袍。
緑衣郎 [相关解释]
1.古代低级官员官服为绿色◇泛指地位卑微的官员。 2.指新科进士。唐制,新进士例赐绿袍,因称。
蟾宫客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对新进士的美称。
雁塔 [相关解释]
1.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2.塔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称大雁塔。系唐高宗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唐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阳慈恩寺西浮图院也。沙门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