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文艺的内容。
带有文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瞥 [相关解释]
1.迅速地看一眼。常喻极短的时间。 2.指短时间内看到的大略情况﹐常用作文章题目。如鲁迅《二心集》有《上海文艺之一瞥》。
三变 [相关解释]
1.三种变化。指君子三变。《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三种变化。指天运三变。《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 3.三种变化。指周公三变于文王时能子,于成王幼时能武,于成王壮时能臣。见《韩诗外传》卷七。 4.三种变化。指古诗三变。远古至汉魏为一变,晋宋至唐初为一变,盛唐以后又一变。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诗三变》。 5.三种变化。《新唐书.文艺传序》"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指唐初王勃﹑杨炯为一变,玄宗时张说
三突出 [相关解释]
1."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文艺创作塑造人物的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下生活 [相关解释]
1.指文艺工作者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中去体验生活。
下里巴人 [相关解释]
1.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 2.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相关解释]
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中岛健藏(1903-1979) [相关解释]
日本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翻译和文学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与重建日本文艺家协会、日本笔会等团体。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会长。主要作品有《现代文艺论》、《现代作家论》等。
为人生而艺术(为wèi) [相关解释]
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提出的一种文艺主张。反对封建的载道文学和游戏文学,反对所谓纯艺术的文学,强调文学的作用是社会和人生因之改善,因之进步,而造成新的社会和新的人生”,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主人公 [相关解释]
1.对主人(与"客人"相对)的尊称。 2.主人。 3.文艺作品中的主角,即作品中作者集中刻划的主要人物。
主人翁 [相关解释]
1.对主人的尊称。 2.主人。 3.文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主旋律 [相关解释]
1.指音乐演奏中一个声部的主要曲调。 2.引申为一般文艺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调。
主线 [相关解释]
1.图画中描写物体必要的基本线,称为"主线";其用作补助或描写小部分的线,称为副线。主线可以单独表现某种物体,而副线不能独立。 2.指文艺作品或文章的主要脉络。
主题 [相关解释]
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
二妙 [相关解释]
1.称同时以才艺著名的二人。(1)指晋卫瓘﹑索靖。《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2)指唐韦维﹑宋之问。《新唐书.韦维传》"﹝韦维﹞迁户部郎中,善裁剖,时员外宋之问善诗,故时称'户部二妙'。"(3)指宋艾淑﹑陈容。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艾淑﹞善画竹,与陈所翁同舍画龙,俱得名,时称六馆二妙。"(4)指金段克己段成己《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三.二妙集》"金段克己段成己诗集也……初,克己成己均早以文章擅名,金尚书赵秉文尝目之曰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
交结 [相关解释]
①结交;交往~朋友ㄧ他在文艺界~很广。②〈书〉互相连接~盘错。
人物 [相关解释]
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也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文艺作品大多通过人物和人物的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
佛罗伦萨 [相关解释]
意大利文化名城。人口444万(1982年)。曾为意大利王国首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全市有四十多所博物馆和美术馆,六十多座宫殿,藏有大量优秀艺术品和精美文物,有西方雅典”之誉。著名旅游胜地。
佛罗伦萨大教堂 [相关解释]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之一。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建于1296-1462年。平面呈十字形。外墙面较整齐,无小尖塔和飞扶壁。八角形穹隆落在10多米高的鼓座上,内径42米,高30多米。八角形穹隆的采用,改掉了长期来教堂所袭用的哥特式尖顶,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倾向性 [相关解释]
人们的阶级观点和政治思想在言行上的具体体现。文艺作品的倾向性是作家、艺术家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并反映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评价。
公刘 [相关解释]
①《诗·大雅》篇名。记叙周的祖先公刘率族人从邰地迁居fd615夭⑿藿ㄗ》俊⒎⒄古┮档仁录#是研究周人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②公刘(1927-)。诗人。江西南昌人。曾任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以及《火花》月刊、《安徽文艺》编辑。曾参与搜集整理撒尼族民歌《阿诗玛》。著有诗集《在北方》、《仙人掌》等。
公式化 [相关解释]
①指文艺创作中套用某种固定格式来描写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的不良倾向。②指不针对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根据某种固定方式处理问题。
冲突 [相关解释]
①有矛盾;争斗;争执两人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冲突|双方终于发生了军事冲突。②两种或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又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向往向往型,即两种动机都想实现却只能实现一种;(2)回避回避型,即两种事物都想拒绝而又必须选择一样;(3)向往回避型,即对一种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③指文艺作品中人和人,人和环境,或人物内心的矛盾及其激化。是构成情节的基础和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戏剧作品特别重视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刘白羽(1916- ) [相关解释]
小说家,散文家。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动感 [相关解释]
指绘画、雕刻、文艺作品中的形象等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觉塑像极富~。
千人一面 [相关解释]
1.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叶圣陶(1894-1988) [相关解释]
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曾任中小学教师。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曾主编《中学生》、《小说月报》等杂志及中小学语文教材。1931年参与组织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斯间在大学任教。建国后曾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进中央主席。著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有《叶圣陶集》。
呕心镂骨 [相关解释]
1.形容费尽心思与精力(多用于文艺创作)。
品格 [相关解释]
①品行风格品格高尚|品格清于竹。②指文艺作品的质量和风格与二三客论画品格。
唯美主义 [相关解释]
1.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美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颓废生活。
圆厅别墅 [相关解释]
意大利的一座贵族府邸。为文艺复兴晚期典型建筑。在维琴察的一小山丘上。建于1552年。采用对称手法,平面呈正方形,四面都有门廓,正中为一圆形大厅。厅上冠以一碟形穹隆,外观高出四周屋顶。
地方色彩 [相关解释]
1.文艺作品中着重描绘某一地区特有的社会习尚﹑风土人情,以至适当采用方言土语等而形成的一种艺术特色。作品中适当带有地方色彩,有助于形象的描绘,能更生动地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生活,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夺袍 [相关解释]
1.《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后因称竞赛中获胜为"夺袍"。
宋之的(1914-1956) [相关解释]
剧作家∮北丰润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参加左翼戏剧运动。曾被捕入狱。1946年进入解放区。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文艺》主编。剧作有《雾重庆》、《群猴》、《保卫和平》等。
宗璞(1928- ) [相关解释]
作家∮南唐河人。女。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著有中篇小说《三生石》,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弦上的梦》等。
宣传队 [相关解释]
1.通过演讲﹑图画展览或表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向群众作宣传的小型团体。一般是为配合某种任务而临时组成的。
小节目 [相关解释]
1.较小的事项﹐细节。 2.指文艺演出或电台﹑电视台等播送的短小的节目。
居多 [相关解释]
占多数他的文章,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
岛村抱月(1871-1918) [相关解释]
日本戏剧家。1902年赴英、德研究戏剧◇任早稻田大学文学院院长,主编《早稻田文学》。曾参与创办文艺协会及艺术座剧团,翻译演出易卜生等人的剧作。著有《新美辞学》、《近代文艺的研究》等。
工农兵方向 [相关解释]
1.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际斗争的需要,从文艺工作的实际状况出发而提出的文艺工作方向。它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立场转移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方面来,在思想感情上和工农兵打成一片,创造为工农兵服务﹑表现工农兵,并为工农兵所需要和便于接受的作品。
庙会 [相关解释]
中国城乡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办的集市形式。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地段。以交易日常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为主,并配以各种文艺表演和风味小吃。
开匙 [相关解释]
戏曲或某些文艺演出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
开场 [相关解释]
演剧或一般文艺演出等开始,也比喻一般活动开始他们到了剧院,~已很久了ㄧ群众大会上,他总是带头发言,话虽不多,倒能给会议做个很好的~。
开掘 [相关解释]
①挖~新的矿井。②文艺上指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
形神 [相关解释]
1.形骸与精神。 2.形貌神情。 3.指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神韵。亦泛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4.谓形肖神似。
悬念 [相关解释]
①挂念自先生辞行之后,朕心终日悬念。②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表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加强艺术感染力,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读者(观众)的悬念。
情节 [相关解释]
叙事性文艺作品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演变过程。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想头 [相关解释]
1.指望,奔头。 2.主意;念头。 3.指文艺作品上的立意。
批判现实主义 [相关解释]
欧洲19世纪30年代开始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其作家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以及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过程,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贵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提炼 [相关解释]
1.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使化合物或混合物纯净,或从中提取所要的东西。 2.比喻文艺创作和语言艺术等弃芜求精的过程。
文化生活出版社 [相关解释]
1935年5月,巴金等创办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编辑出版《文学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书》、《译文丛书》等。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学理论 [相关解释]
关于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社会作用等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原则。由文艺理论家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运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实践加以总结而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倾向性。
文工团 [相关解释]
全称文艺工作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承中国工农红军宣传队的传统,运用歌唱、舞蹈、演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的综合性文艺团体。
文战 [相关解释]
1.指科举考试。 2.文艺论战。
文艺 [相关解释]
1.亦作"文蓺"。 2.指撰述和写作方面的学问。 3.指文学创作。 4.官名。即唐代所置之文学。 5.纪传体史书的一部分。 6.文学与艺术。
文艺复兴艺术 [相关解释]
欧洲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的艺术。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尼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并席卷全欧洲。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封建反宗教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等。作为西方近代艺术源头的文艺复兴艺术,其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艺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文艺学 [相关解释]
1.研究文艺的各种现象﹐并阐明其发展规律及基本原理的科学﹐包括文艺理论﹑文学史和文艺批评三个方面内容。
文艺家 [相关解释]
1.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专门家。
文艺批评 [相关解释]
1.站在一定的立场﹐运用一定的观点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文蓺 [相关解释]
1.见"文艺"。
新文化 [相关解释]
1.指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的思想和学术﹑文艺等。
新文艺 [相关解释]
1.指文学革命以后的文艺作品﹐如新诗﹑小说﹑戏剧等。
旁支 [相关解释]
1.嫡亲以外的支属。 2.文艺﹑学术上非正统的流派。
无毡 [相关解释]
1.没有毡子。唐郑虔为国学广文馆博士,在官贫约,杜甫赠诗有"坐客寒无毡"句。见《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以"无毡"为居官清寒之典。
有血有肉 [相关解释]
1.犹言活生生的。 2.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
未来主义 [相关解释]
1.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朱自清(1898-1948) [相关解释]
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江苏扬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参加文学研究会。1922年参与组织中国新诗社,创办《诗》月刊。1931年留学英国。回国后编辑《文学季刊》杂志。1948年曾参加拒绝美援面粉宣言的签名活动。著有长诗《毁灭》,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有《朱自清全集》。
李瑛(1926- ) [相关解释]
诗人∮北丰润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新华社记者、《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诗集《战场上的节日》、《静静的哨所》、《红柳集》、《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等。
杨家将 [相关解释]
1.文艺作品中塑造的北宋杨业﹑畲太君﹑杨延昭﹑杨宗保﹑穆桂英等祖孙数代男女英雄艺术群像。据《宋史·杨业传》,杨家一门忠勇,父﹑子﹑孙相继守边,抗辽保宋,尤以业﹑延昭﹑文广功勋卓著,受广大人民崇敬◇人据史演义,在戏曲﹑小说中逐渐丰富其形象,美称为"杨家将"。
枫落吴江 [相关解释]
1.《新唐书.文艺传上.崔信明》"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议者不许。扬州録事参军郑世翼者,亦骜倨,数恌轻忤物,遇信明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余。'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后遂以"枫落吴江"借指诗文佳句。
柿叶 [相关解释]
1.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2.《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后常用"书柿叶"为勤苦习字的典故。 3.绫名。
样式 [相关解释]
1.式样,形式。 2.指文艺作品的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概念化 [相关解释]
指文艺创作中缺乏深刻的具体描写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用抽象概念代替人物个性的不良倾向要克服文艺创作中的~倾向。
正角 [相关解释]
1.谓文艺作品里的主要人物。 2.指在戏剧﹑电影中扮演主要人物的演员。
毛依罕(1906-1979) [相关解释]
民间诗人,曲艺演员。内蒙古扎鲁特旗人。蒙古族。自幼喜爱好来宝等说唱艺术,长期在农村牧区演出,并创作了《铁fd5fE!贰ⅰ逗艉秃铺厮獭返群美幢和诗歌。曾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有诗集《党和母亲》和《毛依罕好来宝选集》。
民俗学 [相关解释]
以民间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1846年由英国学者托马斯提出。中国民俗学开始主要研究民谣,以后扩大到民间文艺以外的民俗研究,包括饮食服饰、住宅器具、岁时风俗、婚丧嫁娶、宗教礼仪等。
流风余韵 [相关解释]
1.亦作"流风余韵"。 2.前人文艺作品中流传下来的风格﹑情趣。 3.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
游园会 [相关解释]
1.在公园或花园里举行的联欢会。规模较大的游园会往往有各种文艺表演。
游艺会 [相关解释]
1.以文艺表演﹑游戏等为内容的集会。
灵感 [相关解释]
①灵通感应你既为神,岂无灵感|山顶娘娘最灵感,应之如响。②文艺、科学创造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的创造能力。其产生虽带有偶然性,但它的获得却离不开创造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热风 [相关解释]
杂文集。鲁迅作。1925年出版。收入随感录、杂文四十一篇。《题记》中称,因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故题名《热风》。通过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猛烈抨击旧文化、旧道德。另一些文章则涉及文艺问题,为文学革命指出了正确方向。
物象 [相关解释]
1.外界事物。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4.景物,风景。 5.物候现象。
特写 [相关解释]
1.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以文艺手法写所报道的人物,再现场景和气氛,使之有强烈的感染力。但要求完全符合事实,不容许虚构。亦为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形式之一,写真人真事,可以在细节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必须有高度的真实性。
王家癖 [相关解释]
1.唐初王福畴之子勔﹑勮﹑勃﹑劝等皆有文才,福畴尝向韩思彦夸赞诸子,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事见《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用为长辈喜爱称誉子弟的典实。
现代主义 [相关解释]
也称现代派”或先锋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出现的各种不同于传统的文艺思潮与流派的总称。包括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荒诞派等。主张以非理性原则主宰创作过程,开掘人类的内心世界,表现潜意识、梦幻、性本能,以反传统的姿态标新立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关解释]
1.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
神品 [相关解释]
1.最精妙的文艺作品。一般多用以指书画。
神来 [相关解释]
1.谓文艺家的灵感不期而来,犹如天神所授。
神来之笔 [相关解释]
1.指文艺创作中不期而至的精采文墨。常用以形容作品的意境和技法奇妙绝伦。
神骏 [相关解释]
1.良马。 2.形容良马﹑猛禽等姿态雄健。 3.形容文艺作品意境神奇新颖。
竹溪六逸 [相关解释]
1.唐开元末﹐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见《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亦省称"竹溪"。
笔调 [相关解释]
文章的格调~清新ㄧ他用文艺~写了许多通俗科学读物。
符采 [相关解释]
1.亦作"符彩"。 2.美玉的文理色彩。 3.比喻人的外表仪容。 4.指文艺才华。
第三种人 [相关解释]
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胡秋原﹑苏汶等人﹐自称是居于国民党反动文人和左翼革命文学阵营之间的所谓"第三种人"。他们的核心思想是"文艺自由"论﹐并用以反对左翼文学所提倡的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的主张。
纤秾 [相关解释]
1.纤细和丰腴。 2.盛美貌。 3.指富丽优美的文艺风格。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有"纤秾"之品。 4.指浮华的风格。
纵横驰骋 [相关解释]
1.谓放开马往来奔驰,毫无阻挡。 2.引申指军队所向无敌。 3.比喻在文艺创作上不受约束,尽情发挥。
线索 [相关解释]
①比喻事情的头绪或发展脉络还有好多线索没有搞清楚|破案的线索断了。②消息;情报传递线索|必有奸民暗通线索。③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
细节 [相关解释]
①无关紧要的小事生活细节|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②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编演 [相关解释]
创作和演出(戏曲、舞蹈等)~文艺节目。
耕云播雨 [相关解释]
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多用于比喻为文艺园地百花盛开而~。
脸谱化 [相关解释]
1.比喻文艺创作中刻划人物的公式化倾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