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改称的内容。
带有改称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合会 [相关解释]
1.天地会的别名。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相传以洪武(明太祖年号)的洪字为其代称,对内称"洪门",会员互称"洪家兄弟"。因洪字有三点水偏旁,故又称"三点会"◇嫌只取左偏,偏而不全,不吉祥,故又取右偏"共","共"有会合之义,因改称"三合会"。
上清宫 [相关解释]
1.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观之一。在江西贵溪县上清镇。唐代名真仙观,宋大中祥符时改上清观,政和中改上清正一宫,元改正一万寿宫,清改称大上清宫,简称上清宫。"上清"为道家所称的神仙居处,故其他道观亦多用"上清"命名者。 2.五代前蜀宫观名。
下官 [相关解释]
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专区 [相关解释]
1."地区"的旧称。我国介于省﹑自治区与县﹑市之间的行政区域﹐下辖若干县﹑市。1975年改称"地区"。
专员公署 [相关解释]
1.省称"专署"。我国原在省﹑自治区下的专区设立的派出机关。代表省﹑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督促﹑检查﹑指导所辖县﹑市人民委员会的工作﹐并办理上级人民委员会主管部门交办的事项。1978年宪法改称"行政公署"。
东京大学 [相关解释]
日本的综合性国立大学。1877年在东京由东京开成学校、东京医学院合并而成。1886年改称帝国大学。1897年又改名东京帝国大学。1947年改现名。设有教养、文学、教育、法学、经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药学十个学院。
东北抗日联军 [相关解释]
简称抗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部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先后组织起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同盟军、反日联合军等抗日武装。1936年2月统一改称东北抗日联军。并编成第一、二、三路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两等小学堂 [相关解释]
1.清末设小学堂,分初等和高等,合并设立者称两等小学堂。初等七岁入学,修业五年,后改四年,高等修业四年。辛亥革命后,学堂改称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关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为人民利益而战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初称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创建了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陕北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开展土地革命。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并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敌人后方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力军。解放战争时期,改称中
中国工农红军 [相关解释]
简称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工农武装于1928年5月25日后陆续改称。曾组成第一、二、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4年10月后陆续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称八路军和新四军。
中国远征军 [相关解释]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中央美术学院 [相关解释]
中国的美术高等学校。校址在北京。前身是创建于1918年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校名曾数次变更,1949年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改称为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改现名。设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民间美术等系。
中尚方 [相关解释]
1.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汉代,唐改称中尚署,元为中尚监,明以后不设。
中统局 [相关解释]
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国民党特务组织。1938年成立。主要任务是在国民党内排除异己,反对其他派系,镇压革命运动,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维护蒋介石集团的统治。1947年4月改组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1949年2月划归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改称内政部调查局”。
主爵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有主爵中尉,汉景帝时改为主爵都尉,掌有关封爵之事。武帝时改名右扶风,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又变为行政区之名,与以前职掌全异。隋于吏部置主爵侍郎一人,唐以后改称司封,为吏部所属各司之一,主爵之名遂废。 2.主持祭祀。
义和团运动 [相关解释]
清末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直隶等地的民间秘密组织,以传授拳术、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反清和反教会斗争。成员多为贫苦农民和破产失业的城乡居民。1899年改称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势力日益壮大。次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义和团在保卫京津的廊坊和紫竹林战斗中,多次痛击侵略军。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终遭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义和团余部举起了扫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
乡镇企业 [相关解释]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原为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两级集体经济举办的社队企业,后在农村政体改革中改称现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现已成为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企业的总称。经营范围包括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养殖业等。
云韶部 [相关解释]
1.宋代宫中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承唐代教坊旧制。宋太宗时改称"云韶部"。 2.鸟名。又称音声鸟。
五雅 [相关解释]
1.五种古代小学训诂书的合称。明毕效钦汇刻《尔雅》﹑《释名》﹑《广雅》﹑《埤雅》﹑《尔雅翼》五部小学训诂书,称为"五雅";明郎奎金易《尔雅翼》为《小尔雅》,改称《释名》为《逸雅》,亦名《五雅》。
交子务 [相关解释]
1.宋代掌管纸币流通事务的机关。大观元年改称"钱引务"。
京口 [相关解释]
1.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东晋﹑南朝时称京口城。为古代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
传国玺 [相关解释]
1.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又称秦玺,唐改称传国宝。相传秦始皇得蓝田玉,雕为印,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亡归汉◇来封建王朝以玺有"受命于天"之文,争以得玺为符瑞。秦玺已亡,历代多自刻制,文亦有同有异。
侍中 [相关解释]
1.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信士 [相关解释]
1.诚实可信的人。 2.信奉佛教的在家男子。梵语up?saka(优婆塞)的译称。 3.汉碑有"义士"之称,泛指出财布施者,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信士"◇因专称信仰佛教而出钱布施的人。参阅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合阳令曹全碑》。
僰道 [相关解释]
1.古县名『属犍为郡。为僰人所居,故名。王莽时曾改称僰治。地在今四川宜宾县境。见《汉书.地理志上》。
六一诗话 [相关解释]
北宋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撰。一卷。主要评论北宋及唐人的诗作。原题《诗话》,后人改称《六一诗话》,是最早用诗话”为书名的著作。
养老院 [相关解释]
在中国,指由政府拨款或社会集资兴办,各地民政部门管理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安置社会上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生活能力的孤寡老人。1979年后改称社会福利院。参见社会福利院”(965页)。
内常侍 [相关解释]
1.宫廷内官名。秦称中常侍官,由宦者担任,间用士人『沿称中常侍。至隋改称内常侍。唐置内侍省,设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常侍掌管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五局。
刘渊(?-310) [相关解释]
十六国时汉国的建立者,匈奴族。冒顿单于的后裔。以自己是汉朝皇帝的外孙为由,自称姓刘。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和《孙子兵法》。公元304年在山西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308年称汉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南京大学 [相关解释]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南京。创建于1902年,初名三江师范学堂,后校名屡经变更,1928年改称中央大学,1949年改现名。设有医学院、国际商学院、法政学院以及哲学、大地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历史学、地球科学等系。
南徐 [相关解释]
1.古代州名。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城,南朝宋改称南徐,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历齐梁陈,至隋开皇年间废。 2.亦称"南路徐"。指南朝梁徐君蒨。君蒨与当时的鱼弘皆以豪华奢侈着称。
南汉 [相关解释]
1.五代十国之一。梁太祖时,封刘隐为南平王,又进封南海王。隐死,弟龑(yǎn)称帝,国号大越◇改称汉,是为南汉。有今广东及广西的南部◇灭于宋。共历四主,六十八年(公元904-971)。
南虢 [相关解释]
1.周时诸侯国名。本封于西虢,在陕西。平王东迁,徙于上阳,改称南虢。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
卢永祥(1867-1933) [相关解释]
皖系军阀。山东济阳人。曾任北洋军师长和淞沪护军使。1919年任浙江督军,后改称浙江军务善后督办。1924年在江浙战争中被齐燮元击败。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苏皖宣抚使,借奉系兵力驱逐齐燮元,不久又被奉系排挤下台。
原年 [相关解释]
1.明太祖克元,建立明王朝,洪武中,因避讳,"元"字多改为"原"。"元年"改称"原年"。
县知事 [相关解释]
1.官名。辛亥革命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一人,为一县的行政长官◇改称县长。
县长 [相关解释]
1.一县之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宋以后有所更改,至民国时,又改称"县长"。
反纽 [相关解释]
1.即反切。纽与反﹑切义同。唐唐玄度《九经字样》因讳反字,改称翻或纽。参见"反切"。 2.反切和声纽。唐神珙类聚双声之字,同四声﹑叠韵结合起来,作《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用来解释反切的方法。
反逆 [相关解释]
1.相反。 2.叛逆;谋反。 3.北齐刑律有重罪十条,首为反逆,不在八议论赎之列。隋唐律承北齐制﹐置十恶之条﹐改称谋反。参阅《隋书.刑法志》。亦指谋反犯。 4.颠簸。
古鉩 [相关解释]
1.先秦印章的通称。鉩,即玺。古鉩印面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多变,不易辨识,形式多样。秦统一六国,皇帝所用称"玺",官﹑私所用均改称"印"。材料多数是铜,间有银和玉等。
台省 [相关解释]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司宾 [相关解释]
1.官名。北周设置。主管对外重大交际礼仪。 2.官名。唐代对鸿胪寺的改称。掌管宾客凶仪之事及册诸蕃。参阅《通典.职官八》。 3.官名。唐宫内官,属尚仪局,掌宾客朝见等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4.负责接待宾客。
司舆 [相关解释]
1.官名。唐代对驾部的改称,掌舆马。属兵部◇泛指管车乘的官员。
司计 [相关解释]
1.官署名。唐对比部的改称。掌财物出纳稽核。见《新唐书.百官志一》。
司驾 [相关解释]
1.掌管舆马。 2.驾驭车马的人。 3.官名。唐代对驾部的改称。掌管舆马。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二》。
同学 [相关解释]
1.同师受业。 2.同师受业的人。 3.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兄﹑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 4.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5.对在校学生的通称。
吏曹 [相关解释]
1.官署名。东汉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吐蕃 [相关解释]
1.公元七至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全部,盛时辖有青藏高原诸部,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其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联姻,与唐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吐蕃政权崩荔,宋﹑元﹑明史籍仍习惯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为吐蕃,一作吐番。元中统间改称乌斯藏。
善于 [相关解释]
1.即单于。王莽于天凤二年改称匈奴为恭奴,单于为善于。见《汉书.匈奴传下》。
圣体 [相关解释]
1.旧称皇帝身体。亦借指皇帝。 2.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eucharist。意为"感谢祭"。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门徒们领食。至今教徒们以在弥撒时领食面饼和葡萄酒为圣事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各派改称圣餐。 3.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host。意为"牺牲"。天主教称弥撒时经神父祝圣后由教徒领食的面饼。
墨卷 [相关解释]
1.明清科举制试卷名目之一。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试卷,称墨卷。墨卷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再送试官评阅,称朱卷。 2.宋以来,称取中士人的文章为程文。清代刻录程文,试官往往按题自作一篇,亦称程文,因而把刻录的取中试卷改称墨卷。
大和国家 [相关解释]
日本古代奴隶制国家。公元3世纪兴起于本州中部大和(今奈良)地区。5世纪统一日本。统治者初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实行部民制◇豪族专权,皇权衰落。645年大化改新后,确立天皇统治,日本进入封建时代,大和时代结束。大和国家与中国积极发展关系,中国文化陆续传入日本。
大都 [相关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 2.泛称都邑之大者。 3.大概;大抵。 4.称事物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5.大多。 6.仅仅;不过。 7.元代京城﹐旧址在今北京城内。蒙古忽必烈以开平为上都﹐辽之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中都东北兴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二十年(公元1283年)筑成。城东西两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北至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参阅《元史.地理志一》﹑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建置》。
天井关 [相关解释]
1.又名太行关。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因关南有天井泉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太行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宋靖康元年改称雄定关﹐元末亦名平阳关。
天安门 [相关解释]
在北京市区中心。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1417年,称承天门。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有五个城门,门前有金水桥,上跨五座桥。桥前为天安门广场。城门上为九开间双层城楼,雄伟壮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此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皇 [相关解释]
日本皇帝的称号。公元5世纪时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大化改新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到了幕府时代,形同虚设。19世纪明治维新后,成为握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君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天皇的神圣性”被否定,天皇成为日本国家的象征。
太医 [相关解释]
1.古代宫廷中掌管医药的官员。周官有医师﹐秦汉有太医令丞﹐魏﹑晋﹑南北朝沿置。隋置太医署令。宋有医官院﹐金改称太医院﹐置提点为长官。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使。亦以泛称皇家医生。宋元以后用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
太史 [相关解释]
1.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末有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太尉 [相关解释]
官名。秦代始设,为全国军政首脑『武帝时改称大司马。历代多沿置,但渐成加官,无实权◇成为对武官的尊称。元代以后废止。
太平天国运动 [相关解释]
中国近代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攻克永安,建立官制,分封诸王。1853年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乡官制度,并举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发生杨韦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受到严重损害¢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并颁布《资政新篇》,取得三河大捷,击溃江南大营,攻取常州和苏州,力量再度振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覆亡。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十四年,革命
宛丘 [相关解释]
1.地名。古宛丘地为春秋时陈都,秦置陈县,隋开皇初改称宛丘县,清为淮宁县,即今河南淮阳县。传县东南有宛丘,高二丈,但久已平没,不可考。《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即指此丘。一说,四方高中央低为宛丘。参阅《诗.陈风.宛丘》毛传。
宣德郎 [相关解释]
1.官名。隋置,为散官。唐沿用。宋政和四年以为与宣德门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明﹑清仍为散官。
宣赞舍人 [相关解释]
1.官名。宋代设置。原名通事舍人,政和中改称宣赞舍人,掌传宣赞谒之事。
宪台 [相关解释]
1.后汉改称汉御史府为宪台◇为同类机构的通称,亦以称御史等官职。 2.旧时对上官的尊称。
射生军 [相关解释]
1.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至德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宝应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宝应功臣﹐故又号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贞元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
将作大匠 [相关解释]
1.官名。秦始置,称将作少府。西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东汉﹑魏﹑晋沿置。南朝梁时改称大匠卿,北齐时改称将作寺大匠。自隋至辽,多称将作监大匠。元代设将作院院使,掌金﹑玉﹑织造﹑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明初设将作司卿,不久废,其职掌并入工部。
小学堂 [相关解释]
1.清末采用欧美方式设立的初级学校。初称小学堂﹐后改称小学校﹐犹今之小学。
尚书省 [相关解释]
1.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屯卫 [相关解释]
1.驻兵守卫。 2.指兵卫之所。 3.隋唐时禁卫军的一种。隋开皇中置十二府,统禁卫兵,后改置扩充为十六卫,左右屯卫即为其中二卫,唐龙朔改称左右威卫,五代周避郭威讳,复称屯卫。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左右威卫》。
工党 [相关解释]
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0年成立。1906年改称为工党。成员大部分为集体党员,如职工会、社会主义团体”与合作社组织等。以费边社会主义理论为政策基础,认为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和行政机构,逐步把土地和资本从个人转化到社会”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位上升,通过竞选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工关 [相关解释]
1.明清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唐德宗时开始。明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成化七年(1471年)设芜湖﹑荆州﹑杭州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清初沿明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帝姬 [相关解释]
1.宋徽宗政和三年,因蔡京建议,仿周代王姬称例,改称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宋高宗建炎元年恢复旧制。
庶吉士 [相关解释]
1.明﹑清官名。明初有六科庶吉士¢武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练习办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永乐后专属翰林院,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明代重翰林,天顺后非翰林不入阁,因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清沿明制,于翰林院设庶常馆,掌教习庶吉士事。庶吉士又通称"庶常"。参阅清福格《听雨丛谈》卷六。参见"庶常"。
庶子 [相关解释]
1.周代司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2.旧时指嫡子以外的众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战国时秦国隶属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廷尉 [相关解释]
官名。掌司法刑狱。始置于秦,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后或称廷尉、大理和廷尉卿。北齐至明清都称大理寺卿。
彻侯 [相关解释]
1.爵位名。秦统一后所建立的二十级军功爵中的最高级『初因袭之,多授予有功的异姓大臣,受爵者还能以县立国◇避武帝讳,改称通侯或列侯。新莽时废◇用以泛指侯伯高官。
御史中丞 [相关解释]
1.官名『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御史大夫 [相关解释]
1.官名。秦置『因之,为御史台长官,地位仅次于丞相,掌管弹劾纠察及图籍秘书。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即由御史大夫递升◇改称大司空;司空。晋以后多不置。唐复置,实权已轻,至宋又多缺而不补,明废。
怒江 [相关解释]
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源于西藏唐古拉山南麓,经云南出国境。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全长3200千米(中国境内段长2013千米)。中游处于横断山区,峡谷深邃。流量和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总河 [相关解释]
1.明清总理河道的官名。明设总河侍郎。清初称河道总督,雍正时改称总河。
户部 [相关解释]
1.古代官署名。秦为治粟内史,汉为大司农。三国以后,常置度支尚书及左民尚书,掌财用及户籍。隋设民部尚书,唐因之,高宗即位,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五代至清相沿不改。清光绪三十二年,设民政部﹑度支部,户部遂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手工 [相关解释]
1.工匠。 2.手艺。 3.靠手的技能做出的工作。 4.用手操作。 5.旧时中小学课程之一◇改称劳作或劳技。
抗日军政大学 [相关解释]
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1937年1月由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校址在延安。抗战胜利后,总校迁往东北,改称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护于 [相关解释]
1.汉时匈奴左贤王的改称。
护羌 [相关解释]
1."护羌校尉"的简称。西汉始置﹐职掌西羌事务。东汉沿置﹐晋惠帝时改称凉州刺史。
改称 [相关解释]
1.改变名称;改变称呼。
政事堂 [相关解释]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政务院 [相关解释]
1.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在1954年9月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称国务院。
新丰 [相关解释]
1.县名『高祖七年置﹐唐废。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西北。本秦骊邑『高祖定都关中﹐其父太上皇居长安宫中﹐思乡心切﹐郁郁不乐。高祖乃依故乡丰邑街里房舍格局改筑骊邑﹐并迁来丰民﹐改称新丰。据说士女老幼各知其室﹐从迁的犬羊鸡鸭亦竞识其家。太上皇居新丰﹐日与故人饮酒高会﹐心情愉快◇乃用作新兴贵族游宴作乐及富贵后与故人聚饮叙旧之典。 2.镇名。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产名酒。诗文中用以泛指美酒产地。
族姬 [相关解释]
1.宋政和间对县主的改称。
族嬴 [相关解释]
1.宋徽宗时对县主的改称。
明妃 [相关解释]
1.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昭余祁 [相关解释]
1.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介休县东北。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并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昭君 [相关解释]
1.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元帝宫人。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生一男◆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成帝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生二女。卒葬于匈奴。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有昭君墓,世称青冢。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参阅《汉书.元帝纪》及《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
杰士 [相关解释]
1.才智特出的人,杰出的人。 2.太平天国科举考试改称拔贡为杰士。参阅史式《太平天国词语汇释》。
林邑 [相关解释]
1.南海古国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说137年)建国。中国史籍初称之为林邑,唐至德以后改称环王。公元九世纪后期改称占城。自五代以后,中国正史和《诸蕃志》﹑《岛夷志略》﹑《瀛涯胜览》等书均有记述。十七世纪末亡于广南阮氏。
枢密院 [相关解释]
官署名。五代后梁时设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掌军事机要、边防等,为最高国务机关之一。辽代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汉人枢密院,管理汉族地区兵马。元代枢密院掌军机、边防、宫廷禁卫等,战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代废止。
梅勒章京 [相关解释]
1.亦称"梅勒额真"。亦称"梅楞章京"。 2.满语。清代八旗官名。顺治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
次长祖 [相关解释]
1.北周宣帝对曾祖的改称。
正阳门 [相关解释]
1.宋代汴京宫城门名。即宣德门。明道元年改名正阳门。 2.今北京前门。元大都之丽正门,明正统年间改称正阳门,为北京内城之正南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