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8 查到相关指画的内容。
带有指画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丈席
[相关解释]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郑玄注"谓讲问之客也’,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后因以"丈席"指讲席。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郑玄注"谓讲问之客也’,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后因以"丈席"指讲席。
写貌
[相关解释]
1.描绘形象,写生。 2.指画像。
1.描绘形象,写生。 2.指画像。
前箸
[相关解释]
1.进餐时座前的筷子。《汉书.张良传》"汉王曰'何哉?'良曰'臣请借前箸以筹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汉纪.高祖纪二》作"前筯"◇谓为人筹画为"借箸"或"前箸"。
1.进餐时座前的筷子。《汉书.张良传》"汉王曰'何哉?'良曰'臣请借前箸以筹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汉纪.高祖纪二》作"前筯"◇谓为人筹画为"借箸"或"前箸"。
千里借筹
[相关解释]
1.秦末楚汉相争,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代,共同攻楚。邦方食,张良入见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意谓借刘邦吃饭用的筷子,以指画当时形势。事见《史记.留侯世家》。藉,《汉书.张良传》作"借"◇以"千里借筹"比喻不远千里而来替人谋划。
1.秦末楚汉相争,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代,共同攻楚。邦方食,张良入见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意谓借刘邦吃饭用的筷子,以指画当时形势。事见《史记.留侯世家》。藉,《汉书.张良传》作"借"◇以"千里借筹"比喻不远千里而来替人谋划。
口讲手画
[相关解释]
1.见"口讲指画"。
1.见"口讲指画"。
口讲指画
[相关解释]
1.嘴讲解,手比画。谓以手势助讲授﹑谈论。
1.嘴讲解,手比画。谓以手势助讲授﹑谈论。
口谈指画
[相关解释]
1.见"口讲指画"。
1.见"口讲指画"。
席函丈
[相关解释]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孔颖达疏"函,容也。既来讲说,则所布两席中间相去使容一丈之地,足以指画也。"谓师生间坐位相隔一丈,便于指画◇用以指讲学。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孔颖达疏"函,容也。既来讲说,则所布两席中间相去使容一丈之地,足以指画也。"谓师生间坐位相隔一丈,便于指画◇用以指讲学。
干笔
[相关解释]
1.犹枯笔。指画法中含水墨甚少的笔法。
1.犹枯笔。指画法中含水墨甚少的笔法。
彤管
[相关解释]
1.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陈奂传疏引董仲舒曰"彤者,赤漆耳。"一说指乐器。见高亨《诗经今注》。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见余冠英《诗经选译》。 2.指女子文墨之事。 3.指汉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所赐的一双赤管大笔◇用为在朝任官之典。 4.指画笔。
1.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陈奂传疏引董仲舒曰"彤者,赤漆耳。"一说指乐器。见高亨《诗经今注》。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见余冠英《诗经选译》。 2.指女子文墨之事。 3.指汉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所赐的一双赤管大笔◇用为在朝任官之典。 4.指画笔。
手板
[相关解释]
1.亦作"手版"。即笏。古时大臣朝见时,用以指画或记事的狭长板子。 2.亦作"手版"。手本的别名。 3.手掌。 4.即戒尺。打手心的板子。旧时塾师体罚学生的工具。
1.亦作"手版"。即笏。古时大臣朝见时,用以指画或记事的狭长板子。 2.亦作"手版"。手本的别名。 3.手掌。 4.即戒尺。打手心的板子。旧时塾师体罚学生的工具。
指头画
[相关解释]
简称指画”。中国画的一种特殊技法。用手指的指肚、指甲以及手掌的掌面蘸水墨或彩色颜料在纸或绢上作画。
简称指画”。中国画的一种特殊技法。用手指的指肚、指甲以及手掌的掌面蘸水墨或彩色颜料在纸或绢上作画。
指寡
[相关解释]
1.见"指画"。
1.见"指画"。
指画
[相关解释]
1.亦作"指寡"。用手指示意。 2.谓用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 3.指点,规划。 4.见"指头画"。
1.亦作"指寡"。用手指示意。 2.谓用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 3.指点,规划。 4.见"指头画"。
无声画
[相关解释]
1.谓如画的景物。 2.指画幅。
1.谓如画的景物。 2.指画幅。
无声诗
[相关解释]
1.指画。古人以画虽不能吟哦,但有诗意,故称为无声诗。
1.指画。古人以画虽不能吟哦,但有诗意,故称为无声诗。
朱雀
[相关解释]
1.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 2.指画有朱雀图形的军旗。 3.古代传说中的祥瑞动物,"四灵"之一。 4.南方神名。
1.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 2.指画有朱雀图形的军旗。 3.古代传说中的祥瑞动物,"四灵"之一。 4.南方神名。
生绡
[相关解释]
1.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1.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真容
[相关解释]
1.真实的容貌。亦指画像﹑塑像。
1.真实的容貌。亦指画像﹑塑像。
神马
[相关解释]
1.谓马之特异美善,非凡马可比者。 2.谓神异瑞祥之马。 3.以精神为马。比喻委心随化,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语本《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4.迷信指灶神所驭之马。 5.指画有神佛像的纸片,供祭赛时焚化用。也称纸马﹑甲马。
1.谓马之特异美善,非凡马可比者。 2.谓神异瑞祥之马。 3.以精神为马。比喻委心随化,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语本《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4.迷信指灶神所驭之马。 5.指画有神佛像的纸片,供祭赛时焚化用。也称纸马﹑甲马。
空方
[相关解释]
1.指画面上留待题跋的空白处。
1.指画面上留待题跋的空白处。
符师
[相关解释]
1.指画符念咒的术士﹑巫师。
1.指画符念咒的术士﹑巫师。
符醮
[相关解释]
1.指画符打醮。道士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
1.指画符打醮。道士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
緑鹢
[相关解释]
1.指画有绿色鹢鸟的船。
1.指画有绿色鹢鸟的船。
聚米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2.米堆。形容矮小。
1.《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2.米堆。形容矮小。
肖像
[相关解释]
1.亦作"肖象"。相似;类似。 2.图画或雕塑人像。 3.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一般指画像或照片。
1.亦作"肖象"。相似;类似。 2.图画或雕塑人像。 3.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一般指画像或照片。
背指
[相关解释]
1.向后指画。 2.在背后指点。
1.向后指画。 2.在背后指点。
色调
[相关解释]
1.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感情所使用的色彩和色彩的浓淡。 2.颜色;神色。
1.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感情所使用的色彩和色彩的浓淡。 2.颜色;神色。
被中画腹
[相关解释]
1.相传唐书法家虞世南习书颇勤,但不喜水墨临写,每于睡眠时在被中用手指画腹,揣摹笔意。
1.相传唐书法家虞世南习书颇勤,但不喜水墨临写,每于睡眠时在被中用手指画腹,揣摹笔意。
计画
[相关解释]
1.计虑﹐谋划。古人计事必用手指画﹐使其事易见﹐故称。 2.计策。
1.计虑﹐谋划。古人计事必用手指画﹐使其事易见﹐故称。 2.计策。
讲画
[相关解释]
1.谓口讲指画地论学。 2.讲求﹑谋画。
1.谓口讲指画地论学。 2.讲求﹑谋画。
象板
[相关解释]
1.亦作"象版"。古时大臣朝见时手执的象牙手板,用以指画和记事。 2.象牙拍板。打击乐器。
1.亦作"象版"。古时大臣朝见时手执的象牙手板,用以指画和记事。 2.象牙拍板。打击乐器。
象物
[相关解释]
1.谓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 2.指画有各类不同物象的旗帜。 3.指麟﹑凤﹑龟﹑龙四灵。
1.谓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 2.指画有各类不同物象的旗帜。 3.指麟﹑凤﹑龟﹑龙四灵。
象笏
[相关解释]
1.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
1.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
运箸
[相关解释]
1.典出《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髎集解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后以"运箸"指运筹计谋。
1.典出《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髎集解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后以"运箸"指运筹计谋。
霜绡
[相关解释]
1.白绫。亦指画在白色绫子上的真容。
1.白绫。亦指画在白色绫子上的真容。
顾虎头
[相关解释]
1.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故称。亦借指画家。
1.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故称。亦借指画家。
龙骧
[相关解释]
1.亦作"龙襄"。昂举腾跃貌。 2.骏马。 3.指晋大将龙骧将军王浚。 4.指画家顾恺之。 5.《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梁有龙骧﹑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铠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后以泛指英勇的军队。 6.指大船。晋龙骧将军王浚为伐吴曾造大船。
1.亦作"龙襄"。昂举腾跃貌。 2.骏马。 3.指晋大将龙骧将军王浚。 4.指画家顾恺之。 5.《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梁有龙骧﹑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铠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后以泛指英勇的军队。 6.指大船。晋龙骧将军王浚为伐吴曾造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