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2 查到相关扮演的内容。
带有扮演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中野良子(1951- ) [相关解释]
日本电影演员。女。曾在大映电影公司的表演技术研究所学习。1970年从影。初期较多扮演青春少女角色,后戏路拓宽,能演各种女性角色。主要影片有《如花的情死》、《追捕》、《野性的证明》、《遥远的跑道》等。
主演 [相关解释]
1.扮演戏剧﹑电影或杂技中的主角。
二马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老舍作。1929年发表。马则仁携子马威从北京来到伦敦。房东温都太太爱上了马则仁◇两人在选购订婚戒指时,店员对马则仁的嘲弄,使温都太太打消了结婚的念头◇马则仁在一部影片中扮演一个丑恶的角色,引起在伦敦的中国人的愤懑。马威厌恶父亲的所为,离开伦敦回国。
倈人 [相关解释]
1.元杂剧中指扮演小厮的角色。
倈儿 [相关解释]
1.元杂剧中指扮演儿童的角色。 2.年轻男子。
假妇人 [相关解释]
1.戏曲中男子扮演的旦角。
刀马旦 [相关解释]
1.传统戏剧中旦角的一种。扮演骑在马上使用大刀长枪作战的女性,如《穆柯寨》的穆桂英﹑《战金山》的梁红玉﹑《扈家庄》的扈三娘等。
刺杀旦 [相关解释]
1.昆剧旦行的一支。亦称"刺旦"。也叫"杀旦"﹑"四旦"。此等角色须有一些特技表演。 2.京剧花旦的一支。主要扮演淫毒凶狠的妇女。另有刺奸的花旦,如《审头刺汤》中的雪艳,亦名刺杀旦,则与此异。
加官脸 [相关解释]
1.扮演跳加官时用的面具。
卖弄 [相关解释]
1.犹玩弄。 2.故意显示,炫耀。 3.摆弄;安排。 4.应付,对付。 5.扮演,表演。
反串 [相关解释]
戏曲演员临时扮演自己行当以外的角色。
嗔拳 [相关解释]
1.谓因恼怒而挥拳。 2.古时南方娱乐项目。扮演者戴面具,作勇士架势。
圣诞老人 [相关解释]
西方童话故事人物。据称是一个白须红袍的老人,每年圣诞夜驾鹿橇自北方来,从烟囱进入每家每户,把礼物放进挂在孩子们床头的袜筒里。被人们视为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圣者。西方国家在圣诞节有扮演圣诞老人分送礼品的风俗。
圣诞节 [相关解释]
西欧、北美等地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节日期间,各教会进行隆重的圣诞礼拜或圣诞弥撒仪式。教徒们在家里装饰圣诞树,有的扮演圣诞老人”,给孩子送礼物;夜里举行食物丰盛的圣诞会餐。
小旦 [相关解释]
1.传统戏剧中旦角之一﹐后多扮演年轻女子。
小生 [相关解释]
戏曲脚色行当。生行的一支。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一般不戴胡须。按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巾生(又叫扇子生”,儒雅书生),纱帽生(又叫冠生”,文官),穷生(落魄书生),雉尾生(将领)以及武小生。
山子 [相关解释]
1.古良马名,相传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2.泛指良马。 3.假山。 4.旧时湖广地方迎春扮演的节目。 5.我国少数民族瑶族的一支。
师子舞 [相关解释]
1.狮子舞『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自汉代起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今一般由两人扮演大狮子,一人扮演小狮子,另一人扮演武士以彩球逗引。
希腊悲剧 [相关解释]
世界戏剧史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初,由古代希腊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最初由一个演员讲述故事,伴以歌队演唱◇发展为三个演员登台演出。演员戴面具,穿高底靴,女角由男演员扮演。多取材于荷马史诗或神话传说。先后出现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作家。
应工 [相关解释]
1.扮演。
戏剧 [相关解释]
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是以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成分的综合,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英文drama)即指话剧。
戏曲 [相关解释]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以及人物扮演等因素的综合艺术。以唱做念打为表现手段。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的表演程式。音乐体式有联曲体和板腔体,或兼用两者。渊源于秦汉的百戏。宋元南戏和元杂剧是最早的成熟的戏曲形式。明代有昆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大声腔,清代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产生。据1985年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三百三十五种。
戾家把戏 [相关解释]
1.指伎人出身者所扮演的杂剧。
扫边 [相关解释]
1.指京剧班社中扮演三四路角色的演员。因在剧中往往靠边站而得名。
扮演 [相关解释]
化装成某种人物出场表演她在《白毛女》里~喜儿◇知识分子在民主革命中~了重要角色。
故事影片 [相关解释]
1.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演员扮演的影片。取材包括现实生活﹑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等。故事片经过艺术的提炼,运用独特的蒙太奇方法,展示情节,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思想。
文丑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中丑角的一种。与"武丑"相对。扮演性格滑稽的人物﹐包括人物类型极广。以念白﹑做工为主。
文康 [相关解释]
1.传说中胡人神仙名。生自上古﹐长生不死﹐能歌善舞﹐又善弄凤凰狮子。南朝梁周舍《上云乐》歌其事。唐李白有拟作﹐中有"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句。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八.上云乐》。 2.乐名。又名《礼毕》。因扮演晋庾亮﹐亮谥文康﹐故名。
方巾丑 [相关解释]
1.戏曲角色名。京剧文丑之一。因其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故称。
旦倈 [相关解释]
1.戏曲中扮演小女仆的旦角。倈,小厮。
旦角 [相关解释]
1.戏曲角色。扮演妇女,有青衣﹑花旦﹑花衫﹑老旦﹑刀马旦﹑武旦等区别,有时亦特指青衣﹑花旦。
杂当 [相关解释]
1.零星事务。 2.古代戏曲中扮演配角的一种行当。
杂脚 [相关解释]
1.古代戏曲中扮演配角的一种脚色。也称杂当。
杂色 [相关解释]
1.多种颜色。 2.特指除正色外的颜色。 3.各式各样。 4.古代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 5.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指生﹑旦﹑净﹑末﹑丑以外的可以扮演任何人物的角色。
正旦 [相关解释]
戏曲脚色行当。旦行的一支。在元杂剧中,指旦中的正角,即剧中的主要女性角色。近代戏曲中,主要扮演举止端庄的中青年女子,表演上重唱功。如《秦香莲》中的秦香莲、《武家坡》中的王宝钏等。因常穿青素(黑色)褶子,故又称青衣”。
正末 [相关解释]
1.元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明以后戏剧里的"生"。
正角 [相关解释]
1.谓文艺作品里的主要人物。 2.指在戏剧﹑电影中扮演主要人物的演员。
武丑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丑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而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着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俗称"开口跳"。如京剧《三岔口》中的刘利华﹑昆剧《挡马》中的焦光普。
武旦 [相关解释]
戏曲脚色行当。旦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的女子。又有刀马旦和武旦之分。前者多扎靠”(表示铠甲),注重身段功架,如《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等;后者重跌扑翻打,如《十字坡》的孙二娘、《泗州城》中的水母等。
浄色 [相关解释]
1.指明净的月色。 2.传统戏剧脚色名称,俗称花脸。一般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奸险的人物。包括正净﹑副净﹑贴净﹑外净等类。
浪旦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花旦的一种。扮演剧中行为放荡的妇女。如京剧《拾玉镯》中的刘媒婆。
爨演 [相关解释]
1.演戏;扮演。
狮蛮 [相关解释]
1.宋代重阳节蒸糕上的粉制饰物。亦借指这种蒸糕。 2.古代武官腰带钩上饰有狮子﹑蛮王的形象,因以指武官腰带。 3.指旧时节日赛会扮演的狮子﹑蛮王。
王人美(1914-1987) [相关解释]
电影演员。原名庶熙〓南长沙人。女。1931年从影。曾在联华、昆仑等影业公司任演员。1953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主演《渔光曲》、《风云儿女》、《长空万里》等影片。因在《两家春》中扮演角色,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三等奖。
盔头 [相关解释]
戏曲演员扮演角色时戴的帽子,着重于装饰性,按剧中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分别使用。
社伙 [相关解释]
1.即社火。古代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
社直 [相关解释]
1.元代村社迎神赛会中轮直扮演杂戏的演员。
穷生 [相关解释]
1.谓尽其生年;终生。 2.平生。 3.贫民;穷人。 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不第的寒酸文人。如京剧《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昆剧《评雪辨踪》中的吕蒙正等。表演上特别着重做功﹐以表现人物酸腐潦倒之状。
粉头 [相关解释]
1.妓女。 2.戏曲中净角一种,以粉涂面扮演奸佞人物。如京剧《空城计》之司马懿﹑《打严嵩》之严嵩等。
粉脸 [相关解释]
1.指妇女搽过粉的脸。 2.指戏曲中面涂白粉的脸谱,一般为扮演奸佞的净角。
红扎 [相关解释]
1.亦作"红炸"。 2.传统戏曲中演员化妆所用的一种假须。假须的中央剪去一绺,使口部露空,另加色须一绺垂于颔下。扮演性格粗豪者的净角戴红扎,如《洪羊洞》中的孟良﹑《锁五龙》中的单雄信﹑取洛阳中的马武等皆是。
纱帽生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
纽元子 [相关解释]
1.宋杂剧的散段。由杂扮艺人扮演,内容多为未进过城﹑见过世面的乡下人闹的笑话。
花丑 [相关解释]
1.即花面。在我国古典戏剧中,多用花面扮演反面人物。
花旦 [相关解释]
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性格活泼或放荡泼辣的年轻女子。
花衫 [相关解释]
1.有彩色花纹的衣衫。 2.戏曲中旦角的一种。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特点发展而成,扮演性格比青衣活泼﹑比花旦庄重的妇女。
行家生活 [相关解释]
1.指非伎人出身者所扮演的杂剧。
袍带丑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龙﹑《斩黄袍》中的韩龙等。
装孤 [相关解释]
1.宋杂剧﹑金院本中扮演官员的角色。
装旦 [相关解释]
1.戏曲中男子扮演的旦角。
装演 [相关解释]
1.扮演。
角色 [相关解释]
①戏剧或电影、电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②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
讶鼓 [相关解释]
1.宋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又名迓鼓或村里迓鼓。相传创始于军中。舞者装扮成男女﹑僧道及不同行业的种种人物。
谐剧 [相关解释]
1.诙谐戏谑。 2.一种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的艺术样式。流行于四川。演出时只有一名演员出场﹐扮演规定人物﹐通过演员与实际不存在的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使观众明确角色的规定情境和假设在场的其他人物﹐以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因运用幽默﹑风趣见长的四川方言﹐寓庄于谐﹐故名谐剧。
贴旦 [相关解释]
1.戏剧脚色名。指同一剧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旦角。
走会 [相关解释]
1.旧时迎神赛会,扮演鬼神或戏文角色者边走边表演以娱神,谓之"走会"。 2.指边走边演的文娱形式。
起末 [相关解释]
1.扮演角色。 2.前后经过,始末。
跑旱船 [相关解释]
1.一种民间舞蹈,扮演女子的人站在用竹片等和布扎成的无底船中间,船舷系在身上。另一人扮演艄公,手持木桨,作划船状。两人合舞,或边舞边唱,如船飘浮在水面之上。也叫采莲船。
跑竹马 [相关解释]
1.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种。扮演者骑在竹马上,表演出马或走或奔等各种动作。
跑龙套 [相关解释]
也称龙套”、文堂”。戏曲脚色行当。扮演剧中夫役、随从等人员。这类脚色常按剧情需要在舞台上跑动,故称。现跑龙套”一词常用来比喻在他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踏謡 [相关解释]
1.犹踏歌。 2.弋阳﹑秦腔中男子扮演的小旦。
踢弄 [相关解释]
1.古代百戏之一。 2.称在百戏中扮演脚色或表演节目。 3.脚踢手弄;摆弄。 4.踢,用脚击物。 5.践踏,摧残。
边式 [相关解释]
①〈方〉(装束、体态)漂亮俏皮。②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潇洒利落他扮演的关羽,动作~,嗓音洪亮。
过会 [相关解释]
1.旧时迎神赛会时,扮演各式杂耍人员,边行进,边表演。
邦老 [相关解释]
1.宋元戏曲里扮演盗匪﹑凶徒等角色的俗称。元杂剧里一般由净扮演。
韦恩 [相关解释]
(johnwayne,1907-1979)美国电影演员。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辍学。1928年从影。1939年因主演《关山飞渡》而知名。擅长扮演勇敢侠义的西部英雄。一生拍摄影片二百五十余部,其中《大追踪》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飘色 [相关解释]
1.广东民间一种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通常由两三个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话故事或历史传奇中的人物及场面,由四个人抬着缓慢行进,同时还有八音锣鼓队奏乐伴随,供人观赏。
马童 [相关解释]
1.戏曲中扮演马夫的角色。
鬼面 [相关解释]
1.扮演神鬼时戴的假面具,或勾勒的鬼形脸谱。
魂子 [相关解释]
1.传统戏剧中称扮演的鬼魂。
魂旦 [相关解释]
1.戏曲中扮演女鬼的角色。
黑头 [相关解释]
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因勾黑脸谱而得名。起初专指扮演包公的角色,后来指偏重唱工的花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