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 查到相关户长的内容。
带有户长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户长 [相关解释]
〈方〉户主。
月桩钱 [相关解释]
1.南宋为支应军饷而加征的税款名目﹐因系计月桩办钱物﹐故称。绍兴二年(1132年)﹐韩世忠驻军建康﹐由江东漕司每月拨饷十万缗以供军需。规定动用经制钱﹐上供钱及移用其他税钱﹐漕司不肯动拨本身税款﹐指定科目又不够支应﹐就向地方摊派。州县巧立名目﹐横征于民。其名目有曲引钱﹑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甲帖钱﹑保正牌限钱﹑折纳牛皮筋角钱﹐两讼不胜则有罚钱﹑既胜则令纳欢喜钱等。其后又推行于江浙及湖南﹐以江南东﹑西路受害最重。参阅《文献通考.征榷六》﹑《宋史.食货志下一》。
耆户长 [相关解释]
1.见"耆长"。
耆长 [相关解释]
1.亦称"耆户长"。 2.古代差役名﹐职司逐捕盗贼。
职役 [相关解释]
1.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 2.古代官府分派民户充当官差并供应财物的徭役。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令州县作差科簿﹐按户等轮差。宋职役分四类(1)供应官物的﹐如衙前;(2)督课赋税的﹐如里正﹑户长﹑乡书手等;(3)逐捕盗贼的﹐如耆长﹑弓手﹑壮丁等;(4)供官府使唤的﹐如承符﹑人力﹑手力﹑散从等。熙时职役改为雇役﹐到南宋恢复差役。明时亦有职役。
里正衙前 [相关解释]
1.宋代乡役名。宋初本以里正与户长﹑乡书手共同课督赋税,衙前主官物◇以里正为衙前,称"里正衙前",职掌官物的押运和供应,负赔偿损失和弥补短缺等责任,故承役者往往破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