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9 查到相关心所的内容。
带有心所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予取予求
[相关解释]
1.从我处取求。 2.引申为任意索取。 3.犹言随心所欲。
1.从我处取求。 2.引申为任意索取。 3.犹言随心所欲。
五位百法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唯识宗说明一切现象的五类一百种概念。即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以及无为法六种。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1.佛教语。唯识宗说明一切现象的五类一百种概念。即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以及无为法六种。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五徧行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唯识宗指五种周遍于一切心理活动的"心所法"。即触﹑作意﹑受﹑想﹑思。见《百法明门论》。
1.佛教语。唯识宗指五种周遍于一切心理活动的"心所法"。即触﹑作意﹑受﹑想﹑思。见《百法明门论》。
从心
[相关解释]
1.顺从意愿。 2.见"从心所欲"。 3.由衷;发自内心。
1.顺从意愿。 2.见"从心所欲"。 3.由衷;发自内心。
从心所欲
[相关解释]
任凭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语出《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也用以指代七十岁值吾师从心所欲之年。也省作从心”实已年近从心。
任凭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语出《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也用以指代七十岁值吾师从心所欲之年。也省作从心”实已年近从心。
像心适意
[相关解释]
1.随心所欲。
1.随心所欲。
内含
[相关解释]
1.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 2.内容。 3.犹含蓄。
1.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 2.内容。 3.犹含蓄。
内志
[相关解释]
1.内心所想。 2.指入主朝廷的志向。
1.内心所想。 2.指入主朝廷的志向。
同情说
[相关解释]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由英国休谟、博克等提出。认为审美是一种由己及彼的同情心所产生的分享旁人乃至旁物的情感或活动。因同情人才关心他人所关心的事物,才被感动他人的事物所感动,才能把感情由一个人心中移注于另一个人心中。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由英国休谟、博克等提出。认为审美是一种由己及彼的同情心所产生的分享旁人乃至旁物的情感或活动。因同情人才关心他人所关心的事物,才被感动他人的事物所感动,才能把感情由一个人心中移注于另一个人心中。
启沃
[相关解释]
1.《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后因以"启沃"谓竭诚开导﹑辅佐君王。
1.《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后因以"启沃"谓竭诚开导﹑辅佐君王。
唯所欲为
[相关解释]
1.随心所欲,任意而为。语本《隋书.天文志上》"﹝铜仪﹞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1.随心所欲,任意而为。语本《隋书.天文志上》"﹝铜仪﹞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天与人归
[相关解释]
1.语出《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谷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谓天命所属﹐人心所向。
1.语出《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谷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谓天命所属﹐人心所向。
尻轮神马
[相关解释]
1.《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谓以尻为车舆而神游◇以"尻轮神马"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
1.《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谓以尻为车舆而神游◇以"尻轮神马"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
尻驾
[相关解释]
1.以尻为车驾。谓随心所欲遨游。
1.以尻为车驾。谓随心所欲遨游。
应心
[相关解释]
1.随心所欲。语出《庄子.天道》"﹝轮扁﹞斫轮……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2.符合心意,称心。
1.随心所欲。语出《庄子.天道》"﹝轮扁﹞斫轮……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2.符合心意,称心。
役心
[相关解释]
1.为心所役使。 2.使心,用心。 3.养心。
1.为心所役使。 2.使心,用心。 3.养心。
心光
[相关解释]
1.佛教谓佛心所照之光。 2.借指灵感。
1.佛教谓佛心所照之光。 2.借指灵感。
心师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2.谓心之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2.谓心之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心所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1.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心手相应
[相关解释]
1.谓技艺熟练,随心所欲。
1.谓技艺熟练,随心所欲。
心王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
1.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
心造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为心所生。 2.泛指主观想象。
1.佛教语。谓为心所生。 2.泛指主观想象。
心韟
[相关解释]
1.心所受的羁绊。语出《楚辞.九章.悲回风》"心韟羁而不形兮,气缭转而自缔。"
1.心所受的羁绊。语出《楚辞.九章.悲回风》"心韟羁而不形兮,气缭转而自缔。"
忠驱义感
[相关解释]
1.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1.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梦寐
[相关解释]
睡梦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也比喻念念不忘夙夜梦寐,尽心所计。
睡梦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也比喻念念不忘夙夜梦寐,尽心所计。
毁舟为杕
[相关解释]
1.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1.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毁钟为铎
[相关解释]
1.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1.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沃心
[相关解释]
1.谓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
1.谓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
空无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了无自性。 2.指虚无之境。
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了无自性。 2.指虚无之境。
素赏
[相关解释]
1.预先行赏。 2.内心所欣赏。
1.预先行赏。 2.内心所欣赏。
纳牖
[相关解释]
1.《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程颐传"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所明处……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
1.《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程颐传"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所明处……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
膻慕
[相关解释]
1.谓心所向往,如蚁之慕膻。语本《庄子.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1.谓心所向往,如蚁之慕膻。语本《庄子.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英雄史观
[相关解释]
主张少数英雄主宰和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把英雄人物当作救世主,把人民群众当作群氓。认为英雄人物有天赋才能”,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个人崇拜是英雄史观的表现之一。
主张少数英雄主宰和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把英雄人物当作救世主,把人民群众当作群氓。认为英雄人物有天赋才能”,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个人崇拜是英雄史观的表现之一。
行解
[相关解释]
1.消解,发散。 2.佛教语。谓心所取之境相。
1.消解,发散。 2.佛教语。谓心所取之境相。
诬行
[相关解释]
1.谓内心所想与行为相违背。
1.谓内心所想与行为相违背。
阿们
[相关解释]
希伯来文mēn的音译。亦译阿门”、亚孟”,意为真诚”。基督教在祷告仪式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诚心所愿”。由古代犹太教的经文沿用而来。
希伯来文mēn的音译。亦译阿门”、亚孟”,意为真诚”。基督教在祷告仪式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诚心所愿”。由古代犹太教的经文沿用而来。
阿门
[相关解释]
亦作阿们”,希伯来语 [āmēn]的译音,意为真诚”,表示诚心所愿,心愿如此,但愿如此”╠╠基督教徒祈祷完毕时的用语
亦作阿们”,希伯来语 [āmēn]的译音,意为真诚”,表示诚心所愿,心愿如此,但愿如此”╠╠基督教徒祈祷完毕时的用语
随心所欲
[相关解释]
听凭自己的意愿行事理想与现实有冲突,生活往往难以随心所欲。
听凭自己的意愿行事理想与现实有冲突,生活往往难以随心所欲。
难行
[相关解释]
1.不易做到。 2.行走困难﹔不易前进。 3.佛教语。犹苦行。修行时身心所受的磨炼。
1.不易做到。 2.行走困难﹔不易前进。 3.佛教语。犹苦行。修行时身心所受的磨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