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3 查到相关得志的内容。
带有得志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揆 [相关解释]
1.《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不遇 [相关解释]
1.不得志;不被赏识。 2.没碰到。
伸眉 [相关解释]
1.舒展眉头。形容得志。 2.舒展眉头。谓解脱愁苦。
傫如丧狗 [相关解释]
1.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髎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凛坎 [相关解释]
1.语出《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后以"凛坎"谓不得志,屡经坎坷。
刺头泥里陷 [相关解释]
1.埋头入泥。喻英雄不得志。
困摧 [相关解释]
1.谓困顿而受挫折。喻不得志。
坎fdee [相关解释]
也作坎廪”。困顿;不得志志士坎b147#终日坎b1472其身。
坎坷 [相关解释]
①道路、土地坑坑洼洼~不平。②〈书〉比喻不得志半世~。
壅滞 [相关解释]
1.阻隔;堵塞。 2.谓被压抑而不得志。 3.积压。
天飞 [相关解释]
1.语出《易.干》"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以"天飞"喻升居高位﹐贵显得志。 2.喻践帝位。 3.语本《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后以"天飞"指天上的飞鸟。 4.远走高飞。
失志 [相关解释]
1.欠考虑;思虑不周。 2.恍恍惚惚﹐失去神智。 3.失意﹐不得志。 4.犹失节。
失意 [相关解释]
不如意;不得志一生失意时多,得意时少|失意之时莫灰心。
失路 [相关解释]
1.迷失道路。 2.指放弃正道。 3.喻不得志。
奋北 [相关解释]
1.《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言鲲鹏自北冥奋飞﹐扶摇直上﹐一举九万里◇以"奋北"喻人青云得志﹐大展宏图。
屈蠖 [相关解释]
1.指屈身的尺蠖。亦比喻委屈不得志。
山囚 [相关解释]
1.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语本唐柳宗元《囚山赋》"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崎嵚 [相关解释]
1.亦作"崎"。 2.形容山路险阻不平。 3.指崎岖的山路。 4.引申指艰难险阻。 5.犹坎坷。困顿不得志。
得志 [相关解释]
①实现志愿少年得志|郁郁不得志。②特指名利欲望等得到满足小人得志。
得意 [相关解释]
①领会意旨得意而忘言。②满意;称心得意门生|十分得意。③骄傲自满;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自鸣得意。④得志少年得意,一帆风顺。
得途 [相关解释]
1.仕途得志。
憁恫 [相关解释]
1.亦作"愡恫"。 2.钻营,奔竞。 3.鲁莽,无知。 4.不得志貌。
挹攍 [相关解释]
1.抑郁不得志。
掩抑 [相关解释]
压抑使低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握命 [相关解释]
1.犹得志。
斋前树 [相关解释]
1.《宋书.萧惠开传》"惠开素刚,至是益不得志,寺内所住斋前,有向种花草甚美,惠开悉刬除,列种白杨树。每谓人曰'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天也。'"后用为命途多乖﹑有志难酬的典故。
新丰客 [相关解释]
1.《旧唐书.马周传》载﹐马周早年穷困不得志﹐初游长安﹐路过新丰﹐住于旅店中﹐受到店主的冷遇◇到京城﹐住在大将澄家里﹐替澄向唐太宗写条陈﹐为唐太宗赏识﹐得到破格任用◇因以"新丰客"指怀才不遇﹐行旅在外遭冷落的人。
明夷 [相关解释]
1.六十四卦之一。即离下坤上。《易.明夷》"明夷,利艰贞。"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后因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 2.指遭受艰难的贤人志士。 3.鸣鴺。叫着的鹈鹕。明,通"鸣"。《易.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李镜池通义"明夷﹐借为鸣鴺。"一说﹐即鸣雉。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三。 4.指太阳下山。 5.鸣弓。谓拉弓发射。 6.大弓。 7.东方之国,日出处。
晩岁 [相关解释]
1.晩年。 2.岁暮。 3.谓欠收。喻不得志。
榛苓 [相关解释]
1.榛木与苓草。《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孔颖达疏"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朱熹集传"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故其言如此。"后因以"榛苓"喻指贤者各得其所的盛世。
涪湛 [相关解释]
1.浮沉。湛,通"沈"。谓失意,不得志。
游梁 [相关解释]
1.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后以"游梁"谓仕途不得志。 2.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之梁。详"游极"。
玄英 [相关解释]
1.纯黑色。 2.谓冬天。 3.唐诗人方干,生不得志,死后追赐及第,时人进私谥为玄英先生。见《全唐诗》卷六四八。
王俭拜公 [相关解释]
1.南朝王俭字仲宝,幼笃学,手不释卷。二十八岁迁齐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寻改封南昌县公。见《南史·王俭传》后以"王俭拜公"指谓少年得志。
王粲登楼 [相关解释]
1.东汉王粲在荆州依刘表,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楼"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
用九 [相关解释]
1.《易》《干》卦特有之爻题。谓六爻皆九。《易.干》"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王弼注"九,天之德也。"孔颖达疏"言六爻俱九,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则为天德也。"高亨注"依古筮法,筮遇《干》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用九犹通九,谓六爻皆九也。见亦读为现。爻辞言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因以"用九"指奋发有为。
砍砢 [相关解释]
1.坎坷。路不平貌。喻人困顿不得志。
穷而后工 [相关解释]
1.旧时谓文人越困穷不得志﹐写出的诗文越好。语本宋欧阳修《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窒士 [相关解释]
1.不得志的文人。
简兮 [相关解释]
1.《诗.邶风》篇名。《诗序》以为"卫之贤者仕于伶官"﹐是"刺不用贤"之作◇因以"简兮"表示贤者不得志而沉湎于声乐。
累然 [相关解释]
1.羸惫貌。 2.失意不得志貌。 3.不以罪死;无辜。 4.众多貌;重叠貌。 5.排列有序貌。
罄折 [相关解释]
1.同"磬折"。 2.罄,通"磬"。曲躬如磬﹐表示谦恭。 3.罄,通"磬"。表示不得志。 4.罄,通"磬"。犹屈从。
能屈能伸 [相关解释]
1.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其抱负。没有志气的人在恶势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语解嘲。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同"伸"。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相关解释]
套曲篇名。元代睢景臣作。曲中虚构了汉高祖刘邦得志还乡,被一村民讽刺、斥骂其当年无赖行径的故事,显示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蔑视,语言通俗泼辣,生动诙谐,是元曲中的讽刺名篇。
蠖伏 [相关解释]
1.如尺蠖之屈伏。比喻人不得志。
蠖屈不伸 [相关解释]
1.如尺蠖之屈而不伸。喻人不得志。
跃马 [相关解释]
1.策马驰骋腾跃。《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蔡泽﹞谓其御者曰'吾持梁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后以"跃马"指贵显得志。 2.指获取功名富贵。多指科举应试。 3.借指从军。 4.纵横称雄。 5.指东汉公孙述。语出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踔踸 [相关解释]
1.行走不稳貌。 2.比喻坎坷不得志。
蹇落 [相关解释]
1.穷困;衰败;不得志。
農轲 [相关解释]
1.亦作"輱轲"。亦作"輡轲"。 2.困顿,不得志。 3.坎坷,路不平。
迍剥 [相关解释]
1.屯﹑剥为《易》二卦名。迍,通"屯"。屯谓艰难,剥谓剥落◇以遭遇艰难﹑不得志为"迍剥"。
速达 [相关解释]
1.迅速到达。 2.迅速得志显贵;升官快。
酒隐 [相关解释]
1.谓因不得志而寄情于酒。亦指这样的人。
铩羽 [相关解释]
1.摧落羽毛。常比喻不得志。
铩羽暴鳞 [相关解释]
1.飞鸟羽毛脱落﹐养鱼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处境极为困难。
阴晴 [相关解释]
1.指向阳和背阴。 2.比喻得志和失意。
陆落 [相关解释]
1.沉沦﹔不得志。
陷滞 [相关解释]
1.郁结不通貌。 2.引申为郁郁不得志。
隐悯 [相关解释]
1.谓隐居不得志而忧伤。 2.忧叹貌。
饥附 [相关解释]
1.比喻不得志时即来依附。
饥附饱扬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晋书.慕容垂载记》"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遇风尘之会,必有陵霄之志。"后遂以"饥附饱扬"谓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饿死漂渚 [相关解释]
1.指汉韩信未得志时忍饥挨饿事~信为布衣时曾"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投刘邦,拜大将。助刘邦灭项羽后,封楚王◇为吕后所杀,夷三族。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用以为典。
骄人 [相关解释]
1.得志的小人。 2.傲慢自大的人。 3.傲视他人;向他人显示骄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