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形体的内容。
带有形体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丘的笃 [相关解释]
1.相传明万历中,天宁寺富僧去世,凡往吊者,均获厚赠。时有乡绅钟姓者效之。常州诸生丘某,形体矮小,人称"丘的笃",与钟姓素无往来,因利其馈赠,亦备礼往吊。其后遇人婚丧,必往贺吊,索取财物。丘死,没落世家子弟往往效其所为。民间因称此种以贺吊为名,向人勒索馈赠之徒为"丘的笃"。见清王逋《蚓庵琐语》。
中景 [相关解释]
电影摄影机摄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一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上半身部分的形体动作。
丽形 [相关解释]
1.附托形体。
事体 [相关解释]
1.事理;道理。 2.体制;体统。 3.事情;情况。 4.指形体。 5.犹职业,工作。
亭亭玉立 [相关解释]
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文静或花木等形体耸立秀美姑娘亭亭玉立,显得格外文静|亭亭玉立的芙蓉花散发出清香。
亭匀 [相关解释]
也作停匀”。指形体、节奏等均匀圆舞曲节拍亭匀。
人体美 [相关解释]
人的外形的美。主要包括形体容貌美、姿态动作美、风度气质美等。就人体的自然生成体态而言,人体美属自然美范畴,是自然美的最高表现形态;但就人体美的本质而言,美的人体是通过其外表表现出的人的精神状态的美,所以又带有社会性。
仪形 [相关解释]
1.仪容;形体。 2.谓画其形貌。 3.效法。 4.行法规;做楷模。 5.典范;楷模。
体势 [相关解释]
1.亦作"体埶"。 2.形体态势。 3.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 4.犹情势,形势。 5.犹形状,样子。
体状 [相关解释]
1.形体;形状。 2.指景象。
体相 [相关解释]
1.形体相貌。
体色 [相关解释]
1.形体颜色。指形貌。
余带 [相关解释]
1.衣带过长。指形体消瘦。
偏旁 [相关解释]
汉字形体中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湖”字中的氵”和胡”,崮”字中的山”和固”。氵”和山”表示意义,称形旁;胡”和固”表示读音,称声旁。
兆朕 [相关解释]
1.亦作"兆眹"。 2.形体。 3.机微,征兆。 4.指预示机微。
全受全归 [相关解释]
1.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
养形 [相关解释]
1.保养形体。
凡尔赛宫 [相关解释]
法国封建时代帝王的王宫。在巴黎市西南凡尔赛市。原为法国国王的猎庄,16世纪改为行宫,17世纪下半叶经改建和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占地111万平方米。由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组成。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其宏大气派和奢侈华丽,曾为当时欧洲王室所模仿。1837年起辟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于此。
凡形 [相关解释]
1.凡人的形体。
分形同气 [相关解释]
1.亦作"分形共气"。 2.语出《吕氏春秋.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谓形体各别,气息相通。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亦用于兄弟间。
分身术 [相关解释]
1.亦作"分身法"。 2.谓同时幻化出一个或几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形体的本领。
刑残 [相关解释]
1.用刑严酷。《墨子.非儒下》"佛脄以中牟叛,梤雕刑残。"王焕镳校释"漆雕刑残,犹言漆雕刑杀残暴也。"一说,形体残缺。毕沅校注"《孔丛》作'漆雕开形残'。"
刳形去皮 [相关解释]
1.谓忘却形体和家国,而任乎自然。
势合形离 [相关解释]
1.谓总体结构完整而其各部分形体又自相独立。
半大 [相关解释]
形体介乎大小之间的~小子ㄧ~桌子。
同体 [相关解释]
1.同一形体;共一形体。 2.指同胞兄弟。 3.比喻无区别;一致。 4.犹同伙﹑同党。 5.谓结为一体,地位相当。
同形 [相关解释]
1.同属一体。 2.谓同于原来的形体。
同素异形体 [相关解释]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如红磷和白磷是磷的两种重要的同素异形体。有些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如白磷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260°c,可变成红磷;红磷加热至416°c时升华,它的蒸气冷却后又变成白磷。
土木形骸 [相关解释]
像土木的形体。比喻不注意修饰虽土木形骸,却俊雅潇洒。也形容反应迟钝不知利害的人世兄视我为何人?我岂土木形骸。
地体 [相关解释]
1.大地的形体◇指地球。 2.犹地势。
地质年代 [相关解释]
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有相对地质年代和放射测定年代(绝对地质年代)之分。相对地质年代只说明岩石在生成时间上的新老顺序,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放射测定年代则明确说明岩石生成距今的年数,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加以测定。详见下表。[ht6h]地质年代表宙代纪符号同位素年龄(单位百万年)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生物发展的阶段显生宙新生代k瓃第四纪q1616本纪初期人类祖先出现。新第三纪n23214植物和动物接近现代。淡水藻常见。小型浮游有孔虫繁盛。哺乳类形体变大。老第三纪e65
块子 [相关解释]
1.成块状的形体。 2.量词。用于马匹等。
坯料 [相关解释]
1.已具有所要求的形体,但还需要加工的制造品;半成品。 2.在机器制造中,材料经过初步加工,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制成零件的半成品,通常多指铸件或锻件。
坯胎 [相关解释]
1.指已具备所要求的形体,但还需要加工的塑造品。
声旁 [相关解释]
1.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指形声字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与形旁相对而言。如"粮"﹑"崖"﹐分别由形旁"米"﹑"山"与声旁"量"﹑"厓"构成。参见"形声"。
天官 [相关解释]
1.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世亦称吏部为天官。 2.借指吏部尚书。 3.泛指百官。 4.指官职。 5.天文;天象。 6.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 8.指耳﹑目﹑口﹑鼻﹑形体等感觉器官。
天形 [相关解释]
1.天生的形态;天然的形体。 2.指天体的形态。
妪煦 [相关解释]
1.生养覆育。妪,指地赋物以形体;煦,指天降气以养物。 2.和悦之色。
委形 [相关解释]
1.谓自然或人为所付与的形体。 2.置身。
字书 [相关解释]
1.以字为单位,解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说文解字》﹑《玉篇》等。 2.古代指识字课本,如《史籀篇》﹑《仓颉篇》等。
字形 [相关解释]
1.文字的形体。
字样 [相关解释]
1.文字形体的规范;字形。 2.指用在某处的字眼﹑词语。
守形 [相关解释]
1.专注于形体。
定形 [相关解释]
1.使形状固定。 2.固定的形体或形状。
寒鸦 [相关解释]
1.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 2.乌鸦的一种。也称慈鸦﹑慈乌﹑孝乌﹑小山老鸹。形体比普通乌鸦小,叫声较尖。颈﹑腹﹑胸呈灰白色,其余部分黑色。旧传能反哺其母。
寓形 [相关解释]
1.寄托其形体。
寸碧 [相关解释]
1.指远方景物。山水树林等绿色景物,远视之形体甚小,故称。
小市 [相关解释]
1.形体较小的商品的交易。 2.小市镇;小城市。 3.小集市。 4.指旧货或另星杂物市场。
小种 [相关解释]
1.指部族分支之弱小者。 2.形体小的品种。
小车 [相关解释]
1.马拉的轻车。与牛拉的"大车"对言。 2.形体小的车子。 3.手推车﹐独轮车。 4.指汽车中的小轿车。俗称"悬车"。 5.民间歌舞名。
布袋木偶 [相关解释]
1.木偶戏的一个类别。木偶形体较小,头部连在布袋上,外加戏装。艺人以手伸入布袋,操纵木偶动作。又名手托傀儡。
应形 [相关解释]
1.谓随着敌方态势而变化。 2.谓随着盛器等的形体。 3.佛教语。即应身。
建筑摄影 [相关解释]
以建筑物为表现对象的摄影。要求运用一定的摄影技术和构图技巧,表现建筑物的形体、式样、细部和色调等特征,以表达建筑物所反映的时代历史特征、物质文化风貌和科学技术水平。
异体字 [相关解释]
1.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即俗体﹑古体﹑或体之类。如"叹"﹑"叹"等。
异质 [相关解释]
1.特异的资质﹑禀赋。 2.指某种材料的特异质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3.不同资质。 4.指形体不同。
形体 [相关解释]
①身体;体态形体虽死,精神犹存|形体训练。②形状和结构文字的形体|识字之初,苦于形体之辨别。
形势 [相关解释]
1.亦作"形埶"。 2.形态;形体。 3.局势;情况。 4.指趋势。 5.指文章的格局。 6.势力;力量。 7.权势﹐权位。 8.引申指权贵。 9.气势;声势。 10.地理状况;地势。 11.险要之地。 1 2.指地形险要。 1 3.军阵;阵势。
形器 [相关解释]
1.物质;物体。与精神相对。 2.指有形的器物。 3.指人的形体。 4.犹外形,外表。
形声 [相关解释]
1.形体和声音;形迹声响。 2.犹声势。 3.六书之一。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
形干 [相关解释]
1.形体。指身躯。
形影 [相关解释]
1.人的形体与影子。 2.影踪;迹象。
形性 [相关解释]
1.指身心。 2.指形体和性质。
形接 [相关解释]
1.谓形体接触。
形旁 [相关解释]
1.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与声旁相对。指和全字意义有关的字形部分,与声旁一起构成形声字。如由形旁"木"和声旁"公"﹑"百"分别合成"松"﹑"栢"。参见"形声"。
形类 [相关解释]
1.形体类别。
形累 [相关解释]
1.谓形体受拘牵。
形脔 [相关解释]
1.即形体。指肉体。
形色 [相关解释]
1.指形体和容貌。 2.体表气色。 3.形态﹑颜色。 4.样式﹑色泽。 5.指神态表情。 6.形之于色。谓在脸色﹑表情上显示出来。
形藏 [相关解释]
1.指人的形体和内脏。 2.喻内部秘密﹑内情。
形训 [相关解释]
1.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如"信"﹐左为"人"﹑右为"言"﹐人言主诚实不欺﹐故"信"的本义是诚实﹑不欺﹐并引申出信用﹑信奉﹑符契等义。
形谢 [相关解释]
1.谓形体死亡。
形销 [相关解释]
1.形体消亡。 2.谓形体消瘦。
形魄 [相关解释]
1.指形体与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亦指躯壳。
心形 [相关解释]
1.精神与形体。
息黥补劓 [相关解释]
1.谓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用以喻改过自新。语本《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成玄英疏"我虽遭仁义是非残伤性情,焉知造化之内不补劓息黥,令我改过自新,乘可成之道,随夫子以请益耶?"郭庆藩集释"黥劓则形体不备,息之补之,复完成矣。"
成体 [相关解释]
1.构成形体。 2.自成体系。
手技 [相关解释]
杂技节目。战国时已流行,称为跳丸”、跳剑”。演员用手抛接、耍弄球、瓶、盘、刀、剑、碗、帽等各种物件,以在各种姿势变化中抛接数量多而形体、重量不同的物体者为高。
托形 [相关解释]
1.寄托形体。
押花 [相关解释]
1.押字。因用草书,其形体稍花,故称。
文昌鱼 [相关解释]
1.动物名。形体似小鱼。体侧扁﹐头尾尖。一般体长五厘米﹐半透明。有背鳍﹑尾鳍和臀鳍。栖息海底﹐常钻在泥沙内﹐露出头端。分布于我国厦门﹑青岛和烟台沿海。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至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
方目 [相关解释]
1.相传仙人偓佺因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变方﹐能飞行逐走马。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偓佺》。三国魏嵇康《答》"偓佺以松实方目。"后多以"方目"形容眼睛呈方形﹐大而有神﹐为神仙或同类中翘楚者之特征。 2.方形之孔。 3.水鸟名。
无体 [相关解释]
1.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 2.没有形体。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 3.没有一定的体式或格式。
无况 [相关解释]
1.不成形体。 2.犹无限,无比。 3.犹言无所成就。
无形 [相关解释]
1.不见形体。 2.不露形迹;未露形迹。 3.犹言不知不觉。
无色界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无形体,无物质,但存识心。
有体 [相关解释]
1.谓有一定的形体。 2.犹得体。
枝附影从 [相关解释]
1.枝条附着树干,影子随从形体。比喻追随模仿。
梆子头 [相关解释]
1.形体像促织的一种昆虫。
正楷 [相关解释]
也称正书”、真书”、楷书”。字体名。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唐代达到巅峰,迄今通行全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故称。
殊文 [相关解释]
1.不同形体的文字。
残刑 [相关解释]
1.毁坏形体。刑,通"形"。
流形 [相关解释]
1.谓万物受自然之滋育而运动变化其形体。 2.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
浑头浑脑 [相关解释]
1.形容形体壮实﹑魁梧。
火传 [相关解释]
1.《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王先谦集解"形虽往而神常存,养生之究竟,薪有穷火无尽。"此喻养生者随变任化与物俱迁,形体虽有生灭,而精神如火种绵延不绝◇因以"火传"指品质﹑道理或事业代代流传。
灰心槁形 [相关解释]
1.谓意志消沉,形体枯槁。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灵体 [相关解释]
1.神灵的体态。 2.飘逸的形体。 3.具有神奇威力的物体。 4.指人。人为万物之灵﹐故称。
炼形 [相关解释]
1.道家谓修炼自身形体。
物体 [相关解释]
1.物的本体;器物的形体。 2.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
牵丝戏 [相关解释]
1.傀儡戏。盛行于宋代。傀儡多以木制,形体约一尺上下,四肢及头部和关系部分皆缀以线,表演者在上方提线操纵傀儡动作。也叫悬丝傀儡﹑提线木偶。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百戏伎艺》。
玄质 [相关解释]
1.指黑色的形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