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1 查到相关幺的内容。
带有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拐儿
[相关解释]
1.原指牙牌中之"幺二"◇用以喻仗势剥削的官亲。
1.原指牙牌中之"幺二"◇用以喻仗势剥削的官亲。
乐世
[相关解释]
1.唐琵琶曲名。即《六幺》。一名《绿腰》﹑《录要》。
1.唐琵琶曲名。即《六幺》。一名《绿腰》﹑《录要》。
六幺
[相关解释]
1.见"六幺令"。
1.见"六幺令"。
六幺令
[相关解释]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六泉
[相关解释]
1.亦称"六钱"。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所铸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合称泉货六品。除小泉﹑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广。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2.泉名。一在安徽省青阳县五溪山之南﹐俗称六泉口。一在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其泉有六源﹐故名。
1.亦称"六钱"。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所铸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合称泉货六品。除小泉﹑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广。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2.泉名。一在安徽省青阳县五溪山之南﹐俗称六泉口。一在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其泉有六源﹐故名。
六点儿
[相关解释]
1.天的隐语。牙牌中幺数为地﹐六数为天。
1.天的隐语。牙牌中幺数为地﹐六数为天。
前腔
[相关解释]
1.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曲牌名﹐其后各曲前都`作"前腔"。与北曲中的"幺篇"或"幺"同。意谓曲名同前。参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
1.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曲牌名﹐其后各曲前都`作"前腔"。与北曲中的"幺篇"或"幺"同。意谓曲名同前。参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
单幺
[相关解释]
1.单细胞微生物。
1.单细胞微生物。
告个幺二三
[相关解释]
1.方言。赔罪。
1.方言。赔罪。
告幺
[相关解释]
1.斗纸牌时,每人先翻一张,点数在前的人先拿牌。幺点次序最先,故决定谁先拿牌叫做"告幺"。
1.斗纸牌时,每人先翻一张,点数在前的人先拿牌。幺点次序最先,故决定谁先拿牌叫做"告幺"。
喝六呼幺
[相关解释]
1.指掷骰叫采,赌博喧闹。骰子的点从一到六。一叫做幺,染红色。掷时臭喊以求胜。借指赌博。
1.指掷骰叫采,赌博喧闹。骰子的点从一到六。一叫做幺,染红色。掷时臭喊以求胜。借指赌博。
妆么
[相关解释]
1.见"妆幺"。
1.见"妆幺"。
妆幺
[相关解释]
1.亦作"妆么"。 2.装腔作势;摆架子。
1.亦作"妆么"。 2.装腔作势;摆架子。
妖
[相关解释]
1.同"幺"。 2.指微不足道的小人。
1.同"幺"。 2.指微不足道的小人。
小幺
[相关解释]
1.旧称官府中供奔走的小差役。 2.旧称年轻娼妓。 3.少年男仆。
1.旧称官府中供奔走的小差役。 2.旧称年轻娼妓。 3.少年男仆。
幺
[相关解释]
1.亦作"么"。 2.微不足道的人;小人。 3.微小;卑微;细小。
1.亦作"么"。 2.微不足道的人;小人。 3.微小;卑微;细小。
幺二
[相关解释]
1.亦作"么二"。 2.骨牌名。旧时妓院中妓女有长三﹑幺二的等级名称,幺二是次一等的妓女。 3.贬称次等的。
1.亦作"么二"。 2.骨牌名。旧时妓院中妓女有长三﹑幺二的等级名称,幺二是次一等的妓女。 3.贬称次等的。
幺儿
[相关解释]
1.方言。最小的儿子。
1.方言。最小的儿子。
幺凤
[相关解释]
1.亦作"么凤"。 2.鸟名。又称桐花凤。羽毛五色,体型比燕子小。 3.借喻少女。 4.舞名。
1.亦作"么凤"。 2.鸟名。又称桐花凤。羽毛五色,体型比燕子小。 3.借喻少女。 4.舞名。
幺匿
[相关解释]
1.[英unit]音译词。个人或个体。
1.[英unit]音译词。个人或个体。
幺厮
[相关解释]
1.同"幺师"。
1.同"幺师"。
幺叔
[相关解释]
1.排行最小的叔父。
1.排行最小的叔父。
幺呼
[相关解释]
1.吆喝,呼喝。
1.吆喝,呼喝。
幺喝
[相关解释]
叫喊我在门首刚一幺喝,里头就有人出来了。
叫喊我在门首刚一幺喝,里头就有人出来了。
幺娘
[相关解释]
1.亦作"么娘"。 2.犹小娘。
1.亦作"么娘"。 2.犹小娘。
幺孺
[相关解释]
1.亦作"么孺"。 2.指年少后辈。
1.亦作"么孺"。 2.指年少后辈。
幺小
[相关解释]
1.微小。
1.微小。
幺小丑
[相关解释]
1.亦作"幺?小丑"。 2.指微不足道的坏人。
1.亦作"幺?小丑"。 2.指微不足道的坏人。
幺师
[相关解释]
1.方言。对旅店﹑饭馆服务人员的称呼。
1.方言。对旅店﹑饭馆服务人员的称呼。
幺帮信
[相关解释]
1.旧时一种专送信件的名称。
1.旧时一种专送信件的名称。
幺店
[相关解释]
1.方言。路边的小店。
1.方言。路边的小店。
幺店子
[相关解释]
1.幺店。
1.幺店。
幺弦
[相关解释]
1.亦作"么弦"。 2.见"幺弦"。
1.亦作"么弦"。 2.见"幺弦"。
幺弦孤韵
[相关解释]
1.亦作"么弦孤韵"。 2.谓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1.亦作"么弦孤韵"。 2.谓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幺弱
[相关解释]
1.亦作"么弱"。 2.瘦小羸弱。
1.亦作"么弱"。 2.瘦小羸弱。
幺微
[相关解释]
1.亦作"么微"。 2.微小,细微。 3.指微不足道的人。
1.亦作"么微"。 2.微小,细微。 3.指微不足道的人。
幺末
[相关解释]
1.亦作"么末"。 2.细微。
1.亦作"么末"。 2.细微。
幺算
[相关解释]
1.亦作"么算"。 2.细致的考虑。
1.亦作"么算"。 2.细致的考虑。
幺篇
[相关解释]
1.戏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幺"。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杨衙内白酒勾了也,小娘子休唱前篇,只唱幺篇。"此以幺篇与前篇相对。词之上片称前篇,下篇称幺篇,幺篇即后篇。一说"幺篇"为"腰篇"之省文。参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
1.戏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幺"。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杨衙内白酒勾了也,小娘子休唱前篇,只唱幺篇。"此以幺篇与前篇相对。词之上片称前篇,下篇称幺篇,幺篇即后篇。一说"幺篇"为"腰篇"之省文。参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
幺花十八
[相关解释]
1.《六幺》曲中的一叠,名《花十八》,前后十八拍。
1.《六幺》曲中的一叠,名《花十八》,前后十八拍。
幺蔑
[相关解释]
1.细微,微小。
1.细微,微小。
幺袅
[相关解释]
1.亦作"么袅"。 2.柔条摆动的样子。
1.亦作"么袅"。 2.柔条摆动的样子。
幺豚暮鹨
[相关解释]
1.亦作"么豚暮鹨"。 2.喻晩年所生子女。
1.亦作"么豚暮鹨"。 2.喻晩年所生子女。
幺贝
[相关解释]
1.西汉末王莽时贝类货币名。
1.西汉末王莽时贝类货币名。
幺钱
[相关解释]
1.亦作"么钱"。 2.西汉末王莽时所铸钱名,以一钱作十钱用。
1.亦作"么钱"。 2.西汉末王莽时所铸钱名,以一钱作十钱用。
幺陋
[相关解释]
1.亦作"么陋"。 2.矮小丑陋。
1.亦作"么陋"。 2.矮小丑陋。
幺魔
[相关解释]
1.亦作"么魔"。 2.微小,细微。 3.指微不足道的人。
1.亦作"么魔"。 2.微小,细微。 3.指微不足道的人。
幺麽
[相关解释]
①微小粗陈一二,幺麽恒事,曾何足观?②微不足道的人;小人幺麽小丑|无道之君,任用幺麽。
①微小粗陈一二,幺麽恒事,曾何足观?②微不足道的人;小人幺麽小丑|无道之君,任用幺麽。
弄鬼妆幺
[相关解释]
1.犹装模作样。
1.犹装模作样。
弦幺
[相关解释]
1.即幺弦,最细的弦。一般指琵琶的第四根弦。
1.即幺弦,最细的弦。一般指琵琶的第四根弦。
枭卢
[相关解释]
1.古代博戏樗蒲的两种胜彩名。幺为枭,最胜;六为卢,次之。
1.古代博戏樗蒲的两种胜彩名。幺为枭,最胜;六为卢,次之。
枭色
[相关解释]
1.旧时博戏的胜彩名。枭为幺,得幺者胜。色,赌具。亦称骰子。
1.旧时博戏的胜彩名。枭为幺,得幺者胜。色,赌具。亦称骰子。
緑幺
[相关解释]
1.亦作"緑腰"。 2.唐代乐曲名。贞元时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故称"录要",后转呼"绿腰",或作"六幺"。见唐段安节《琵琶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1.亦作"緑腰"。 2.唐代乐曲名。贞元时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故称"录要",后转呼"绿腰",或作"六幺"。见唐段安节《琵琶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緑毛么凤
[相关解释]
1.见"緑毛幺凤"。
1.见"緑毛幺凤"。
緑毛幺凤
[相关解释]
1.鸟名。体形较燕子为小,羽毛五色,每至暮春,来集桐花,故又称桐花凤。
1.鸟名。体形较燕子为小,羽毛五色,每至暮春,来集桐花,故又称桐花凤。
蛮睫螳轮
[相关解释]
1.用《庄子.则阳》蛮居蜗角﹑《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虫巢蚊睫﹑《庄子.人间世》螳臂当车等寓言故事。比喻幺小丑。
1.用《庄子.则阳》蛮居蜗角﹑《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虫巢蚊睫﹑《庄子.人间世》螳臂当车等寓言故事。比喻幺小丑。
要靡
[相关解释]
1.社会地位低微的人﹐平庸的人。要﹐通"幺"。《商君书.夜战》"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高亨注"或说'要靡当读为么。《鹖冠子.道端篇》云无道之君任用么,动即烦浊;有道之君在用俊雄,动则明白,彼以么与俊雄讨官,与此以豪杰与要靡对言同义。'杨(杨树达)说'要靡谓细僾之人也。要假为幺。《说文》幺,小也。《小尔雅.广言》靡,细也。'"一说追逐奢侈者。
1.社会地位低微的人﹐平庸的人。要﹐通"幺"。《商君书.夜战》"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高亨注"或说'要靡当读为么。《鹖冠子.道端篇》云无道之君任用么,动即烦浊;有道之君在用俊雄,动则明白,彼以么与俊雄讨官,与此以豪杰与要靡对言同义。'杨(杨树达)说'要靡谓细僾之人也。要假为幺。《说文》幺,小也。《小尔雅.广言》靡,细也。'"一说追逐奢侈者。
转关
[相关解释]
1.以转动控制开合的机轴。 2.耍手段;玩计谋。 3.转折的关键。 4.见"转关六幺"。
1.以转动控制开合的机轴。 2.耍手段;玩计谋。 3.转折的关键。 4.见"转关六幺"。
转关六幺
[相关解释]
1.琵琶旧曲名。
1.琵琶旧曲名。
转关緑腰
[相关解释]
1.见"转关六幺"。
1.见"转关六幺"。
顺水鱼
[相关解释]
1.赌博时六粒骰子掷成一对"幺二二",称"顺水鱼"。
1.赌博时六粒骰子掷成一对"幺二二",称"顺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