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 查到相关年资的内容。
带有年资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久次
[相关解释]
1.指年资长短。 2.久居鲁官次。
1.指年资长短。 2.久居鲁官次。
停年格
[相关解释]
1.北魏崔亮所创的选官制度。不问贤愚,专以年资深浅为录用标准。
1.北魏崔亮所创的选官制度。不问贤愚,专以年资深浅为录用标准。
出贡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 2.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
1.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 2.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
叙常
[相关解释]
1.亦作"叙常"。 2.按年资晋用才能﹑政绩一般的人。
1.亦作"叙常"。 2.按年资晋用才能﹑政绩一般的人。
年程
[相关解释]
1.犹年资。
1.犹年资。
年考
[相关解释]
1.年寿。多用于指老者年龄。 2.犹年资。
1.年寿。多用于指老者年龄。 2.犹年资。
年资
[相关解释]
1.任职年限及资历。
1.任职年限及资历。
烘堂大笑
[相关解释]
1.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璾《因话录.征》◇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1.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璾《因话录.征》◇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计资
[相关解释]
1.谓计较施舍资财。 2.合计耗资。 3.计算年资。
1.谓计较施舍资财。 2.合计耗资。 3.计算年资。
资次
[相关解释]
1.资历的次第,年资等次。 2.依次。
1.资历的次第,年资等次。 2.依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