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师生的内容。
带有师生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节两寿 [相关解释]
1.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传薪 [相关解释]
1.传火于薪,前薪尽而火又传于后薪,火种传续不绝。语出《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2.比喻师生递相授受。
师帅 [相关解释]
1.《周礼》军制中师的统帅,亦为州长。 2.指一方的长官和统帅。 3.表率。 4.清代巡抚兼管军事,称大帅。对有师生名分的官吏,谀称师帅。 5.太平天国军制中师的统帅。
师徒 [相关解释]
1.士卒。亦借指军队。 2.犹师生。指师父和徒弟。
师生 [相关解释]
1.老师和学生的合称。 2.科举时代考官与考试中选者亦称师生。
师资 [相关解释]
1.《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因以"师资"指教师。 2.今指能当教师的人材。 3.犹师生;师徒。 4.谓从师;效法。 5.培育;教导。
席函丈 [相关解释]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孔颖达疏"函,容也。既来讲说,则所布两席中间相去使容一丈之地,足以指画也。"谓师生间坐位相隔一丈,便于指画◇用以指讲学。
幽明 [相关解释]
①指无形和有形的物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②昼夜;阴阳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③指生与死,阴间与阳间师生恩义,邈若河山,遂成幽明永隔矣|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④善恶与贤愚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
德高望重 [相关解释]
品德高尚,声望卓著。多用以称颂年高资深的人老校长德高望重,深得师生的爱戴。
校友 [相关解释]
1.学校的师生称在本校毕业的人,有时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职员的人。
校徽 [相关解释]
1.学校师生员工佩带的标明校名的徽章。
爱的教育 [相关解释]
意大利亚米契斯著。1886年出版。分十卷。全书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学型家庭生活,颂扬爱国主义的思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师生之间、儿童之间的友爱。
红卫兵 [相关解释]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清华大学附中部分学生于5月29日首先成立红卫兵组织,其后,北京和外地许多学校也相继仿效。8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佩带了红卫兵袖章,接见全国各地来京的师生和红卫兵。从此,红卫兵组织迅速推向全国大、中学校。他们在林彪、江青等的煽动下,到处造反”,乱揪乱斗,参与夺权,打派仗,搞武斗,造成极严重的后果。1978年8月中共中央转发共青团十大筹委会《关于红卫兵问题的请示报告》时指出学校共青团组织早已恢复,红卫兵组织可以不再
覆醢 [相关解释]
1.倒去肉酱。《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谓孔子痛子路被醢于卫,不忍食其相似之物,故命弃之◇用以表示师生间的深厚情谊。
问难(-nàn) [相关解释]
诘问辩驳问难经义|师生互相问难,教学相长。
预备铃 [相关解释]
1.上课铃前二三分钟的一次铃声,表示即将上课,要师生做好准备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