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5 查到相关市制的内容。
带有市制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撮
[相关解释]
1.容量单位,古以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见《孙子算经》;或以四圭为一撮,见《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颜师古注引应劭说。按,今市制一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2.用两三个手指所能撮取者。形容微少。 3.一集中。
1.容量单位,古以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见《孙子算经》;或以四圭为一撮,见《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颜师古注引应劭说。按,今市制一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2.用两三个手指所能撮取者。形容微少。 3.一集中。
小两
[相关解释]
1.隋唐衡名。隋唐度量衡有大小二制﹐以二十四铢为一小两﹐三小两为一大两。 2.今市制分一斤为十两﹐故俗称以前分一斤为十六两之两为小两。
1.隋唐衡名。隋唐度量衡有大小二制﹐以二十四铢为一小两﹐三小两为一大两。 2.今市制分一斤为十两﹐故俗称以前分一斤为十六两之两为小两。
市丈
[相关解释]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丈等于十市尺。通称丈。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丈等于十市尺。通称丈。
市丝
[相关解释]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丝等于十万分之一市尺,通称丝。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丝等于百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百六十万分之一市斤,通称丝。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丝等于十万分之一市尺,通称丝。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丝等于百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百六十万分之一市斤,通称丝。
市两
[相关解释]
1.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两等于十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十六分之一市斤,通称两。
1.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两等于十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十六分之一市斤,通称两。
市亩
[相关解释]
1.市制地积的主单位。等于六十平方市丈,通称亩。
1.市制地积的主单位。等于六十平方市丈,通称亩。
市分
[相关解释]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尺的百分之一,通称分。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斤的千分之一,通称分。 3.市制地积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亩的十分之一,通称分。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尺的百分之一,通称分。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斤的千分之一,通称分。 3.市制地积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亩的十分之一,通称分。
市制
[相关解释]
1.我国人民习用的计量制度。亦称"市用制"。市制的主要单位及其与法定计量单位等的关系如下长度单位,一市尺等于一米的三分之一。重量﹑质量单位,一市斤等于五百克。容量单位,一市升等于一升。按,国务院于1984年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目前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可以延续使用到1990年。
1.我国人民习用的计量制度。亦称"市用制"。市制的主要单位及其与法定计量单位等的关系如下长度单位,一市尺等于一米的三分之一。重量﹑质量单位,一市斤等于五百克。容量单位,一市升等于一升。按,国务院于1984年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目前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可以延续使用到1990年。
市勺
[相关解释]
1.市制容量单位。一市勺等于一市升的百分之一。简称勺。
1.市制容量单位。一市勺等于一市升的百分之一。简称勺。
市升
[相关解释]
1.市制容量的主单位。市升以上有市斗﹑市石,市升以下有市合﹑市勺﹑市撮,均以十进。通称升。
1.市制容量的主单位。市升以上有市斗﹑市石,市升以下有市合﹑市勺﹑市撮,均以十进。通称升。
市厘
[相关解释]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厘等于千分之一市尺。通称厘。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厘等于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万六千分之一市斤。通称厘。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厘等于千分之一市尺。通称厘。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厘等于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万六千分之一市斤。通称厘。
市寸
[相关解释]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寸等于一市尺的十分之一。通称寸。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寸等于一市尺的十分之一。通称寸。
市尺
[相关解释]
1.北周时用的尺。 2.市制长度的主单位。一市尺合一米的三分之一。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通称尺。
1.北周时用的尺。 2.市制长度的主单位。一市尺合一米的三分之一。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通称尺。
市引
[相关解释]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引等于十市丈,通称引。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引等于十市丈,通称引。
市担
[相关解释]
1.市制重量单位。一市担等于一百市斤。通称担。
1.市制重量单位。一市担等于一百市斤。通称担。
市撮
[相关解释]
1.市制容量单位。一市撮合一毫升,等于十分之一市勺,通称撮。
1.市制容量单位。一市撮合一毫升,等于十分之一市勺,通称撮。
市斗
[相关解释]
1.市制容量单位。一市斗等于十市升,通称斗。
1.市制容量单位。一市斗等于十市升,通称斗。
市斤
[相关解释]
1.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1.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市毫
[相关解释]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毫等于万分之一市尺。通称毫。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毫等于十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十六万分之一市斤,通称毫。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毫等于万分之一市尺。通称毫。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毫等于十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十六万分之一市斤,通称毫。
市用制
[相关解释]
1.即市制。详"市制"。
1.即市制。详"市制"。
市石
[相关解释]
1.市场上购买的普通玉石。市制容量单位。一市石等于十市斗。通称石。
1.市场上购买的普通玉石。市制容量单位。一市石等于十市斗。通称石。
市里
[相关解释]
1.街市里巷。 2.市制长度单位。一千五百市尺为一里,合五百米,通称里。
1.街市里巷。 2.市制长度单位。一千五百市尺为一里,合五百米,通称里。
市钱
[相关解释]
1.旧指分量较轻的私铸钱,其价值低于官铸的制钱。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钱等于百分之一市斤,合公制五克。旧制等于一百六十分之一市斤。通称钱。
1.旧指分量较轻的私铸钱,其价值低于官铸的制钱。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钱等于百分之一市斤,合公制五克。旧制等于一百六十分之一市斤。通称钱。
市顷
[相关解释]
1.市制地积单位。一市顷等于一百市亩,通称顷。
1.市制地积单位。一市顷等于一百市亩,通称顷。
湘平
[相关解释]
1.指清末湖南省湘潭所用之平色。平,平色,旧时的一种衡量标准。每两约合库平八钱一分一厘七毫,合市制九钱六分八厘九毫。
1.指清末湖南省湘潭所用之平色。平,平色,旧时的一种衡量标准。每两约合库平八钱一分一厘七毫,合市制九钱六分八厘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