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8 查到相关山野的内容。
带有山野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兀鹫 [相关解释]
脊椎动物。鸟纲,鹰科。体长09~12米。头和颈部羽毛退化而裸露,翼宽大有力。嘴形较扁,爪欠锋利,不能活捉猎物。栖息山野,巢于高树或悬岩上。常盘旋高空觅食地面大动物尸体。终年见于中国西北以及四川北部松潘、西部理塘,西藏南部等山区。
吃虀宰相 [相关解释]
1.指宋范仲淹。仲淹少时家贫,读书山寺,断虀块粥而食,官至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事见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引宋文莹《湘山野录》。
天帚 [相关解释]
1.《初学记》卷八引《荆州图副记》"天门角上石生倒垂下一竹拂﹐谓之天帚。"因以称山野倒拂的树木为天帚。
山儿 [相关解释]
1.指山野之人。 2.猕猴的别称。
山农 [相关解释]
1.山野农夫。
山厨 [相关解释]
1.山野人家的厨房。
山囚 [相关解释]
1.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语本唐柳宗元《囚山赋》"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山埜 [相关解释]
1.见"山野"。
山墅 [相关解释]
1.山中别墅。 2.山野。墅,同"野"。
山家 [相关解释]
1.山野人家。 2.隐士。 3.泛指僧道者流。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山屋 [相关解释]
1.隐士或山野人家的屋宇。
山扉 [相关解释]
1.山野人家的柴门。
山村 [相关解释]
1.山野间的村落。
山歌 [相关解释]
民歌的一种。一般在山野田间歌唱,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多为两句或四句体,亦有句中加垛、三句半和五句体等变体形式。主要歌唱形式为独唱,但亦有对唱,称对歌”或对山歌”。
山泽 [相关解释]
1.山林与川泽。 2.泛指山野。
山瓢 [相关解释]
1.山野中人所用的瓢。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
山瓶 [相关解释]
1.山野人家所用的酒瓶。
山甸 [相关解释]
1.犹山野。
山草 [相关解释]
1.山中的草。 2.犹言山野草莽。借指在野未仕。
山薮 [相关解释]
1.山深林密的地方。 2.山林与湖泽。 3.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
山酌 [相关解释]
1.山野人家酿的酒。
山野 [相关解释]
1.亦作"山埜"。 2.山岭原野。 3.喻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4.犹粗鄙。
山阿 [相关解释]
1.山的曲折处。 2.借指山野之人。
岩垧 [相关解释]
1.犹山野。
岩薮 [相关解释]
1.山泽;山野。 2.谓在野不仕。
岩野 [相关解释]
1.亦作"嵓野"。 2.傅岩之野。语本《书.说命上》"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后用以指隐士所居之处或山野。
弥漫 [相关解释]
①充满;到处都是烟雾弥漫|黄沙弥漫的山野。②漫远路途弥漫。
放荒 [相关解释]
放火烧山野的草木。
方回 [相关解释]
1.古仙人名。相传于唐尧时曾隐于五柞山﹐尧聘为闾士﹐炼食云母粉﹐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闭于室中﹐求其传道。回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终不可开。见汉刘向《列仙传.方回》。 2.借指山野隐士。
林薮 [相关解释]
1.山林与泽薮。 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 3.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林野 [相关解释]
1.树木丛生的山野。 2.指隐居之地。
枯寒 [相关解释]
1.指贫苦的山野生活。
榛薄 [相关解释]
1.丛杂的草木。引申指山野僻乡。
沙貛 [相关解释]
1.亦作"沙獾"。 2.哺乳动物,毛灰色,有的略带黄色,腹部和四肢棕黑色,头部有三条白色纵纹。前肢有长而锐利的爪,善掘土,穴居山野,昼伏夜出。毛皮可制衣﹑褥,肉可食。又名猪貛或狗獾。
浪翁 [相关解释]
1.唐元结《浪翁观化》序"浪翁,山野浪老也。闻元子亦浪然在山谷,病中能记水石草木虫豸之化,亦来说常所化。"浪翁,本元结文中杜撰之名,后人亦用以指元结。
深山野墺 [相关解释]
1.荒僻的大山深处。
烛影斧声 [相关解释]
1.宋太祖去世之前,太宗入宫的一段传说。宋文莹《续湘山野录》"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女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及明柯维骐《宋史新编》等亦均有类似记述◇人因有以"烛影斧声"指太宗杀兄夺位;但亦有称其诬者,明程敏政《宋纪终受考》辨驳尤详。
红胡子 [相关解释]
1.旧时东北地区活动在深山野林中结伙打劫的人。
茜草 [相关解释]
又称红丝线”。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根鲜红色,细长如丝。茎方形,有倒生钩毛。每节常轮生四叶,叶心脏形。秋季开黄白色小花。浆果近球形,紫黑色。生于山野草丛中,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都有分布。根含茜素,可作红色染料;又可入药。
荆棘 [相关解释]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荆藜 [相关解释]
1.泛指蔓生山野的恶木莠草。 2.指劣质木料制的手杖。
莨菪 [相关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野,茎高约一米,叶互生,椭圆形,花淡紫色。根﹑茎和叶子可作药用,有镇痉﹑止痛的功效。
薜萝 [相关解释]
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王逸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于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 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蛮珍海错 [相关解释]
1.南方山野和海洋所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蝮蛇 [相关解释]
1.亦作"蝮蚮"。 2.蝮蛇科。头呈三角形﹐体色灰褐而有斑纹﹐口有毒牙。生活在平原及山野﹐以鼠﹑鸟﹑蛙等为食﹐也能伤人畜。毒腺的毒液可治麻风病。
赤麻 [相关解释]
1.红色麻丝。古代符节上的装饰物。 2.荨麻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往往数茎丛生,叶有柄,对生,茎及叶柄带赤色。生于山野间。茎皮纤维可制绳。
赭尽 [相关解释]
1.谓使山野草木空尽而成赤地。
迷阳 [相关解释]
1.无所用心;诈狂。《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郭象注"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于外,则吾行全矣。"成玄英疏"迷,亡也;阳,明也……宜放独任之无为,忘遣应物之明智。"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迷阳,伏阳也,言诈狂。"一说,谓有刺的小灌木。王先谦集解"谓棘刺也,生于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楚舆夫遇之犹呼迷阳踢也。"
野客 [相关解释]
山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
野气 [相关解释]
1.野外的气象。 2.野外的雾霭。 3.山野气息。 4.指粗俗气息。 5.犹兴旺。
野泽 [相关解释]
1.山野草泽。
野火 [相关解释]
①荒山野地焚枯草时燃烧的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②小说。又名《愤怒的乡村》。鲁彦作。1937年发表。青年农民华生与地主傅阿如结有深仇◇华生领导农民抗缴苛捐杂税,傅阿如依然逼租,并打死一个老农。华生带领农民包围乡公所,地主豪绅勾结军队,镇压了农民的反抗。作品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尖锐的阶级对立。
野灶 [相关解释]
1.山野人家的灶。
野程 [相关解释]
1.山野的道路。 2.谓行旅经过的途程。
野艳 [相关解释]
1.指山野间的花卉。
野衲 [相关解释]
1.指山野中的僧徒。
野酿 [相关解释]
1.山野人家酿的酒。
野馔 [相关解释]
1.采自山野的食物。
钟螺 [相关解释]
1.螺的一种。身体小﹐壳黄色﹐有赤褐色斑纹。多生活在山野树阴下。
阡巷 [相关解释]
1.阡陌闾巷。借指山野。
陵薮 [相关解释]
1.山陵和湖泽。泛指山野。
隐士 [相关解释]
①隐居山野不愿做官的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②善于说隐语的人平公(晋平公)召隐士十二人。
隐居 [相关解释]
居住在偏僻乡野或山林等处不愿做官因抱负和才能不得施展,遂隐居山野。
露居 [相关解释]
1.居住在不能蔽风雨的房子里。 2.住在山野之中。 3.住在露天﹐住在室外。
青皋 [相关解释]
1.亦作"青皐"。亦作"青皋"。 2.东皋﹐东边的郊外。 3.泛指郊野。 4.春天的水边﹐绿意盎然的水边。 5.山林﹑山野。泛指江湖之上﹐与"庙堂"相对而言。
韦衣 [相关解释]
1.皮制的上衣。古时多为山野之民所服。
鹿豕 [相关解释]
1.鹿和猪。比喻山野无知之物。 2.比喻愚蠢的人。 3.比喻好群聚的人们。
麋鹿姿 [相关解释]
1.山野人的模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