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7 查到相关山河的内容。
带有山河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决水
[相关解释]
1.谓河堤决口。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 3.水名。源出河南省商城县之牛山,名牛山河。东北流经固始县东南,名史河。又东至安徽省霍丘县界入淮。
1.谓河堤决口。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 3.水名。源出河南省商城县之牛山,名牛山河。东北流经固始县东南,名史河。又东至安徽省霍丘县界入淮。
剩水残山
[相关解释]
1.语本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剩水,指人工池塘;残山,指假山◇多以"剩水残山"指山河残破的景象。
1.语本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剩水,指人工池塘;残山,指假山◇多以"剩水残山"指山河残破的景象。
半壁山河
[相关解释]
1.同"半壁江山"。
1.同"半壁江山"。
南戒
[相关解释]
1.古指南方阻隔少数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当于今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线。
1.古指南方阻隔少数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当于今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线。
山河
[相关解释]
①大山大河,自然景胜锦绣山河。②疆域;国土一统山河|山河破碎风飘絮。
①大山大河,自然景胜锦绣山河。②疆域;国土一统山河|山河破碎风飘絮。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相关解释]
1.谓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1.谓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山溪
[相关解释]
1.亦作"山溪"。 2.山川;山河。 3.山中溪水。
1.亦作"山溪"。 2.山川;山河。 3.山中溪水。
新亭泪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多用"新亭泪"﹑"新亭泣"﹑"新亭对泣"指怀念故国或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多用"新亭泪"﹑"新亭泣"﹑"新亭对泣"指怀念故国或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
曼衍
[相关解释]
形容连绵不绝山河曼衍|曼衍相属。
形容连绵不绝山河曼衍|曼衍相属。
楚囚相对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用以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它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用以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它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残山剩水
[相关解释]
1.亦作"残山剩水"。 2.零散的山水;明灭隐现的山水。 3.残破的山河。指亡国或经过丧乱后的土地﹑景物。
1.亦作"残山剩水"。 2.零散的山水;明灭隐现的山水。 3.残破的山河。指亡国或经过丧乱后的土地﹑景物。
气吞宇宙
[相关解释]
1.犹气吞山河。
1.犹气吞山河。
气吞山河
[相关解释]
1.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1.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吞湖海
[相关解释]
1.犹气吞山河。
1.犹气吞山河。
气吞虹霓
[相关解释]
1.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宏大。
1.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宏大。
气壮河山
[相关解释]
1.同"气壮山河"。
1.同"气壮山河"。
水剩山残
[相关解释]
1.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1.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水远山长
[相关解释]
1.同"水远山遥"。 2.谓山河辽阔。
1.同"水远山遥"。 2.谓山河辽阔。
百二
[相关解释]
1.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以喻山河险固之地。 2.犹言一百挂零。 3.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
1.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以喻山河险固之地。 2.犹言一百挂零。 3.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
百二关河
[相关解释]
1.同"百二山河"。
1.同"百二山河"。
百二山川
[相关解释]
1.同"百二山河"。
1.同"百二山河"。
百二山河
[相关解释]
1.喻山河险固之地。
1.喻山河险固之地。
百二金瓯
[相关解释]
1.同"百二山河"。
1.同"百二山河"。
相对新亭
[相关解释]
1.西晋末,中原战乱,王室渡江流亡东南。过江人士,每暇日常至新亭饮宴。元帝时,丞相王导与客宴新亭,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对流涕。惟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晋书.王导传》◇因以"相对新亭"为忧国忧时之典。
1.西晋末,中原战乱,王室渡江流亡东南。过江人士,每暇日常至新亭饮宴。元帝时,丞相王导与客宴新亭,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对流涕。惟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晋书.王导传》◇因以"相对新亭"为忧国忧时之典。
石川达三(1905-1985)
[相关解释]
日本小说家。早稻田大学肄业。曾赴巴西考察日本移民的情况,写有长篇小说《苍氓》。1938年到中国,根据实地采访写有报告文学《活着的士兵》,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遭到日本军部的查禁。战后写有长篇小说《破碎的山河》和《金环蚀》等。
日本小说家。早稻田大学肄业。曾赴巴西考察日本移民的情况,写有长篇小说《苍氓》。1938年到中国,根据实地采访写有报告文学《活着的士兵》,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遭到日本军部的查禁。战后写有长篇小说《破碎的山河》和《金环蚀》等。
舟中敌国
[相关解释]
1.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指众叛亲离。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1.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指众叛亲离。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萧索
[相关解释]
①萧条;凄凉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②稀疏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
①萧条;凄凉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②稀疏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
表里山河
[相关解释]
1.《左传.僖公二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后以谓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1.《左传.僖公二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后以谓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身世
[相关解释]
一生的经历和遭遇身世悲凉|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一生的经历和遭遇身世悲凉|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邈以山河
[相关解释]
1.同"邈若山河"。
1.同"邈若山河"。
邈若山河
[相关解释]
1.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1.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邈若河山
[相关解释]
1.同"邈若山河"。
1.同"邈若山河"。
锦绣山河
[相关解释]
1.犹言锦绣江山。
1.犹言锦绣江山。
锦绣河山
[相关解释]
1.见"锦绣山河"。
1.见"锦绣山河"。
隗嚣泥
[相关解释]
1.《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嚣将王元说嚣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因以"隗嚣泥"指据险固守之力。
1.《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嚣将王元说嚣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因以"隗嚣泥"指据险固守之力。
魏国山川
[相关解释]
1.见"魏国山河"。
1.见"魏国山河"。
魏国山河
[相关解释]
1.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1.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