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0 查到相关封爵的内容。
带有封爵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字封
[相关解释]
1.谓封爵上仅冠一字。《元史.哈剌哈孙传》"阿忽台有勇力,人莫敢近,诸王秃剌实手缚之,以功封越王……哈喇哈孙力争之,曰'祖宗之制,非亲王不得加一字之封。'"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哈剌哈孙传》"世祖之世,燕﹑秦﹑梁﹑晋诸王,皆皇子也。自武宗嗣位,而越王秃剌始以宗室得封。由是齐﹑楚﹑豳﹑宁﹑济﹑定以宗族,鄃﹑鲁以驸马,皆得一字之封,皆自秃剌启之。"参见"一字王"。
1.谓封爵上仅冠一字。《元史.哈剌哈孙传》"阿忽台有勇力,人莫敢近,诸王秃剌实手缚之,以功封越王……哈喇哈孙力争之,曰'祖宗之制,非亲王不得加一字之封。'"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哈剌哈孙传》"世祖之世,燕﹑秦﹑梁﹑晋诸王,皆皇子也。自武宗嗣位,而越王秃剌始以宗室得封。由是齐﹑楚﹑豳﹑宁﹑济﹑定以宗族,鄃﹑鲁以驸马,皆得一字之封,皆自秃剌启之。"参见"一字王"。
世俸
[相关解释]
1.因承袭封爵而世代享有的俸禄。
1.因承袭封爵而世代享有的俸禄。
世胙
[相关解释]
1.谓世代享有封爵。
1.谓世代享有封爵。
东封西款
[相关解释]
1.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1.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主爵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有主爵中尉,汉景帝时改为主爵都尉,掌有关封爵之事。武帝时改名右扶风,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又变为行政区之名,与以前职掌全异。隋于吏部置主爵侍郎一人,唐以后改称司封,为吏部所属各司之一,主爵之名遂废。 2.主持祭祀。
1.官名。秦有主爵中尉,汉景帝时改为主爵都尉,掌有关封爵之事。武帝时改名右扶风,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又变为行政区之名,与以前职掌全异。隋于吏部置主爵侍郎一人,唐以后改称司封,为吏部所属各司之一,主爵之名遂废。 2.主持祭祀。
亲王
[相关解释]
爵位名。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后以皇帝的兄弟及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沿用。清代宗室封爵第一级称和硕亲王,蒙古贵族也有称亲王的。
爵位名。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后以皇帝的兄弟及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沿用。清代宗室封爵第一级称和硕亲王,蒙古贵族也有称亲王的。
册封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给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藩国等。
1.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给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藩国等。
剖竹
[相关解释]
1.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相当于后来的委任状。
1.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相当于后来的委任状。
卫鹤
[相关解释]
1.《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卫鹤"为滥叨封爵之典。
1.《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卫鹤"为滥叨封爵之典。
周班
[相关解释]
1.周室封爵的等级。
1.周室封爵的等级。
塔布囊
[相关解释]
1.源于蒙语tabunang。明代蒙古人对同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的称号。分为四等,自布囊至四等塔布囊,秩同一品到四品。 2.源于蒙语tabunang。清代蒙古贵族封爵名。位次辅国公,与台吉同。除土默特左翼旗与喀喇沁三旗王公,因其祖先曾娶清公主,故有此封号外,其余各部王公均称台吉。见《清续文献通考·封建七》。
1.源于蒙语tabunang。明代蒙古人对同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的称号。分为四等,自布囊至四等塔布囊,秩同一品到四品。 2.源于蒙语tabunang。清代蒙古贵族封爵名。位次辅国公,与台吉同。除土默特左翼旗与喀喇沁三旗王公,因其祖先曾娶清公主,故有此封号外,其余各部王公均称台吉。见《清续文献通考·封建七》。
子衣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对诸侯臣下赐服,以明封爵等◇称天子所赐衣服为"子衣"。 2.即胞衣。也叫胎衣或衣胞。
1.古代天子对诸侯臣下赐服,以明封爵等◇称天子所赐衣服为"子衣"。 2.即胞衣。也叫胎衣或衣胞。
封爵
[相关解释]
1.封土授爵。 2.指所封的爵位。
1.封土授爵。 2.指所封的爵位。
封禄
[相关解释]
1.古代受封爵者所得之俸禄。
1.古代受封爵者所得之俸禄。
小王
[相关解释]
1.年轻受封为王者。 2.受封为王者的谦称。 3.指三国魏王弼。 4.指晋代书法家王献之。 5.汉时西域康居国封爵名。 6.复姓。春秋晋有小王桃甲。见《左传.定公十四年》。
1.年轻受封为王者。 2.受封为王者的谦称。 3.指三国魏王弼。 4.指晋代书法家王献之。 5.汉时西域康居国封爵名。 6.复姓。春秋晋有小王桃甲。见《左传.定公十四年》。
小许公
[相关解释]
1.唐苏飂袭其父封爵许国公﹐人称为小许公。
1.唐苏飂袭其父封爵许国公﹐人称为小许公。
帝王
[相关解释]
①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②帝和王。即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封爵帝王将相。
①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②帝和王。即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封爵帝王将相。
执圭
[相关解释]
1.亦作"执珪"。 2.以手持圭。 3.先秦楚国爵位名。圭以区分爵位等级,使执圭而朝,故名。 4.泛指封爵。
1.亦作"执珪"。 2.以手持圭。 3.先秦楚国爵位名。圭以区分爵位等级,使执圭而朝,故名。 4.泛指封爵。
本封
[相关解释]
1.原来的封爵。
1.原来的封爵。
李将军列传
[相关解释]
传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传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析珪判野
[相关解释]
1.谓封爵分土。
1.谓封爵分土。
析珪胙土
[相关解释]
1.谓封爵分土。
1.谓封爵分土。
爵号
[相关解释]
1.爵位的名号。 2.指加封爵号。
1.爵位的名号。 2.指加封爵号。
爵命
[相关解释]
1.封爵受职。
1.封爵受职。
疏爵
[相关解释]
1.亦作"疏爵"。 2.分封爵位。
1.亦作"疏爵"。 2.分封爵位。
砺带河山
[相关解释]
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因以"砺带河山"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因以"砺带河山"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茅土
[相关解释]
1.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1.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誓带
[相关解释]
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以"誓带"指功臣爵禄﹐世代永传。
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以"誓带"指功臣爵禄﹐世代永传。
貤封
[相关解释]
1.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
1.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
貤恩
[相关解释]
1.指朝廷对外戚和命官的亲属尊长移授封爵名号的恩典。
1.指朝廷对外戚和命官的亲属尊长移授封爵名号的恩典。
贝子
[相关解释]
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地位在贝勒之下。
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地位在贝勒之下。
赠告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官员和家属死后被朝廷追封爵位和称号。
1.指古代官员和家属死后被朝廷追封爵位和称号。
赠官
[相关解释]
1.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1.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迁封
[相关解释]
1.加封爵位。
1.加封爵位。
述圣
[相关解释]
1.称述古圣先王之盛德。 2.子思之封号。元文宗至顺二年加封子思为沂国述圣公。明嘉靖时罢其封爵,但称述圣。参阅《元史.文宗纪三》﹑《续通典.礼十》。
1.称述古圣先王之盛德。 2.子思之封号。元文宗至顺二年加封子思为沂国述圣公。明嘉靖时罢其封爵,但称述圣。参阅《元史.文宗纪三》﹑《续通典.礼十》。
追封
[相关解释]
1.死后封爵。 2.指后来补封。 3.追查封存。
1.死后封爵。 2.指后来补封。 3.追查封存。
追爵
[相关解释]
1.死后封爵。
1.死后封爵。
铁帽子王
[相关解释]
1.清朝俗称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
1.清朝俗称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
锡珪
[相关解释]
1.亦作"钖圭"。 2.珪﹐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帝王封爵授土时﹐赐珪以为信物◇泛指授以高官重爵。
1.亦作"钖圭"。 2.珪﹐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帝王封爵授土时﹐赐珪以为信物◇泛指授以高官重爵。
食实封
[相关解释]
1.谓受封爵并可实际享用其封户租赋。
1.谓受封爵并可实际享用其封户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