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宴会的内容。
带有宴会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会
[相关解释]
1.一次集合;一次会聚。 2.特指一次宴会。 3.会见一次。 4.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之内。 5.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 6.三十运为一会。
1.一次集合;一次会聚。 2.特指一次宴会。 3.会见一次。 4.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之内。 5.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 6.三十运为一会。
三燕
[相关解释]
1.三次宴会。燕通"宴"。
1.三次宴会。燕通"宴"。
上元夫人
[相关解释]
1.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名阿环。传说她是西王母的小女﹑三天真皇之母,任上元之官,统领十方玉女名录『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王母感于武帝屡祷山岳,祭祀灵神,特降汉宫,命侍女郭密香往邀上元夫人前来宴会。宴毕,应武帝之求,王母授帝《灵光生经》﹑《五岳真形图》,上元夫人遵奉王母旨意,授帝《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见《汉武帝内传》。
1.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名阿环。传说她是西王母的小女﹑三天真皇之母,任上元之官,统领十方玉女名录『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王母感于武帝屡祷山岳,祭祀灵神,特降汉宫,命侍女郭密香往邀上元夫人前来宴会。宴毕,应武帝之求,王母授帝《灵光生经》﹑《五岳真形图》,上元夫人遵奉王母旨意,授帝《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见《汉武帝内传》。
中坐
[相关解释]
1.宴会中间。 2.座中;座间。 3.谓放置在当中。 4.谓坐在半路上。
1.宴会中间。 2.座中;座间。 3.谓放置在当中。 4.谓坐在半路上。
乡宴
[相关解释]
1.乡里的宴会。指乡饮酒礼。
1.乡里的宴会。指乡饮酒礼。
买宴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臣下献钱财以参与国君所设的宴会。
1.封建时代臣下献钱财以参与国君所设的宴会。
享会
[相关解释]
1.犒劳将士的宴会。
1.犒劳将士的宴会。
人民大会堂
[相关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址。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1959年建成。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内由万人大会场、五千人宴会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正门面对天安门广场,门顶上镶嵌着中国国徽。建筑造型雄伟壮丽,具有民族风格。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址。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1959年建成。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内由万人大会场、五千人宴会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正门面对天安门广场,门顶上镶嵌着中国国徽。建筑造型雄伟壮丽,具有民族风格。
从飨
[相关解释]
1.跟随参加宴会。
1.跟随参加宴会。
令官
[相关解释]
1.宴会上主持行酒令的人。
1.宴会上主持行酒令的人。
仪鸾
[相关解释]
1.指仪鸾殿。 2.官署名。五代梁称仪鸾院,置仪鸾院使,掌卤簿仪仗。宋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用帐幕。
1.指仪鸾殿。 2.官署名。五代梁称仪鸾院,置仪鸾院使,掌卤簿仪仗。宋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用帐幕。
仪鸾司
[相关解释]
1.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明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宋,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1.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明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宋,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传花
[相关解释]
1.传递花朵。宴会时的一种游戏。
1.传递花朵。宴会时的一种游戏。
传花击鼓
[相关解释]
1.游戏的一种。宴会上,人们随鼓声传递花,至鼓声止时,花在谁手即为负,罚饮酒。
1.游戏的一种。宴会上,人们随鼓声传递花,至鼓声止时,花在谁手即为负,罚饮酒。
余兴
[相关解释]
1.未尽的兴致。 2.指宴会或会议后的文娱活动。
1.未尽的兴致。 2.指宴会或会议后的文娱活动。
侑宾
[相关解释]
1.古代宴会,主人为示殷勤,用财物赠客,以助食兴,谓之侑宾。
1.古代宴会,主人为示殷勤,用财物赠客,以助食兴,谓之侑宾。
侑币
[相关解释]
1.宴会上侑宾的礼物。
1.宴会上侑宾的礼物。
入席
[相关解释]
1.谓举行宴会或仪式时各就位次。
1.谓举行宴会或仪式时各就位次。
公燕
[相关解释]
1.亦作"公筵"。 2.公卿高官或官府的宴会。
1.亦作"公筵"。 2.公卿高官或官府的宴会。
内宴
[相关解释]
1.亦作"内燕"。 2.宫廷宴会。 3.指皇帝在宫中为臣下所设之宴会。
1.亦作"内燕"。 2.宫廷宴会。 3.指皇帝在宫中为臣下所设之宴会。
凯燕
[相关解释]
1.欢乐的宴会。
1.欢乐的宴会。
劝酒胡
[相关解释]
1.古时宴会中用以劝酒的小木偶。亦称酒胡﹑酒胡子。
1.古时宴会中用以劝酒的小木偶。亦称酒胡﹑酒胡子。
即席
[相关解释]
〈书〉①在宴会或集会上~讲话ㄧ~赋诗。②入席;就位。
〈书〉①在宴会或集会上~讲话ㄧ~赋诗。②入席;就位。
反坫
[相关解释]
1.坫,土筑的平台。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在坫上,为周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 2.外向室。
1.坫,土筑的平台。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在坫上,为周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 2.外向室。
司正
[相关解释]
1.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
1.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
司鼎
[相关解释]
1.官名。光禄勋的别称。光禄勋,秦为郎中令,汉武帝时改此名。职权较广。唐以后专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朝廷宴会。
1.官名。光禄勋的别称。光禄勋,秦为郎中令,汉武帝时改此名。职权较广。唐以后专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朝廷宴会。
四司六局
[相关解释]
1.宋代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为盛大宴会供役。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见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宋吴自牧《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 2.明代洪武初年定内官之制,凡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局二人,总司纪﹑司言﹑司簿﹑司闻四司之事;尚仪局一人,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总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司之事;尚食局一人,总司馔﹑司酝﹑司药﹑司供四司之事;尚寝局一人,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
1.宋代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为盛大宴会供役。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见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宋吴自牧《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 2.明代洪武初年定内官之制,凡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局二人,总司纪﹑司言﹑司簿﹑司闻四司之事;尚仪局一人,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总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司之事;尚食局一人,总司馔﹑司酝﹑司药﹑司供四司之事;尚寝局一人,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
坐席
[相关解释]
1.座位;席位。 2.坐上宴席。多指举行或参加宴会。
1.座位;席位。 2.坐上宴席。多指举行或参加宴会。
头食
[相关解释]
1.宴席时的头道食品。(1)指汤饼。一种面食。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士大夫筵馔,率以?饦,或在水饭之前。予近预河中府蒲左丞会,初坐即食罨生?饦。予惊问之。蒲笑曰'世谓?饦为头食,宜为群品之先可知矣。'"(2)指一种粉羹。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头食》"会宾客于馆,庖人荐粉。有客即席而问曰'此味宴会将终方食,谓之头食何也?'或对曰'本朝太祖皇帝时每内宴,常先令进此味,故目之。'" 2.初次喂食。
1.宴席时的头道食品。(1)指汤饼。一种面食。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士大夫筵馔,率以?饦,或在水饭之前。予近预河中府蒲左丞会,初坐即食罨生?饦。予惊问之。蒲笑曰'世谓?饦为头食,宜为群品之先可知矣。'"(2)指一种粉羹。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头食》"会宾客于馆,庖人荐粉。有客即席而问曰'此味宴会将终方食,谓之头食何也?'或对曰'本朝太祖皇帝时每内宴,常先令进此味,故目之。'" 2.初次喂食。
头鱼宴
[相关解释]
1.辽代历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猎捕获第一条鱼后举行的宴会。
1.辽代历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猎捕获第一条鱼后举行的宴会。
宴会
[相关解释]
1.会聚宴饮。 2.犹宴席。 3.众人在一起饮酒吃饭的比较隆重的集会。
1.会聚宴饮。 2.犹宴席。 3.众人在一起饮酒吃饭的比较隆重的集会。
宴筵
[相关解释]
1.宴会。
1.宴会。
宸筵
[相关解释]
1.帝王举行的宴会。
1.帝王举行的宴会。
密宴
[相关解释]
1.亦作"密燕"。 2.指气氛亲昵融洽的小型宴会。
1.亦作"密燕"。 2.指气氛亲昵融洽的小型宴会。
寿宴
[相关解释]
1.亦作"寿燕"。亦作"寿筵"。 2.祝寿的宴会。
1.亦作"寿燕"。亦作"寿筵"。 2.祝寿的宴会。
小宴
[相关解释]
1.小型而随便的宴会。
1.小型而随便的宴会。
尝酒
[相关解释]
1.宋时社日前一天的宴集。 2.指旧时宴会,张筵前先备小酌。
1.宋时社日前一天的宴集。 2.指旧时宴会,张筵前先备小酌。
岁饫
[相关解释]
1.古代王侯每年例行的宴会。
1.古代王侯每年例行的宴会。
巾舞
[相关解释]
1.原称公莫舞。古代舞蹈名。因舞时以巾作道具,故名。《晋书.乐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汉高祖,且语项庄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今之用巾,盖像项伯衣袖之遗式。"隋时烹请以《巾舞》和《鞞舞》﹑《铎舞》﹑《拂舞》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西凉前奏之。唐时将其曲列入清商乐中。参阅《隋书.音乐志下》﹑《旧唐书.音乐志二》。
1.原称公莫舞。古代舞蹈名。因舞时以巾作道具,故名。《晋书.乐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汉高祖,且语项庄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今之用巾,盖像项伯衣袖之遗式。"隋时烹请以《巾舞》和《鞞舞》﹑《铎舞》﹑《拂舞》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西凉前奏之。唐时将其曲列入清商乐中。参阅《隋书.音乐志下》﹑《旧唐书.音乐志二》。
庆会
[相关解释]
1.喜庆的宴会。
1.喜庆的宴会。
御宴
[相关解释]
1.谓以君王名义所设的宴会。
1.谓以君王名义所设的宴会。
执壶
[相关解释]
1.酒壶的一种。宴会时秉持斟酒,故名。
1.酒壶的一种。宴会时秉持斟酒,故名。
折罗
[相关解释]
1.犹折帛。 2.指宴会吃剩的饭菜。
1.犹折帛。 2.指宴会吃剩的饭菜。
押宴
[相关解释]
1.亦作"狎燕"。亦作"押燕"。 2.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1.亦作"狎燕"。亦作"押燕"。 2.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拆字令
[相关解释]
1.吃酒宴会时,用拆字方式行令。
1.吃酒宴会时,用拆字方式行令。
散坐
[相关解释]
1.宴会结束,宾客离席。
1.宴会结束,宾客离席。
料帐
[相关解释]
1.宴会菜肴料作的帐单。
1.宴会菜肴料作的帐单。
日近长安远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以"日近长安远"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以"日近长安远"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星筵
[相关解释]
1.七夕庆祝双星相聚的宴会。
1.七夕庆祝双星相聚的宴会。
昼会
[相关解释]
1.古代朝会仪中白昼举行的宴会。
1.古代朝会仪中白昼举行的宴会。
晚会服
[相关解释]
指夜晚宴会、音乐会、舞会时穿着的礼服。其形式女性多是低胸露背、无袖、拖至地板的长裙,也可长裤配短上衣。强调华贵、典雅,并配有豪华的饰品。男性穿西装,面料及款式不如晚礼服那么考究。
指夜晚宴会、音乐会、舞会时穿着的礼服。其形式女性多是低胸露背、无袖、拖至地板的长裙,也可长裤配短上衣。强调华贵、典雅,并配有豪华的饰品。男性穿西装,面料及款式不如晚礼服那么考究。
札鼓
[相关解释]
1.古乐器名。为元代宴会时用的一种鼓。
1.古乐器名。为元代宴会时用的一种鼓。
杂舞
[相关解释]
1.古代用于宴会的舞曲。
1.古代用于宴会的舞曲。
杏园宴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帝王恩赐新科进士的宴会。
1.科举时代帝王恩赐新科进士的宴会。
樱笋会
[相关解释]
1.以樱桃﹑春笋作佳馔的宴会。亦泛指春宴。
1.以樱桃﹑春笋作佳馔的宴会。亦泛指春宴。
汤饼会
[相关解释]
1.旧俗寿辰及小孩出生第三天或满月﹑周岁时举行的庆贺宴会。因备有象征长寿的汤面,故名。
1.旧俗寿辰及小孩出生第三天或满月﹑周岁时举行的庆贺宴会。因备有象征长寿的汤面,故名。
浇落
[相关解释]
1.贺宫室落成,以酒食举行宴会。
1.贺宫室落成,以酒食举行宴会。
游席过座
[相关解释]
1.谓在宴会上任意离席走动,调换坐位。
1.谓在宴会上任意离席走动,调换坐位。
滕王阁序
[相关解释]
骈文篇名。唐代王勃作。相传是作者在南下探父途中,路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加都督阎伯屿举办的盛宴时所作。文中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滕王阁周围的景观,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骈文篇名。唐代王勃作。相传是作者在南下探父途中,路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加都督阎伯屿举办的盛宴时所作。文中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滕王阁周围的景观,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燕几
[相关解释]
1.用以靠着休息的小桌子。 2.用于宴会,长度不一,可以错综排列成各种图形的几桌。
1.用以靠着休息的小桌子。 2.用于宴会,长度不一,可以错综排列成各种图形的几桌。
燕接
[相关解释]
1.谓燕子相接而飞。 2.宴会接待。
1.谓燕子相接而飞。 2.宴会接待。
燕豆
[相关解释]
1.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形似高足盘,多用于隆重宴会。
1.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形似高足盘,多用于隆重宴会。
狼壶
[相关解释]
1.古宴会时投壶格之一。
1.古宴会时投壶格之一。
盛宴
[相关解释]
1.盛大的宴会。
1.盛大的宴会。
短歌行
[相关解释]
1.《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
1.《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
祖宴
[相关解释]
1.饯别的宴会。
1.饯别的宴会。
离会
[相关解释]
1.两国意见不合的集会。 2.唐代新中进士在曲江举行的宴会。
1.两国意见不合的集会。 2.唐代新中进士在曲江举行的宴会。
离筵
[相关解释]
1.饯别的宴席。 2.唐代新进士在曲江举行的宴会。
1.饯别的宴席。 2.唐代新进士在曲江举行的宴会。
私燕
[相关解释]
1.私下举行宴会。 2.指宫廷内的私生活。
1.私下举行宴会。 2.指宫廷内的私生活。
筵宴
[相关解释]
1.宴会;酒席。
1.宴会;酒席。
筵席
[相关解释]
1.铺地藉坐的垫子。古时制度﹐筵铺在下面﹐席加在上面。 2.特指祭祀所设鬼神的席位。 3.酒席;宴会。亦指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
1.铺地藉坐的垫子。古时制度﹐筵铺在下面﹐席加在上面。 2.特指祭祀所设鬼神的席位。 3.酒席;宴会。亦指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
罍篚
[相关解释]
1.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的酒器和食器。亦借指祭祀。
1.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的酒器和食器。亦借指祭祀。
节会
[相关解释]
1.音乐的段落节奏。 2.节日所设的宴会。
1.音乐的段落节奏。 2.节日所设的宴会。
蟠桃宴
[相关解释]
1.原指西王母在瑶池举行的蟠桃胜会◇借指庆祝宴会。多用于祝寿。
1.原指西王母在瑶池举行的蟠桃胜会◇借指庆祝宴会。多用于祝寿。
蟠桃胜会
[相关解释]
1.神话中西王母在瑶池设的品尝仙桃的宴会。其雏形见《汉武内传》。
1.神话中西王母在瑶池设的品尝仙桃的宴会。其雏形见《汉武内传》。
行炙
[相关解释]
1.传送烤肉。亦泛指宴会时上菜。
1.传送烤肉。亦泛指宴会时上菜。
设衣
[相关解释]
1.出席宴会穿的衣服。《荀子.大略》﹕"寝不逾庙﹐设衣不逾祭服﹐礼也。"杨倞注﹕"设﹐宴也。"一说﹐"设"乃"燕"字之讹。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设当为燕字之误也﹐故杨注云﹕'燕﹐宴也。'寝对庙而言﹐燕衣对祭服而言。《王制》'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是其证。"
1.出席宴会穿的衣服。《荀子.大略》﹕"寝不逾庙﹐设衣不逾祭服﹐礼也。"杨倞注﹕"设﹐宴也。"一说﹐"设"乃"燕"字之讹。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设当为燕字之误也﹐故杨注云﹕'燕﹐宴也。'寝对庙而言﹐燕衣对祭服而言。《王制》'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是其证。"
诗燕
[相关解释]
1.吟诗作诗的宴会。
1.吟诗作诗的宴会。
谢酒
[相关解释]
1.宴会结束﹐道谢告辞。
1.宴会结束﹐道谢告辞。
软脚局
[相关解释]
1.接风洗尘的宴会。
1.接风洗尘的宴会。
迎霜兔
[相关解释]
1.指白兔。 2.重阳宴会上所食之兔。
1.指白兔。 2.重阳宴会上所食之兔。
进宴
[相关解释]
1.举行宴会。
1.举行宴会。
逃席
[相关解释]
1.宴会中途不辞而去。
1.宴会中途不辞而去。
避酒
[相关解释]
1.谓在宴会中因怕劝酒而避席。
1.谓在宴会中因怕劝酒而避席。
酒客
[相关解释]
1.好饮酒的人。亦指酒店或宴会中的客人。
1.好饮酒的人。亦指酒店或宴会中的客人。
酒底
[相关解释]
1.宴会上行酒令的后半部分。饮酒后行之令称"酒底"。酒底又有余兴之意。
1.宴会上行酒令的后半部分。饮酒后行之令称"酒底"。酒底又有余兴之意。
酒次青衣
[相关解释]
1.据《晋书.孝怀帝纪》载孝怀帝为前赵刘聪所俘。刘聪举行盛大宴会,令孝怀帝穿青衣,给宾客斟酒◇用"酒次青衣"指受人摆布﹑侮辱。
1.据《晋书.孝怀帝纪》载孝怀帝为前赵刘聪所俘。刘聪举行盛大宴会,令孝怀帝穿青衣,给宾客斟酒◇用"酒次青衣"指受人摆布﹑侮辱。
酹酒
[相关解释]
1.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1.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醵宴
[相关解释]
1.聚集宴会。
1.聚集宴会。
里燕
[相关解释]
1.指乡里宴会。
1.指乡里宴会。
金谷酒数
[相关解释]
1.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以"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1.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以"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鐏俎
[相关解释]
1.樽俎。借指宴席﹐宴会。
1.樽俎。借指宴席﹐宴会。
长安日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澘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长安日"指长安。 2.指代君王。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澘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长安日"指长安。 2.指代君王。
陪宴
[相关解释]
1.谓陪同参加宴会。
1.谓陪同参加宴会。
陪鼎
[相关解释]
1.加鼎。即宴会时正菜之外的加菜。
1.加鼎。即宴会时正菜之外的加菜。
预宴
[相关解释]
1.参加宴会。
1.参加宴会。
风筵
[相关解释]
1.风雅的宴会。
1.风雅的宴会。
食举
[相关解释]
1.古代举行某些典礼时吃所举的肺和脊背肉等。 2.古代帝王进餐或举行宴会时所奏的乐曲。
1.古代举行某些典礼时吃所举的肺和脊背肉等。 2.古代帝王进餐或举行宴会时所奏的乐曲。
食苹
[相关解释]
1.亦作"食萍"﹑"食蓱"。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
1.亦作"食萍"﹑"食蓱"。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
飨会
[相关解释]
1.宴会。 2.犹会合。飨,通"向"。
1.宴会。 2.犹会合。飨,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