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9 查到相关宗法的内容。
带有宗法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典
[相关解释]
1.七部儒家经典『代提倡"孝治",宣扬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径》,连同《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或七典。
1.七部儒家经典『代提倡"孝治",宣扬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径》,连同《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或七典。
乱嗣
[相关解释]
1.谓违反宗法社会嫡长继承制度。
1.谓违反宗法社会嫡长继承制度。
介妇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称嫡长子之妻为冢妇,非嫡长子之妻为介妇。
1.古代宗法称嫡长子之妻为冢妇,非嫡长子之妻为介妇。
众妇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嫡长子之妻为冢妇﹐诸子之妻称"众妇"。又称介妇﹑庶妇。
1.古代宗法制度﹐嫡长子之妻为冢妇﹐诸子之妻称"众妇"。又称介妇﹑庶妇。
伦常
[相关解释]
封建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为不可改变的常道,故称伦常”。
封建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为不可改变的常道,故称伦常”。
刑不上大夫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眛,不捽抑",处死刑不"于市",而"于朝"。
1.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眛,不捽抑",处死刑不"于市",而"于朝"。
同宗
[相关解释]
1.宗法社会指同一大宗。 2.指同一家族或同姓。
1.宗法社会指同一大宗。 2.指同一家族或同姓。
君前臣名
[相关解释]
1.按照封建宗法制,臣下在君主面前,不论自称或他称,一律称名,而不得尊称,谓之"君前臣名"。
1.按照封建宗法制,臣下在君主面前,不论自称或他称,一律称名,而不得尊称,谓之"君前臣名"。
君母
[相关解释]
1.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 2.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
1.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 2.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
四书五经
[相关解释]
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教科书,并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根据,其中也保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
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教科书,并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根据,其中也保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
四王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四位帝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2.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的合称。他们在艺术思想和风格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技法方面功力较深,但崇尚古人,意境很少创新,不少作品趋于程式化,对清代山水画有深远影响。康熙至乾隆间有王昱﹑王愫﹑王玖﹑王宸;其后又有王三锡﹑王廷元﹑王廷周﹑王鸣韶,俱画山水,宗法"四王"。前者称为"小四王",后者称为"后四王"。
1.指古代四位帝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2.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的合称。他们在艺术思想和风格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技法方面功力较深,但崇尚古人,意境很少创新,不少作品趋于程式化,对清代山水画有深远影响。康熙至乾隆间有王昱﹑王愫﹑王玖﹑王宸;其后又有王三锡﹑王廷元﹑王廷周﹑王鸣韶,俱画山水,宗法"四王"。前者称为"小四王",后者称为"后四王"。
宗兄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年长于己的嫡子为"宗兄"◇亦用于称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辈朋友。
1.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年长于己的嫡子为"宗兄"◇亦用于称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辈朋友。
宗子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称大宗的嫡长子。 2.泛称嫡长子。 3.指族长。 4.皇族子弟。
1.古代宗法制度称大宗的嫡长子。 2.泛称嫡长子。 3.指族长。 4.皇族子弟。
宗法
[相关解释]
①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区别亲疏、组织社会的法则宗法制度|今封建废已久,惟世袭者尚可言宗法。②学术、艺术上的效法其诗大率宗法《文选》。
①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区别亲疏、组织社会的法则宗法制度|今封建废已久,惟世袭者尚可言宗法。②学术、艺术上的效法其诗大率宗法《文选》。
宗法社会
[相关解释]
1.实行宗法制度的社会。亦以泛称封建社会。
1.实行宗法制度的社会。亦以泛称封建社会。
宗道
[相关解释]
1.宗法的原则。
1.宗法的原则。
小宗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宗法制规定﹐嫡长子一系为大宗﹐其馀子孙为小宗。天子之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称大宗;馀子对天子为小宗。诸侯之君位亦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为大宗;馀子对诸侯为小宗。卿﹑大夫﹑士﹑庶人皆准此。 2.小批﹐数量不大的。
1.我国古代宗法制规定﹐嫡长子一系为大宗﹐其馀子孙为小宗。天子之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称大宗;馀子对天子为小宗。诸侯之君位亦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为大宗;馀子对诸侯为小宗。卿﹑大夫﹑士﹑庶人皆准此。 2.小批﹐数量不大的。
承重
[相关解释]
1.指承受宗庙与丧祭的重任。封建宗法制度,其人及父俱系嫡长,而父先死,则祖父母丧亡时,其人称承重孙。如祖父及父均先死,于曾祖父母丧亡时,称承重曾孙。遇有这类丧事都称承重。 2.承受重量。
1.指承受宗庙与丧祭的重任。封建宗法制度,其人及父俱系嫡长,而父先死,则祖父母丧亡时,其人称承重孙。如祖父及父均先死,于曾祖父母丧亡时,称承重曾孙。遇有这类丧事都称承重。 2.承受重量。
支子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以嫡长子及继承先祖嫡系之子为宗子,嫡妻的次子以下及妾子都为支子。 2.植物名。即栀子。
1.古代宗法制度以嫡长子及继承先祖嫡系之子为宗子,嫡妻的次子以下及妾子都为支子。 2.植物名。即栀子。
文昭武穆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族权
[相关解释]
1.封建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
1.封建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
昭穆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2.指同一祖宗。 3.墓地葬位的左右次序。 4.古代祭祀时,子孙按宗法制度的规定排列行礼。 5.泛指宗族关系。 6.按照长幼﹑上下等次序左右排列。亦指此种排列的次序。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2.指同一祖宗。 3.墓地葬位的左右次序。 4.古代祭祀时,子孙按宗法制度的规定排列行礼。 5.泛指宗族关系。 6.按照长幼﹑上下等次序左右排列。亦指此种排列的次序。
治安
[相关解释]
①政治清明,国家、社会安宁今祖宗法令修明,求之前世,未有治安若今之久者。②通过治理,使社会秩序安宁维持治安|治安情况良好。
①政治清明,国家、社会安宁今祖宗法令修明,求之前世,未有治安若今之久者。②通过治理,使社会秩序安宁维持治安|治安情况良好。
王鸿寿(1850-1925)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艺名三麻子,安徽怀宁人(一说江苏南通人)。出身徽班,演文武老生。长期在上海演出。擅演关羽戏(红生戏),所塑造的关羽形象庄严威武,为后人所宗法。擅演剧目还有《徐策跑城》、《扫松下书》等。
京剧演员。艺名三麻子,安徽怀宁人(一说江苏南通人)。出身徽班,演文武老生。长期在上海演出。擅演关羽戏(红生戏),所塑造的关羽形象庄严威武,为后人所宗法。擅演剧目还有《徐策跑城》、《扫松下书》等。
祖宗法度
[相关解释]
1.见"祖宗成法"。
1.见"祖宗成法"。
祝福
[相关解释]
①除夕祭祀天地,请求赐福。也泛指祈神赐福或祝人平安幸福晚上祝福,全家都要参加|为你祝福。②短篇小说。鲁迅作。1924年发表。祥林嫂经历两次丧夫、儿子惨死等一连串灾祸的袭击,并以所谓命不好而遭到周围人们的鄙视,精神木然,最后被帮佣的东家赶出,沦为乞丐,冻毙于街头。作品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①除夕祭祀天地,请求赐福。也泛指祈神赐福或祝人平安幸福晚上祝福,全家都要参加|为你祝福。②短篇小说。鲁迅作。1924年发表。祥林嫂经历两次丧夫、儿子惨死等一连串灾祸的袭击,并以所谓命不好而遭到周围人们的鄙视,精神木然,最后被帮佣的东家赶出,沦为乞丐,冻毙于街头。作品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禅门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禅定之法门,为心定于一﹑屏除妄念之法。又指达摩所传禅法言,即谓禅宗法门。 2.犹佛门。指佛教。 3.佛教语。即丛林。僧侣群聚的寺院。
1.佛教语。谓禅定之法门,为心定于一﹑屏除妄念之法。又指达摩所传禅法言,即谓禅宗法门。 2.犹佛门。指佛教。 3.佛教语。即丛林。僧侣群聚的寺院。
言菊朋(1890-1942)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名锡,北京人。蒙古族。曾任清蒙藏院录士。初为票友,演老生。1923年下海。宗法谭鑫培并有所发展,结合自己嗓音条件,形成婉转跌宕、韵味醇厚的新腔,世称言派”。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等。
京剧演员。名锡,北京人。蒙古族。曾任清蒙藏院录士。初为票友,演老生。1923年下海。宗法谭鑫培并有所发展,结合自己嗓音条件,形成婉转跌宕、韵味醇厚的新腔,世称言派”。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等。
闽中十子
[相关解释]
1.明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的合称。十子诗宗法盛唐。明袁表马荧编有《闽中十子诗》。
1.明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的合称。十子诗宗法盛唐。明袁表马荧编有《闽中十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