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3 查到相关宋朝的内容。
带有宋朝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真 [相关解释]
1.三真经。 2.指宋朝的富弼﹑韩琦﹑欧阳修﹑张康节。真,谓名副其实。
东窗事发 [相关解释]
传说宋朝秦桧在他家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地藏王(神名)化为一个行者到人间作证说东窗事犯了,秦桧不久就死了(见于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杂剧》)。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四里说,秦桧死后他老婆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带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书愤 [相关解释]
诗篇名。南宋陆游作。当时作者罢官闲居在乡。诗中回顾了自己青壮年时代的军旅生涯,感慨功业未成而身已衰老,并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全诗气概悲壮,语意深沉。第三、四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不用一个动词,即写出南宋两大主要战线的典型特征,是广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云龙 [相关解释]
1.云和龙。 2.《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孔颖达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3.喻朋友相得。 4.即龙。 5.喻豪杰。 6.骏马的美称。 7.汉宫殿门名。 8.山名。在江苏省徐州市。 9.印有龙的图案的茶饼﹐为宋朝的贡茶。泛指优质名茶。
入中 [相关解释]
1.宋朝地方政府向朝廷缴纳钱物称"入中"。
入门杖子 [相关解释]
1.宋朝对重犯所施的一种酷刑。
北宋 [相关解释]
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起,到钦宗(赵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 [相关解释]
朝代名。见宋②”(613页)。
南平 [相关解释]
1.里名。 2.五代时十国之一。也叫荆南。唐朝末年,高季兴为荆南留守,后唐封为南平王。占有今湖北荆州一带地方。至高继冲,归降宋朝。公元907-963年。《新五代史》有《南平世家》。
吃虀宰相 [相关解释]
1.指宋范仲淹。仲淹少时家贫,读书山寺,断虀块粥而食,官至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事见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引宋文莹《湘山野录》。
四书院 [相关解释]
1.宋初各地所设书院甚多,其中以江西星子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最著名,合称四书院。宋王应麟《玉海.宫室.宋朝四书院》"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老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白鹿洞为尤着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一说指白鹿洞﹑石鼓(在湖南衡阳)﹑应天﹑岳麓四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娄猪 [相关解释]
1.母猪。比喻淫乱的女子。《左传·定公十四年》"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预注"娄猪,求子猪,以喻南子。艾瑕喻宋朝。"南子,卫灵公妃,淫乱,故以喻之。一说谓娄猪为求牡之猪。参阅清王鸣盛《蛾术篇·娄猪》。
宋朝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宋国公子,容貌甚美◇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
寨主 [相关解释]
1.山林贼寇的首领。 2.宋朝要塞地区的军事头领。
小祥 [相关解释]
1.古时父母丧后周年的祭名。祭后可稍改善生活及解除丧服的一部分。 2.用于称一般死者的周年祭。 3.古时皇帝﹑皇太后﹑皇后等死后十二日举行小祥祭。自汉文帝遗诏减丧服期﹐以后皇室之丧﹐常以日易月(一天代替一月)。宋朝皇室又按旧制行丧﹐要举行两次小祥祭。
左右选 [相关解释]
1.宋朝吏部铨叙官吏,以文选为左选,武选为右选。
延英殿 [相关解释]
1.亦省称"延英"。 2.唐代宫殿名。在延英门内。《唐六典·尚书·工部》"宣政之左曰东上阁﹐右曰西上阁﹐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肃宗时,宰相苗晋卿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延英殿召对,以示优礼◇沿为故事。唐白居易《寄隐者》诗"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宋高承《事物纪原·朝廷注措·延英》"《唐书》'韩皋曰延英之置,肃宗以苗晋卿年老难步,故设之耳。'后代因以为故事。《宋朝会要》'康定二年八月,宋庠奏唐自中叶已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延英赐对,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一说"延英召对"始于唐代
扬州慢(淮左名都) [相关解释]
词篇名。南宋姜夔作。为作者的自度曲。写扬州在金兵南侵中遭受兵灾后的荒凉景象,并借唐代杜牧描写扬州繁华的诗句作为反衬。全篇情调低沉凄清,隐含着对南宋朝廷的谴责。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三句,尤为人传诵。
止法 [相关解释]
1.宋朝对文武臣转官的规定。
洞案 [相关解释]
1.唐宋朝会时安设香炉的一种几案。唐郑谷《寄左省韦起居序》诗"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予昔领门下省﹐会天子排正仗﹐吏供洞案者﹐设于前殿两螭首间。案上设燎香炉﹐修注官夹案立。予诘吏何名洞﹐吏辞不知。予思之﹐通朱漆为案﹐故名曰洞耳。"一说﹐洞﹐训"敬"﹐案列于中以起人敬﹐故名。参阅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诂笺二》。
海上之盟 [相关解释]
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
版版六十四 [相关解释]
宋朝铸钱每版以六十四文为定数◇用以比喻拘泥死板,不知变通他做什么事都版版六十四。
理度 [相关解释]
1.宋朝皇帝理宗﹑度宗的并称。
目子钱 [相关解释]
1.宋朝皇宫中的一种赏钱。
瞻笏 [相关解释]
1.南宋朝参仪式的一种。
祝鮠之佞 [相关解释]
1.《论语.雍也》"不有祝鮠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祝鮠,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艾豭 [相关解释]
1.亦作"艾猳"。 2.老公猪。亦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语出《左传.定公十四年》"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预注"艾豭,喻宋朝。艾,老也。"陆德明释文"豭,牡豕也。"
蕃学 [相关解释]
1.蕃,通"番"。宋朝所设供外族或异国人读书的学校。 2.蕃,通"番"。谓宋代西夏国创建的学校。
赵宋 [相关解释]
1.指宋朝。因皇室姓赵,故称。
赵社 [相关解释]
1.指宋朝。因皇室姓赵,故称。社,祭土神的地方。
辞馆 [相关解释]
1.指北宋朝廷设立的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职掌图籍之编校及国史的编修﹐任职人员一般从文学之士中考选。 2.旧谓塾师辞职。
陈桥兵变 [相关解释]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青城之祸 [相关解释]
1.指宋朝徽钦二帝被金俘虏和金末帝被元俘虏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