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2 查到相关学部的内容。
带有学部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刘敦桢(1897-1968) [相关解释]
建筑历史学家。字士能,湖南新宁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今东京工业大学)。曾任职于中国营造学社。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兼南京分室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著有《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史》等,有《刘敦桢文集》(四卷)。
吴有训(1897-1977) [相关解释]
物理学家,教育家。江西高安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从事x射线散射光谱的研究,曾以精湛的实验技术证实康普顿效应。培养了许多中国物理学人才。
学部 [相关解释]
1.清代末期官署名,掌管全国学务,民国以后改为教育部。 2.中国科学院的学术领导机构,由优秀科学家的代表组成。现设物理数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学部共五个学部。学部委员大会是中国科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学部委员大会主席团是学部委员大会闭幕后的决策机构。
庄长恭(1894-1962) [相关解释]
有机化学家。福建泉州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校长。建国后,任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主要研究麦角甾醇的结构、甾体化合物及稠环脂肪族化合物的合成。还研究生物碱,从中药汉防己分离出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为中国运用微量方法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合成起了先驱作用。
张钰哲(1902-1986) [相关解释]
天文学家。福建闽侯人。1919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国留学,1929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央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天文学会会长、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28年发现第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长期从事对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和研究,并指导对人造卫星轨道研究。著有《天文学论丛》和《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等。
旁遮普大学 [相关解释]
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1882年创建于拉合尔。设有文科、理科、工科、药学、法学、商法、教育学、伊斯兰及东方学八个教学部。
朱洗(1900-1962) [相关解释]
实验生物学家。浙江临海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动物卵子的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阐明卵子成熟程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建立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为探讨卵子成熟、受精和发育等,开辟新的研究途径。著有《生物的进化》。
李四光(1889-1971) [相关解释]
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字仲揆,湖北黄冈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后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等职。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等。创建地质力学,研究fe61?苹石,建立构造体系概念。著有《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梁思成(1901-1972) [相关解释]
建筑学家。广东新会人。梁启超长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历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主任等职。中科院学部委员。从事建筑教育和中国建筑史研究工作,参加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等。著有《清式营造则例》、《营造法式注释》和《中国建筑史》等,有《梁思成文集》。
涂长望(1906-1962) [相关解释]
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北汉口人。曾赴英国留学。历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央大学教授,中央气象局首任局长等职。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开创了中国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首先提出研究中国的长期天气预报应从全世界天气出发,研究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浪动和海洋环流与温度、降水的关系,更细致地区划了中国气候分区等。著有《中国气候区域》和《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问题》等。
潘菽(1897-1988) [相关解释]
心理学家。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毕业◇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学基础》等。
王亚南(1901-1969) [相关解释]
经济学家〓北黄冈人。1938年与郭大力合译出版马克思《资本论》。建国后,任厦门大学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作有《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等。
王国维(1877-1927) [相关解释]
近代学者。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文学、哲学,受德国康德、叔本华、尼采等影响◇在通州、苏州任教。1906年入北京任学部总务司行走。1925年任清华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在哲学、文学、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所作《人间词话》为重要的词学批评著作。著有《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等。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
生物地理学 [相关解释]
部门自然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生物群落及其组成成分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及规律的科学。主要分为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
童第周(1902-1979) [相关解释]
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浙江鄞县人。复旦大学毕业,获比利时比京大学博士学位。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主任,副院长。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海鞘和金鱼卵的发育能力、文昌鱼卵的发育规律,取得重大成就。与合作者研究生物性状遗传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获得很多成果。
竺可桢(1890-1974) [相关解释]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字耦舫,浙江上虞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科院副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对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尤其对中国气候、气候变迁和科学史的研究有突出贡献,提出以物候的历史变化为标尺的气候变迁理论。著有《竺可桢文集》、《物候学》。
裴文中(1904-1982) [相关解释]
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直隶(今河北)丰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又发现山顶洞人化石,对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作出很大贡献。建国后,任中科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视学 [相关解释]
1.周制,天子亲临国学行春秋祭奠及养老之礼,称"视学"。 2.天子亲往或派有司到国学对学子进行考试。《礼记.学记》"未卜秂,不视学。"孔颖达疏"视学谓考试学者经业。或君亲往,或使有司为之,非天子大礼也。"《新唐书.礼乐志四》"天子有时而行之者,曰封禅﹑巡狩﹑视学﹑耕籍﹑拜陵。"后泛指官员考察学政。 3.学官名。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学部奏定各省提学使司设省视学六人,承提学使之命,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各级劝学所亦各设视学一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教育部及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仍设视学。国民党统治时期
郑振铎(1898-1958) [相关解释]
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2年创办《儿童世界》杂志。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并任大学教授◇旅居巴黎。建国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8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小说《桂公塘》,论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有《郑振铎文集》。
陈寅恪(1890-1969) [相关解释]
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在欧美留学十余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民族史、古代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精湛的研究。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陈衍(1856-1937) [相关解释]
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诗为闽派代表作家之一,标榜同光体”。著作有《石遗室诗话》、《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近代诗钞》等。
马寅初(1882-1982) [相关解释]
经济学家。浙江嵊县(今嵊州)人。获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曾撰文抨击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5年后,提出控制中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著有《新人口论》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