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3 查到相关孝悌的内容。
带有孝悌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序 [相关解释]
1.相传为夏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郑玄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钥于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于中养老。"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 2.古代宫室的东厢房,为藏图书﹑秘籍之所。 3.泛指东厢房。
卫翼 [相关解释]
卫护辅佐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
四科 [相关解释]
1.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2.南朝宋东观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 3.汉代举士的四种科目。 4.指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 6.人品四等。即容悦之凡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诗文的四种形式。即奏议
孝廉 [相关解释]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盐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孝弟 [相关解释]
1.亦作"孝悌"。 2.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3.指孝弟者。 4.汉代乡官名。
孝弟力田 [相关解释]
1.亦作"孝悌力田"。 2.汉代盐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3.唐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
孝恺 [相关解释]
1.孝悌,孝敬。
孝悌 [相关解释]
也作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力田 [相关解释]
1.见"孝弟力田"。
孝门 [相关解释]
1.孝悌之家。
祖旧 [相关解释]
1.谓父祖故旧。《管子.牧民》"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又"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郭沫若等集校引闻一多曰"祖旧即先祖之大臣。"一说,谓恭承先祖之旧法。见尹知章注。
贞孝 [相关解释]
1.志节坚贞,性行孝悌。
顺悌 [相关解释]
1.逊顺孝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