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9 查到相关字书的内容。
带有字书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字书
[相关解释]
1.谓短札。
1.谓短札。
七字法
[相关解释]
1.汉字书写运笔的七种方法,即攍﹑压﹑钩﹑揭﹑抵﹑导﹑送,亦称拨镫法。南唐李煜《书述》"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于此日……所谓法者,攍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沈尹默《书法论.余论》"检阅计有功《唐诗纪事》陆希声条,只言凡五字,攍﹑押﹑钩﹑格﹑抵,而无'谓之拨镫法'字样。由此可见,李煜的七字法是参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尽可以为依据的。"
1.汉字书写运笔的七种方法,即攍﹑压﹑钩﹑揭﹑抵﹑导﹑送,亦称拨镫法。南唐李煜《书述》"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于此日……所谓法者,攍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沈尹默《书法论.余论》"检阅计有功《唐诗纪事》陆希声条,只言凡五字,攍﹑押﹑钩﹑格﹑抵,而无'谓之拨镫法'字样。由此可见,李煜的七字法是参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尽可以为依据的。"
三仓
[相关解释]
1.古字书名『初,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晋时,又以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2.指储粮之太仓﹑石头仓﹑常平仓。
1.古字书名『初,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晋时,又以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2.指储粮之太仓﹑石头仓﹑常平仓。
九宫格儿
[相关解释]
练习汉字书法用的方格纸,每个大格再用‘井’字形交叉的线分成九个小格。
练习汉字书法用的方格纸,每个大格再用‘井’字形交叉的线分成九个小格。
书学
[相关解释]
1.犹典籍。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
1.犹典籍。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
五苍
[相关解释]
1.指古代五种字书『初合《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一书,统称《苍颉篇》,又称《三苍》。魏晋时,增《训纂篇》﹑《滂喜篇》,亦称《三苍》,又称《五苍》。
1.指古代五种字书『初合《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一书,统称《苍颉篇》,又称《三苍》。魏晋时,增《训纂篇》﹑《滂喜篇》,亦称《三苍》,又称《五苍》。
借换
[相关解释]
1.向人借贷。 2.汉字书法。为结体美观而省并变换笔划或移易偏旁位置,称为"借换"。
1.向人借贷。 2.汉字书法。为结体美观而省并变换笔划或移易偏旁位置,称为"借换"。
分书
[相关解释]
1.汉字书体名。即八分书。 2.子孙分家析产的凭据。
1.汉字书体名。即八分书。 2.子孙分家析产的凭据。
史篇
[相关解释]
1.《史籀篇》的省称。相传为周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
1.《史籀篇》的省称。相传为周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
噢嗗
[相关解释]
1.喧叫吸饮声。唐韩愈孟郊《征蜀联句》"渴斗信貀呶,啖奸何噢嗗。"朱熹考异"噢,音奥,叫也。嗗,字书'饮声谓之嗗',于八切。"一说谓贪于饮食。钱仲联补释"噢,当借为懊。《广韵》入声一屋'懊,贪也,于六切。'噢嗗,谓贪于饮啖。"
1.喧叫吸饮声。唐韩愈孟郊《征蜀联句》"渴斗信貀呶,啖奸何噢嗗。"朱熹考异"噢,音奥,叫也。嗗,字书'饮声谓之嗗',于八切。"一说谓贪于饮食。钱仲联补释"噢,当借为懊。《广韵》入声一屋'懊,贪也,于六切。'噢嗗,谓贪于饮啖。"
字书
[相关解释]
1.以字为单位,解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说文解字》﹑《玉篇》等。 2.古代指识字课本,如《史籀篇》﹑《仓颉篇》等。
1.以字为单位,解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说文解字》﹑《玉篇》等。 2.古代指识字课本,如《史籀篇》﹑《仓颉篇》等。
字典
[相关解释]
以字为单位,按一定顺序编排,逐一说明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中国古代称字书”,直到《康熙字典》问世才称字典”。最早的汉语字典是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近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如《新华字典》;一类是专门性的,如《异体字字典》。
以字为单位,按一定顺序编排,逐一说明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中国古代称字书”,直到《康熙字典》问世才称字典”。最早的汉语字典是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近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如《新华字典》;一类是专门性的,如《异体字字典》。
急就篇
[相关解释]
1.古代字书名。为学童识字之书『史游作。今本三十四章,二千一百四十四字(末一百二十八字为汉以后人所加),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首句有"急就"二字,因以名篇。一说如遇难字,缓急可就而求,故名。
1.古代字书名。为学童识字之书『史游作。今本三十四章,二千一百四十四字(末一百二十八字为汉以后人所加),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首句有"急就"二字,因以名篇。一说如遇难字,缓急可就而求,故名。
文籍
[相关解释]
1.文字书籍。 2.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3.文簿帐册。
1.文字书籍。 2.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3.文簿帐册。
玉篇
[相关解释]
1.字书名。南朝梁顾野王撰,凡三十卷。 2.泛指字书。
1.字书名。南朝梁顾野王撰,凡三十卷。 2.泛指字书。
篆体
[相关解释]
1.篆字的书体『字书体的一种。
1.篆字的书体『字书体的一种。
篆额
[相关解释]
1.用篆字书写碑额。
1.用篆字书写碑额。
草篆
[相关解释]
1.汉字书体的一种。篆貌隶骨,笔势飞举,刚劲有力『魏宫阙题署多用之。
1.汉字书体的一种。篆貌隶骨,笔势飞举,刚劲有力『魏宫阙题署多用之。
虫文
[相关解释]
1.即虫书。古文字书体的一种。
1.即虫书。古文字书体的一种。
虬螭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虬龙与螭龙。 2.比喻汉字书法中的篆书。
1.传说中的虬龙与螭龙。 2.比喻汉字书法中的篆书。
袀服
[相关解释]
1.同一的服装。谓着相同的戎装。语出《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陆德明释文"均,如字,同也。字书作袀,音同。"《文选.左思》"六军袀服。"刘逵注引《左氏传》曰"袀服振振。"《吕氏春秋.悔过》"今袀服回建,左不轼而右之超乘者五百乘。"高诱注"袀,同也。兵服上下无别,故曰袀服。"陈奇猷校释"盖与敌作战,使敌人分辨不出何者为将帅,何者为士卒,将帅与士卒服同一之戎服,故曰袀服。"一说,为黑色戎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左氏传》晋献公时童謡曰'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袀服振振,取虢之旗。'"颜师古注"袀服,黑衣
1.同一的服装。谓着相同的戎装。语出《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陆德明释文"均,如字,同也。字书作袀,音同。"《文选.左思》"六军袀服。"刘逵注引《左氏传》曰"袀服振振。"《吕氏春秋.悔过》"今袀服回建,左不轼而右之超乘者五百乘。"高诱注"袀,同也。兵服上下无别,故曰袀服。"陈奇猷校释"盖与敌作战,使敌人分辨不出何者为将帅,何者为士卒,将帅与士卒服同一之戎服,故曰袀服。"一说,为黑色戎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左氏传》晋献公时童謡曰'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袀服振振,取虢之旗。'"颜师古注"袀服,黑衣
贻戚
[相关解释]
1.《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按,《玉篇.言部》引《字书》"诒,或为贻字。"后以"贻戚"指留下烦恼。
1.《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按,《玉篇.言部》引《字书》"诒,或为贻字。"后以"贻戚"指留下烦恼。
通训
[相关解释]
1.普遍的训诫。 2.训诂学名词。在字书或古书的注释中对多义字根据通常使用的意义所加的解释。如"庸"字训"用",训"常",训"众";其中在古书中训"用"者为常见的训释,"用"就是通训。
1.普遍的训诫。 2.训诂学名词。在字书或古书的注释中对多义字根据通常使用的意义所加的解释。如"庸"字训"用",训"常",训"众";其中在古书中训"用"者为常见的训释,"用"就是通训。
锦中书
[相关解释]
1.锦字书。
1.锦字书。
锦书
[相关解释]
1.华美的文书。 2.锦字书。
1.华美的文书。 2.锦字书。
锦字
[相关解释]
1.指锦字书。 2.喻华美的文辞。
1.指锦字书。 2.喻华美的文辞。
锦字书
[相关解释]
1.指前秦苏蕙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对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后多用以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
1.指前秦苏蕙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对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后多用以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
闲架
[相关解释]
1.亦作"间架"。 2.指房屋的结构形式。 3.指其它物品的结构。 4.间架税。唐中叶始行的按房屋间架数及等级所征收的杂税。 5.房室计量单位。 6.借指诗文的布局。 7.借指汉字书写的笔画结构。
1.亦作"间架"。 2.指房屋的结构形式。 3.指其它物品的结构。 4.间架税。唐中叶始行的按房屋间架数及等级所征收的杂税。 5.房室计量单位。 6.借指诗文的布局。 7.借指汉字书写的笔画结构。
题旨
[相关解释]
表明作品宗旨的文字书前以题旨说明写作缘起及全书大意。
表明作品宗旨的文字书前以题旨说明写作缘起及全书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