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2 查到相关太学的内容。
带有太学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学 [相关解释]
1.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隶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 2.宋代称太学之外舍﹑内舍﹑上舍为三舍﹐亦称三学。 3.佛教称戒学﹑定学﹑慧学为"三学"。
三舍 [相关解释]
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2.泛指距离远。 3.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 4.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三舍法 [相关解释]
1.宋神宗时取士法,为元丰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
上学 [相关解释]
1.最好的学习。 2.指古之上庠或太学。
上舍 [相关解释]
1.上等的馆舍。 2.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见《宋史.选举志三》。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 3.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
两学 [相关解释]
1.国学和太学的合称。 2.指国学及太学的学子。
中书学 [相关解释]
1.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
五学 [相关解释]
1.西周大学,设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和太学,总称五学。见《大戴礼记.保傅》﹑《汉书.贾谊传》。 2.指《乐》﹑《诗》﹑《书》﹑《礼》﹑《春秋》。
京学 [相关解释]
1.京师的太学。
优校 [相关解释]
1.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内舍生考校成绩获得优等,称优校。优校生经舍试即可任官。
俊士 [相关解释]
1.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郑玄注"可使习礼者﹐学大学。"孔颖达疏"身虽升学﹐亦以学未成﹐犹给司徒繇役;若其学业既成﹐免其繇役。"唐代为取士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太平天国称补廪为俊士。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廪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 2.才智杰出的人。
儒馆 [相关解释]
1.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机构。如太学﹑昭文馆﹑集贤院之类。
入馆 [相关解释]
1.谓进入三馆供职。馆,三馆。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又以广文馆﹑太学馆﹑律学馆为三馆。
六君子 [相关解释]
1.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其中最著者﹐约有(1)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宋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及陈师道﹑李廳﹐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秅《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3)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为韩侂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衜﹑徐范﹑蒋傅﹑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被屏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 2
六学 [相关解释]
1.指六艺或六经。 2.谓周代的小学﹑东学﹑南学﹑西学﹑北学﹑太学。见《大戴礼记.保傅》。 3.唐国子监设六馆﹐亦称"六学"。
六贼 [相关解释]
1.谓桅天下的六种恶人。 2.指北宋末之蔡京﹑朱勔﹑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六人。他们结党营私﹐桅国家﹐被太学生陈东等斥为"六贼"。见《宋史·钦宗纪》。 3.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此六尘能以眼﹑耳等六根为媒介﹐劫掠"法财"﹐损害善性﹐故称。见《楞严经》卷四。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谓此六根妄逐尘境﹐如贼劫财。
六馆 [相关解释]
1.国子监之别称。唐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宋元以后﹐渐加合并﹐以至仅存国子一学﹐但后世仍以六馆指国子监。 2.谓清之实录馆﹑文颖馆﹑国史馆﹑四库全书馆﹑四库会要馆﹑内廷方略馆。
内舍 [相关解释]
1.内室。 2.古代妇女居于内室,因借指妻子﹑女眷。 3.宋代太学三舍之一。初学者入外舍,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升上舍。
北学 [相关解释]
1.指周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之一。相传夏﹑商﹑周三代的最高学府内分东西南北四学和太学。 2.指南北朝时北朝的经学。
升学 [相关解释]
1.古时指进入太学或国学。 2.谓由低一级学校进入高一级学校。
南学 [相关解释]
1.周代五学之一。周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 2.南朝宋何尚之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3.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南朝经师,发展魏晋学风,除《诗》﹑《三礼》采用郑玄笺注外,《周易》用三国魏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左传》用晋杜预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4.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 5.清代雍正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
右学 [相关解释]
1.即太学。
四杰 [相关解释]
1.四位杰出的人物。旧时多以称著名文士。(1)指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2)指宋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见宋苏轼《叙》。(3)指宋曹绛﹑刘焘﹑崔执柔﹑刘正夫。清史梦兰《异号类编.联称》引《姓谱》"曹绛,字元象,与刘焘﹑崔执柔﹑刘正夫在太学,号四杰。"(4)指宋欧阳弇﹑欧阳弈﹑欧阳弁﹑欧阳彝。清史梦兰《异号类编.联称》引《姓谱》"宋欧阳彝,卢陵人,与兄弇﹑弈﹑弁俱有文采,时称四杰。"(5)指
四门博士 [相关解释]
1.学官名。北魏太和二十年因刘芳表请立四门博士。隋代隶于国子监,唐始合于太学。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人子弟。元以后不设。
四门学 [相关解释]
1.古代学校名。北魏正始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唐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隋代及北宋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元以后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四门弟子 [相关解释]
1.指太学生。
士籍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的名籍谱系。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2.各地科考应试士人的名籍簿。参阅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置士籍》﹑《续文献通考.选举一》。 3.明洪武二十一年命进士立石题名于太学,以记载进士名籍,称士籍。唐代称进士登科记,宋代称进士小录。参阅《续文献通考.选举二》。
外学 [相关解释]
1.指太学以外的学校。 2.东汉儒生以"六经"为外学。 3.佛教指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学。
太学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武帝时开始设立。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太学体 [相关解释]
1.宋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
太学生 [相关解释]
1.在太学里就读的学生。参见"太学"。
学省 [相关解释]
1.即太学。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
小试 [相关解释]
1.小加试验。 2.旧时太学生﹑童生应贡举及学政﹑府县之考试。
少学 [相关解释]
1.古代学校名。相对于太学而言。
岁课 [相关解释]
1.汉时,每年从太学中选任官吏的考试。 2.一年的赋税。 3.一年的劳绩。
左学 [相关解释]
1.相传殷代的小学,西周为国学之一种。一说右学﹑左学皆太学,同在城郊,实为一学,但有楹东﹑楹西之分。《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左学﹐小学也。"唐李华《含元殿赋》"盖左学之遗制﹐协前王之讲德。"后用以泛称学校。
巾卷 [相关解释]
1.头巾和书卷,古代太学生所用。《宋书.礼志五》"巾以葛为之……今国子太学生冠之,服单衣以为朝服,执一卷经以代手板。" 2.借指学生。
开成石经 [相关解释]
1.始刊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成于开成二年(837年),故名。经石立于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太学。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十二种。共二百二十七石。字体为正书,标题为隶书。大和时,经字已有改刻,以后更屡经修改﹑补刻和添注。也称唐石经。今在西安碑林。
弟子员 [相关解释]
1.汉对太学生﹑明清对县学生员的称谓。
张衡(78-139) [相关解释]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曾在洛阳就读于太学。曾任南阳郡主簿、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浑象、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木鸟。研究过圆周率,求得π=10(31622),绘制中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著有《灵宪》、《灵宪图》、《算网论》、《二京赋》、《归田赋》和《四愁诗》等。
张道陵(34-156) [相关解释]
东汉五斗米道创立者。原名张陵,字辅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入太学◇入鹤鸣山(四川大邑县境)修道。结合民间巫术用符水为人治病,并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道派,为道教定型之始。入道者须交纳米五斗,故时称五斗米道”◇被道教徒尊为天师”,世称张天师”。
感风 [相关解释]
1.谓中风。 2.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参见"感风簿"。
感风簿 [相关解释]
1.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的登记簿。例以"感风"为名,故称。
扫学 [相关解释]
1.古代称太学生员罢课。
方领矩步 [相关解释]
1.方形的衣领﹐规矩适度的步子。指古代儒生的服饰和仪态。亦借指儒生。语本《后汉书.儒林传序》"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又《马援传》"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李贤注"《前书音义》曰'颈下施衿领正方﹐学者之服也。'矩步者﹐回旋皆中规矩。"
月书 [相关解释]
1.指姻缘簿。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载杜陵韦固旅次宋城﹐见"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捡书"﹐固问﹐答曰"天下之婚牍耳。" 2.书体名。 3.每月考试登记簿。宋代太学每月私试﹐孟月经义﹐仲月论﹐季月策﹐按文理优劣﹐逐月书于簿籍﹐以决升降。
月考 [相关解释]
1.每月查考。 2.宋代太学每月对生员学业的考核。 3.指现代学校相对于学期考试而言的每月举行的考试。
有发头陀寺 [相关解释]
1.宋时对太学的戏称。因其斋舍简朴﹐生活清苦如僧寺﹐故云。
梁鸿 [相关解释]
东汉诗人。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初曾就学于太学,后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章帝时,路经洛阳,因见宫殿建筑侈华,耗费民力,作《五噫歌》讽刺之,被章帝下令搜捕,改姓名南逃吴地◇病死。
槐馆 [相关解释]
1.指太学,亦泛指学馆。
汜人 [相关解释]
1.唐沈亚之《湘中怨解》载,垂拱中,驾在上阳宫。太学进士郑生晨发铜驼里,乘晓月渡洛桥,遇艳女,自言养于兄,因嫂恶,欲投水。生载归,与之同居,号曰汜人。汜人能诵善吟,其词艳丽不凡。数年后,汜人自述本系蛟宫之娣,贬谪而从生,今已期满。遂啼泣离去。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郑子况为岳阳太守﹐因上巳日携家登岳阳楼﹐下望鄂渚。郑追想汜人﹐俄有所见﹐闻汜人歌曰'溯青山兮江之湄﹐泳湖波兮袅緑裾﹐意拳拳兮心莫舒。'"后诗词中用作钟情艳女之典。
熹平石经 [相关解释]
1.东汉时所刻碑石经书『灵帝熹平四年根据蔡邕等正定经本文字的建议始刻,讫至光和六年,凡历九年而成。共刻四十六石碑,用隶书一体写成,立于太学讲堂前的东侧,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太学遗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朱家圪垱村。
环林 [相关解释]
1.《文选.潘岳》"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渊。"李善注引仲长统《昌言》"沟池自周,竹木自环。"后因用指明堂或太学。
璧堂 [相关解释]
1.辟雍与明堂的并称。辟雍,太学,环之以水,形似璧。明堂,宣明政教的厅堂。
璧水 [相关解释]
1.指太学。 2.泛指读书讲学之处。 3.砚名。以砚圆如璧,外环以水,故名。
璧池 [相关解释]
1.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
璧泉 [相关解释]
1.璧池,璧雍,太学。
璧海 [相关解释]
1.犹璧池。太学的美称。
璧雍 [相关解释]
1.亦作"璧廱"。 2.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
田假 [相关解释]
1.唐时太学﹑国子学的假期名称。因农事忙而放假,故名。
编柳 [相关解释]
1.编联柳木制成的书简『孙敬到洛阳,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置其母,然后入学,编杨柳简以为经。见《文选.任昿》"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因用作苦学的典故。
袒割 [相关解释]
1.袒右膊而割切牲肉,古代天子敬老﹑养老之礼。语出《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醩。"
论难(-nàn) [相关解释]
辩驳诘难互相论难|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
诣学 [相关解释]
1.指清朝帝王亲临太学视学。
贤关 [相关解释]
1.进入仕途的门径。语本《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颜师古注"关,由也。"
贾长头 [相关解释]
1.指汉贾逵。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经学家,文学家。撰有《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等。幼时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其身甚长,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见《东观汉记.贾逵传》。
送东阳马生序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明代宋濂作。马生,是作者家乡的太学生。文中回顾了作者少年求学的艰辛,勉励后学者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勤奋攻读。当时作者已身居高官、功成名就,但文章语言平易亲切,循循善诱。
郑玄(127-200) [相关解释]
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曾入太学受业,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聚徒讲学,弟子多达数百千人。桓帝时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遍注群经,自成一家,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号称郑学”。
门人 [相关解释]
1.弟子。 2.魏晋时特指初进太学未取得正式资格的学员。 3.食客;门客。 4.守门的人。
饮焌 [相关解释]
1.亦作"饮蒸"。 2.古礼之一。农事完毕,君臣会宴于太学。
鸣弦揆日 [相关解释]
1.《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后以"鸣弦揆日"称赞嵇康的恬静寡欲,坦荡无私。
鸾枳叹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后称贤者屈就卑小官职的感叹为"鸾枳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