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太仓的内容。
带有太仓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二八事变 [相关解释]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三仓 [相关解释]
1.古字书名『初,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晋时,又以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2.指储粮之太仓﹑石头仓﹑常平仓。
三凤 [相关解释]
1.唐薛元敬有文学,少与薛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 2.明张泰字亨父,太仓人;陆鈔字鼎仪,昆山人;陆容字文量,亦太仓人。三人少齐名,号"娄东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
墨妙亭 [相关解释]
1.亭名。在浙江吴兴旧湖州府署内。宋熙宁五年,孙莘老任吴兴太守时,筑亭收藏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故名墨妙亭。苏轼为此作《墨妙亭记》。 2.亭名。在江苏太仓城北淮云寺中。元浙江军器提举官顾信与赵孟俯友好,将所得赵书刻于石上,并筑亭保护,故名。
太仓 [相关解释]
1.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 2.胃的别名。本以太仓喻胃﹐后径称胃为太仓。
太仓一粟 [相关解释]
1.犹太仓稊米。
太仓稊米 [相关解释]
1.大谷仓中一粒小米﹐喻极渺小。语出《庄子.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祒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弇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古谓日没之所。又名崦嵫山﹑弇兹山。 2.园名。在江苏省太仓县﹐为明王世贞所筑。因以为王世贞的别称。
弇州 [相关解释]
1.地名。 2.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明王世贞的别号弇州山人的省称。王世贞筑弇山园于江苏隆福寺(在今太仓县)西﹐中叠三峰上弇﹑中弇﹑下弇﹐因自号弇州山人。
张溥(1602-1641) [相关解释]
明代文学家。字天如,号西铭,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年间进士。授庶吉士。组织复社”,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在士大夫阶层有很大影响。有名篇《五人墓碑记》。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
朱石麟(1899-1967) [相关解释]
电影导演。江苏太仓人。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预科。1927年起先后任华北电影公司和联华影业公司编译部主任。1946年去香港,参与创建凤凰影业公司。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理事。一生执导故事片七十余部。主要有《慈母曲》、《一板之隔》、《一年计》、《新寡》等。
王原祁(1642-1715) [相关解释]
清代画家。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王时敏孙。康熙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擅画山水,继承家法,用笔沉着。与祖父及王鉴、王畈⒊扑耐酢保加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著有《罨画集》。
王时敏(1592-1680) [相关解释]
明末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入清不仕。擅画山水,宗黄公望,苍润松秀但缺少变化。与王鉴、王睢⑼踉祁合称四王”,加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著有《西田集》、《西庐画跋》。
粟红贯朽 [相关解释]
1.《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颜师古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谓粮食霉烂,钱贯朽坏。形容钱谷丰饶。
缇萦 [相关解释]
1.人名,汉代孝女『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系长安狱。其少女缇萦随父至长安,上书请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帝怜之,为除肉刑,意乃得免。见《史记.孝文本纪》﹑汉刘向《列女传.齐太仓女》◇代用为称颂孝女的典故。
赘食太仓 [相关解释]
1.谓无功受禄。
陈红 [相关解释]
1.《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颜师古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后因以"陈红"指陈年的谷类。
露朽 [相关解释]
1.财物堆积在露天日久而朽烂。语本《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魏良辅 [相关解释]
明代戏曲音乐家。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寄居太仓(今属江苏)。嘉靖年间,由张野塘等协助,在原昆山腔基础上,吸收海盐、余姚、弋阳诸腔的长处,形成新声,称水磨调”,即昆腔。著有《曲律》(一名《南词引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