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3 查到相关天禄的内容。
带有天禄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外史
[相关解释]
①指正史以外非官修的稗史、野史《天禄阁外史》。②指某些旧小说《儒林外史》。③旧时某些文人的别号白云外史(即清代恽格)。
①指正史以外非官修的稗史、野史《天禄阁外史》。②指某些旧小说《儒林外史》。③旧时某些文人的别号白云外史(即清代恽格)。
天禄
[相关解释]
1.天赐的福禄。《书.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后常指帝位。 2.俸禄。 3.传说中兽名『代多以石雕其形以为饰。 4.汉代阁名◇亦通称皇家藏书之所。 5.酒的代称。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
1.天赐的福禄。《书.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后常指帝位。 2.俸禄。 3.传说中兽名『代多以石雕其形以为饰。 4.汉代阁名◇亦通称皇家藏书之所。 5.酒的代称。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
天禄大夫
[相关解释]
1.指酒。
1.指酒。
天禄辟邪
[相关解释]
1.传说中两种兽名『人雕石为像﹐置于墓前。
1.传说中两种兽名『人雕石为像﹐置于墓前。
天禄阁
[相关解释]
1.汉宫中藏书阁名『高祖时创建﹐在未央宫内。
1.汉宫中藏书阁名『高祖时创建﹐在未央宫内。
天鹿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灵兽名。一名天禄。
1.传说中灵兽名。一名天禄。
投阁
[相关解释]
1.汉扬雄校书天禄阁时,刘棻曾向雄问古文奇字◇棻被王莽治罪,株连扬雄。当狱吏往捕时,雄恐不能自免,即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有诏勿问,但京师纷纷传语"惟寂寞,自投阁。"见《汉书.扬雄传赞》。按扬雄作《解嘲》,有"惟寂惟寞﹐守德之宅"语,故云◇用为文士不甘寂寞而遭祸殃之典。
1.汉扬雄校书天禄阁时,刘棻曾向雄问古文奇字◇棻被王莽治罪,株连扬雄。当狱吏往捕时,雄恐不能自免,即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有诏勿问,但京师纷纷传语"惟寂寞,自投阁。"见《汉书.扬雄传赞》。按扬雄作《解嘲》,有"惟寂惟寞﹐守德之宅"语,故云◇用为文士不甘寂寞而遭祸殃之典。
昭仁殿
[相关解释]
1.宫殿名。在北京市故宫内,干清宫之左。清乾隆时殿内贮宋金﹑元﹑明旧版善本书。殿额题"天禄琳琅"◇楹为五经萃室,藏宋岳珂刊本五经。
1.宫殿名。在北京市故宫内,干清宫之左。清乾隆时殿内贮宋金﹑元﹑明旧版善本书。殿额题"天禄琳琅"◇楹为五经萃室,藏宋岳珂刊本五经。
校藜
[相关解释]
1.《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后因以"校藜"谓精心校勘书籍。
1.《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后因以"校藜"谓精心校勘书籍。
藜火
[相关解释]
1.晋王嘉《拾遗记.后汉》载汉刘向校书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向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1.晋王嘉《拾遗记.后汉》载汉刘向校书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向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配享
[相关解释]
1.亦作"配飨"。 2.享,通"飨"∠祭;祔祀。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 3.享,通"飨"∠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 4.享,通"飨"∠祭;祔祀。指孔子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孔庙。 5.享,通"飨"。谓有资格承当某事。《书.吕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孔颖达疏"享,训当也。是此人能配当天命在于天之下。"一说,谓配天享禄。孙星衍疏"配谓配天,享谓享其禄,言惟能肩任天德,自作善命,则配天命而享天禄于下矣。" 6.享,通"飨"。媲美。
1.亦作"配飨"。 2.享,通"飨"∠祭;祔祀。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 3.享,通"飨"∠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 4.享,通"飨"∠祭;祔祀。指孔子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孔庙。 5.享,通"飨"。谓有资格承当某事。《书.吕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孔颖达疏"享,训当也。是此人能配当天命在于天之下。"一说,谓配天享禄。孙星衍疏"配谓配天,享谓享其禄,言惟能肩任天德,自作善命,则配天命而享天禄于下矣。" 6.享,通"飨"。媲美。
青藜
[相关解释]
1.指藜杖。 2.《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3.借指苦读之事。 4.借指读书人。
1.指藜杖。 2.《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3.借指苦读之事。 4.借指读书人。
马中锡(1446-1512)
[相关解释]
明代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属河北)人。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因主张招抚,下狱死。能诗文,以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最有名。有《东田漫稿》。
明代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属河北)人。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因主张招抚,下狱死。能诗文,以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最有名。有《东田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