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5 查到相关塞耳的内容。
带有塞耳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以规为瑱
[相关解释]
1.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劝告。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
1.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劝告。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
充纩
[相关解释]
1.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
1.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
充耳
[相关解释]
1.塞住耳朵。 2.指声音充满耳朵。 3.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
1.塞住耳朵。 2.指声音充满耳朵。 3.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
垂头塞耳
[相关解释]
1.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1.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塞耳
[相关解释]
1.堵住耳朵。谓有意不听。
1.堵住耳朵。谓有意不听。
塞耳盗钟
[相关解释]
1.《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搑其耳。"后因以"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1.《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搑其耳。"后因以"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玄紞
[相关解释]
1.古代礼冠上系塞耳玉的丝带。 2.古代有皇后亲织玄紞之事,后因以玄紞指女红。
1.古代礼冠上系塞耳玉的丝带。 2.古代有皇后亲织玄紞之事,后因以玄紞指女红。
玉瑱
[相关解释]
1.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器。 2.引申为耳边。 3.美石制的柱础。
1.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器。 2.引申为耳边。 3.美石制的柱础。
环瑱
[相关解释]
1.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瑱,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2.泛指首饰。
1.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瑱,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2.泛指首饰。
瑱紞
[相关解释]
1.古代冠冕上悬系塞耳玉的带子。
1.古代冠冕上悬系塞耳玉的带子。
疾雷不及塞耳
[相关解释]
1.同"疾雷不及掩耳"。
1.同"疾雷不及掩耳"。
紞纩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丝绳及塞耳用的丝绵絮。
1.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丝绳及塞耳用的丝绵絮。
褎如充耳
[相关解释]
1.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毛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马瑞辰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后人多从郑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1.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毛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马瑞辰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后人多从郑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象瑱
[相关解释]
1.古代冠冕两侧下垂结于丝绳上的饰物,以象牙制成,下垂当耳,可以塞耳。
1.古代冠冕两侧下垂结于丝绳上的饰物,以象牙制成,下垂当耳,可以塞耳。
闭目塞耳
[相关解释]
1.同"闭明塞聪"。
1.同"闭明塞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