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9 查到相关地壳的内容。
带有地壳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内力作用 [相关解释]
指由地球内部营力(如温度、压力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喜马拉雅山脉 [相关解释]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分布在中国西藏南部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境内。长约2450千米。主脉大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8000米以上高峰有十六座,中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884813米,最新实测为884627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发达。年青褶皱山脉。地壳极不稳定,处于世界大地震带。
固体地球物理学 [相关解释]
曾称大地物理学”。研究地壳及其以下部分的内部构造、组成、物理性质和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学科。有地震学、地磁学、地力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地壳 [相关解释]
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但分布极不均匀,最厚的陆壳可达70多千米,最薄的洋壳不足2千米。按成分可分上部硅铝层和下部硅镁层。尽管质量只占全球的04%,但和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
地壳运动 [相关解释]
又称构造运动”。由于地球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和地壳内部物质移位的运动。有激烈的如地震,也有缓慢的、人一般不能觉察的如喜马拉雅山的上升。其对地壳的形变影响极大,是造成海陆变迁最主要的原因。
地幔 [相关解释]
地球内部地壳和地核之间的构造层。故旧称中间层”●度约为2900千米,其质量约占地球的672%。一般将其分为上地嵬下地幔两部分。
地球 [相关解释]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人类居住的星球。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三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质量5976×1027克;平均密度552克/厘米3。公转周期36525天,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运行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相交成23°26′的角度,故有四季寒暑和昼夜长短的差别。面积51100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约占708%,陆地约占292%。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嵬地壳构成,地球外部由水圈、大气圈和地球辐射带构成。有一颗卫星(月球)。
地球化学 [相关解释]
1.研究地壳或地质体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历史的科学。涉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化学等多门学科。
地裂 [相关解释]
1.由于地壳变动而土地开裂。 2.土地的裂缝。
地貌 [相关解释]
在地理学中也称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高大的山脉、断陷盆地、火山等)、侵蚀地貌(河流峡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江心洲、火山锥等)等。
地质 [相关解释]
1.土地的形质;土壤的质地。 2.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地质作用 [相关解释]
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形成和变化的作用。按产生的自然力可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前者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后者包括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等,是地壳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地质力学 [相关解释]
1.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构造,以便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一门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为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所倡导而建立。
地质学 [相关解释]
研究地球的科学。主要研究地壳的构造、物质组成、发展变化以及各种地质作用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等。有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
地质年代 [相关解释]
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有相对地质年代和放射测定年代(绝对地质年代)之分。相对地质年代只说明岩石在生成时间上的新老顺序,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放射测定年代则明确说明岩石生成距今的年数,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加以测定。详见下表。[ht6h]地质年代表宙代纪符号同位素年龄(单位百万年)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生物发展的阶段显生宙新生代k瓃第四纪q1616本纪初期人类祖先出现。新第三纪n23214植物和动物接近现代。淡水藻常见。小型浮游有孔虫繁盛。哺乳类形体变大。老第三纪e65
地震前兆 [相关解释]
震前发生的与地震有内在联系的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地下水位、地电、地磁和动植物反应等异常变化。但因地震前必然要出现的前兆”尚未确证,故需对地震前兆作综合分析,以便准确作出地震预报。
地面沉降 [相关解释]
地面大面积下沉的现象。因地壳的构造运动和自然压实等天然原因,或大量开采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等人为原因而产生。会引起构筑物的损坏、海水倒灌等桅,是许多大城市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地下水回灌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地面下沉。
大地测量 [相关解释]
确定地面点位、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精密测量。内容包括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卫星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计算等。任务是(1)为地形测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提供基本的平面和高程控制;(2)为空间科学和国防建设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角和地球重力场数值;(3)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地壳运动和地震预报等提供资料。
岩层 [相关解释]
1.山石层叠。 2.指重叠的山石。 3.地壳中成层的岩石。
岩盐 [相关解释]
1.地壳中沉积成层的盐,由古代海水或湖水干涸后形成。也叫矿盐。
岩石圈 [相关解释]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圈层之一●约70~100千米。
构造山 [相关解释]
由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山体。可分为褶皱山、断块山、褶皱断层山等。
构造湖 [相关解释]
地壳构造运动所造成的拗陷盆地蓄水而成的湖泊。其中以构造断裂形成的断层湖最常见。
水文学 [相关解释]
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沉积岩 [相关解释]
又称水成岩”。松散物质经成层沉积并固结而成的岩石。砾石、砂、黏土、灰泥等母岩风化产物及生物残骸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在陆地和水盆地中形成。主要分布在地壳表层。虽体积只占地壳的5%,但陆地出露面积中却占75%。与火成岩、变质岩一起构成了地壳。
油捕 [相关解释]
1.在地壳中已经形成的石油,常惩水一起沿着裂缝和孔洞流动,如在它们通过的道路上遇到各式各样不透水的﹑底朝上口朝下的"口袋"(构造)时,就会慢慢地聚集起来。这样聚集石油的部分叫做"油捕"。
油苗 [相关解释]
1.地壳内的石油在地面上的露头,是寻找石油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海底扩张说 [相关解释]
一种解释洋底地壳形成的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洋底地壳中的分裂带(洋中脊)中不断涌出,冷却为洋底新地壳,原来的洋底地壳则随之而向两侧扩张。是从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为板块构造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火山口 [相关解释]
1.地质学名词。为火山活动时,由地壳内部喷出高温物质到地面的出口处。常以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矿产 [相关解释]
地壳中有开采价值的物质,如铜、云母、煤等。
矿物 [相关解释]
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大部分是固态的(如铁矿石),有的是液态的(如自然汞)或气态的(如氦)。
硅酸盐 [相关解释]
由硅、氧与一些金属(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也是陶瓷、玻璃、耐火材料、水泥等建筑材料中的主要组分。
造山运动 [相关解释]
一种大规模形成山脉的地壳运动。由于地壳水平运动的挤压力,使地壳形成巨大褶皱和断块,并在地形上成为巨大的构造山脉。大多数山脉均是在造山运动中形成的。
造陆运动 [相关解释]
1.由于地球内部的变化,地壳不断作极为缓慢的升降运动,使海水退出或侵入陆地。
鄱阳湖 [相关解释]
中国最大淡水湖。在江西省北部。接纳赣江、抚河、信江、鄱江和修水,在湖口汇入长江〓盆因地壳断陷而成。面积3960平方千米,高、低水位时面积相差大〗运发达。中国淡水渔业主要基地之一。
陷落 [相关解释]
①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向里凹进去许多盆地都是因为地壳陷落而形成的。②陷进;落在(不利的境地)过去的剥削阶级完全陷落在劳动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他们不想变也得变。③领土被敌人占领县城陷落了。
露头 [相关解释]
地下岩体、地层和矿床等露出地表的部分。可分为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野外地质观察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岩石性质、地层产状、地壳变动及矿产蕴藏等情况。
青藏高原 [相关解释]
世界海拔最高、最年青的高原。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及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间。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为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亚洲很多大河发源于此。高大山脉和宽谷、盆地相间分布,盆地内散布众多的内陆湖。多山岳冰川。冻土分布广。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目前地壳仍在隆起。
风化 [相关解释]
风化1风俗教化有伤~。 风化2 [fēnghuà]①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的破坏等作用,地壳表面和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受到破坏或发生变化。②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