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4 查到相关四人的内容。
带有四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士 [相关解释]
1.道德高尚的人。 2.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孙诒让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秦以后亦有袭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为官秩者。 3.佛经中对菩萨的称呼。 4.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
东马严徐 [相关解释]
1.东方朔﹑司马相如﹑严助﹑徐乐的并称。四人均以文才见重于汉武帝,因而得任较高的官职◇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声讨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林彪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江青、张春桥等的干扰破坏,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真正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在中央领导机构中得到加强。
中轿 [相关解释]
1.清时官员乘轿,依官级的尊卑而定轿夫的人数。四人抬的叫中轿。
丹心谱 [相关解释]
话剧剧本。苏叔阳作于1978年。老中医方凌轩致力于冠心病新药的研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四人帮”控制的卫生部利用方凌轩的女婿庄济生,对新药研究百般阻挠。方凌轩等不顾迫害,终于制成新药时,传来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工作。
二十四友 [相关解释]
1.指晋惠帝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贾谧之门的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刘琨﹑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
于无声处 [相关解释]
话剧剧本。宗福先作于1978年。梅林和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中∥是非过去曾诬陷梅林为叛徒,这次又得知欧阳平因收集天安门诗抄而成为被追捕的反革命分子,即向四人帮”分子告密。欧阳平遭逮捕后,何是非的妻子、女儿坚决与何决裂。
五曹 [相关解释]
1.指尚书省下分职治事的五个官署『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主刺史二千石事;民曹主庶人上书事;主客曹主外国事。成帝时置五人,设三公曹主断狱事。 2.谓秤﹑尺﹑地﹑仓﹑金。
伤痕 [相关解释]
①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受到损害后留下的痕迹。②短篇小说。卢新华作。1978年发表。文化大革命”中,女中学生王晓华与叛徒妈妈”决裂,去了农村。可是,妈妈的政治问题”始终困扰着她。粉碎四人帮”后,妈妈获得平反,但因心力交瘁而去世。王晓华匆匆赶回,却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小说描写了十年浩劫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的创伤。
侍郎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2.古代官名『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3.古代官名。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僧伽 [相关解释]
1.梵语的译音。意为大众。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后单个和尚也称"僧伽"。简称为僧。 2.梵语。狮子。 3.国名。指今斯里兰卡。旧称狮子国。 4.人名。为西域名僧,俗姓何,龙朔初入唐,于泗州建寺,后居荐福寺。世称其为观音大士化身。 5.借指观音大士或其塑像。
内常侍 [相关解释]
1.宫廷内官名。秦称中常侍官,由宦者担任,间用士人『沿称中常侍。至隋改称内常侍。唐置内侍省,设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常侍掌管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五局。
列曹 [相关解释]
1.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西汉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另四人分为四曹;东汉置尚书六人,一人为仆射,另五人分为五曹,因其数多,故称"列曹"。 2.称郡县之属官。
卧车 [相关解释]
设有供旅客睡觉用铺位的铁路客车。有硬卧车和软卧车。前者卧铺垫内不设弹簧,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铺,旅客定员六十人;后者卧铺垫内设弹簧,一般每个单间定员不超过四人,全车旅客定员三十二人。
吴中四士 [相关解释]
1.唐之包融﹑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四人同时知名,均吴人,故称。
噶厦 [相关解释]
原西藏地方政府,由噶伦四人组成。1959年3月后解散。
四五运动 [相关解释]
又称天安门事件”。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3月下旬起,全国各大城市群众冲破四人帮”的禁令,纷纷举行悼念活动。与此同时,北京人民也自发地汇集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4月4日,到天安门广场悼念的群众达二百万人次。5日,群众与部分民兵、警察和战士发生严重冲突,遭到殴打和逮捕。随后群众的革命行动被诬为反革命政治事件”。这个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天安门
四人 [相关解释]
1.四民。
四人天 [相关解释]
1.见"四梵天"。
四人帮 [相关解释]
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四人结成的反革命帮派。见江青反革命集团”(540页)。
四人杰 [相关解释]
1.指宋代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四先生 [相关解释]
1.宋谢良佐﹑游酢﹑吕大临﹑杨时,均为理学家程颐的弟子,时称"四先生"。见《宋史.道学传二.谢良佐》。 2.宋崔鷃﹑陈恬皆戊戌生,田昼﹑李豸皆己亥生,并居颍昌阳翟,四人均反对熙宁变法,合称"戊己四先生"。见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
四夔 [相关解释]
1.夔,舜时贤臣,舜命以为典乐之官。见《书.舜典》◇因将同时而贤能出众的四人美称为"四夔"。
四学士 [相关解释]
1.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
四梵天 [相关解释]
1.道教语。天界的一种。即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贾奕天。亦称"四民之天"。唐人讳"民",又称"四人天"。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云笈七签》卷二一。
四皓 [相关解释]
1.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2.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 3.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四相 [相关解释]
1.三国时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先后任蜀相(尚书令),时称"四相"。因有贤名,亦号"四英"。
四聪 [相关解释]
1.能远闻四方的听觉。 2.指三国魏夏侯玄等四人。
四裴 [相关解释]
1.南朝梁裴黎﹑裴子野﹑裴楷﹑裴绰兄弟四人的合称。
四谏 [相关解释]
1.指宋余靖﹑欧阳修﹑蔡襄﹑王素。四人为谏官,皆敢直言,故称。
四豪 [相关解释]
1.指战国时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四人。
四配 [相关解释]
1.指颜渊﹑子思﹑曾参﹑孟轲。旧时以此四人配祀孔子庙。颜渊﹑子思居东,曾参﹑孟轲居西,通称四配。其始配之年颜渊为三国魏齐王正始二年(见《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曾参为唐睿宗太极元年(见《新唐书.礼乐志五》),孟轲为宋神宗元丰七年(见《宋史.神宗纪三》),子思为宋度宗咸淳三年(见《宋史.度宗纪》)。 2.明袁宏道戏称孔子为饮宗,祀为酒圣,以阮籍﹑陶潜﹑王绩﹑邵雍为配祀。其《觞政.八之祭》云"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为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四配曰阮嗣宗﹑陶彭泽﹑王无功﹑邵尧夫。"
四黄 [相关解释]
1.晋李晃﹑李?﹑李劲﹑李叡兄弟四人的合称。
垂拱四杰 [相关解释]
1.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垂拱,唐武则天年号。四人皆生活于武则天当政时期,故称。
夔头 [相关解释]
1.夔为舜乐官。唐韩会﹑崔造﹑卢东美﹑张正则善音乐,自以为有王佐之才,号为四夔~会在四人中居首,故称夔头。
天九 [相关解释]
1.一种赌博。用牙牌三十二张﹐四人入局﹐各得八张﹐以大击小﹐牌分文武﹐文牌以天牌为尊﹐武牌以九点为尊﹐故名。
天九牌 [相关解释]
1.赌博用具﹐即牌九牌﹐共三十六张﹐一般为四人共戏。
天文生 [相关解释]
1.古代观测天象﹑推算时日的官吏。唐代司天台有天文生六十人。明清属钦天监。清制﹐食俸天文生﹐满﹑蒙古十六人﹐汉军八人﹐汉二十四人。食粮天文生﹐汉五十六人。 2.旧指占卜吉凶﹑选择日子﹑勘察风水的人。
姚文元(1931- ) [相关解释]
浙江诸暨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解放日报》编委。1965年在江青的指使下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上海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媚寝 [相关解释]
1.晋王嘉《拾遗记.吴》"孙亮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于月下清夜舒之。常与爱姬四人,皆振古絶色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而外望之如无隔,惟香气不通于外。为四人合四气香……故有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亮每游,此四人皆同舆席,来侍皆以香名前后为次,不得乱之。所居室名为'思香媚寝'。"后以"媚寝"为焚香之典。
廷尉平 [相关解释]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张春桥(1917- ) [相关解释]
山东巨野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副组长、上海市革委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江青、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3年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执梃 [相关解释]
1.手执梃杖。指持梃作仪卫前导。宋时,天子于宫中,仪卫有主辇二十四人,辇头一人穿紫绣袍,执涂金裹银杖作督领。宰相﹑翰林学士﹑御史则用穿朱衣的吏役呵道,"以梃叩地警众"。三司副使"唯乘紫丝暖座,从人队长持破木梃。"
撒拉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约88万人(1990年)。用撒拉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伊斯兰教。喜唱撒拉曲、花儿”,流行四人骆驼舞”。主要从事农业,园艺业较发达。
文章四友 [相关解释]
指初唐文学家杜审言、李峤、崔融和苏味道。四人齐名,当时号为崔、李、苏、杜,均致力于写作律诗和绝诗。
暗器 [相关解释]
藏在身上暗中施放的兵器,使人来不及防备四人各带暗器,侍立左右|随手放出二枚暗器,将前面二人击倒。
李杜韩柳 [相关解释]
1.唐文学家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四人的并称。
桥牌 [相关解释]
纸牌游戏。起源于17世纪英格兰民间。四人分两组对抗,同伴相对而坐,从发牌者左手第一人起按顺时针方向发牌,每人十三张。比赛分叫牌和打牌两个阶段。按规定术语叫牌,确定定约。打牌时轮流出牌,同样花色以大胜小。完成定约者得分,否则罚分。
永嘉四灵 [相关解释]
1.南宋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皆以晩唐诗风相标榜,反对江西诗派,着意学习唐贾岛﹑姚合诗风,形成一个创作流派。因他们四人都是永嘉人,字号中皆有一'灵'字,时人称为"永嘉四灵"。其诗多清新刻画之辞,但内容贫乏,意境狭窄。参见"四灵"。
江青反革命集团 [相关解释]
由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组成。文化大革命”初期,他们勾结林彪反革命集团,鼓吹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制造大量冤假错案,并在全国范围内煽动打砸抢”,挑动大规模武斗,使全国陷于混乱。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他们在中央政治局结成四人帮”,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毛泽东逝世后,他们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其主要成员被永远开除党籍,并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判刑。
混合泳接力 [相关解释]
竞技游泳集体项目之一。全程400米。每队四人,每人游100米。按照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必须用仰、蛙、蝶以外的任一泳式)的顺序进行。
王洪文(1934-1992) [相关解释]
吉林长春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干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成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主要负责人◇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甪里先生 [相关解释]
1.汉初隐士。商山四皓之一。《汉书.张良传》"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唐颜师古注"四人,谓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所谓商山四皓也。"明胡侍《真珠船.古人名字人少知者》"甪里先生姓周,名术,字元道。"按,《史记.留侯世家》唐司马贞索隐作"角里先生"。
相视莫逆 [相关解释]
1.《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后以"相视莫逆"谓彼此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福乐智慧 [相关解释]
维吾尔族古典叙事长诗。原名《库塔库·比里克》,直译为《给予幸福的知识》。维吾尔族哈喇汗朝诗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约完成于11世纪60年代末。通过国王日出(象征正义与法治)、大臣月圆(象征幸福)、大臣之子贤明(象征智慧)、大臣之友觉醒(象征知足)四人的问答和论辩,表达主张正义、追求幸福、开发智力、劝诫知足的思想,富有哲理。
老莱娱亲 [相关解释]
1.元郭居业《二十四孝》记古今孝子二十四人事迹﹐其一为《戏彩娱亲》﹐记老莱子事亲故事。
自由泳接力 [相关解释]
竞技游泳集体项目之一。每队四人,每人可用任何泳式按顺序游完四分之一距离,以四人游完全程的速度计成绩。比赛项目有4×100米、4×200米。
苏门六君子 [相关解释]
1.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廳六人。他们常与苏轼交游,或为苏轼所荐拔,故称。前四人也称"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 [相关解释]
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都游学于苏轼门下。黄庭坚诗歌、书法与苏轼齐名;秦观以词闻名。
荣侍 [相关解释]
1.犹具庆。指父母俱存。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荣侍下》"宋宋祁《景文集》有《送保定张员外》诗,自注云'君荣侍二亲而行。'意荣侍亦宋人常语,犹具庆也。"旧时填写履历,父母俱存者,书"具庆下"或"荣侍下"。宋楼钥《跋金花帖子绫本小录》"祖﹑父俱存者,今曰'重庆',而第四人张景书'荣侍下'。"参见"具庆"。
諈诿 [相关解释]
1.烦重貌。《列子.力命》﹕"眠娗﹑諈诿﹑勇敢﹑怯疑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张湛注"四名皆假托寓言。諈诿﹐烦重貌。"一说义为嘱托。杨伯峻集释引《尔雅》郭璞注﹕"谓以事相属累以諈诿也。" 2.嘱托。
象人 [相关解释]
1.木偶人;泥人。 2.汉代宫廷中一种专职艺人。《汉书.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象人,若今戏鱼师子者也。"一说,指戴假面具的人。 3.描画人像。
赛艇 [相关解释]
1.水上及航海运动中供比赛用的小艇。有划桨﹑驶帆或机器推进的。 2.划船运动项目之一。比赛分单人﹑双人﹑四人﹑八人和有舵手﹑无舵手等项。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决定名次,先到者为胜。
走卒 [相关解释]
①供驱使奔走的差役走卒健仆|走卒小贩|拔于走卒,命为战将。②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凶作恶的人这个四人帮”的走卒因干了不少坏事而被判了刑。
走钢丝 [相关解释]
杂技节目。由古代的走索发展而来。走索的硬绳”和软绳”改为硬钢丝、软钢丝,演员一至三、四人,在两头拴住的钢丝上做走动、坐卧、跳跃及骑车、上梯、筋斗等动作。在高空表演的称高空钢丝”。
连厢 [相关解释]
1.亦作"连相"。 2.杂耍名。源于金代乐曲《连厢词》。表演时,除有琵琶笙笛及锣鼓等乐器外,常以四人各持竹杆,竹杆两头各嵌直径寸许的小铜钹,或制钱十馀枚,用以击节,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故亦称"打连厢"。
适士 [相关解释]
1.上士。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一般由大宗世嫡者担任。《礼记.祭法》"适士二庙一坛。"郑玄注"适士,上士也。"孙希旦集解"愚谓适士,谓大宗世适为士者也。"《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清孙诒让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清夏炘《学礼管释.释祔》"礼,大夫三庙,适士二庙,三庙者上及曾祖,二庙者祖考而已。"一说,指诸侯所荐仕于天子之士和诸侯之士有功而王朝颁授爵命者。
锦歌 [相关解释]
1.也叫杂锦歌。曲艺的一种。流行于福建西南部﹑台湾及东南亚华侨集中地区。由福建南部民间歌谣发展而成。一般为四人演唱﹐主要以琵琶﹑三弦﹑大管弦﹑洞箫等乐器伴奏。
随想录 [相关解释]
散文集。巴金作。1979-1985年出版。共五集,一百五十篇。作者回顾亲身经历,批判极左路线和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并对文化大革命”作了深刻反思。内容有对故人的怀念、见闻录、访问记、文艺评论以及关于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的建议等。文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随想录】散文集。巴金作。1979-1985年出版。共五集,一百五十篇。作者回顾亲身经历,批判极左路线和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并对文化大革命”作了深刻反思。内容有对故人的怀念、见闻录、访问记、文艺评论以及关于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的建议等。文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鞅仪韦斯 [相关解释]
1.战国时商鞅﹑张仪﹑吕不韦和李斯的并称,四人皆为秦相。
香港海员大罢工 [相关解释]
1922年1月13日,香港海员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至2月底罢工人数增至十万余人。3月4日,大批工人离开香港回广州,行至九龙沙田时,遭英国军警开枪阻拦、镇压,当场打死四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工人坚持罢工,迫使港英当局同意增加工资、恢复工会、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者家属等条件。3月8日罢工胜利结束。
马球 [相关解释]
马术运动项目之一。球场两端线中间各设球门。双方各四人上场,每人执球杖。以球击入对方球门为得分。比赛共四局,每局8分钟,得分多者为胜。
驷乘 [相关解释]
1.古代兵车常乘三人,所乘第四人曰"驷乘"。驷,通"四"。
麻将牌 [相关解释]
娱乐用具。用竹、骨等制成,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分万、索、筒三门,每门自一至九,各四张;另加中、发、白、东、南、西、北各四张,共一百三十六张◇增加花牌和百搭。四人同玩,每人十三张,以先合成四组另一对牌者为胜。旧时多用来赌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