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8 查到相关善言的内容。
带有善言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从善 [相关解释]
1.依从善道;听从善言。
令音 [相关解释]
1.和善的语音。 2.善言,美好的言辞。
党言 [相关解释]
1.直言;善言。
前休 [相关解释]
1.前人的美善言行。
勒毕 [相关解释]
1.古小说中的国名。传说其国之人善言。
吃讷 [相关解释]
1.说话迟钝且结结巴巴。 2.谓不善言辞。 3.指文字佶屈聱牙。
吃诟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陆德明释文"吃,口懈反。诟,口豆反。司马云'吃诟,多力也。'"唐贾餸《百步穿杨叶赋》"克中之时,吃诟不能以施力。"一说善言力诤者。成玄英疏"吃诟﹐言辨也。"
哇哇 [相关解释]
1.善言貌。 2.形容小儿学语貌。 3.象声词。哭﹑笑声。 4.象声词。吵嚷声。 5.象声词。鸟鸣声。
善旌 [相关解释]
1.古代人主为求善言所立之旗。语出《管子.桓公问》"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善端 [相关解释]
1.善言善行的端始。
善言 [相关解释]
1.有益之言;好话。 2.善于言谈,巧于言辞。
嘉训 [相关解释]
1.善言,有教益的话。
嘉话 [相关解释]
1.善言,有教益的话。 2.佳话。流传一时,当做谈话资料的好事或趣事。
嘴软 [相关解释]
1.口气缓和。 2.指不善言辞。 3.谓话说不响;说话不硬。
嘴钝 [相关解释]
1.谓说话迟钝,不善言辞。
四摄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菩萨为摄受众生归依佛法而常行的四事。布施摄惠以财物﹑佛法等;爱语摄善言慰喻;利行摄行善利人;同事摄分身示现,随机教化。语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闻持品》"是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四事摄无量百千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好言 [相关解释]
1.善言;好话。
守约施博 [相关解释]
1.谓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语本《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寡讷 [相关解释]
1.不善言辞,沉默少言。
弱口 [相关解释]
1.人口中之幼小者。 2.不善言谈。
徽言 [相关解释]
1.美言﹐善言。
心拙口夯 [相关解释]
1.谓心思笨拙,不善言谈』,同"笨"。
无舌 [相关解释]
1.没有舌头。 2.谓不善言语﹑辞章。
昌言 [相关解释]
①善言;正当的言论屡奏昌言。②直言无讳未敢昌言|昌言无忌。
智者 [相关解释]
对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一批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古希腊哲学家的统称。他们传授论辩、修辞和语法等技能,并在哲学上提出一些较有影响的观点。由于他们能辩善言以及少数智者有诡辩倾向,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词。
有嘴没舌 [相关解释]
1.形容不善言辞。
有言 [相关解释]
1.有名言﹐有善言。 2.泛指有话。
木讷 [相关解释]
质朴而不善言辞为人木讷,不好荣利。
朴讷 [相关解释]
1.质朴而不善言词。有时用为谦词。
椎讷 [相关解释]
1.朴钝而不善言辞。
纳善 [相关解释]
1.接纳善言。
纳诲 [相关解释]
1.进献善言。
言近旨远 [相关解释]
1.亦作"言近指远"。 2.语言浅近而涵义深远。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已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謇讷 [相关解释]
1.不善言辞。
贤言 [相关解释]
1.善言;格言。
迂讷 [相关解释]
1.谓迂拙而不善言辞。
进善 [相关解释]
1.进呈善言。 2.进举贤善之人。
遗善 [相关解释]
1.指遗漏的善事﹑善言等。 2.谓遗漏贤德之人。 3.犹遗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