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3 查到相关品格的内容。
带有品格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根火柴
[相关解释]
短篇小说。王愿坚作。1958年发表。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作品细节描写感人,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短篇小说。王愿坚作。1958年发表。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作品细节描写感人,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九德
[相关解释]
1.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书.皋陶谟》"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皐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孔传"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伪则可知。"《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逸周书.常训》"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1.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书.皋陶谟》"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皐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孔传"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伪则可知。"《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逸周书.常训》"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人品
[相关解释]
1.人的品格。 2.人的仪表。
1.人的品格。 2.人的仪表。
人格美
[相关解释]
人的品格、品德的美。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人的品格、品德的美。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仙姿玉质
[相关解释]
1.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
1.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
伶人
[相关解释]
古代乐人钟成,伶人告和。也指歌舞艺人数十伶人困之|辛亥革命后,伶人的品格提高了。
古代乐人钟成,伶人告和。也指歌舞艺人数十伶人困之|辛亥革命后,伶人的品格提高了。
佩纕
[相关解释]
1.指佩带的饰物。纕,佩用的丝带。 2.佩带饰物。形容品格高洁。
1.指佩带的饰物。纕,佩用的丝带。 2.佩带饰物。形容品格高洁。
儒素
[相关解释]
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2.宿儒,名儒。 3.泛指儒士。 4.儒术,儒学。 5.指读书人家。 6.儒雅质朴。
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2.宿儒,名儒。 3.泛指儒士。 4.儒术,儒学。 5.指读书人家。 6.儒雅质朴。
冷格
[相关解释]
1.清高的品格。
1.清高的品格。
凌霜
[相关解释]
1.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1.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凡格
[相关解释]
1.平凡的品格。指平凡的人。
1.平凡的品格。指平凡的人。
名品
[相关解释]
1.名位品级。 2.名目品类。 3.名声品格。 4.高品级;名贵品种。 5.辨明品级。
1.名位品级。 2.名目品类。 3.名声品格。 4.高品级;名贵品种。 5.辨明品级。
品地
[相关解释]
1.品格。
1.品格。
品度
[相关解释]
1.标准,法度。 2.品格。
1.标准,法度。 2.品格。
品格
[相关解释]
①品行风格品格高尚|品格清于竹。②指文艺作品的质量和风格与二三客论画品格。
①品行风格品格高尚|品格清于竹。②指文艺作品的质量和风格与二三客论画品格。
品概
[相关解释]
1.品格;气节。
1.品格;气节。
品调
[相关解释]
1.品格。 2.各种曲调。
1.品格。 2.各种曲调。
品韵
[相关解释]
1.品格,格调。
1.品格,格调。
四唐
[相关解释]
1.指初唐﹑盛唐﹑中唐﹑晩唐。原为旧时对唐诗的分期。明高棅《总叙》"至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晩唐之不同。"参见"三唐"。
1.指初唐﹑盛唐﹑中唐﹑晩唐。原为旧时对唐诗的分期。明高棅《总叙》"至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晩唐之不同。"参见"三唐"。
塞性
[相关解释]
1.蔽塞真性。《庄子.骈拇》"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成玄英疏"塞其真性也。"一说,塞为"搴"字之误,意为举,拔取。擢德塞性,谓标榜自己的道德品格。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上.庄子》"塞与擢义不相类。塞当为搴。擢搴,皆谓拔取之也。《广雅》曰搴,取也,拔也。此言世之人,皆擢其德,搴其性,务为仁义,以收名声。"
1.蔽塞真性。《庄子.骈拇》"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成玄英疏"塞其真性也。"一说,塞为"搴"字之误,意为举,拔取。擢德塞性,谓标榜自己的道德品格。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上.庄子》"塞与擢义不相类。塞当为搴。擢搴,皆谓拔取之也。《广雅》曰搴,取也,拔也。此言世之人,皆擢其德,搴其性,务为仁义,以收名声。"
天山牧歌
[相关解释]
诗集。闻捷著。1956年出版。收抒情诗、叙事诗歌三十九首。描写天山脚下的草原风光,歌颂新疆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格,以及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生活,语言优美,富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和强烈的民族色彩。
诗集。闻捷著。1956年出版。收抒情诗、叙事诗歌三十九首。描写天山脚下的草原风光,歌颂新疆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格,以及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生活,语言优美,富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和强烈的民族色彩。
孤芳
[相关解释]
1.独秀的香花。常比喻高洁绝俗的品格。 2.指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
1.独秀的香花。常比喻高洁绝俗的品格。 2.指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
孤风
[相关解释]
1.孤高的风度﹑品格。
1.孤高的风度﹑品格。
山高水长
[相关解释]
1.犹山川阻隔。 2.形容品格高洁,流传久远。
1.犹山川阻隔。 2.形容品格高洁,流传久远。
峻举
[相关解释]
1.高高飞扬。 2.指品格高尚。
1.高高飞扬。 2.指品格高尚。
峻崿
[相关解释]
1.高峻的山崖。 2.比喻品格刚直。
1.高峻的山崖。 2.比喻品格刚直。
嵚崎磊落
[相关解释]
1.亦作"嵚崎历落"。亦作"嵚忱落"。 2.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1.亦作"嵚崎历落"。亦作"嵚忱落"。 2.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平粹
[相关解释]
1.平和纯粹。多用以指人的精神品格。
1.平和纯粹。多用以指人的精神品格。
异品
[相关解释]
1.珍奇的物品。 2.特出的品格。 3.异常的品种。
1.珍奇的物品。 2.特出的品格。 3.异常的品种。
异骨
[相关解释]
1.不同凡人的骨骼。旧多谓圣君贤相或神仙的形貌品格。 2.特殊的骨头。
1.不同凡人的骨骼。旧多谓圣君贤相或神仙的形貌品格。 2.特殊的骨头。
张养浩(1270-1329)
[相关解释]
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因直言时政被罢官◇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还乡,隐居多年。因陕西关中大灾,出任陕西行台中丞,不久积劳病卒。作品格调高远,语言流畅,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名作。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因直言时政被罢官◇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还乡,隐居多年。因陕西关中大灾,出任陕西行台中丞,不久积劳病卒。作品格调高远,语言流畅,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名作。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摽置
[相关解释]
1.标置。谓揭示品格﹐定其地位。摽﹐通"标"。
1.标置。谓揭示品格﹐定其地位。摽﹐通"标"。
标格
[相关解释]
〈书〉品格;风格。
〈书〉品格;风格。
梅格
[相关解释]
1.梅花的品格。
1.梅花的品格。
棱嶒
[相关解释]
1.形容乱石突兀﹑重叠。 2.比喻才气﹑品格等卓越超群。
1.形容乱石突兀﹑重叠。 2.比喻才气﹑品格等卓越超群。
欹嵚历落
[相关解释]
1.形容品格独特﹐心地光明。
1.形容品格独特﹐心地光明。
民族形式
[相关解释]
1.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1.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气格
[相关解释]
1.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2.指人的气度和品格。
1.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2.指人的气度和品格。
浊流
[相关解释]
①浑浊的水流。比喻品格卑污的人。②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的高密度底流。密度比周围的水体(清水)大,能靠自重的作用在水下沿一定的坡度向下流动。可发育于水库、湖泊和海洋中。强烈的地震、构造运动或海啸等原因能形成海洋中的浊流。
①浑浊的水流。比喻品格卑污的人。②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的高密度底流。密度比周围的水体(清水)大,能靠自重的作用在水下沿一定的坡度向下流动。可发育于水库、湖泊和海洋中。强烈的地震、构造运动或海啸等原因能形成海洋中的浊流。
涅而不缁
[相关解释]
1.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坏的环境的影响。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亦作"涅而不淄"。
1.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坏的环境的影响。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亦作"涅而不淄"。
清风
[相关解释]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2.清惠的风化。 3.高洁的品格。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2.清惠的风化。 3.高洁的品格。
清风亮节
[相关解释]
1.喻人品格高尚,节操坚贞。
1.喻人品格高尚,节操坚贞。
清风高节
[相关解释]
1.喻人品格纯洁,节操高尚。
1.喻人品格纯洁,节操高尚。
琼树
[相关解释]
1.仙树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3.树木的美称。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5.喻美女。
1.仙树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3.树木的美称。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5.喻美女。
瑶林琼树
[相关解释]
1.亦作"瑶林玉树"。 2.传说中仙界的玉花树。 3.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1.亦作"瑶林玉树"。 2.传说中仙界的玉花树。 3.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璧玉
[相关解释]
1.上等美玉。 2.喻人的品格高洁。
1.上等美玉。 2.喻人的品格高洁。
素标
[相关解释]
1.高雅的风度﹑品格。 2.指白发。
1.高雅的风度﹑品格。 2.指白发。
节风
[相关解释]
1.操守品格。
1.操守品格。
落花生
[相关解释]
散文。许地山作。1922年发表。从收获花生起笔,继而以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作对比,揭示出花生朴实无华的品格,最后由物及人,指出做人应像花生,阐发了平易而又深邃的人生哲理。结构严谨,文笔凝练,风格朴素。
散文。许地山作。1922年发表。从收获花生起笔,继而以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作对比,揭示出花生朴实无华的品格,最后由物及人,指出做人应像花生,阐发了平易而又深邃的人生哲理。结构严谨,文笔凝练,风格朴素。
讷直
[相关解释]
1.谓言语迟钝﹐品格正直。
1.谓言语迟钝﹐品格正直。
词品
[相关解释]
1.词的品格。
1.词的品格。
词宗
[相关解释]
1.词章为众所宗仰的人﹔词坛泰斗。 2.犹词旨。 3.指诗词的流派﹑品格。
1.词章为众所宗仰的人﹔词坛泰斗。 2.犹词旨。 3.指诗词的流派﹑品格。
词格
[相关解释]
1.诗文的品格。 2.专指词的品格。
1.诗文的品格。 2.专指词的品格。
鄙下
[相关解释]
1.低下,品格不高。
1.低下,品格不高。
金声玉色
[相关解释]
1.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
1.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
铁心
[相关解释]
1.形容坚贞的品格或志向。 2.引申为坚定不移。 3.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4.形容死心塌地。 5.电机﹑变压器﹑电磁铁等电器中的心子。多用硅钢片等材料制成。
1.形容坚贞的品格或志向。 2.引申为坚定不移。 3.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4.形容死心塌地。 5.电机﹑变压器﹑电磁铁等电器中的心子。多用硅钢片等材料制成。
闪光
[相关解释]
1.突然一现或忽明忽暗的光亮。 2.闪闪发光。 3.比喻显示出的高尚纯洁的思想﹑品格或光明的前途。
1.突然一现或忽明忽暗的光亮。 2.闪闪发光。 3.比喻显示出的高尚纯洁的思想﹑品格或光明的前途。
雅俗共赏
[相关解释]
1.谓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能为不同文化水平者欣赏。
1.谓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能为不同文化水平者欣赏。
雅士
[相关解释]
1.才情富赡﹑品格高尚的人。
1.才情富赡﹑品格高尚的人。
雅范
[相关解释]
1.指脱俗的风度﹐高尚的品格。
1.指脱俗的风度﹐高尚的品格。
雪格
[相关解释]
1.喻高洁的品格。
1.喻高洁的品格。
雪白
[相关解释]
1.像雪一样的洁白。 2.比喻品格高洁或清白无瑕。 3.借指白色的事物。
1.像雪一样的洁白。 2.比喻品格高洁或清白无瑕。 3.借指白色的事物。
雪魄
[相关解释]
1.飘泊无定的魂魄。 2.借指具有高尚品格的灵魂。
1.飘泊无定的魂魄。 2.借指具有高尚品格的灵魂。
霜标
[相关解释]
1.高雅贞洁的风度﹑品格。
1.高雅贞洁的风度﹑品格。
霜质
[相关解释]
1.指植物耐寒的品格。 2.指人高洁的品质。
1.指植物耐寒的品格。 2.指人高洁的品质。
风期
[相关解释]
1.犹风信。 2.风度品格。 3.犹友谊﹑情谊。 4.风光。
1.犹风信。 2.风度品格。 3.犹友谊﹑情谊。 4.风光。
风棱
[相关解释]
1.亦作"风棱"。 2.风威;使人敬畏的气势。 3.犹风骨。指刚正不阿的品格。
1.亦作"风棱"。 2.风威;使人敬畏的气势。 3.犹风骨。指刚正不阿的品格。
风猷
[相关解释]
1.风教德化。 2.指人的风采品格。
1.风教德化。 2.指人的风采品格。
风规
[相关解释]
1.风度品格。 2.指文艺作品的风格。 3.风纪法度。
1.风度品格。 2.指文艺作品的风格。 3.风纪法度。
风调
[相关解释]
1.人的品格情调。 2.诗文的风格,格调。 3.事物的风味特色。
1.人的品格情调。 2.诗文的风格,格调。 3.事物的风味特色。
风骨
[相关解释]
①指人的气概、品格。②(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①指人的气概、品格。②(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骨格
[相关解释]
1.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 2.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 3.骨气;品格。 4.气质;仪态。
1.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 2.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 3.骨气;品格。 4.气质;仪态。
默化
[相关解释]
1.指人的思想或品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2.指为人所不知不觉的变更。
1.指人的思想或品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2.指为人所不知不觉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