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命令的内容。
带有命令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符六诏 [相关解释]
1.谓多次发布命令。符,兵符。诏,诏书。
上命 [相关解释]
1.上级的命令,特指君命。 2.谓长寿。 3.崇尚军令。上,通"尚"。
上峰 [相关解释]
①高峰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②旧时称上级长官上峰有令|执行上峰的命令。
上行 [相关解释]
1.上升。 2.谓君上的行事。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严令 [相关解释]
1.严厉的命令。 2.严厉命令。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五十万人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战略已在红军中取得统治地位,他们否定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在反围剿”开始时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集中主力进攻敌军坚固阵地,使红军遭受重大伤亡。随后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六路分兵,全线防御,进行短促突击”,与敌拼消耗,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又实行逃跑主义,于1934年10月仓卒命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八万多人撤离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山舰事件 [相关解释]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亲信传达命令,调中山舰到黄埔待命。当中山舰抵黄埔后,国民党右派分子即散布谣言,说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擅调中山舰至黄埔阴谋暴动”。3月20日,蒋以此为借口,实行戒严,扣留中山舰,逮捕李之龙等,并派兵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拘捕黄埔军型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体共产党员。时称三·二∈录”。由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妥协退让,使蒋的阴谋得以实现。
主命 [相关解释]
1.古代征战之前向庙主请命。 2.主掌号令。 3.主人的命令。
乞命 [相关解释]
1.请求宽宥生命。 2.请求命令。
书令 [相关解释]
1.文书,命令。
书命 [相关解释]
1.犹书信。 2.书写诏书﹑命令。
乱命 [相关解释]
1.《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后指人临死前神志昏迷时留下的遗言为"乱命"。 2.悖谬的命令。
五命 [相关解释]
1.周代官爵分为九等,称九命。五命为子男。 2.五次命令。 3.谓古代帝王按五行相胜之理承受天命。
从令如流 [相关解释]
1.谓服从命令如流水就下。极言有令则行。
令书 [相关解释]
1.指太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与皇帝诏书相别。
令旨 [相关解释]
1.指帝王的命令。 2.宋﹑元时指太子的命令。 3.金代曾以皇太后之命为"令旨"。
令行如流 [相关解释]
1.谓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样迅速顺利。
令饬 [相关解释]
1.命令,上级命令下级。
任命 [相关解释]
1.承命,接受命令。 2.指下命令任用。 3.谓听任命运的支配。
休命 [相关解释]
1.美善的命令。多指天子或神明的旨意。
传令 [相关解释]
1.传达命令。
传令钟 [相关解释]
又称车钟”。分设于驾驶台或机舱内的一种装置。船上驾驶人员用以向机舱传达主机运转命令和机舱人员回报该命令执行情况。有机械和电力等传动方式。
传命 [相关解释]
1.传达命令。
传教旛 [相关解释]
1.传布命令的旗帜。
传番 [相关解释]
1.命令。
传骑 [相关解释]
1.驿站传递音信命令的骑马的使者。
伤命 [相关解释]
1.伤害天子的诏命。谓天子的命令不能实行。 2.耗损精神。
伪命 [相关解释]
1.指僭伪政权的命令。 2.假传的命令。
使命 [相关解释]
①派人做事的命令或决定这个青年终于接受了村委会的使命。②指重大的任务或责任庄严的使┟|历史的使命。
使指 [相关解释]
1.使用手指。比喻天子﹑朝廷的指挥调度。语出汉贾谊《治安策》"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2.谓天子﹑朝廷的意旨命令。
俟命 [相关解释]
1.听天由命。 2.等待命令。
信命 [相关解释]
1.相信天命。 2.使者传送的命令或书信。
修女 [相关解释]
天主教、正教中离家入修会的女教徒。通常须发三绝大愿,即绝财”(不置私产)、绝色”(不嫁)、绝意”(不持私意,听从教会命令)。从事祈祷或传教等工作。在中国,有时称嬷嬷”。
假传圣旨 [相关解释]
1.假传皇帝的旨意。 2.指伪传上级的命令。
先令 [相关解释]
1.在命令下达之前。 2.临终前嘱咐。 3.英国旧辅币名,一先令等于一镑的二十分之一。
先庚 [相关解释]
1.谓颁布命令前先行申述。
公命 [相关解释]
1.诸侯的命令。 2.官家使命。
公布 [相关解释]
(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于众ㄧ~新宪法ㄧ食堂的账目每月~一次。
公报 [相关解释]
①公开发表的关于重大会议的决议、国际谈判的进展、国际协议的成立、军事行动的进行等的正式文告新闻~ㄧ联合~。②由政府编印的刊物,专门登载法律、法令、决议、命令、条约、协定及其他官方文件。
内令 [相关解释]
1.王后的命令。
内命 [相关解释]
1.北周官制仿《周礼》,官员品秩有一命至九命之差,且分为"内命"与"外命"。"内命",指在朝廷中任职之官。 2.由皇帝直接发布的命令。
册命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 2.指册立或册封之事。
军令如山 [相关解释]
1.谓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
军命 [相关解释]
1.军队的命脉。 2.军队的使命;军队的命令。
凶命 [相关解释]
1.犹恶运。 2.不祥的命令。
出令 [相关解释]
1.发出命令。
函令 [相关解释]
1.谓用信函下达命令。
分命 [相关解释]
1.命令;任命。
判令 [相关解释]
1.犹命令。
制书 [相关解释]
1.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
制命 [相关解释]
1.拟订命令。 2.敕命。 3.掌握命运。
制诏 [相关解释]
1.皇帝的命令。
制麻 [相关解释]
1.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剃发令 [相关解释]
1.清统治者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的命令。也称"剃发令"。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重申此令,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内,尽弃明朝衣冠,皆依满族习俗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者处死。参阅《清史稿.世祖纪一》。
前令 [相关解释]
1.前次的命令。 2.前任县令。
勑牒 [相关解释]
1.载有皇帝命令的文书。
十二道金牌 [相关解释]
宋代名将岳飞英勇抗击金兵,直打到朱仙镇。皇帝赵构和奸臣秦桧力主投降,岳飞不服,高宗、秦桧在一天之中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召回岳飞◇用十二道金牌”形容极为紧急的命令。
十二金牌 [相关解释]
1.《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后因以"十二金牌"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
十羊九牧 [相关解释]
1.比喻民少官多。 2.比喻多头领导,命令不一,使人无所适从。
协济 [相关解释]
1.同心协力,互相支持。 2.友援;救济;接济。 3.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原罪 [相关解释]
1.宽宥罪过。 2.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谓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因受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故名。基督教并认为此罪一直传至所有后代,为此需要基督的救赎。亦喻指与生俱来的罪过。
台勑 [相关解释]
1.朝廷发布的命令或指示。
号令 [相关解释]
①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三军。②特指战斗时指挥战士的命令发布~。
号角 [相关解释]
古时军队中传达命令的管乐器,后世泛指喇叭一类的东西◇石油大会战的~吹响了。
同命 [相关解释]
1.同生死;一同死。 2.谓同一命令。 3.鸟名。也叫共命鸟。
名命 [相关解释]
1.犹诏命﹑命令。
君命 [相关解释]
1.君王的命令;君王的使命。
吩咐 [相关解释]
嘱咐;口头命令或派遣临出门,母亲反覆吩咐他要小心|吩咐兵丁立即去抓人。
告令 [相关解释]
1.犹命令。
命令 [相关解释]
1.发令以使之。谓发令而使其做某事。现指上对下发指示。 2.帝王的诏命;朝廷的文书◇指上对下所发的指示。
命令主义 [相关解释]
1.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凭强迫命令的办法来推行工作的领导作风。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
命令句 [相关解释]
1.语法名词。要求或者希望别人做或不做某事时用的句子。在书面上,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今多称"祈使句"。
命戒 [相关解释]
1.命令与禁令。
命教 [相关解释]
1.犹命令。
命理 [相关解释]
1.天命,自然的法则。 2.命运,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3.算命之术。 4.命令治狱之官。
命相 [相关解释]
1.命令三公。 2.指任命宰相。 3.命运与相貌。 4.指"八字",命数。 5.相命,算命。
命诏 [相关解释]
1.君王的命令。
啸命 [相关解释]
1.高声命令。
圣令 [相关解释]
1.称贤明的县令。 2.尊称帝王的命令。
圣旨 [相关解释]
1.帝王的意旨和命令。 2.今多用于比喻不能违反的意见或话语﹐有讽刺意。 3.元代特指从蒙语译为汉语﹐多用白话的皇帝训敕。 4.圣人的意旨。有时专用于孔子。 5.佛教徒称佛谕。
墨敕 [相关解释]
1.亦作"墨勅"。亦作"墨勑"。 2.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
天命论 [相关解释]
主张天”即上帝的旨意和命令主宰人世一切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
太平军 [相关解释]
太平天国的军队。金田起义时定名。在正副军师之下,有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各级指挥官。带兵官有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等。有陆营、水营和土营,并有女军。另设圣库管收支,诸匠营和百工衙制造武器和军需物品。将士必须遵守命令,保护武器,爱护人民。
失命 [相关解释]
1.违误命令。
奉令承教 [相关解释]
1.遵从命令﹐接受教诲。
奉制 [相关解释]
1.接受天子的命令。
奉命 [相关解释]
接受使命;遵守命令~出发。
奉命惟谨 [相关解释]
1.犹言唯命是从。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奉宣 [相关解释]
1.宣布帝王的命令。
奉敕 [相关解释]
1.亦作"奉勑"。亦作"奉勅"。 2.奉皇帝的命令。 3.指奉师长之命。
奉诏 [相关解释]
1.接受皇帝的命令。 2.犹称旨。
奔袭 [相关解释]
向距离较远的敌人迅速进军,进行突然袭击命令部队,轻装~。
如命 [相关解释]
1.谓依照命令﹑指示行事。
宣令 [相关解释]
1.传达帝王的命令。
宣勑 [相关解释]
1.亦作"宣敕"。亦作"宣勅"。 2.发布命令。 3.宣与敕。为国家任命或调遣官员的正式文书。
宣抚 [相关解释]
1.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
宣葬 [相关解释]
1.奉皇帝命令办理的丧葬。
宣谕 [相关解释]
1.宣布命令;晓谕。
宸声 [相关解释]
1.皇帝的命令﹑旨意。
密令 [相关解释]
1.秘密地命令。 2.秘密下达的命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