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5 查到相关吏治的内容。
带有吏治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路哭 [相关解释]
1.宋范仲淹为相,锐意改革吏治,取诸路监司名册,将不称职者姓名一笔勾去。富弼在其侧云"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仲淹回答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见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十二丈即范仲淹﹐路为宋代大行政区名;一路哭﹐指一个地区的人民受害。
两岐歌 [相关解释]
1.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吏治 [相关解释]
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澄清~ㄧ~严明。
埋轮 [相关解释]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 2.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专权,朝政腐败『安元年(公元142年)选派张纲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梁冀,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3.比喻月落。轮,喻月。 4.比喻停留。
如狼牧羊 [相关解释]
1.比喻任用酷吏治理人民,人民一定深受其害。
孙弘 [相关解释]
1.即公孙弘。字季,西汉菑川人。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以熟悉文法吏治,被武帝任为丞相,封平津侯。
市亭 [相关解释]
1.市吏治事之所。 2.市中高大的楼亭。 3.指市中酒楼。
捐纳 [相关解释]
1.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此制起于秦汉,称纳粟。清中叶后大盛,称为捐纳。朝廷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行之,加剧吏治腐败,成为一大弊政。
政迹 [相关解释]
1.亦作"政迹"。 2.旧时指官吏治理政事的事迹。 3.犹政绩。
整饬 [相关解释]
①整治,使有条理整饬纪律|整饬吏治。②整齐,有条理治家整饬|魏贲见子牙威仪整饬,兵甲鲜明。③端庄而严肃少力于学,志行整饬。
日知录 [相关解释]
读书笔记。清代顾炎武作。三十二卷。按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编次。较全面地反映了著者的政治学术思想。书中错误之处,曾经阎若璩等订正。黄汝成著有《日知录集释》,后又有多位学者加以整理研究。
歧路灯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清代李海观作。一百零八回。叙述书香门第子弟谭绍闻堕落败家,又浪子回头重振家业的故事。对封建社会的吏治、教育和当时市井社会的世态人情、风习流俗有广泛生动的描写,但多封建说教。
治平 [相关解释]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治阿 [相关解释]
1.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百日维新 [相关解释]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方面,倡办各种实业,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方面,普遍设立学堂,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综核名实 [相关解释]
1.对事物进行综合考核以察其名称和实际是否符合。一般用于吏治。
网漏吞舟 [相关解释]
1.《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焌焌,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网漏,谓法网疏宽。吞舟,指大鱼,比喻大奸◇因以"网漏吞舟"喻法网疏宽,大奸得脱。
识面台官 [相关解释]
1.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吴龙图中复性谨约﹐详于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孙文懿公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台官耶?'当时服其公。"后以"识面台官"为徇私荐人之典。
遣狱之化 [相关解释]
1.典出《晋书.良吏传.曹摅》。曹摅为临淄令,岁夕,暂放狱囚回家,克日令还,"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后以"遣狱之化"谓良吏治政清明。
顺治帝(1638-1661) [相关解释]
即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皇帝。庙号世宗,年号顺治。皇太极第九子。1643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摄政。1644年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迁都北京。又派兵攻灭南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1650年,多尔衮死后始亲政,严惩多尔衮亲信党羽,继续用兵西南,镇压反清势力,并推行垦荒,整饬吏治。
风宪 [相关解释]
1.风纪法度。 2.古代御史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称御史。 3.泛指监察﹑法纪部门。 4.庄严整饬;威风。
饰吏 [相关解释]
1.致力于吏治。
鸣弦 [相关解释]
1.亦作"鸣弦"。 2.《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3.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4.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5.指弓弦。
麦秀两歧 [相关解释]
1.亦作"麦秀两岐"。 2.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 3.唐教坊曲名。
麦穗两岐 [相关解释]
1.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 2.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