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5 查到相关合格的内容。
带有合格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考吏
[相关解释]
1.具有三考资格的吏员。明代吏员三年一考绩,六年再考,九年考满,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可以授官。
1.具有三考资格的吏员。明代吏员三年一考绩,六年再考,九年考满,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可以授官。
上市证券
[相关解释]
被批准在证券交易所内挂牌公开买卖的各种有价证券。主要是大公司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通常由发行证券的公司向证券交易监督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公司的证券才能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被批准在证券交易所内挂牌公开买卖的各种有价证券。主要是大公司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通常由发行证券的公司向证券交易监督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公司的证券才能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试
[相关解释]
1.考试合格。
1.考试合格。
中选
[相关解释]
1.被选中;合格。 2.特指科举应试被录取。
1.被选中;合格。 2.特指科举应试被录取。
乡请
[相关解释]
1.南宋科举制度,于乡贡前一年先行乡饮酒礼,然后送试院。州县邀请合格应举的士子赴乡饮酒礼,称为"乡请"。
1.南宋科举制度,于乡贡前一年先行乡饮酒礼,然后送试院。州县邀请合格应举的士子赴乡饮酒礼,称为"乡请"。
优贡
[相关解释]
1.清制,每三年各省学政于府﹑州﹑县在学生员中盐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格后可任职。与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合称"五贡"。
1.清制,每三年各省学政于府﹑州﹑县在学生员中盐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格后可任职。与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合称"五贡"。
像模象样
[相关解释]
1.郑重;隆重。 2.合格。 3.体面好看。
1.郑重;隆重。 2.合格。 3.体面好看。
充数
[相关解释]
1.用不合格的人或物来凑足数额。亦用作谦词。
1.用不合格的人或物来凑足数额。亦用作谦词。
免省
[相关解释]
1.宋代应科举考试者解试合格后被批准不经省试(礼部的考试)而直接参加殿试,谓之免省。
1.宋代应科举考试者解试合格后被批准不经省试(礼部的考试)而直接参加殿试,谓之免省。
入第
[相关解释]
1.进入等第;合格。
1.进入等第;合格。
入等
[相关解释]
1.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
1.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
入贡
[相关解释]
1.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 2.谓贡士入京参加会试。贡士,指乡贡考试合格者。
1.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 2.谓贡士入京参加会试。贡士,指乡贡考试合格者。
冒滥
[相关解释]
1.不合格而滥予任用。
1.不合格而滥予任用。
医士
[相关解释]
1.医生。 2.受过中等医学教育或具有同等能力﹑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负医疗责任的医务工作者。
1.医生。 2.受过中等医学教育或具有同等能力﹑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负医疗责任的医务工作者。
医师
[相关解释]
1.古代执掌医务的官。 2.医生。今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
1.古代执掌医务的官。 2.医生。今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
半拉架
[相关解释]
1.方言。一半,半个。引申为不完整的或不合格的。
1.方言。一半,半个。引申为不完整的或不合格的。
及等
[相关解释]
1.犹合格。
1.犹合格。
合律
[相关解释]
1.符合格律。
1.符合格律。
合格
[相关解释]
符合标准质量~丨检查~丨产品完全~。
符合标准质量~丨检查~丨产品完全~。
合程
[相关解释]
1.犹合格。符合程式。
1.犹合格。符合程式。
团案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
1.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
堂号
[相关解释]
1.清代科举,童生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成秀才,府考时取中前十名者被列为堂号。 2.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
1.清代科举,童生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成秀才,府考时取中前十名者被列为堂号。 2.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
失律
[相关解释]
1.军行无纪律。《易.师》"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后以指战事失利。 2.指诗﹑词不合格律。
1.军行无纪律。《易.师》"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后以指战事失利。 2.指诗﹑词不合格律。
察举
[相关解释]
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应格
[相关解释]
1.合格,符合标准。
1.合格,符合标准。
开绿灯
[相关解释]
比喻准许做某事不能给不合格产品上市~。
比喻准许做某事不能给不合格产品上市~。
律切
[相关解释]
1.切合格律。
1.切合格律。
恩科
[相关解释]
1.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 2.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凡士子于乡试合格后,礼部试或廷试多次未录者,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
1.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 2.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凡士子于乡试合格后,礼部试或廷试多次未录者,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
成律
[相关解释]
1.犹成例。 2.符合格律。
1.犹成例。 2.符合格律。
拣罢
[相关解释]
1.经挑选不合格的军士令其退伍。
1.经挑选不合格的军士令其退伍。
拣退
[相关解释]
1.旧时征募兵士经挑选后将不合格的予以退回。
1.旧时征募兵士经挑选后将不合格的予以退回。
本子
[相关解释]
①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册子笔记~ㄧ改~(评改作业)。②版本这两个~都是宋本。③指某些证件考~(通过考试取得驾驶执照或其他合格证书)。
①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册子笔记~ㄧ改~(评改作业)。②版本这两个~都是宋本。③指某些证件考~(通过考试取得驾驶执照或其他合格证书)。
正品
[相关解释]
完全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正品数量在全部产成品中所占的比重称为正品率”,它反映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正品也有以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表示的。
完全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正品数量在全部产成品中所占的比重称为正品率”,它反映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正品也有以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表示的。
毕业会考
[相关解释]
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的统一考试。考试命题限于学科的基础知识部分。属水平考试,不分等第。各门学科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毕业资格。
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的统一考试。考试命题限于学科的基础知识部分。属水平考试,不分等第。各门学科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毕业资格。
漕试
[相关解释]
1.宋贡举考试方式之一。景佑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宋赵升《朝野类要.举业》有"漕试"条。
1.宋贡举考试方式之一。景佑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宋赵升《朝野类要.举业》有"漕试"条。
焦比
[相关解释]
1.炼铁时,所消耗的焦炭量跟炼出的生铁量的比。一般用平均每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干焦量(吨)表示。
1.炼铁时,所消耗的焦炭量跟炼出的生铁量的比。一般用平均每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干焦量(吨)表示。
猥厕
[相关解释]
1.谓不合格而混杂于其中。多作谦词。
1.谓不合格而混杂于其中。多作谦词。
界限量规
[相关解释]
量具的一种,有两个测量端,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尺寸,工件能通过其中一端而不能通过另一端即为合格品。测量轴或凸形工件的叫卡规;测量孔眼或凹形工件的叫塞规。也叫极限量规、量规。
量具的一种,有两个测量端,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尺寸,工件能通过其中一端而不能通过另一端即为合格品。测量轴或凸形工件的叫卡规;测量孔眼或凹形工件的叫塞规。也叫极限量规、量规。
童子试
[相关解释]
1.科举制度中的低级考试。童生应试合格者始为生员。
1.科举制度中的低级考试。童生应试合格者始为生员。
训政
[相关解释]
1.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2.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1.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2.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贝努利试验
[相关解释]
最早被研究的随机试验模型之一。只有两种可能的试验结果。如掷钱币可能正面,也可能反面;抽验一个产品可能合格,也可能不合格等。它概括了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类随机现象。因瑞士数学家雅科布·贝努利首先研究而得名。
最早被研究的随机试验模型之一。只有两种可能的试验结果。如掷钱币可能正面,也可能反面;抽验一个产品可能合格,也可能不合格等。它概括了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类随机现象。因瑞士数学家雅科布·贝努利首先研究而得名。
进退可否
[相关解释]
1.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1.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録取
[相关解释]
1.收取。 2.捉取。 3.选定(考试合格的人)。 4.记录摘取。
1.收取。 2.捉取。 3.选定(考试合格的人)。 4.记录摘取。
随机事件
[相关解释]
简称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其出现的频率呈现稳定性的事情。如从一批混有次品的产品中任意抽一件为合格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简称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其出现的频率呈现稳定性的事情。如从一批混有次品的产品中任意抽一件为合格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顶数
[相关解释]
(~儿)①充数别拿不合格的产品~。②有效力;有用(多用于否定式)你说的不~。
(~儿)①充数别拿不合格的产品~。②有效力;有用(多用于否定式)你说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