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双方的内容。
带有双方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个巴掌拍不响
[相关解释]
1.俗谚。比喻引起争吵冲突,双方面都有错。
1.俗谚。比喻引起争吵冲突,双方面都有错。
三对六面
[相关解释]
1.谓会同当事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
1.谓会同当事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
上券
[相关解释]
1.右券,右契。券,指契约。券分左右,订约双方各执其一,而以右券为上。
1.右券,右契。券,指契约。券分左右,订约双方各执其一,而以右券为上。
不平等条约
[相关解释]
1.订约双方(或几方)在权利义务上不平等的条约。特指侵略国强迫别国订立的破坏别国主权﹑损害别国利益的条约。
1.订约双方(或几方)在权利义务上不平等的条约。特指侵略国强迫别国订立的破坏别国主权﹑损害别国利益的条约。
专用发票
[相关解释]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简称。用于销售应缴纳增值税的货物时所开具的发票。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后,为确保属于价外税的增值税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而印发,供企业使用。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专用发票作为扣款凭证使用的,仅限于购销双方均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参见增值税”(337页)。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简称。用于销售应缴纳增值税的货物时所开具的发票。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后,为确保属于价外税的增值税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而印发,供企业使用。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专用发票作为扣款凭证使用的,仅限于购销双方均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参见增值税”(337页)。
东风压倒西风
[相关解释]
比喻对立的双方,必然是一方压倒另一方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比喻对立的双方,必然是一方压倒另一方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两下
[相关解释]
1.双方;两方面。 2.有屋脊房屋的前后两檐。 3.指办法或本领。
1.双方;两方面。 2.有屋脊房屋的前后两檐。 3.指办法或本领。
两伤
[相关解释]
1.双方都受到损伤。
1.双方都受到损伤。
两剂
[相关解释]
1.诉讼双方所立的契券。
1.诉讼双方所立的契券。
两喜
[相关解释]
1.双方高兴;双方相悦。
1.双方高兴;双方相悦。
两嘿
[相关解释]
1.双方都保持沉默,不把事情张扬出去。
1.双方都保持沉默,不把事情张扬出去。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相关解释]
1.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
1.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
两头
[相关解释]
(~儿)①这一头和那一头;事物相对的两端梭的形状是中间粗,~儿尖ㄧ抓~儿,带中间。②双方;两方面这件事~都满意。③两个地方家里地里~儿照顾不过来。
(~儿)①这一头和那一头;事物相对的两端梭的形状是中间粗,~儿尖ㄧ抓~儿,带中间。②双方;两方面这件事~都满意。③两个地方家里地里~儿照顾不过来。
两好合一好
[相关解释]
1.谓双方都有友好的态度和行动而构成两者间的良好关系。
1.谓双方都有友好的态度和行动而构成两者间的良好关系。
两尽
[相关解释]
1.两者都完结。 2.引申为双方有矛盾。 3.两者都完成。
1.两者都完结。 2.引申为双方有矛盾。 3.两者都完成。
两心
[相关解释]
1.异心;二心。 2.彼此之心;双方的思想。
1.异心;二心。 2.彼此之心;双方的思想。
两情
[相关解释]
1.指双方的心思﹑责任心。 2.指双方的感情﹑情意。
1.指双方的心思﹑责任心。 2.指双方的感情﹑情意。
两来
[相关解释]
1.双方。
1.双方。
两清
[相关解释]
借贷或买卖双方账目已经结清谁也不欠谁,咱们~了。
借贷或买卖双方账目已经结清谁也不欠谁,咱们~了。
两点论
[相关解释]
指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即全面地看问题,分清主次,不但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但看到事物的现状,也要看到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指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即全面地看问题,分清主次,不但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但看到事物的现状,也要看到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两相情愿
[相关解释]
双方都愿意。也作两厢情愿。
双方都愿意。也作两厢情愿。
两碍
[相关解释]
1.对双方都有妨碍。
1.对双方都有妨碍。
两礼
[相关解释]
1.犹言双方免礼。
1.犹言双方免礼。
两誉
[相关解释]
1.夸奖双方。
1.夸奖双方。
两让
[相关解释]
1.双方各自责让。
1.双方各自责让。
两辞
[相关解释]
1.诉讼双方的话。 2.不一致的话,不相同的话。
1.诉讼双方的话。 2.不一致的话,不相同的话。
两造
[相关解释]
指诉讼的双方~具结完案。
指诉讼的双方~具结完案。
两阵
[相关解释]
1.亦作"两陈"。 2.交战双方所布列之阵势。
1.亦作"两陈"。 2.交战双方所布列之阵势。
两面政权
[相关解释]
1.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1.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两面派
[相关解释]
①指耍两面手法的人,也指对斗争的双方都敷衍的人。②指两面手法耍~。
①指耍两面手法的人,也指对斗争的双方都敷衍的人。②指两面手法耍~。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相关解释]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击退印度军队入侵的战斗。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奋起反击,打退印度军队的进攻,并追击到传统习惯线附近。为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11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全线停火。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从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千米。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击退印度军队入侵的战斗。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奋起反击,打退印度军队的进攻,并追击到传统习惯线附近。为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11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全线停火。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从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千米。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相关解释]
简称合作企业”。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外商在中国境内同中国合作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和经营的契约式合营企业。双方可以采取投资方式或提供合作条件(现金、实物、工业产权等)的方式进行合作。按照1988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合作企业可以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也可以只建立联合管理机构。
简称合作企业”。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外商在中国境内同中国合作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和经营的契约式合营企业。双方可以采取投资方式或提供合作条件(现金、实物、工业产权等)的方式进行合作。按照1988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合作企业可以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也可以只建立联合管理机构。
中局
[相关解释]
1.围棋﹑象棋术语。指双方布局完成,局势进入变化复杂的激战阶段。
1.围棋﹑象棋术语。指双方布局完成,局势进入变化复杂的激战阶段。
中日甲午战争
[相关解释]
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而得名。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突袭清军运兵船,并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8月,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战中受挫,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次年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不久,辽东半岛陷落。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因清政府的腐败而遭到失败。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
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而得名。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突袭清军运兵船,并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8月,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战中受挫,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次年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不久,辽东半岛陷落。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因清政府的腐败而遭到失败。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
中日联合声明
[相关解释]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在北京签订。两国政府声明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政府对过去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反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表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双方都宣布,不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其他国家或集团建立这种霸权。声明签订之日起,中日两国即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在北京签订。两国政府声明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政府对过去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反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表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双方都宣布,不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其他国家或集团建立这种霸权。声明签订之日起,中日两国即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上海公报
[相关解释]
简称《上海公报》。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结束前在上海与中方共同签署发表。主要内容是中美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有着本质区别,但双方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双方声明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中方声明决不做超级大国,并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
简称《上海公报》。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结束前在上海与中方共同签署发表。主要内容是中美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有着本质区别,但双方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双方声明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中方声明决不做超级大国,并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相关解释]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中见人
[相关解释]
1.居中为双方作见证的人。
1.居中为双方作见证的人。
主侩
[相关解释]
1.旧时促成双方买卖并从中获取佣金的牙行经纪人。
1.旧时促成双方买卖并从中获取佣金的牙行经纪人。
主客
[相关解释]
1.官名。战国时已有此官,秦及汉初称典客,为九卿之一。武帝时称大鸿胪『成帝尚书置客曹,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南朝单有主客,唐宋因之。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为礼部的属司,掌诸藩的朝贡,接待给事等事。清末废『时匈奴亦置此官。 2.主人与宾客。 3.接待宾客。 4.货主与顾客。 5.犹主顾。 6.主要的客人。 7.主要与次要。 8.军事术语。指作战双方。 9.文章的章法之一。又称主宾论。以本题主旨为主,以他物相衬为客。
1.官名。战国时已有此官,秦及汉初称典客,为九卿之一。武帝时称大鸿胪『成帝尚书置客曹,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南朝单有主客,唐宋因之。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为礼部的属司,掌诸藩的朝贡,接待给事等事。清末废『时匈奴亦置此官。 2.主人与宾客。 3.接待宾客。 4.货主与顾客。 5.犹主顾。 6.主要的客人。 7.主要与次要。 8.军事术语。指作战双方。 9.文章的章法之一。又称主宾论。以本题主旨为主,以他物相衬为客。
乒乓球运动
[相关解释]
双方站在中隔横网的球台两端,用球拍轮流击球过网的一项球类运动。球台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高76厘米。网长183厘米,高1525厘米。球用塑料制成,直径372~382毫米,重240~253克。球拍为木制,上粘胶皮。双方采用发球和推、拉、抽、削、搓、挡等技术互相攻守,使球落在对方台面上。球在台上反弹一次后方能还击。比赛采用五局三胜或三局二胜制,每局21分。
双方站在中隔横网的球台两端,用球拍轮流击球过网的一项球类运动。球台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高76厘米。网长183厘米,高1525厘米。球用塑料制成,直径372~382毫米,重240~253克。球拍为木制,上粘胶皮。双方采用发球和推、拉、抽、削、搓、挡等技术互相攻守,使球落在对方台面上。球在台上反弹一次后方能还击。比赛采用五局三胜或三局二胜制,每局21分。
争地
[相关解释]
1.争夺土地。 2.指战争双方必然争夺的险要之地。
1.争夺土地。 2.指战争双方必然争夺的险要之地。
事主
[相关解释]
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五辞
[相关解释]
1.亦作"五词"。 2.谓诉讼时原告被告双方的述词。《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孔颖达疏"凡断狱者,必令囚之与证,两皆来至,囚证具备,取其言语……乃据辞定罪,与众狱官共听其辞,观其犯状,斟酌入罪,或入墨﹑劓,或入宫剕。"一说,犹言五听。孙星衍疏"五辞,即五听也。《周礼.小司寇》职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1.亦作"五词"。 2.谓诉讼时原告被告双方的述词。《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孔颖达疏"凡断狱者,必令囚之与证,两皆来至,囚证具备,取其言语……乃据辞定罪,与众狱官共听其辞,观其犯状,斟酌入罪,或入墨﹑劓,或入宫剕。"一说,犹言五听。孙星衍疏"五辞,即五听也。《周礼.小司寇》职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五魁
[相关解释]
1.见"五经魁"。 2.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
1.见"五经魁"。 2.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
交割
[相关解释]
①双方结清手续(多用于商业)这笔货款业已~。②移交;交代工作都~清了。
①双方结清手续(多用于商业)这笔货款业已~。②移交;交代工作都~清了。
交战
[相关解释]
双方作战~国。
双方作战~国。
交手
[相关解释]
双方搏斗他俩交过三次手都不分高下。
双方搏斗他俩交过三次手都不分高下。
交换
[相关解释]
①双方各拿出自己的给对方;互换~纪念品 ㄧ~意见 ㄧ两队~场地。②以商品换商品;买卖商品。
①双方各拿出自己的给对方;互换~纪念品 ㄧ~意见 ㄧ两队~场地。②以商品换商品;买卖商品。
交摈
[相关解释]
1.谓古代朝礼中,主宾双方的摈介交相传辞。
1.谓古代朝礼中,主宾双方的摈介交相传辞。
交绥
[相关解释]
1.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 2.交战。
1.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 2.交战。
交货
[相关解释]
1.根据买卖双方的协定,一方把货物交付给另一方。
1.根据买卖双方的协定,一方把货物交付给另一方。
人牙子
[相关解释]
1.旧时为买卖人口的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1.旧时为买卖人口的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介绍人
[相关解释]
1.居间沟通双方关系的人。
1.居间沟通双方关系的人。
介绍信
[相关解释]
1.为沟通双方关系而写的信件。
1.为沟通双方关系而写的信件。
以莛撞钟
[相关解释]
1.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 2.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1.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 2.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仲裁
[相关解释]
由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对民事、经济等争议作出裁决。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并选定仲裁委员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我国在1994年8月颁布仲裁法。
由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对民事、经济等争议作出裁决。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并选定仲裁委员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我国在1994年8月颁布仲裁法。
众寡悬絶
[相关解释]
1.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1.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会商
[相关解释]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大计。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大计。
会签
[相关解释]
双方或多方共同签署。
双方或多方共同签署。
伤克
[相关解释]
1.迷信谓双方的生辰八字不合,较弱的一方的命运将受到损害。
1.迷信谓双方的生辰八字不合,较弱的一方的命运将受到损害。
伴种
[相关解释]
1.抗战中的解放区,由地主出土地和全部农本或一部分农本,农民只出劳力或兼出一部分农本,双方依照合约进行耕种,称"伴种",又叫伙种。
1.抗战中的解放区,由地主出土地和全部农本或一部分农本,农民只出劳力或兼出一部分农本,双方依照合约进行耕种,称"伴种",又叫伙种。
作壁上观
[相关解释]
《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双方交战,第三方在壁垒上旁观。比喻在局外旁观,不表示态度。
《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双方交战,第三方在壁垒上旁观。比喻在局外旁观,不表示态度。
停战
[相关解释]
交战双方停止敌对的军事行动的状态。一般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而实施。有局部和全面、有限期和无限期之分。
交战双方停止敌对的军事行动的状态。一般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而实施。有局部和全面、有限期和无限期之分。
停火
[相关解释]
交战一方或双方暂时停止军事对抗行为的状态。在战争中,有时为了撤退平民和伤员或处理战死者遗体,交战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实行有限期的停火。为了实现停战,可先举行停火谈判。有时交战一方为了某种目的,也可宣布实行单方面停火。
交战一方或双方暂时停止军事对抗行为的状态。在战争中,有时为了撤退平民和伤员或处理战死者遗体,交战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实行有限期的停火。为了实现停战,可先举行停火谈判。有时交战一方为了某种目的,也可宣布实行单方面停火。
僵持
[相关解释]
相持不下双方~了好久。
相持不下双方~了好久。
公了
[相关解释]
双方发生纠纷,通过上级或主管部门调解或判决了结(跟‘私了’相对)。
双方发生纠纷,通过上级或主管部门调解或判决了结(跟‘私了’相对)。
公私兼顾
[相关解释]
1.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照顾到。
1.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照顾到。
共同诉讼
[相关解释]
当事人一方有两人以上,或者当事人双方均有两人以上的诉讼。或在诉讼提起时发生,或在诉讼过程中形成。共同诉讼中的原告人或被告人称为共同诉讼人。每一个共同诉讼人都是独立的诉讼主体,其诉讼行为对别的共同诉讼人不起约束作用,但是可能对别的共同诉讼人发生影响。
当事人一方有两人以上,或者当事人双方均有两人以上的诉讼。或在诉讼提起时发生,或在诉讼过程中形成。共同诉讼中的原告人或被告人称为共同诉讼人。每一个共同诉讼人都是独立的诉讼主体,其诉讼行为对别的共同诉讼人不起约束作用,但是可能对别的共同诉讼人发生影响。
共识
[相关解释]
共同的认识经过多次讨论,双方消除了公歧,达成~ㄧ对国家前途的~使他们成为挚友。
共同的认识经过多次讨论,双方消除了公歧,达成~ㄧ对国家前途的~使他们成为挚友。
冰炭
[相关解释]
冰寒炭热,比喻互不相容的双方冰炭不同器而久。
冰寒炭热,比喻互不相容的双方冰炭不同器而久。
冲突
[相关解释]
①有矛盾;争斗;争执两人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冲突|双方终于发生了军事冲突。②两种或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又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向往向往型,即两种动机都想实现却只能实现一种;(2)回避回避型,即两种事物都想拒绝而又必须选择一样;(3)向往回避型,即对一种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③指文艺作品中人和人,人和环境,或人物内心的矛盾及其激化。是构成情节的基础和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戏剧作品特别重视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①有矛盾;争斗;争执两人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冲突|双方终于发生了军事冲突。②两种或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又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向往向往型,即两种动机都想实现却只能实现一种;(2)回避回避型,即两种事物都想拒绝而又必须选择一样;(3)向往回避型,即对一种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③指文艺作品中人和人,人和环境,或人物内心的矛盾及其激化。是构成情节的基础和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戏剧作品特别重视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决战
[相关解释]
敌对双方使用主力以决胜负的战役或战斗。
敌对双方使用主力以决胜负的战役或战斗。
冻结
[相关解释]
①液体遇冷凝结;使物体受冻凝结。②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指人员、资金等)~存款。③比喻暂不执行或发展协议~ㄧ~双方关系。
①液体遇冷凝结;使物体受冻凝结。②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指人员、资金等)~存款。③比喻暂不执行或发展协议~ㄧ~双方关系。
凡尔登战役
[相关解释]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1916年,德军进攻法国东北部的最大要塞凡尔登,想从中央一举突破法军防线,法军顽强防守,粉碎了德军的计划。此役双方损失约一百万人。从此,凡尔登”成为坚固堡垒的代名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1916年,德军进攻法国东北部的最大要塞凡尔登,想从中央一举突破法军防线,法军顽强防守,粉碎了德军的计划。此役双方损失约一百万人。从此,凡尔登”成为坚固堡垒的代名词。
击掌
[相关解释]
①拍手~称好ㄧ~为号。②双方相互拍击手掌,表示对所立誓言,永不反悔~为盟。
①拍手~称好ㄧ~为号。②双方相互拍击手掌,表示对所立誓言,永不反悔~为盟。
前哨战
[相关解释]
1.交战双方前哨进行的小规模战斗。亦比喻决定性较量前双方的接触或冲突。
1.交战双方前哨进行的小规模战斗。亦比喻决定性较量前双方的接触或冲突。
前途
[相关解释]
1.亦作"前涂"。亦作"前涂"。 2.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3.喻未来的处境。 4.特指好的未来。 5.犹登程。 6.不久前行经的路途。 7.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 8.指前面的军队。
1.亦作"前涂"。亦作"前涂"。 2.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3.喻未来的处境。 4.特指好的未来。 5.犹登程。 6.不久前行经的路途。 7.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 8.指前面的军队。
力均势敌
[相关解释]
1.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1.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劳动合同制
[相关解释]
用工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在劳动就业期间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用工制度。是对过去固定工制度的改革。中国国务院1986年7月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除国家另有特别规定者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参见合同制工人”(196页)。
用工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在劳动就业期间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用工制度。是对过去固定工制度的改革。中国国务院1986年7月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除国家另有特别规定者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参见合同制工人”(196页)。
势不两立
[相关解释]
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并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并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势均力敌
[相关解释]
双方力量相当,不相上下他们本来就势均力敌,最后只好握手言和。
双方力量相当,不相上下他们本来就势均力敌,最后只好握手言和。
势必
[相关解释]
副词。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双方的矛盾势必进一步激化。
副词。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双方的矛盾势必进一步激化。
勘合
[相关解释]
1.验对符契。古时符契文书,上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用时将二符契相并,验对骑缝印信,作为凭证。凡调遣军队﹑车驾出入皇城﹑官吏驰驿等,均须勘合。 2.指勘合时所用的符契。
1.验对符契。古时符契文书,上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用时将二符契相并,验对骑缝印信,作为凭证。凡调遣军队﹑车驾出入皇城﹑官吏驰驿等,均须勘合。 2.指勘合时所用的符契。
区脱
[相关解释]
1.匈奴语。指汉时与匈奴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汉书.苏武传》"区脱捕得云中生口。"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区脱,土室,胡儿所作以候汉者也。"一说指双方都管辖不到的边境地带。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区脱犹俗之边际,匈奴与汉连界,各谓之区脱"◇亦泛称边境哨所。
1.匈奴语。指汉时与匈奴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汉书.苏武传》"区脱捕得云中生口。"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区脱,土室,胡儿所作以候汉者也。"一说指双方都管辖不到的边境地带。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区脱犹俗之边际,匈奴与汉连界,各谓之区脱"◇亦泛称边境哨所。
升格
[相关解释]
级别等升高双方已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
级别等升高双方已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
卖空买空
[相关解释]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商业投机活动。投机者预测某种股票﹑公债﹑外币﹑黄金或其它货物要跌价而卖出后再买进;或预测要涨价而买进后再卖出。买卖双方都不用现货现款,只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亦用来比喻投机倒把的行为。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商业投机活动。投机者预测某种股票﹑公债﹑外币﹑黄金或其它货物要跌价而卖出后再买进;或预测要涨价而买进后再卖出。买卖双方都不用现货现款,只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亦用来比喻投机倒把的行为。
双十协定
[相关解释]
即《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国共代表在重庆经过谈判,签字达成的会谈纪要。共十二条。主要内容有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等。但在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等根本问题上,国民党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借口下,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即《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国共代表在重庆经过谈判,签字达成的会谈纪要。共十二条。主要内容有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等。但在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等根本问题上,国民党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借口下,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
[相关解释]
1.指在某种场合中相对的两个人或两个集体。
1.指在某种场合中相对的两个人或两个集体。
双簧
[相关解释]
①一作双黄”。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演员两人,一人坐前,一人藏后;藏后者说唱,前坐者按说唱内容表演各种动作,使观众感到如前坐者说唱一样。演出多以滑稽取胜。相传起源于清代曲艺演员黄辅臣。黄晚年嗓喑,演出时只能由其子蹲在椅后说唱,后人模仿而成为另一曲种。②比喻双方的行动表面上似乎无关,其实按秘密约定进行,互相配合他们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唱的是一出双簧。
①一作双黄”。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演员两人,一人坐前,一人藏后;藏后者说唱,前坐者按说唱内容表演各种动作,使观众感到如前坐者说唱一样。演出多以滑稽取胜。相传起源于清代曲艺演员黄辅臣。黄晚年嗓喑,演出时只能由其子蹲在椅后说唱,后人模仿而成为另一曲种。②比喻双方的行动表面上似乎无关,其实按秘密约定进行,互相配合他们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唱的是一出双簧。
右券
[相关解释]
契约的右半联。古代刻木为契,分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信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也。
契约的右半联。古代刻木为契,分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信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也。
右符
[相关解释]
1.符信的右半。古代调动军队或任免州郡长官等时使用。双方各执其一,左右合符,以为凭信。以竹﹑木﹑铜等制作。鱼形符的右半亦称"右鱼"。
1.符信的右半。古代调动军队或任免州郡长官等时使用。双方各执其一,左右合符,以为凭信。以竹﹑木﹑铜等制作。鱼形符的右半亦称"右鱼"。
吃讲茶
[相关解释]
1.亦作"吃碗茶"。 2.旧时发生争执的双方到茶馆里请公众评判是非。
1.亦作"吃碗茶"。 2.旧时发生争执的双方到茶馆里请公众评判是非。
合婚
[相关解释]
1.结为婚姻。 2.旧俗,婚前男女双方交换庚帖,以卜八字是否相配,谓之"合婚"。
1.结为婚姻。 2.旧俗,婚前男女双方交换庚帖,以卜八字是否相配,谓之"合婚"。
合理冲撞
[相关解释]
足球运动技术名词。球在双方队员的控制范围(约两米)内抢球时进行的合乎规则的冲撞技术。规则允许双方为了抢球均可用肩以下至肘关节以上的臂侧部,以适当的力量冲撞对方相应的部位。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冲撞,均属犯规。
足球运动技术名词。球在双方队员的控制范围(约两米)内抢球时进行的合乎规则的冲撞技术。规则允许双方为了抢球均可用肩以下至肘关节以上的臂侧部,以适当的力量冲撞对方相应的部位。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冲撞,均属犯规。
同一性
[相关解释]
①辩证法中指矛盾同一性(或统一性)。亦称具体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即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与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②指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即事物与他自身同一,不包含差异和差别。③指符合、一致。如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④指共同性。特殊性的对称。
①辩证法中指矛盾同一性(或统一性)。亦称具体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即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与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②指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即事物与他自身同一,不包含差异和差别。③指符合、一致。如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④指共同性。特殊性的对称。
同议
[相关解释]
1.一同商议。 2.特指中人,为双方介绍﹑作证之人。
1.一同商议。 2.特指中人,为双方介绍﹑作证之人。
和平谈判
[相关解释]
交战双方为了结束战争而进行的谈判。
交战双方为了结束战争而进行的谈判。
和议
[相关解释]
交战双方关于恢复和平的谈判。
交战双方关于恢复和平的谈判。
商侩
[相关解释]
1.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介绍人。
1.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介绍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