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5 查到相关县邑的内容。
带有县邑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侨县
[相关解释]
1.侨置的县邑。
1.侨置的县邑。
儿童竹马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1.《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县邑
[相关解释]
1.县城。
1.县城。
园邑
[相关解释]
1.汉代为守护陵园所置的县邑。
1.汉代为守护陵园所置的县邑。
山县
[相关解释]
1.山区县邑。
1.山区县邑。
户邑
[相关解释]
1.户口与县邑『代开始以户口或县邑为封建单位。
1.户口与县邑『代开始以户口或县邑为封建单位。
檐鲁
[相关解释]
1.古东方少数民族称郡城县邑为檐鲁。
1.古东方少数民族称郡城县邑为檐鲁。
甸邑
[相关解释]
1.京师附近的县邑。 2.治理县邑。
1.京师附近的县邑。 2.治理县邑。
秋县
[相关解释]
1.秋收时的畿内县邑。
1.秋收时的畿内县邑。
迎郭伋
[相关解释]
1.典出《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后以"迎郭伋"称颂官员为政有德,深受百姓爱戴。
1.典出《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后以"迎郭伋"称颂官员为政有德,深受百姓爱戴。
邑主
[相关解释]
1.县邑的长官。
1.县邑的长官。
邑厉
[相关解释]
1.旧时谓县邑设坛祭祀本境内无人祭祀的鬼神。
1.旧时谓县邑设坛祭祀本境内无人祭祀的鬼神。
邑宰
[相关解释]
1.县邑之长。即县令。
1.县邑之长。即县令。
驭竹
[相关解释]
1.典出《后汉书.郭伋传》"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设几杖之礼,朝夕与参政事,始至行部,要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当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后以"驭竹"谓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惠及百姓﹐受到儿童欢迎。
1.典出《后汉书.郭伋传》"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设几杖之礼,朝夕与参政事,始至行部,要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当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后以"驭竹"谓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惠及百姓﹐受到儿童欢迎。
骑竹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费长房从仙人壶公入深山学道,后"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3.见"骑竹马"。
1.《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费长房从仙人壶公入深山学道,后"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3.见"骑竹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