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 查到相关勋官的内容。
带有勋官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乡君 [相关解释]
1.古代妇女的封号。始于晋武帝封羊祜妻为万岁乡君。唐代外命妇之制,勋官四品母或妻为乡君。宋废。明惟宗室女有此称。清亦惟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格格及贝勒侧室之女称"乡君"。
勋号 [相关解释]
1.勋官的名号。
勋品 [相关解释]
1.勋官的品级。泛指各级勋官。
勋官 [相关解释]
1.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勋阶 [相关解释]
1.勋官的等级。
护军 [相关解释]
1.秦汉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魏晋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2.唐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宋不设。清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唐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清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清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文勋 [相关解释]
1.隋唐至明文武官员受勋者称勋官。始于北周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唐定制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明时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已仅成具文。
柱国 [相关解释]
1.国都。 2.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的最高武官。唐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 3.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都尉 [相关解释]
武官名。始置于战国,位略低于将军。秦时设郡,掌郡内军事。西汉时为郡守之辅佐,掌全郡军事。东汉时废,但在边郡仍设置,或遇有战事时临时设置。唐代至明代为勋官称号,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清代时为三四品武散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