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6 查到相关刻印的内容。
带有刻印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书帕本 [相关解释]
1.明代官吏刻印的书本。当时习俗,任满入觐或奉使出差回京,必刻一书,以一书一帕为馈赠的礼品,故名。刻工拙劣,校勘粗疏,不为学者所重视。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监本二十一史》。
书影 [相关解释]
1.显示书刊的版式和部分内容的印刷物。从前仿照原书刻印或石印,现在大多影印,有的用做插页;有的汇集成册,如《宋元书影》。
书棚本 [相关解释]
1.南宋临安(今杭州)棚桥北睦亲坊陈宅书铺和棚北大街陈解元书籍铺,为陈起﹑陈思父子经营的书坊。他们拥有刻坊,刻印的书籍颇受时人欢迎◇称书棚本。其时,太庙前尹家书籍铺所刻的书,样式与之相仿,亦称书棚本。
书院本 [相关解释]
1.书院刻印的书。如宋代象山书院所刻袁燮《絜斋家塾书钞》﹑清代南菁书院所刻《皇清经解续编》等。
传刻 [相关解释]
1.辗转刻印。
元本 [相关解释]
1.根本;首要。 2.元代刻印的书籍。
入木 [相关解释]
1.指雕板刻印。 2.入棺。 3.喻书法笔力劲健。
入梓 [相关解释]
1.谓刻印书籍。梓,刻板。
凿印 [相关解释]
1.刻印的一种方法。指在预制的金属印坯上刻凿印文。流行于汉﹑魏﹑晋﹑南北朝之间。多数是将军印和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人仿效﹐而形成一种刻法。
刀法 [相关解释]
特指刻印章时用刀的技法。主要有冲刀、切刀两种。冲刀起刀时刀杆与印面成约30°角,刻时以腕力驱使刀锋入石前冲。切刀起刀时与印面成约65°角,刻时先以刀锋右角入石,继以刀刃下切直至刀锋左角入石。
刊书 [相关解释]
1.刻印书籍。
刊刷 [相关解释]
1.刊刻印刷。
刊勒 [相关解释]
1.雕刻(碑文)。 2.刊印;刻印。
刊误 [相关解释]
1.订正讹误。亦有以"刊误"为书名者。如《新唐书.艺文志三》载有李涪《刊误》二卷,《宋史.艺文志一》载有刘攽《汉书刊误》四卷。 2.刻印造成的文字讹误。
刊贴 [相关解释]
1.刻印张贴。
刊镂 [相关解释]
1.刻印。
刓印 [相关解释]
1.语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项羽﹞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谓羽摩挲侯印,不忍授人◇因以"刓印"喻吝于爵赏。
刻划 [相关解释]
1.雕刻;刻印。 2.用文字等描摹表现。
刻印 [相关解释]
1.雕刻印章。 2.雕版印刷。 3.比喻印象极深,不易磨灭。
刻文 [相关解释]
1.刻印文章。 2.刻于碑碣﹑石壁或器物上的文字。
印施 [相关解释]
1.谓刻印佛经,广为布施。
印曹 [相关解释]
1.掌刻印的官。 2.主簿的别称。
叶蜡石 [相关解释]
质地滑腻如玉的石质矿物。化学成分为al2[si4o10](oh)2。常为致密块状、叶片状、鳞片状等集合体。磨后有强蜡状光泽,摩斯硬度1~2,易雕刻加工。呈白色、微黄、浅绿等色。较著名的有寿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等。常用于雕刻印章和工艺品,也用于造纸、陶瓷、橡胶等工业部门。
奏刀 [相关解释]
运刀;操刀割物奏刀b145H唬小心着墨,大胆奏刀,为刻印之要诀。
契令 [相关解释]
1.古代管理刻印书籍的官员。 2.犹法令。
宋刻 [相关解释]
1.指宋代刻印的书籍。
宋本 [相关解释]
1.宋代刻印的书本。雕板印书约始于唐代,至宋大盛。当时的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眉山等地都是刻书的中心,分官刊﹑家刻﹑坊刻三种。刻书时,选用工于书法的人缮写,字体既美,校刻亦精,为后世所重。
明刻 [相关解释]
1.明代刻印的书。
板本 [相关解释]
用木板雕刻印刷的书籍五代时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梓传 [相关解释]
1.印行,刻印传播。
模锓 [相关解释]
1.仿制刻印。
治印 [相关解释]
1.篆刻,刻印章。
浑古 [相关解释]
浑厚古朴所刻印章疏密有致,苍劲~。
灶马 [相关解释]
1.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 2.灶神的坐骑。 3.昆虫名。又称灶鸡﹑灶鳖鸡。
灾梨 [相关解释]
1.亦作"灾梨"。 2.谓刻印无用的书,灾及作版的梨木。常用作刻印的谦词。
王冕(1287-1359) [相关解释]
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少为牧童,贫而好学。屡应试不中,卖画为生◇朱元璋授以咨议参军,不久病逝。善画墨梅,以繁密见胜,气韵生动。又擅刻印,相传始以花乳石作印材。诗亦独具风格。著有《竹斋集》。
私刻 [相关解释]
1.私人刻印。 2.犹刻薄﹐吝啬。
篆刻 [相关解释]
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雕刻印章的艺术。因刻印时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锲刻,故称。一般用刀刻于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属印章,则多先刻印模,然后铸成。秦印、汉印为公认的篆刻艺术之源,明、清两代出现众多篆刻流派。
经厂本 [相关解释]
1.经厂刻印的书本。经厂是明代司礼监所属掌刻印书籍的机构。版本大,字体大,但主事者为太监,校勘不精,不为藏书家所重。
经板 [相关解释]
1.刻印经文的雕板。
续刻 [相关解释]
1.继原书之后再刻印成书。
缪篆 [相关解释]
1.六体书之一,用以摹刻印章。也称摹印篆。
蜀本 [相关解释]
1.宋时蜀中刻印的书。蜀本书多用颜体﹐字较大﹐故又称蜀大字本。
觚简 [相关解释]
1.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借指书籍。 2.引申为刻印书籍。
译刻 [相关解释]
1.翻译并刻印。
较刻 [相关解释]
1.兴刻印。
辑刊 [相关解释]
1.编集刻印。 2.学术机构出版刊行的成套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论文集。例如《社会科学辑刊》。
辑刻 [相关解释]
1.编集刻印。
选书 [相关解释]
1.唐代应举者在考试前将所作诗文投送朝中显贵,以求赏识。 2.指应举者于考试前所上显贵的诗文。 3.选编诗文刻印成书,以供应试者仿作揣摩。
錾印 [相关解释]
1.用模子刻印。
铁笔 [相关解释]
1.刻印刀的别称。以其用刀代笔﹐故名。亦借指雕刻艺术。 2.刻蜡纸用的笔。笔尖用钢制造。
镂印 [相关解释]
1.刻印。
镂本 [相关解释]
1.刻印本。
镌椠 [相关解释]
1.雕刻印刷的底板。
阳文 [相关解释]
①即朱文”(49页)。②器物上刻印成凸形的文字。
齐白石(1864-1957) [相关解释]
画家,篆刻家。初名纯芝,字渭清,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又号寄萍老人等,湘潭(今属湖南)人。早年曾为木工◇以卖画、刻印为生。建国后曾任中国美协主席。创作融合传统写意画与民间绘画表现技法,独创新格。擅画花鸟虫鱼,亦工山水、人物。篆刻朴茂劲辣。作品编为《齐白石全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