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9 查到相关列女的内容。
带有列女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迁 [相关解释]
1.相传孟轲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孟母三次迁居,使轲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汉赵歧《孟子题辞》◇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2.三次迁徙。 3.三次升迁。
不欺暗室 [相关解释]
1.亦作"不欺闇室"。 2.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后因以"不欺暗室"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作昧心事。
义姑姊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齐攻鲁,至郊。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度不能两全,乃弃己子。齐将追而问之,妇人对曰力不能两护,故忍弃子而行义。齐将于是按兵而止。鲁君乃赐妇人束帛,号之曰"义姑姊"。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姊》。
义母 [相关解释]
1.非本生之母而拜认为母者。 2.深明大义之母。战国齐宣王时有人争斗而死,有异母兄弟二人被讯问。兄弟二人争相承认。王使相问其母。母曰"杀其少者。"相问其故。母曰"少者,妾之子也。长者,前妻之子也。"相入言于王。王美其义,皆赦不杀,而尊其母号曰"义母"。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义继母》。
乐饥 [相关解释]
1.亦作"乐饥"。 2.疗饥;充饥。乐,通"疗"。《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高亨注"乐,借为疗。《列女传·贤明》引作疗。"宋苏轼《十二琴铭·玉磬》"其清越以长者,玉也;听万物之秋者,磬也。宝如是,中藜藿,不再食。以是乐饥,不以告籴。"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孙侍读一致》"纵放意于山水,山水果可乐饥,即肆力于诗文。"一说"乐"音lè,"乐饥"谓乐道而忘饥。参阅《诗·陈风·衡门》毛传。
五彩戏 [相关解释]
1.春秋楚国隐士老莱子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作婴儿状,以娱其亲。事见《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用作孝事父母的典故。
元豹 [相关解释]
1.即玄豹『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载陶大夫答子贪富务大﹐不顾后祸﹐其妻说之曰"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为遁世全身之典实。
兕先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兕先氏。见《魏书.列女传》。
六列 [相关解释]
1.古乐名。 2.谓《古列女传》之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六篇。
列女 [相关解释]
1.犹烈女。谓重义轻生﹑有节操的女子。
剔目 [相关解释]
1.剜出眼珠。《新唐书.列女传.房玄龄妻卢》"玄龄微时,病且死,诿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后人。'卢泣入帷中,剔一目示玄龄,明无它。"后用以为对丈夫忠贞不二的典故。
十吏札 [相关解释]
1.须十名书吏缮写的文稿。语出《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后多用作女子博学强记之典。
叔先 [相关解释]
1.复姓『有叔先雄。见《后汉书.列女传》。
古井 [相关解释]
1.唐孟郊《列女操》"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后因以"古井"比喻寂然不为外物所动之心。尤多用于守寡不嫁的妇女。 2.喻指富孀和有私蓄的妓女。
四殆 [相关解释]
1.指四件危险的事。齐无盐邑女子锺离春对宣王说齐国有四殆,西有衡秦,南有强楚,为一殆;渐台五重,万人疲极,为二殆;贤者伏匿,谄谀立朝,为三殆;饮酒沈湎,以夜继昼,为四殆。见汉刘向《列女传.齐锺离春》。
天壤王郎 [相关解释]
1.晋谢道韫嫁王凝之﹐不称意﹐叔父谢安慰解之。道韫曰"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因称妇女所适丈夫不称其意为抱"天壤王郎"之恨。
夫负妻戴 [相关解释]
1.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故以"夫负妻戴"谓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姜后脱簪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女传.周宣姜后》"周宣姜后者,齐侯之女也。贤而有德,事非礼不言,行非礼不动。宣王常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之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以见君王乐色而忘德也……敢请婢子之罪。'王曰'寡人不德,實自有过,非夫人之罪也。'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后用为后妃辅主以礼的典实。
姜孟 [相关解释]
1.敬姜和孟母的并称。一为春秋时鲁大夫公父歜之母,一为孟轲之母。敬姜屡次匡正儿子的过失,孟母为教子曾三迁,断机。二人事见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世奉为母教的楷模。
孟母 [相关解释]
1.孟子的母亲。姓仉。曾三次迁移,选择良邻;断所织之布,以激励孟子勤奋学习。旧时奉为贤母的典范。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
室内江流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载姜诗与妻庞氏事母至孝。母嗜饮江水,庞氏辄泝流而汲;母嗜鱼,夫妇力作以供◇舍侧忽涌出甘泉,味如江水,且每日有双鲤鱼跃出,人以为纯孝之报◇遂以"室内江流"为孝感之典。
宿瘤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女传.齐宿瘤女》"宿瘤女者,齐东郭采桑之女,闵王之后也。项有大瘤,故号宿瘤。"后作为丑女的典型。
封胡羯末 [相关解释]
1.《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小字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羯作"遏"。刘孝标注"封胡为谢韶小字,遏末为谢渊小字。"与《晋书》说法小异◇用为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封鲊 [相关解释]
1.亦作"封?"。 2.《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饷母。母封?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刘孝标注"按(三国)吴司徒孟宗为雷池监,以?饷母﹐母不受。非侃也。疑后人因孟假为此说。"后因以"封鲊"或"封?"为称颂贤母之词。
崩城 [相关解释]
1.城墙倒塌。语出汉刘向《列女传.齐杞梁妻》"莗公袭莒,殖(杞梁殖)战而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巾袜 [相关解释]
1.亦作"巾韈"。 2.头巾和袜子。《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操(曹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宋丘光庭《兼明书》卷五"徒行"引述上文作"曹公与之巾襪"◇世"巾袜"指巾帻和袜子,为男子所服用,因以借指男子。
引刀割鼻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女传·梁寡高行》"梁高行者,梁之寡妇也。其为人荣于色而美于行,夫死早寡不嫁,梁贵人多争欲取之者,不能得。梁王闻之,使相聘焉……〔高行〕乃援镜持刀以割其鼻。"后以其人为封建时代节妇烈女的典型,亦有效法其事者。
徐吾 [相关解释]
1.战国齐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李吾之属会烛,李辞之,徐吾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李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徐吾》。 2.复姓。春秋郑国有徐吾犯。见《通志.氏族四》。
戏彩 [相关解释]
1.亦作"戏彩"。 2.《艺文类聚》卷二十引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用为孝养长辈之典。
择邻 [相关解释]
1.选择好的邻居『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此为孟母三迁择邻事﹐后世所云"择邻"多本此。
挽鹿车 [相关解释]
1.后汉鲍宣从妻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妆奁甚盛。宣谓妻"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其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见《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因以"挽鹿车"为夫妻共守清苦生活的典故。
掇蜂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向《列女传》"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后母。母取蜂去毒,系于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伯奇牵我。'吉甫见疑之,伯奇自死。"后因以"掇蜂"为离间骨肉之典。
提瓮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后遂用为修行妇道﹑甘于贫苦的典故。
束发封帛 [相关解释]
1.《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余。"后以"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椒花颂 [相关解释]
1.《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后遂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
樊姬 [相关解释]
1.春秋楚庄王之姬。樊姬曾谏止楚庄王狩猎,使勤于政事,又激楚相虞丘子辞位而进贤相孙叔敖,楚庄王赖以称霸。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
武梁祠画像 [相关解释]
1.东汉石刻画像。在今山东嘉祥县武翟山(旧称紫云山)下,是东汉末年嘉祥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和四个石祠堂的装饰画。其中以武梁的祠堂为最早,故名。现存画像石四十三块,画像石多用减地阳刻法,雕刻精细,造型生动。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孝义故事﹑列女故事﹑神话传说和各种车马出行﹑宴筵乐舞﹑庖厨﹑水陆攻战﹑祥瑞灾异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母师 [相关解释]
1.母亲的典范『刘向《列女传.鲁之母师》载春秋时鲁有寡母,言行一致。某日往娘家,与子媳约定至夕而返。及返,尚未晚,即停立村外,至夕才如约入家门。此事"大夫美之,言于鲁穆公,赐尊号曰'母师',使夫人诸姬皆师之"。 2.傅母,女师。母,通"姆"。
母教 [相关解释]
1.语出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后以"母教"称母亲对于子女的教育。
津妾 [相关解释]
1.指春秋赵河津吏的女儿娟。《列女传》载其机智救父的故事。
游女 [相关解释]
1.出游的女子。《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郑玄笺"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一说为汉水女神。见刘向《列女传》及《文选.嵇康》李善注引薛君说。 2.无业妇女。 3.汉水女神。 4.指秦穆公之女弄玉。其夫萧史善吹箫,教弄玉作凤鸣。一夕吹箫引凤,弄玉遂随夫升天仙去。见汉刘向《列仙传.萧史》。
湘鱼 [相关解释]
1.烹鱼。《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载姜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诗母喜食鱼﹐舍侧忽有涌泉﹐每旦辄出双鲤鱼﹐姜妻常烹煮以供母食◇以"湘鱼"为孝妇事亲之典。
漆室 [相关解释]
1.春秋鲁邑名。鲁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国事甚危。漆室有少女倚柱而啸,忧国忧民。见汉刘向《列女传.漆室女》◇用为关心国事的典故。 2.犹暗室。
玄豹 [相关解释]
1.黑豹。其皮毛贵重,胎为美味。 2.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喻怀才畏忌而隐居的人。
璇玑图 [相关解释]
1.前秦窦滔妻苏蕙所织之回文诗图。纵横往复,皆可诵读。此为回文诗体之始。事本《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人称之为璇玑图。
盐絮 [相关解释]
1.《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载谢安侄女道韫,才思敏捷,尝居家遇雪,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十分赞赏◇因以"盐絮"指美好的诗句。 2.以指诗才。
礼宗 [相关解释]
1.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据《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载规妻善文能书。规卒时,妻犹年盛而色美。董卓为相,以重礼聘娶,规妻乃轻服诣卓门,辞请。卓威逼之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风靡,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规妻知不免,乃立骂卓。遂被鞭扑而死,后人图画,号曰"礼宗"。
秋胡 [相关解释]
1.春秋鲁人﹐婚后五日﹐游宦于陈﹐五年乃归﹐见路旁美妇采桑﹐赠金以戏之﹐妇不纳。及还家﹐母呼其妇出﹐即采桑者。妇斥其悦路旁妇人﹐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愤而投河死。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鲁秋洁妇》◇以"秋胡"泛指爱情不专一的男子。
秦川女 [相关解释]
1.指晋窦滔妻苏氏。苏氏﹐名蕙﹐字若兰﹐始平人﹐地属秦川﹐故称。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见《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以泛指感念夫君的女子。
绛帐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绛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缇萦 [相关解释]
1.人名,汉代孝女『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系长安狱。其少女缇萦随父至长安,上书请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帝怜之,为除肉刑,意乃得免。见《史记.孝文本纪》﹑汉刘向《列女传.齐太仓女》◇代用为称颂孝女的典故。
老氏 [相关解释]
1.指老子。 2.指老莱子。相传为春秋末年楚隐士。居于蒙山之阳﹐自耕而食。楚王召其出仕﹐不就。见《高士传》卷上﹑《列女传》卷二。
老莱妻 [相关解释]
1.春秋楚老莱子之妻。曾劝阻老莱子出仕﹐相偕隐于江南。见汉刘向《列女传》。三国魏嵇康有《老莱妻贤明》诗﹐后常以"老莱妻"为贤妻的代称。
老莱衣 [相关解释]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莱妻 [相关解释]
1.春秋楚老莱子之妻。据汉刘向《列女传.贤明》载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楚王遣使聘其出仕,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钺。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妾不能为人所制。"遂行不顾,至江南而止。老莱子乃随其妻而居之◇因以"莱妻"作为贤妇的代称。
蘧车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蘧伯玉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后因以"蘧车"为典,指人之知礼而贤能。
裂织 [相关解释]
1.相传孟轲少时,废学归家,孟母方织,因引刀断其机织,激其勤学自奋,遂成大儒。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又汉乐羊子"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事见《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遂以"裂织"称颂妇女教子﹑劝夫的贤德。
襞锦 [相关解释]
1.犹织锦。相传窦滔仕前秦符坚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妻苏若兰思之,在家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事见《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遂用为典故。
谢女解围 [相关解释]
1.相传晋王凝之弟献之曾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凝之妻"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事见《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遂用作称颂才女的典故。
贞姜 [相关解释]
1.春秋齐侯女,楚昭王夫人之谥号。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之,忘持其符,夫人不肯行。使者归取符,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王曰"嗟夫!守义死节,不为苟生,处约持信,以成其贞。"乃号之曰贞姜。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昭贞姜》◇多用为贞节守义的典故。
赵津歌 [相关解释]
1.赵简子欲南渡击楚,至期,津吏醉卧不能渡,简子欲杀之。津吏息女娟恳之,代父操楫,至中流,唱《河激》之歌。简子大悦,将使人祝祓,以为夫人,娟乃再拜而辞。简子归,乃立娟为夫人。见汉刘向《列女传.赵津女娟》◇遂称娟所唱《河激》之歌为"赵津歌"。
跃鲤 [相关解释]
1.传说汉代孝子姜诗母嗜鱼脍,诗夫妇常力作供脍,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事见《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
轲机 [相关解释]
1.指孟子母亲的织机。语本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母以刀断其织,教育孟子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辩女 [相关解释]
1.能言善辩的女子。(1)指春秋楚昭氏之妻『刘向《列女传》有"楚野辩女"篇。(2)即赵津女『刘向《列女传.赵津女娟》载﹕赵娟父系黄河一渡口之船夫。赵简子南击楚﹐娟父醉卧﹐不能如约渡简子过河。简子欲杀之﹐娟为父辩解﹐因得免。三国魏曹植《鞞舞歌.精微篇》"辩女解父命,何况健少年!"黄节注"《列女传》赵津女娟列《辩通传》,故曰辩女。"
迁邻 [相关解释]
1.迁居择邻。战国时的孟轲,他母亲为了更好地教育儿子,曾三次搬迁住处;以选择中意的邻居。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
还鲊遗书 [相关解释]
1.《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以"还鲊遗书"为贤母教子为官清廉之典。
逃相 [相关解释]
1.战国时齐于陵仲子居楚,楚王闻其贤,欲聘为相,仲子不从,偕妻逃去,与人灌园为生。见汉刘向《列女传.楚于陵妻》﹑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因以为不仕之典。
钗荆裙布 [相关解释]
1.以荆代钗﹐以布作裙。比喻贫困。语出《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汉刘向《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钟离春 [相关解释]
1.传为战国时齐国无盐邑之女。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宣王采纳﹐立为王后。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事见汉刘向《列女传.辩通》﹑《新序.杂事》。
锦字书 [相关解释]
1.指前秦苏蕙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对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后多用以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
陶婴 [相关解释]
1.春秋鲁陶门之女。少寡﹐抚养幼孤﹐纺绩为生﹔鲁人或闻其义﹐将求匹。婴闻之﹐乃作《黄鹄之歌》以明志。鲁人闻之﹐遂不敢复求。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以"陶婴"为妇女贞节的典型。
隐豹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用……'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后因以"隐豹"比喻爱惜其身﹐隐居伏处而有所不为。
雅人深致 [相关解释]
1.《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小字)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吁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后因以"雅人深致"指高雅的人意兴深远。亦用来形容人的言谈举止高尚文雅﹐不同于流俗。
雾豹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载﹐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谏曰﹐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因以"雾豹"指隐居伏处﹐退藏避害的人。
马帐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马帐"指通儒的书斋或儒者传业授徒之所。
马融帐 [相关解释]
1.指马融施帐高堂,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之事。
鲁义姑 [相关解释]
1.据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娣》载,春秋时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弃子抱侄而走,被视为义举◇以"鲁义姑"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
鲁姑弃子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姊》"齐君攻鲁,义姑有节,见军走山,弃子抱侄。"后以"鲁姑弃子"称颂鲁义姑牺牲亲生儿子而保全侄儿的义举。
黔娄妻 [相关解释]
1.据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载黔娄死,曾子往吊,见以布被覆尸,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曾子曰"斜引其被则敛矣。"黔妻曰"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也。"后以"黔娄妻"指安贫乐道的贤德之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