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9 查到相关分立的内容。
带有分立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权分立 [相关解释]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相互制约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般由议会行使立法权,总统或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
三齐 [相关解释]
1.三倍于齐国的势力。 2.秦亡,项羽以齐国故地分立齐﹑胶东﹑济北三国,皆在今山东东部,后泛称"三齐"。
两权分立 [相关解释]
1.政治学名词。指行政权与立法权各自独立。
中时 [相关解释]
1.午时。 2.不好也不坏的时机。 3.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时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为"中央时",简称"中时"◇因以泛指夏末。
乐部 [相关解释]
1.官署名。犹太乐署。北周设置。有上士﹑中士,其职如周代大司乐。唐有乐部名,系指乐队,分立部﹑坐部二者,隶属太常,非官职。清代复立乐部,主管音乐,以礼部满洲尚书或王公大臣兼典乐大臣。参阅《通典·职官七》﹑《新唐书·礼仪志十一》﹑《清会典事例·乐部一·职掌》。 2.古代泛指歌舞戏曲演出单位。
五单于 [相关解释]
1.西汉后期,匈奴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呼韩邪单于所并。见《汉书.匈奴传下》。 2.泛指匈奴各部首领。
五院制 [相关解释]
1.孙中山提出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制度。按照这个制度,中央政府分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各自独立,分别行使职权,都对国民大会负责。
今文学 [相关解释]
1.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西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西汉末,古文经复出,刘歆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家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公司解散 [相关解释]
公司因既定原因终止其全部业务活动,清算其全部资产,致原来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不复存在的行为。中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可因下列情形解散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因合并或分立的需要而解散等。公司只有经过清算这一法律程序,才能视作已经解散。
六卿分晋 [相关解释]
1.春秋后期﹐晋国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秉持国政﹐并相继改革田亩制﹑税制﹐图谋富强﹐相互兼并﹐导致晋室瓦解﹐最后分立为赵﹑韩﹑魏三国﹐史称"六卿分晋"。
分立 [相关解释]
1.分别独立。 2.分别制定。 3.分别设立。
分锅 [相关解释]
1.方言。分立锅灶,即分家。
对转 [相关解释]
1.旧指官吏不按秩递升而直接越级迁调。 2.音韵学术语。古音学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阴声﹑阳声﹑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清代学者孔广森将入声归入阴声﹐首先明确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多数学者则主张入声分立。"对转"说的提出﹐为正确解释古代韵文的异部通押和训诂学上的通假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诗.大雅.抑》六章的"子"(阴声)﹑"承"(阳声)为韵﹐八章的"则"(入声)﹑"子"为韵﹐即因对转而得通押。又如《仪礼.士虞礼》"中月而秜。"郑玄注"古文禅或为导。"《汉书.高帝纪上》"令趋销印。"颜师古注"趋读曰促。""
尚书 [相关解释]
①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②官名。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排球运动 [相关解释]
用手击球过网的一项球类运动。球用皮制,内装橡皮胆,圆周65~67厘米,重250~280克。球场长18米,宽9米,中间横隔球网(网高男243米;女224米)。两队分立网的一边,每队六人。运用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和战术互相攻守。球须在空中还击,每方最多可连续击球三次,每人不能连击两次。以击球落入对方场内而得分。每局15分。采用五局三胜制。
排衙 [相关解释]
1.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谒,分立两旁,谓之排衙。
新三民主义 [相关解释]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政治主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从原来的排满发展到反帝,提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提出五权分立”的原则,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新三民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日月潭 [相关解释]
①台湾中部高山湖泊。因有小岛将全湖分为北、南两半,其轮廓分别略似日、月得名。面积77平方千米。旅游、避暑胜地。②台湾高山族神话故事。两条恶龙吞食了太阳、月亮,世界一片黑暗。青年渔民大尖哥和妻子水社姐寻得金斧、金剪,斩除恶龙,放出太阳和月亮。两人分立潭边,日夜守卫,变成两座人形大山,永远保护光明。人们把此潭称为日月潭。
析户 [相关解释]
1.分立户籍。
析烟 [相关解释]
1.分立炉灶。指分家。烟,炊烟。
析爨 [相关解释]
1.分立炉灶。指分家。
社会审计 [相关解释]
①也称民间审计”。由有关政府部门或会计职业团体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或社会审计组织所进行的受托审计。审计者与被审单位是合同委托关系。社会审计的内容有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事务等。②也称社会责任审计”。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包括审查企业活动对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公共安全、职工就业、社会教育和福利、产品(服务)价格和质量、广告宣传的正确性等所应负的责任。
绍兴和议 [相关解释]
南宋与金的和约。1140年,宋军在顺昌、郾城大败金军,但宋高宗和秦桧决意屈辱求和。次年,与金订立和议宋向金称臣,每年贡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金间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金南北分立局面从此确立。
螭头载笔 [相关解释]
1.《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
角户分门 [相关解释]
1.分立门户。比喻结党营私。
资本主义法制 [相关解释]
亦称资产阶级法制”。通常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指资产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管理资产阶级国家的事务制度化、法律化。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提出了三权分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反对封建专制的主张,并在掌握政权后写入了宪法性文件,确定为法制原则。资产阶级法制在历史上曾起了进步作用,但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鼎足三分 [相关解释]
1.如鼎之三足,各据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之势 [相关解释]
1.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而立 [相关解释]
1.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