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分为的内容。
带有分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分为二
[相关解释]
事物内部的可分性、矛盾性。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都具有两重性,都包含内在的矛盾。原为中国古语,经毛泽东使用和论述后,成为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称呼。
事物内部的可分性、矛盾性。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都具有两重性,都包含内在的矛盾。原为中国古语,经毛泽东使用和论述后,成为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称呼。
一刻
[相关解释]
1.表示时间。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至清初定为九十六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为十五分钟。 2.指短暂的时间,犹片刻。
1.表示时间。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至清初定为九十六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为十五分钟。 2.指短暂的时间,犹片刻。
一合再离
[相关解释]
1.谓将军事文书一分为三,陆续寄送,以期保密。
1.谓将军事文书一分为三,陆续寄送,以期保密。
丁中
[相关解释]
1.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北齐。历代迭有变更。
1.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北齐。历代迭有变更。
七众
[相关解释]
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七十二候
[相关解释]
一年的总候数。气象上规定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理应分为七十三候,但为了与月、旬配套方便起见,将每月的26日至月底(无论大月、小月)算为一候,故一年为七十二候。
一年的总候数。气象上规定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理应分为七十三候,但为了与月、旬配套方便起见,将每月的26日至月底(无论大月、小月)算为一候,故一年为七十二候。
七诰
[相关解释]
1.南朝梁陶弘景撰《真诰》二十卷,分为《运题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七篇◇因以"七诰"泛称道教经典。
1.南朝梁陶弘景撰《真诰》二十卷,分为《运题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七篇◇因以"七诰"泛称道教经典。
七闽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后称福建省为闽或七闽。
1.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后称福建省为闽或七闽。
万叶集
[相关解释]
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几经增编,至奈良末期成书。共二十卷,收和歌四千五百余首。据传大伴家持为主要编撰人,其后又有数人加工补充。作者有天皇、贵族、官吏、僧人、农民、士兵、妓女等。诗歌体裁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和片歌。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三大类。主要表现崇神尊君,热爱乡土,男女相爱,民间疾苦等。是日本古典诗歌中最杰出的典范。
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几经增编,至奈良末期成书。共二十卷,收和歌四千五百余首。据传大伴家持为主要编撰人,其后又有数人加工补充。作者有天皇、贵族、官吏、僧人、农民、士兵、妓女等。诗歌体裁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和片歌。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三大类。主要表现崇神尊君,热爱乡土,男女相爱,民间疾苦等。是日本古典诗歌中最杰出的典范。
三三制
[相关解释]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即在政权机构中,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2.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分工明确,定期轮换的制度。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即在政权机构中,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2.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分工明确,定期轮换的制度。
三仗
[相关解释]
1.即勋仗。唐天子衙卫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皆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见《新唐书.仪卫志上》。 2.三件武器。
1.即勋仗。唐天子衙卫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皆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见《新唐书.仪卫志上》。 2.三件武器。
三体
[相关解释]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三候
[相关解释]
1.中医术语◎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
1.中医术语◎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
三分
[相关解释]
1.谓一分为三。 2.指三国史话。 3.十分之三。
1.谓一分为三。 2.指三国史话。 3.十分之三。
三叶虫
[相关解释]
节肢动物门的一纲。古生代非常繁盛,至中生代完全绝灭。体形扁宽,大多为卵形或椭圆形。背上有两条纵沟,把身体纵分为三叶,因而得名。生活在海中,多数营底栖生活,少数潜伏在泥沙中或过漂游生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古生代地层中。
节肢动物门的一纲。古生代非常繁盛,至中生代完全绝灭。体形扁宽,大多为卵形或椭圆形。背上有两条纵沟,把身体纵分为三叶,因而得名。生活在海中,多数营底栖生活,少数潜伏在泥沙中或过漂游生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古生代地层中。
三墨
[相关解释]
1.墨子之后,墨家分为三派,称三墨。
1.墨子之后,墨家分为三派,称三墨。
三壤
[相关解释]
1.古时按土质的肥瘠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品,称为三壤。
1.古时按土质的肥瘠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品,称为三壤。
三楚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汉书.高帝纪上》"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颜师古注引孟康《音义》,以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二说不同◇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2.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都在古楚地,亦称三楚。见宋周羽翀《三楚新录》。
1.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汉书.高帝纪上》"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颜师古注引孟康《音义》,以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二说不同◇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2.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都在古楚地,亦称三楚。见宋周羽翀《三楚新录》。
三流
[相关解释]
1.旧律,判处流刑者,流放之地,据罪行轻重而分为远近三等,谓之三流。
1.旧律,判处流刑者,流放之地,据罪行轻重而分为远近三等,谓之三流。
三线
[相关解释]
1.我国根据国防需要,把地区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三线在后方,为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 2.现多把领导干部因年龄或健康关系离职称为"退居三线"。
1.我国根据国防需要,把地区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三线在后方,为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 2.现多把领导干部因年龄或健康关系离职称为"退居三线"。
三郊
[相关解释]
1.犹三乡。 2.古代诸侯的行政区划,大国分为三郊三遂,因以"三郊"指大国诸侯。
1.犹三乡。 2.古代诸侯的行政区划,大国分为三郊三遂,因以"三郊"指大国诸侯。
三铨
[相关解释]
1.唐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
1.唐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
三门峡
[相关解释]
黄河中游段峡谷。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因黄河原在此被坚硬岩岛将水流分为三股,分别称人门、神门、鬼门而得名。1960年在此建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中游段峡谷。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因黄河原在此被坚硬岩岛将水流分为三股,分别称人门、神门、鬼门而得名。1960年在此建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三阴
[相关解释]
1.《易》卦的三阴爻,合之则为《坤》卦。亦象盛阴之气。 2.中医用语。指六经中的太阴﹑少阴﹑厥阴。可分为三对六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1.《易》卦的三阴爻,合之则为《坤》卦。亦象盛阴之气。 2.中医用语。指六经中的太阴﹑少阴﹑厥阴。可分为三对六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三阶
[相关解释]
1.三层台阶。 2.星名。即三台星。 3.佛教宗派名。隋代信行创立。该宗把佛教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并认为当时已届末法时期,国土秽恶,人心邪劣,唯有忍辱苦行,普敬普信普施,庶可解脱,故又称普法宗。该宗屡遭朝廷禁止,唐以后不传。见《续高僧传》卷十七﹑十九。 4.官阶三级。
1.三层台阶。 2.星名。即三台星。 3.佛教宗派名。隋代信行创立。该宗把佛教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并认为当时已届末法时期,国土秽恶,人心邪劣,唯有忍辱苦行,普敬普信普施,庶可解脱,故又称普法宗。该宗屡遭朝廷禁止,唐以后不传。见《续高僧传》卷十七﹑十九。 4.官阶三级。
上三旗
[相关解释]
1.清顺治后,将皇家军队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兵。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宗室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称"满洲八旗"。
1.清顺治后,将皇家军队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兵。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宗室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称"满洲八旗"。
上下平
[相关解释]
1.《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上﹑去﹑入各为一卷,平声因字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简称"上下平"。参阅清陈澧《切韵考》。
1.《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上﹑去﹑入各为一卷,平声因字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简称"上下平"。参阅清陈澧《切韵考》。
上停
[相关解释]
1.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发际到印堂为上停;身体以头为上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此外,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上停之说,上停犹言上部。
1.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发际到印堂为上停;身体以头为上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此外,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上停之说,上停犹言上部。
上大夫
[相关解释]
1.为中国古代的官阶之一。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官阶分为卿﹑大夫﹑士三等,每等中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级。
1.为中国古代的官阶之一。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官阶分为卿﹑大夫﹑士三等,每等中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级。
上平
[相关解释]
1.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 2.《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3.汉语平声字的声调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称阴平为上平,阳平为下平。
1.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 2.《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3.汉语平声字的声调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称阴平为上平,阳平为下平。
下五旗
[相关解释]
1.清代兵制。顺治后,满州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
1.清代兵制。顺治后,满州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
下停
[相关解释]
1.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三停。面上以人中至地阁为下停,身上以足为下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下停之说,下停犹言下部。
1.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三停。面上以人中至地阁为下停,身上以足为下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下停之说,下停犹言下部。
下孰
[相关解释]
1.丰收的年成,按其情况分为上孰﹑中孰﹑下孰三等。孰,丰年。
1.丰收的年成,按其情况分为上孰﹑中孰﹑下孰三等。孰,丰年。
下寿
[相关解释]
1.古人将寿命的长短分为上中下三等。下寿有二说一说六十岁为下寿,一说八十岁为下寿。
1.古人将寿命的长短分为上中下三等。下寿有二说一说六十岁为下寿,一说八十岁为下寿。
下等
[相关解释]
1.据《周礼》,天子有事会诸侯,则在郊外筑坛以发布政事。坛之阶有三层,分为上中下三等。由地而上,其第一层为下等,乃位次之低者。 2.等级低的;地位卑下的。 3.指低级庸俗,不高雅。
1.据《周礼》,天子有事会诸侯,则在郊外筑坛以发布政事。坛之阶有三层,分为上中下三等。由地而上,其第一层为下等,乃位次之低者。 2.等级低的;地位卑下的。 3.指低级庸俗,不高雅。
下镇
[相关解释]
1.下沉;下降。 2.唐代戍边之兵分为军﹑守捉﹑城﹑镇,镇又分为上中下三等。
1.下沉;下降。 2.唐代戍边之兵分为军﹑守捉﹑城﹑镇,镇又分为上中下三等。
世券
[相关解释]
1.犹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1.犹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相关解释]
整个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动物区系和陆栖动物区系。世界陆栖动物一般分为六个界古北界、新北界、东洋界、热带界、新热带界、大洋洲界。洋动物一般分为五个区北极区、北温带区、热带区、南温带区、南极区。
整个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动物区系和陆栖动物区系。世界陆栖动物一般分为六个界古北界、新北界、东洋界、热带界、新热带界、大洋洲界。洋动物一般分为五个区北极区、北温带区、热带区、南温带区、南极区。
丝锥
[相关解释]
1.俗称螺丝攻。加工孔内螺纹的一种螺纹刀具。可分为手用丝锥和机用丝锥。
1.俗称螺丝攻。加工孔内螺纹的一种螺纹刀具。可分为手用丝锥和机用丝锥。
两岐
[相关解释]
1.亦作"两歧"。 2.分为两支。 3.指两个分岔。 4.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5.借指麦子。 6.指特异之禾稼。 7.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
1.亦作"两歧"。 2.分为两支。 3.指两个分岔。 4.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5.借指麦子。 6.指特异之禾稼。 7.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
中停
[相关解释]
1.中途停止。 2.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山根至准头为中停;身体以腰为中停。参见"三停"。
1.中途停止。 2.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山根至准头为中停;身体以腰为中停。参见"三停"。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关解释]
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人口113亿(1990年)。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族约占总人口93%。通行汉语。全国划分为四个直辖市、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在我国恢复行使主权后设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个阶梯。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地跨热、亚热、温三带。煤、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人口113亿(1990年)。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族约占总人口93%。通行汉语。全国划分为四个直辖市、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在我国恢复行使主权后设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个阶梯。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地跨热、亚热、温三带。煤、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南半岛
[相关解释]
又称中与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在亚洲东南部。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马来半岛。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柚木。作物有稻米、橡胶、油棕等。矿产有锡、钨、石油等。
又称中与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在亚洲东南部。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马来半岛。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柚木。作物有稻米、橡胶、油棕等。矿产有锡、钨、石油等。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相关解释]
中国陆地动物分属于世界陆栖动物区系的古北界和东洋界。下分七个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中国海洋动物可分为黄渤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它们分属于世界海洋动物区系的北温带海动物区和热带海动物区。
中国陆地动物分属于世界陆栖动物区系的古北界和东洋界。下分七个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中国海洋动物可分为黄渤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它们分属于世界海洋动物区系的北温带海动物区和热带海动物区。
中学
[相关解释]
①亦称旧学”。与西学”相对。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以伦常名教”为核心的中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②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中国一般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分别招收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人员。有的实行六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分段;有的实行五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或不分段。
①亦称旧学”。与西学”相对。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以伦常名教”为核心的中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②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中国一般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分别招收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人员。有的实行六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分段;有的实行五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或不分段。
中生代
[相关解释]
地质历史上起自约2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时代。持续时间约185亿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该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动物很活跃,有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等,恐龙也在此时发展,植物很繁盛,故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中国的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
地质历史上起自约2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时代。持续时间约185亿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该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动物很活跃,有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等,恐龙也在此时发展,植物很繁盛,故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中国的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
中线
[相关解释]
1.又称中心线。位置居中的线。 2.三角形的一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3.把球场划分为两个相等场区的线。
1.又称中心线。位置居中的线。 2.三角形的一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3.把球场划分为两个相等场区的线。
中经
[相关解释]
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 2.宫廷中收藏的经籍『代有"中五经"之称。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晋秘书监荀勖因"中经"更着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后称为《晋中经簿》。见《汉书.刘向传》﹑《隋书.经籍志一》﹑《新唐书.艺文志二》。 3.唐﹑宋国子监教诸生读经,依经书文字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等。其中等者为中经。唐以《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宋以《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明陆深《燕闲录》。
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 2.宫廷中收藏的经籍『代有"中五经"之称。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晋秘书监荀勖因"中经"更着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后称为《晋中经簿》。见《汉书.刘向传》﹑《隋书.经籍志一》﹑《新唐书.艺文志二》。 3.唐﹑宋国子监教诸生读经,依经书文字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等。其中等者为中经。唐以《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宋以《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明陆深《燕闲录》。
中风
[相关解释]
脑血管意外”的俗称。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的病变。多见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神志凝等,应及时抢救治疗。
脑血管意外”的俗称。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的病变。多见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神志凝等,应及时抢救治疗。
临济宗
[相关解释]
1.中国佛教禅宗南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一。属于南岳怀让法系。经马祖﹑百丈﹑黄蘺而至唐河北临济院义玄禅师﹐义玄正式创立此宗﹐故名临济宗。其宗风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人忽然省悟﹐为其特色。主要宗旨有"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下传六世﹐至北宋石霜楚园门下分为黄龙﹑杨岐二派﹐和原来的五家合称五家七宗。公元十二﹑三世纪间相继传入日本﹐今仍流行。
1.中国佛教禅宗南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一。属于南岳怀让法系。经马祖﹑百丈﹑黄蘺而至唐河北临济院义玄禅师﹐义玄正式创立此宗﹐故名临济宗。其宗风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人忽然省悟﹐为其特色。主要宗旨有"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下传六世﹐至北宋石霜楚园门下分为黄龙﹑杨岐二派﹐和原来的五家合称五家七宗。公元十二﹑三世纪间相继传入日本﹐今仍流行。
主位
[相关解释]
1.君主的权位。 2.主人的席位。 3.谓谨于职守,安于本位。 4.语法名词。主语所在的位置。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句作句子成分时,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可分为主位﹑宾位﹑补(表)位﹑领位﹑副位﹑同位和呼位。在主位的,为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1.君主的权位。 2.主人的席位。 3.谓谨于职守,安于本位。 4.语法名词。主语所在的位置。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句作句子成分时,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可分为主位﹑宾位﹑补(表)位﹑领位﹑副位﹑同位和呼位。在主位的,为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主客
[相关解释]
1.官名。战国时已有此官,秦及汉初称典客,为九卿之一。武帝时称大鸿胪『成帝尚书置客曹,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南朝单有主客,唐宋因之。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为礼部的属司,掌诸藩的朝贡,接待给事等事。清末废『时匈奴亦置此官。 2.主人与宾客。 3.接待宾客。 4.货主与顾客。 5.犹主顾。 6.主要的客人。 7.主要与次要。 8.军事术语。指作战双方。 9.文章的章法之一。又称主宾论。以本题主旨为主,以他物相衬为客。
1.官名。战国时已有此官,秦及汉初称典客,为九卿之一。武帝时称大鸿胪『成帝尚书置客曹,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南朝单有主客,唐宋因之。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为礼部的属司,掌诸藩的朝贡,接待给事等事。清末废『时匈奴亦置此官。 2.主人与宾客。 3.接待宾客。 4.货主与顾客。 5.犹主顾。 6.主要的客人。 7.主要与次要。 8.军事术语。指作战双方。 9.文章的章法之一。又称主宾论。以本题主旨为主,以他物相衬为客。
乌拉圭
[相关解释]
南美洲东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20万(1993年)。首都蒙得维的亚。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畜牧业发达,肉类、羊毛和皮革为主要出口商品。
南美洲东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20万(1993年)。首都蒙得维的亚。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畜牧业发达,肉类、羊毛和皮革为主要出口商品。
九命
[相关解释]
1.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们的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各按等级作具体规定。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级亦称九命。 2.北周官秩的等级。宇文泰为魏太师时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每命又分为二级。见《周书.文帝纪下》﹑《周书.卢辩传》。
1.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们的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各按等级作具体规定。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级亦称九命。 2.北周官秩的等级。宇文泰为魏太师时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每命又分为二级。见《周书.文帝纪下》﹑《周书.卢辩传》。
九等人表
[相关解释]
1.《汉书.古今人表》将人分为九等,后以"九等人表"泛指各种人材。
1.《汉书.古今人表》将人分为九等,后以"九等人表"泛指各种人材。
二十四诗品
[相关解释]
诗论。简称《诗品》。唐代司空图撰。一卷。书中将诗歌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目,每目下面用十二个四字句形容其风格特征,但作者推崇的主要是冲淡的风格。
诗论。简称《诗品》。唐代司空图撰。一卷。书中将诗歌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目,每目下面用十二个四字句形容其风格特征,但作者推崇的主要是冲淡的风格。
二广
[相关解释]
1.春秋楚国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注"其君之戎谓楚王之亲兵戎车也。楚王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 2.指宋代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
1.春秋楚国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注"其君之戎谓楚王之亲兵戎车也。楚王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 2.指宋代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
云母
[相关解释]
俗名千层纸”。分布最广的造岩矿物。为钾、镁、锂、铁、铝等的铝硅酸盐。具玻璃光泽,摩斯硬度2~3。集合体呈鳞片状。按成分可分为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及锂云母等。性质不尽相同,分别是电气业、建筑业、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俗名千层纸”。分布最广的造岩矿物。为钾、镁、锂、铁、铝等的铝硅酸盐。具玻璃光泽,摩斯硬度2~3。集合体呈鳞片状。按成分可分为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及锂云母等。性质不尽相同,分别是电气业、建筑业、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五军
[相关解释]
1.古代军制。春秋时晋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 2.古代军制『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 3.古代军制。明代京军三大营之一。成祖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1.古代军制。春秋时晋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 2.古代军制『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 3.古代军制。明代京军三大营之一。成祖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五命
[相关解释]
1.周代官爵分为九等,称九命。五命为子男。 2.五次命令。 3.谓古代帝王按五行相胜之理承受天命。
1.周代官爵分为九等,称九命。五命为子男。 2.五次命令。 3.谓古代帝王按五行相胜之理承受天命。
五大洲
[相关解释]
1.全球大陆的总称。旧分世界为五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澳洲和美洲。今分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但习惯上仍称五大洲。常用以代称世界。
1.全球大陆的总称。旧分世界为五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澳洲和美洲。今分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但习惯上仍称五大洲。常用以代称世界。
五天竺
[相关解释]
1.指古印度。古代印度的区域分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大部分。
1.指古印度。古代印度的区域分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大部分。
五家七宗
[相关解释]
1.佛教禅宗宗派。五家,指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宗后又分为黄龙﹑杨歧两派,与上述五家并称"七宗"。
1.佛教禅宗宗派。五家,指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宗后又分为黄龙﹑杨歧两派,与上述五家并称"七宗"。
五时
[相关解释]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五更
[相关解释]
①也称五鼓”、五夜”。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间分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②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五更斜月入空船。③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三老五更。
①也称五鼓”、五夜”。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间分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②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五更斜月入空船。③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三老五更。
五曹
[相关解释]
1.指尚书省下分职治事的五个官署『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主刺史二千石事;民曹主庶人上书事;主客曹主外国事。成帝时置五人,设三公曹主断狱事。 2.谓秤﹑尺﹑地﹑仓﹑金。
1.指尚书省下分职治事的五个官署『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主刺史二千石事;民曹主庶人上书事;主客曹主外国事。成帝时置五人,设三公曹主断狱事。 2.谓秤﹑尺﹑地﹑仓﹑金。
五服
[相关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孔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 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孔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 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五虫
[相关解释]
1.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即羽虫(禽类)﹑毛虫(兽类)﹑甲虫(昆虫类)﹑鳞虫(鱼类)﹑倮虫(人类),合称"五虫"。见《大戴礼记.易本命》。 2.泛指各类动物。
1.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即羽虫(禽类)﹑毛虫(兽类)﹑甲虫(昆虫类)﹑鳞虫(鱼类)﹑倮虫(人类),合称"五虫"。见《大戴礼记.易本命》。 2.泛指各类动物。
五齐
[相关解释]
1.亦作"五s"。亦作"五齑"。 2.亦作"五s"。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亦泛指酒。
1.亦作"五s"。亦作"五齑"。 2.亦作"五s"。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亦泛指酒。
井田
[相关解释]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春秋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 2.泛指田地。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春秋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 2.泛指田地。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亚文化
[相关解释]
也称副文化”。与主文化”相对。指社会中不同的人群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认同心理等。它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如地方性亚文化、年龄性亚文化、职业性亚文化等。年龄性亚文化又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等。
也称副文化”。与主文化”相对。指社会中不同的人群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认同心理等。它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如地方性亚文化、年龄性亚文化、职业性亚文化等。年龄性亚文化又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等。
人口密度
[相关解释]
每平方千米土地上平均居住的人口数。世界可分为人口高密度区、低密度区及中密度区。欧洲(除俄罗斯外)、亚洲和加勒比地区属人口高密度区。
每平方千米土地上平均居住的人口数。世界可分为人口高密度区、低密度区及中密度区。欧洲(除俄罗斯外)、亚洲和加勒比地区属人口高密度区。
人口年龄构成
[相关解释]
一定地区人口按年龄组的构成情况。目前国际通常将某国、某地区的人口划分为三个年龄组0岁至14岁为儿童少年组;15岁至64岁为成年组;65岁及其以上为老年组。
一定地区人口按年龄组的构成情况。目前国际通常将某国、某地区的人口划分为三个年龄组0岁至14岁为儿童少年组;15岁至64岁为成年组;65岁及其以上为老年组。
人口迁移
[相关解释]
人口迁居到另一地点已达一定时间而改变了永久居住地的现象。人口迁移的形式为移民。人口迁移按范围大小一般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大类。
人口迁居到另一地点已达一定时间而改变了永久居住地的现象。人口迁移的形式为移民。人口迁移按范围大小一般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大类。
体育手段
[相关解释]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按其性质可分为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竞技类和冒险类等。常用的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气功、舞蹈、野外活动,以及各种民间体育和国防体育项目。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按其性质可分为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竞技类和冒险类等。常用的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气功、舞蹈、野外活动,以及各种民间体育和国防体育项目。
体育运动竞赛制度
[相关解释]
中国对体育运动竞赛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的制度。1958年由国家体委颁布施行。竞赛制度将各级竞赛分为综合性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级赛、对抗赛、通讯赛、友谊赛、邀请赛等,并对各级各类竞赛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对体育运动竞赛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的制度。1958年由国家体委颁布施行。竞赛制度将各级竞赛分为综合性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级赛、对抗赛、通讯赛、友谊赛、邀请赛等,并对各级各类竞赛作出明确规定。
体腔
[相关解释]
1.人和脊椎动物的内脏器官存在的空间,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1.人和脊椎动物的内脏器官存在的空间,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余一余三
[相关解释]
1.《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孔颖达疏"每年之率,入物分为四分,一分拟为储积,三分而当年所用。二年又留一分,三年又留一分。是三年搆得三分,为一年之蓄。三十年之率,当有十年之蓄。"又《汉书.食货志上》"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三考黜陟,余三年食。"后遂以"余一余三"谓连年丰收,家有储粮,国库充盈。
1.《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孔颖达疏"每年之率,入物分为四分,一分拟为储积,三分而当年所用。二年又留一分,三年又留一分。是三年搆得三分,为一年之蓄。三十年之率,当有十年之蓄。"又《汉书.食货志上》"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三考黜陟,余三年食。"后遂以"余一余三"谓连年丰收,家有储粮,国库充盈。
修定寺塔
[相关解释]
1.修定寺在安阳县城西北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创建于北魏,后屡有兴废,今仅存唐建方塔。塔之四壁由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上部为垂幛璎珞,其余部分为菱形方格,内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胡人﹑童子﹑天马﹑猛狮等各种图案。制作精细,玲珑剔透,形象生动逼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
1.修定寺在安阳县城西北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创建于北魏,后屡有兴废,今仅存唐建方塔。塔之四壁由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上部为垂幛璎珞,其余部分为菱形方格,内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胡人﹑童子﹑天马﹑猛狮等各种图案。制作精细,玲珑剔透,形象生动逼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
偷声
[相关解释]
1.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唐张志和《渔歌子》词第三句"青箬笠,绿蓑衣",刘禹锡《潇湘神词》第一句"斑竹枝,斑竹枝",都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为三字二句。因而偷声﹑减字常连用。宋杨无咎《雨中花令》词"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清金农《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醉成此诗》"君家兄弟工谱曲﹐减字偷声皆乐録。"又古人依谱填词,虽有一定格式,但在声腔上仍可自由伸缩。如《木兰花》上下阕原是各押三个仄韵,后来填词者不
1.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唐张志和《渔歌子》词第三句"青箬笠,绿蓑衣",刘禹锡《潇湘神词》第一句"斑竹枝,斑竹枝",都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为三字二句。因而偷声﹑减字常连用。宋杨无咎《雨中花令》词"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清金农《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醉成此诗》"君家兄弟工谱曲﹐减字偷声皆乐録。"又古人依谱填词,虽有一定格式,但在声腔上仍可自由伸缩。如《木兰花》上下阕原是各押三个仄韵,后来填词者不
儋耳
[相关解释]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 2.古代北方国名。 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 2.古代北方国名。 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
儿童心理学
[相关解释]
发展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研究对象按年龄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前期等。
发展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研究对象按年龄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前期等。
元始天尊
[相关解释]
1.道教供奉的最高天神。谓生于太元之先,所以叫"元始"。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道教天神分为七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阶。
1.道教供奉的最高天神。谓生于太元之先,所以叫"元始"。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道教天神分为七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阶。
元杂剧
[相关解释]
1.又称元曲。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亦有另加"楔子"者。
1.又称元曲。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亦有另加"楔子"者。
先天性心血管病
[相关解释]
由于胎儿心脏血管在母体内发育不正常所引起的心血管病。与妊娠早期有病毒性感染、药物及放射线等影响有关。分为紫绀型及无紫绀型两大类。在明确诊断后,大多数应考虑手术治疗。
由于胎儿心脏血管在母体内发育不正常所引起的心血管病。与妊娠早期有病毒性感染、药物及放射线等影响有关。分为紫绀型及无紫绀型两大类。在明确诊断后,大多数应考虑手术治疗。
全音
[相关解释]
1.音乐用语。把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音,四个相连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全音。一个全音包括两个"半音"。
1.音乐用语。把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音,四个相连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全音。一个全音包括两个"半音"。
八儒
[相关解释]
1.相传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故称。
1.相传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故称。
八卦教
[相关解释]
1.白莲教的支派。始称收元教﹐为清初山东单县刘佐臣创立。其后传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教徒依八卦分为八股﹐故又称八卦教。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宣称"平胡不出周刘户﹐歳在戊辰﹑己巳年。"乾隆年间不断遭到清统治者镇压﹐教主刘省过(佐臣孙)等被杀害。嘉庆年间又一度盛行﹐教徒林清李文成等曾领导起义﹐改名天理教﹐亦遭镇压。其后分支馀派散在各处﹐义和拳即其中一支。
1.白莲教的支派。始称收元教﹐为清初山东单县刘佐臣创立。其后传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教徒依八卦分为八股﹐故又称八卦教。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宣称"平胡不出周刘户﹐歳在戊辰﹑己巳年。"乾隆年间不断遭到清统治者镇压﹐教主刘省过(佐臣孙)等被杀害。嘉庆年间又一度盛行﹐教徒林清李文成等曾领导起义﹐改名天理教﹐亦遭镇压。其后分支馀派散在各处﹐义和拳即其中一支。
八闽
[相关解释]
1.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宋时始分为八个府﹑州﹑军﹐元代分为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代改八路为八府﹐清仍之﹐因有八闽之称。
1.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宋时始分为八个府﹑州﹑军﹐元代分为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代改八路为八府﹐清仍之﹐因有八闽之称。
公升
[相关解释]
1.公制中计算容量的单位。一公升分为一千毫升﹐合一市升。
1.公制中计算容量的单位。一公升分为一千毫升﹐合一市升。
公历
[相关解释]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 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 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
公尺
[相关解释]
1.公制长度单位。亦称"米"。一米分为一百厘米﹐合三市尺。
1.公制长度单位。亦称"米"。一米分为一百厘米﹐合三市尺。
公田
[相关解释]
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 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称"官田"。 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但其性质实为民田。 4.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
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 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称"官田"。 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但其性质实为民田。 4.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
公私合营
[相关解释]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分为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分为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公路网
[相关解释]
1.由各级公路组成的网状系统。全国公路网分为干道网和地方道路网。干道网有国家干道和省(自治区)干道。国家干道包括国际性公路和联系国内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公路。省(自治区)干道包括联系各省(自治区)内重要城市﹑较大工矿企业的公路。地方道路网包括联系各县内城乡的公路和农村道路。
1.由各级公路组成的网状系统。全国公路网分为干道网和地方道路网。干道网有国家干道和省(自治区)干道。国家干道包括国际性公路和联系国内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公路。省(自治区)干道包括联系各省(自治区)内重要城市﹑较大工矿企业的公路。地方道路网包括联系各县内城乡的公路和农村道路。
六乡
[相关解释]
1.周制王城之外百里以内﹐分为六乡﹐每乡设乡大夫管理政务。 2.王莽时仿周制﹐于长安西都置六乡。
1.周制王城之外百里以内﹐分为六乡﹐每乡设乡大夫管理政务。 2.王莽时仿周制﹐于长安西都置六乡。
六分
[相关解释]
1.谓六分之一。 2.谓六分长﹐一寸的十分之六。 3.谓十分之六。 4.谓分为六等份。
1.谓六分之一。 2.谓六分长﹐一寸的十分之六。 3.谓十分之六。 4.谓分为六等份。
六天
[相关解释]
1.汉代纬书﹐附会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太微宫内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谓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与五方之帝﹐是谓"六天"。 2.谓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宫。 3.道教谓上天分为六。 4.佛经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又称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楞严经》卷八。
1.汉代纬书﹐附会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太微宫内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谓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与五方之帝﹐是谓"六天"。 2.谓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宫。 3.道教谓上天分为六。 4.佛经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又称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楞严经》卷八。
六曹
[相关解释]
1.东汉开始尚书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书为二人﹐故称"六曹"◇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仍称"六曹"。魏晋以后﹐尚书六曹屡有变更﹐至隋﹐尚书省分吏﹑殿中(左户)﹑祠﹑五兵﹑都官﹑度支六部﹐唐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后世亦以"六曹"称六部。隋唐前﹐曹即尚书﹐隋唐后﹐曹为各部尚书的下属机构﹐如隋度支尚书之下属为度支﹑仓﹑左户﹑右户﹑金﹑库六曹。 2.唐时州府佐治之官亦分"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亦称"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
1.东汉开始尚书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书为二人﹐故称"六曹"◇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仍称"六曹"。魏晋以后﹐尚书六曹屡有变更﹐至隋﹐尚书省分吏﹑殿中(左户)﹑祠﹑五兵﹑都官﹑度支六部﹐唐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后世亦以"六曹"称六部。隋唐前﹐曹即尚书﹐隋唐后﹐曹为各部尚书的下属机构﹐如隋度支尚书之下属为度支﹑仓﹑左户﹑右户﹑金﹑库六曹。 2.唐时州府佐治之官亦分"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亦称"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
六梦
[相关解释]
1.古代把梦分为六类﹐根据日月星辰以占其吉凶。
1.古代把梦分为六类﹐根据日月星辰以占其吉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