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出击的内容。
带有出击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侵掠
[相关解释]
1.侵犯掠夺。 2.出击,进攻。
1.侵犯掠夺。 2.出击,进攻。
出击
[相关解释]
1.谓向敌人发起攻击。
1.谓向敌人发起攻击。
出荡
[相关解释]
1.犹出击。
1.犹出击。
四面出击
[相关解释]
1.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1.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困扰
[相关解释]
围困并搅扰游击队四处出击,~敌军 ㄧ这几天被一种莫名的烦乱所~。
围困并搅扰游击队四处出击,~敌军 ㄧ这几天被一种莫名的烦乱所~。
小出
[相关解释]
1.犹微行。微服以行。 2.谓以小部队出击。 3.暂时外出。
1.犹微行。微服以行。 2.谓以小部队出击。 3.暂时外出。
徐达(1332-1385)
[相关解释]
明初大将。字天德,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末参加朱元璋军,有勇谋,与常遇春齐名。被朱元璋任为大将军,攻灭张士诚,又北伐灭元,并分兵平定北方各地◇又连年出击元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任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明初大将。字天德,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末参加朱元璋军,有勇谋,与常遇春齐名。被朱元璋任为大将军,攻灭张士诚,又北伐灭元,并分兵平定北方各地◇又连年出击元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任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总攻
[相关解释]
1.指对敌方发动的全面攻击或全线出击。
1.指对敌方发动的全面攻击或全线出击。
曹刿论战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载《左传·庄公十年》,篇题后人所加。齐、鲁长勺之战前,鲁人曹刿求见鲁庄公论战,认为庄公取信于民,得到国人”支持,可以一战,并自请协助指挥。两军相遇后,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使庄公出击,终于大败齐军。
散文篇名。载《左传·庄公十年》,篇题后人所加。齐、鲁长勺之战前,鲁人曹刿求见鲁庄公论战,认为庄公取信于民,得到国人”支持,可以一战,并自请协助指挥。两军相遇后,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使庄公出击,终于大败齐军。
枣宜会战
[相关解释]
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浅攻
[相关解释]
1.谓近距离出击,不深入敌方腹地。
1.谓近距离出击,不深入敌方腹地。
用逸待劳
[相关解释]
1.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
1.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
远击
[相关解释]
1.谓长途出击。
1.谓长途出击。
郑成功(1624-1662)
[相关解释]
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1646年劝阻其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1659年与张煌言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兵败后退守厦门。1661年,率军在台湾南部登陆,攻克荷兰殖民者的巢穴赤嵌城(今安平)。次年,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归祖国。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1646年劝阻其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1659年与张煌言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兵败后退守厦门。1661年,率军在台湾南部登陆,攻克荷兰殖民者的巢穴赤嵌城(今安平)。次年,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归祖国。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