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出产的内容。
带有出产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高止山脉
[相关解释]
印度德干高原东缘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达800余千米,宽约100~200千米。大部海拔500~600米,呈断续低丘。北段多森林,富铁、煤资源;南段森林稀疏,出产石棉、黏土。
印度德干高原东缘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达800余千米,宽约100~200千米。大部海拔500~600米,呈断续低丘。北段多森林,富铁、煤资源;南段森林稀疏,出产石棉、黏土。
云土
[相关解释]
1.俗称云南出产的鸦片烟。
1.俗称云南出产的鸦片烟。
五加皮
[相关解释]
1.中药名。五加的根皮和茎皮,阴干后制成。性温味辛,祛风湿,壮筋骨。参见"五加"。 2.酒名。用五加浸制而成。能去风湿,壮筋骨。以天津出产者最有名。
1.中药名。五加的根皮和茎皮,阴干后制成。性温味辛,祛风湿,壮筋骨。参见"五加"。 2.酒名。用五加浸制而成。能去风湿,壮筋骨。以天津出产者最有名。
井盐
[相关解释]
打井汲取溶有盐质的地下水制成的食盐。我国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出产。
打井汲取溶有盐质的地下水制成的食盐。我国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出产。
产地
[相关解释]
1.物品出产的地方。
1.物品出产的地方。
产生
[相关解释]
1.生育;分娩。 2.出产。 3.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 4.出生。
1.生育;分娩。 2.出产。 3.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 4.出生。
产育
[相关解释]
1.养育;生育。 2.出产。
1.养育;生育。 2.出产。
伏地
[相关解释]
〈方〉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儿ㄧ~面。
〈方〉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儿ㄧ~面。
伽南香
[相关解释]
1.亦省作"伽楠"。亦省作"伽?"。 2.即沉香。多产于南洋,以东南亚古国占城者为最着。我国海南岛亦有出产。
1.亦省作"伽楠"。亦省作"伽?"。 2.即沉香。多产于南洋,以东南亚古国占城者为最着。我国海南岛亦有出产。
倭缎
[相关解释]
1.日本出产的一种缎子。
1.日本出产的一种缎子。
元书纸
[相关解释]
1.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纸张,出产于浙江富阳等县。
1.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纸张,出产于浙江富阳等县。
出产
[相关解释]
1.天然长成或人工生产。 2.地方生产的物品。 3.犹出息。个人的发展前途。
1.天然长成或人工生产。 2.地方生产的物品。 3.犹出息。个人的发展前途。
出品
[相关解释]
1.犹言作品。 2.生产出来的物品;产品。 3.制造出产品。
1.犹言作品。 2.生产出来的物品;产品。 3.制造出产品。
剡藤
[相关解释]
1.剡溪出产的藤可以造纸,负有盛名◇因称名纸为剡藤。
1.剡溪出产的藤可以造纸,负有盛名◇因称名纸为剡藤。
南糖
[相关解释]
1.南方出产的糖食。
1.南方出产的糖食。
口碱
[相关解释]
〈方〉出产在西北地区的碱,过去多以张家口、古北口一带为集散地。
〈方〉出产在西北地区的碱,过去多以张家口、古北口一带为集散地。
口蘑
[相关解释]
蕈的一种,多生在牧场的草地上,有白色肥厚的菌盖。供食用,味鲜美。张家口一带出产的最著名。
蕈的一种,多生在牧场的草地上,有白色肥厚的菌盖。供食用,味鲜美。张家口一带出产的最著名。
口货
[相关解释]
1.口外出产的货物。
1.口外出产的货物。
口马
[相关解释]
口北出产的马。
口北出产的马。
吴锦
[相关解释]
1.吴地出产的美锦。常比喻优美诗文。
1.吴地出产的美锦。常比喻优美诗文。
四物
[相关解释]
1.四方出产的物品。
1.四方出产的物品。
土产
[相关解释]
1.当地出产;当地产的物品。 2.当地出生。
1.当地出产;当地产的物品。 2.当地出生。
土利
[相关解释]
1.指土地上的出产。 2.指耕种等事。
1.指土地上的出产。 2.指耕种等事。
土实
[相关解释]
1.土地上的出产;土产。
1.土地上的出产;土产。
土酥
[相关解释]
1.本地出产的酥酪。 2.芦菔,即萝卜。
1.本地出产的酥酪。 2.芦菔,即萝卜。
地力
[相关解释]
土地的出产能力竭尽地力。
土地的出产能力竭尽地力。
坛眐
[相关解释]
1.瓷器名。明宣德窑烧制。瑆心有"坛"字,白瓯,质细料厚,形式美观。又明嘉靖窑出产的坛瑆,在凶瓯内烧"茶"﹑"酒"﹑"枣汤"﹑"姜汤"等字,为明世宗经箓醮坛用器。其制作质料,均不及宣德窑。见明谷应泰《博物要览.新旧饶窑》。
1.瓷器名。明宣德窑烧制。瑆心有"坛"字,白瓯,质细料厚,形式美观。又明嘉靖窑出产的坛瑆,在凶瓯内烧"茶"﹑"酒"﹑"枣汤"﹑"姜汤"等字,为明世宗经箓醮坛用器。其制作质料,均不及宣德窑。见明谷应泰《博物要览.新旧饶窑》。
天产
[相关解释]
1.指动物﹐如六畜之类。 2.天然出产;天然产物。
1.指动物﹐如六畜之类。 2.天然出产;天然产物。
天琛
[相关解释]
1.天然出产的珍宝。
1.天然出产的珍宝。
宣腿
[相关解释]
1.云南省宣威县出产的火腿。也叫宣威腿或云腿。
1.云南省宣威县出产的火腿。也叫宣威腿或云腿。
山灵
[相关解释]
1.山神。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3.昆虫名。
1.山神。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3.昆虫名。
山物
[相关解释]
1.山中出产之物。
1.山中出产之物。
山珍海错
[相关解释]
1.山间海中出产的珍异食品。泛指珍美丰盛的肴馔。语本南朝梁沈约《究竟慈悲论》"秋禽夏卵,比之如浮云;山毛海错,事同于腐鼠。"
1.山间海中出产的珍异食品。泛指珍美丰盛的肴馔。语本南朝梁沈约《究竟慈悲论》"秋禽夏卵,比之如浮云;山毛海错,事同于腐鼠。"
山琛
[相关解释]
1.山中出产的珍宝。
1.山中出产的珍宝。
山肤水豢
[相关解释]
1.《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泛称美味。
1.《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泛称美味。
戎毡
[相关解释]
1.西域出产的用鸟兽细毛制的毡子。
1.西域出产的用鸟兽细毛制的毡子。
所出
[相关解释]
1.从何而出。 2.谓出主意。 3.指出产的物品。
1.从何而出。 2.谓出主意。 3.指出产的物品。
斗子盐
[相关解释]
1.山西省盐池出产的天然盐。
1.山西省盐池出产的天然盐。
方奇
[相关解释]
1.各地出产的珍奇物品。
1.各地出产的珍奇物品。
旅獒
[相关解释]
1.古代西戎旅国出产的大犬。 2.借指西戎各国。
1.古代西戎旅国出产的大犬。 2.借指西戎各国。
旧公烟
[相关解释]
1.指清末广东出产的"老公膏"﹐是用印度进口的鸦片烟熬成的烟膏。
1.指清末广东出产的"老公膏"﹐是用印度进口的鸦片烟熬成的烟膏。
桃花洞
[相关解释]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隐居之地。 2.传说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桃花洞遇仙女◇因以指仙境。 3.四川省长寿县有桃花洞,以出产棺木板料而着称,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隐居之地。 2.传说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桃花洞遇仙女◇因以指仙境。 3.四川省长寿县有桃花洞,以出产棺木板料而着称,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
歙钵
[相关解释]
1.古代歙州出产的一种钵。
1.古代歙州出产的一种钵。
水产
[相关解释]
1.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1.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水羞
[相关解释]
1.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
1.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
池盐
[相关解释]
1.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我国西北各地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出产很多。古时垦地为畦,引含盐分的池水沃之,称作种盐,水耗则盐成,即为池盐。
1.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我国西北各地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出产很多。古时垦地为畦,引含盐分的池水沃之,称作种盐,水耗则盐成,即为池盐。
汾酒
[相关解释]
山西汾阳出产的一种白酒。
山西汾阳出产的一种白酒。
没出产
[相关解释]
1.犹言没出息,没作为。
1.犹言没出息,没作为。
河豚
[相关解释]
鱼,头圆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鳍常为黄色。肉味鲜美。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我国沿和某些内河有出产。也叫鲀(tún)。
鱼,头圆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鳍常为黄色。肉味鲜美。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我国沿和某些内河有出产。也叫鲀(tún)。
洲场
[相关解释]
1.指有所出产的水中陆地。
1.指有所出产的水中陆地。
海产
[相关解释]
①海洋里出产的~植物。②海洋里出产的动植物,如海蜇、海藻等。
①海洋里出产的~植物。②海洋里出产的动植物,如海蜇、海藻等。
海菜
[相关解释]
泛指海洋里出产的供食用的植物。
泛指海洋里出产的供食用的植物。
淄州砚
[相关解释]
1.山东省淄川县出产的石砚。
1.山东省淄川县出产的石砚。
烧瓷
[相关解释]
1.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瓷器。 2.北京出产的特种工艺品之一。类似景泰蓝,铜胎,不掐丝,用珐琅瓷釉描绘而成。
1.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瓷器。 2.北京出产的特种工艺品之一。类似景泰蓝,铜胎,不掐丝,用珐琅瓷釉描绘而成。
燕弧
[相关解释]
1.用燕地出产的角所制作的弓。泛指良弓。语出《列子.汤问》"昌以牦悬虱于牖……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絶。"
1.用燕地出产的角所制作的弓。泛指良弓。语出《列子.汤问》"昌以牦悬虱于牖……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絶。"
物产
[相关解释]
1.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 2.指资产。
1.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 2.指资产。
瑶琨
[相关解释]
1.语出《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孔传"瑶﹑琨皆美玉。"后用以泛指美玉美石。 2.传说中的古地名。出产美酒。
1.语出《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孔传"瑶﹑琨皆美玉。"后用以泛指美玉美石。 2.传说中的古地名。出产美酒。
生柴
[相关解释]
1.出产木材。 2.未干的木柴。
1.出产木材。 2.未干的木柴。
生盐
[相关解释]
1.出产盐。 2.未经精制的盐。 3.即岩盐。
1.出产盐。 2.未经精制的盐。 3.即岩盐。
生金
[相关解释]
1.出产黄金。 2.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 3.金矿石之一种。
1.出产黄金。 2.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 3.金矿石之一种。
种玉蓝田
[相关解释]
1.谓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蓝田古以出产美玉出名。种玉于蓝田﹐比喻长得其所。
1.谓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蓝田古以出产美玉出名。种玉于蓝田﹐比喻长得其所。
秦珠
[相关解释]
1.秦地出产的珠饰。
1.秦地出产的珠饰。
秦素
[相关解释]
1.指秦地出产的白色丝绢。素﹐白色生绢。
1.指秦地出产的白色丝绢。素﹐白色生绢。
紫砂壶
[相关解释]
中国江苏宜兴出产的紫砂陶茶壶。色泽淳厚,质地细密,造形古雅,装饰精美。
中国江苏宜兴出产的紫砂陶茶壶。色泽淳厚,质地细密,造形古雅,装饰精美。
綦卫
[相关解释]
1.古代綦地出产的利箭。
1.古代綦地出产的利箭。
红丝砚
[相关解释]
1.亦作"红丝研"。 2.我国出产的一种名砚。用山东省青州市所产的红丝石琢制而成。
1.亦作"红丝研"。 2.我国出产的一种名砚。用山东省青州市所产的红丝石琢制而成。
红友
[相关解释]
1.酒的别称。 2.特指江苏宜兴出产的一种酒。
1.酒的别称。 2.特指江苏宜兴出产的一种酒。
罗布麻
[相关解释]
1.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及叶入药。有降压清火﹐强心利尿之效。可治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炎﹑肾炎等症。纤维可做高级纺织原料。华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附近皆有出产。
1.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及叶入药。有降压清火﹐强心利尿之效。可治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炎﹑肾炎等症。纤维可做高级纺织原料。华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附近皆有出产。
荆蓝
[相关解释]
1.荆山﹑蓝田山的并称。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相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玉璞于此山;蓝田山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境内,出产闻名古今中外的蓝田玉。 2.指美玉﹐用以比喻优异人才。
1.荆山﹑蓝田山的并称。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相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玉璞于此山;蓝田山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境内,出产闻名古今中外的蓝田玉。 2.指美玉﹐用以比喻优异人才。
菄风
[相关解释]
1.即东风菜。广东一带出产的一种菜名。
1.即东风菜。广东一带出产的一种菜名。
萤石
[相关解释]
又称氟石”。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蓝绿色荧光的矿物。主要成分为氟。玻璃光泽,摩斯硬度4。常见颜色有绿、白、黄、蓝、紫等,纯净萤石为无色透明。产于热液矿脉中。中国是世界上出产萤石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作冶铁的熔剂,纯者可作高级光学透镜。
又称氟石”。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蓝绿色荧光的矿物。主要成分为氟。玻璃光泽,摩斯硬度4。常见颜色有绿、白、黄、蓝、紫等,纯净萤石为无色透明。产于热液矿脉中。中国是世界上出产萤石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作冶铁的熔剂,纯者可作高级光学透镜。
董酒
[相关解释]
贵州遵义出产的一种白酒 。
贵州遵义出产的一种白酒 。
虾皮
[相关解释]
1.以毛虾为原料﹐不去壳﹐经煮熟后晒干或烘干的干制食品。我国沿海均有出产。
1.以毛虾为原料﹐不去壳﹐经煮熟后晒干或烘干的干制食品。我国沿海均有出产。
蛮货
[相关解释]
1.南方出产的货物。
1.南方出产的货物。
貊弓
[相关解释]
1.古代北方貊地出产的良弓。
1.古代北方貊地出产的良弓。
赤盐
[相关解释]
1.赤色的盐。古代方士炼黄金的原料。 2.赤色的盐。古代西域等地出产的一种食盐。
1.赤色的盐。古代方士炼黄金的原料。 2.赤色的盐。古代西域等地出产的一种食盐。
越诺
[相关解释]
1.古代西域出产的一种上等织物。
1.古代西域出产的一种上等织物。
辽参
[相关解释]
1.亦作"辽■"。 2.指辽东出产的人参。
1.亦作"辽■"。 2.指辽东出产的人参。
还田
[相关解释]
1.归还田地。 2.田里出产的东西再施用到田里去。
1.归还田地。 2.田里出产的东西再施用到田里去。
连史纸
[相关解释]
江西出产的一种纸,用竹子做原料,细密、洁白。本称连四,后讹称连史。
江西出产的一种纸,用竹子做原料,细密、洁白。本称连四,后讹称连史。
铁力木
[相关解释]
1.亦名铁栗木﹑铁木。常绿乔木。高达30米。叶子披针形﹐花白色。木材暗红色﹐质地坚硬。分布于东南亚一些热带地区﹐中国云南﹑广西也出产。
1.亦名铁栗木﹑铁木。常绿乔木。高达30米。叶子披针形﹐花白色。木材暗红色﹐质地坚硬。分布于东南亚一些热带地区﹐中国云南﹑广西也出产。
铜山
[相关解释]
1.蕴藏﹑出产铜矿的山。 2.指金钱﹔钱库。
1.蕴藏﹑出产铜矿的山。 2.指金钱﹔钱库。
镜面
[相关解释]
1.镜子的表面。 2.即鑕。 3.湖南出产的以稻谷为原料酿造的一种酒名。
1.镜子的表面。 2.即鑕。 3.湖南出产的以稻谷为原料酿造的一种酒名。
阳羡
[相关解释]
1.借指宜兴出产的茶。宜兴﹐在今江苏。秦汉时称阳羡﹐故名。
1.借指宜兴出产的茶。宜兴﹐在今江苏。秦汉时称阳羡﹐故名。
阿锡
[相关解释]
1.亦作"阿緆"。 2.精致的丝织品和细布。《汉书.礼乐志》﹕"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阿﹐细缯。锡﹐细布也。"《文选.司马相如》﹕"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李善注﹕"緆与锡古字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阿锡"。一说为齐东阿出产的细布。见明杨慎《艺林伐山.阿锡》。参见"阿缟"。
1.亦作"阿緆"。 2.精致的丝织品和细布。《汉书.礼乐志》﹕"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阿﹐细缯。锡﹐细布也。"《文选.司马相如》﹕"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李善注﹕"緆与锡古字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阿锡"。一说为齐东阿出产的细布。见明杨慎《艺林伐山.阿锡》。参见"阿缟"。
陆产
[相关解释]
1.陆地出产之物品。
1.陆地出产之物品。
雨花石
[相关解释]
1.(雨﹐今读yǔ)南京雨花台一带出产的小卵石。有美丽的色彩和花纹﹐可供观赏。
1.(雨﹐今读yǔ)南京雨花台一带出产的小卵石。有美丽的色彩和花纹﹐可供观赏。
雪坑
[相关解释]
1.曾坑出产的名茶。 2.雪地中的洼陷处。
1.曾坑出产的名茶。 2.雪地中的洼陷处。
雪花镔铁
[相关解释]
1.西域出产的一种雪亮的精铁。
1.西域出产的一种雪亮的精铁。
雪虾蟆
[相关解释]
1.我国西北雪山地带出产的一种形似虾蟆﹐遍体有金钱纹的生物。中医用来入药。
1.我国西北雪山地带出产的一种形似虾蟆﹐遍体有金钱纹的生物。中医用来入药。
青铁砚
[相关解释]
1.一种珍贵的砚台。据说是用于阗出产的铁铸成。
1.一种珍贵的砚台。据说是用于阗出产的铁铸成。
驼鹿
[相关解释]
1.亦作"駞鹿"。 2.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比牛高大,角很大,角的上部扁平呈铲形,四肢细长,尾短。体色棕﹑黄﹑灰混合;四肢下部白色。善游泳。肉可食,皮可制革。我国东北地区有出产。又叫麋﹑犴或罕达犴。
1.亦作"駞鹿"。 2.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比牛高大,角很大,角的上部扁平呈铲形,四肢细长,尾短。体色棕﹑黄﹑灰混合;四肢下部白色。善游泳。肉可食,皮可制革。我国东北地区有出产。又叫麋﹑犴或罕达犴。
高丽参
[相关解释]
1.朝鲜出产的人参。
1.朝鲜出产的人参。
鱼盐
[相关解释]
1.鱼和盐。都是滨海的出产。 2.借指经营鱼盐的商人。
1.鱼和盐。都是滨海的出产。 2.借指经营鱼盐的商人。
鲁削
[相关解释]
1.古代鲁国出产的刻写刀。
1.古代鲁国出产的刻写刀。
鲁缟
[相关解释]
1.古代鲁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以薄细着称。
1.古代鲁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以薄细着称。
鶅雉
[相关解释]
1.古代指东方出产的野鸡。
1.古代指东方出产的野鸡。
齐纨
[相关解释]
①齐地出产的白细绢◇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衣阿锡,曳齐纨。②班fc63*fc64!对垢栊小沸铝哑腈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后因以借指团扇别来往事消沉,只有齐纨在手。
①齐地出产的白细绢◇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衣阿锡,曳齐纨。②班fc63*fc64!对垢栊小沸铝哑腈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后因以借指团扇别来往事消沉,只有齐纨在手。
齐纨素
[相关解释]
1.春秋齐地出产的一种白细绢『班倢伃《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后因以指代团扇。
1.春秋齐地出产的一种白细绢『班倢伃《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后因以指代团扇。
齐纨鲁缟
[相关解释]
1.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1.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